390 likes | 543 Views
《 化学教学论 》 精品课程建设. 结题报告. 《 化学教学论 》 精品课程建设课题组. 学校精品课程评审委员会: 《 化学教学论 》 精品 课程建设立项以来,在学校和化学系的大力支持下,经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 《 化学教学论 》 课程的建设目标已基本实现。现将本课程建设情况汇报如下:. 一 . 建设方案. 1 、师资队伍 2 、教学条件 3 、教学制度 4 、教学环节 5 、课程考核 6 、教学研究 7 、教学成绩. 一、课程建设方案. (一)课程建设指导思想:
E N D
《化学教学论》精品课程建设 结题报告 《化学教学论》精品课程建设课题组
学校精品课程评审委员会: 《化学教学论》精品课程建设立项以来,在学校和化学系的大力支持下,经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化学教学论》课程的建设目标已基本实现。现将本课程建设情况汇报如下:
一.建设方案 1、师资队伍 2、教学条件 3、教学制度 4、教学环节 5、课程考核 6、教学研究 7、教学成绩
一、课程建设方案 • (一)课程建设指导思想: 1.本着“育人是根本,教学是中心,质量是生命,特色是优势”的教育教学新理念,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 2.在教学过程中依据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教师适时讲授,引导学生积极思维,组织学生讨论,适当给学生走上讲台锻炼的机会。 3.运用多媒体教学组织学生观摩中学化学教师的优质课。引导高师生深入领会和理解化学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和理念。
(二)课程建设措施 1、重视教学经验的积累,狠抓课程教材建设; 2、加大教学方法改革的力度,适应化学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 (1)从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到注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并重的教学转变; (2)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努力实现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结合; (3)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 3、围绕课程建设目标积极探索对学生学业的评价改革。
(三)课程简介 我国于1865年起开始在学校开设化学课程,最早开设《化学教学论》课程的为1932年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化学系,此后该课程又以“中学化学教学法”、“化学教学法”、“中学化学教学论”、“化学教育学”等名称命名。1988年,化学教育界专家学者经过认真讨论,将其定名为“化学教学论”,以代替过去的各种名称。 化学教学论是研究化学教学规律及其应用又与时俱进的一门学科。在我校化学系是一门有着悠久历史的课程,1978年在开办化学专业(专科)时就开设了培养和强化教师技能的《中学化学教材教法》。2005年招收本科生。学校和化学系历来课程建设和实验室建设---有专门的化学实验研究实验室。
二、课程实施情况 1、课题组师资情况 卢香宇,课程负责人及建设者,1988年毕业于贵州师范大学化学系化学专业,学士学位,副教授职称。从事化学教学工作20年(其中中学化学教学8年),主要担任《化学教学论》,《化学教学技能与训练》,《中学化学实验研究》等课程的教学。多年来获多项奖励,发表论文12篇,参编教材2部,即将出版《化学实验设计与研究》专著1部。 李志:课程建设者之一,辅导教师。副教授职称,1993年毕业于贵州师范大学化学系,现为贵州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参与资料收集和课件制作工作。 徐凌燕:课程建设者之一,辅导教师。理学学士,助教,2002年毕业于贵州师范大学化学系,担任活动课及学生教育实习指导教师。 吴 红:课程建设者之一,辅导教师。工学硕士,2006年毕业于贵州大学化学工程学院。担任教学辅导及课件制作工作。
2、学术交流(1) 主讲教师卢香宇参加2003年教育部在陕西师范大学举办的全国高校化学学科教学论教师国家级培训班学习 。
2、学术交流(2) 主讲教师卢香宇参加2007年六盘水市初中化学优质课评选活动 。
学术交流(3) 课题组成员参加全市化学教研活动
学术交流(4) 组织学生观摩全市化学优质课评比活动
3、师资培养情况 力求在课程建设中培养一支结构合理、责任心强、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教师队伍。 制订了师资培养规划、规划合理措施得当、有成效。 辅导教师徐凌燕参加高校教师岗前培训。
课题组成员吴红毕业于贵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获硕士学位,为课题研究增添了活力。课题组成员吴红毕业于贵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获硕士学位,为课题研究增添了活力。
4、教学条件 4、1教学大纲 编制了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大纲;教学大纲项目完整、系统;在教学中认真执行。
4、教学条件: 4、2 教学计划 制定了符合大纲要求的教学进度计划,并认真按教学进度计划授课。
4、教学条件: 4、3 教材及参考资料 教材的选择符合大纲要求,教材为国家教育部推荐使用的教材,符合时代特征,科学适用,教学效果好。 同时列出了可以参考的书籍和资料,以便学生自学,开阔学生的视野。
4、教学条件: 4、4 教案 结合教学大纲,在认真钻研教材,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提出每一章每一节的教学目标、重难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等,认真编写教案,为上好课做好充分的准备。 教案(20万字)书写认真、内容翔实、理论联系实际、符合要求。
4、教学条件: 4、5 学习资源 编制中学化学教学设计案例和科学探究实践活动案例,把传授知识和发展学生能力结合起来。
4、教学条件: 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在多媒体教室进行教学,根据教学大纲开发完整的power point课件。 教具、挂图、音像资料准备充分;教师根据教学需要使用及自制教具,使用率较高。 4、6 教学辅助设备
5、教学制度: 制定了健全完善的课堂教学制度并认真执行;教学组织形式合理、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充分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重视教学实践环节。
6、教学环节: 授课:教学目的明确、内容正确、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教学过程紧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讲授认真、重点突出、条理清楚、系统,教学的各个环节处理得当。 作业:作业布置目的明确,内容符合大纲要求数量次数适当、均符合规定,批改及时认真,要求严格。
7、课程考核: 试题及答案 编制了有较高质量的符合教学目标的习题及试卷题库。在严格考纪的基础上,在集体评卷的情况下学生的及格率为 93.02% ,最高分89 分,平均分76.1分 ,成绩呈正态分布,符合教学要求。同时进行了试卷质量分析,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为今后的教学提供了依据。
8、教学研究 制定了教研及科研规划,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和学术交流活动,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1)切实抓好教学研究活动, 充分发挥教师间相互学习的作用; (2)努力提高教师积极开展科研及学术研究的积极性,积极撰写和发表论文、论著,编写讲义等; (4)结合学校实际,创造条件鼓励教师参加省市相关教学研究活动,促进同行之间的交流,提高自身素质。
8、1 科研成果 ——发表教学科研论文12篇,即将出版专著1部。 1、《文房四宝中的化学》 (核心期刊)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2008.1-2
8、2 科研成果 2.《贵州西部民族地区初中民化学新课程实施现状调查与思考》 化学教育 2007.3
8、3 科研成果 3、《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新方法》 化学教学 2008.3
8、4 科研成果 4、《对水城水质污染分析与治理对策的教学调查》 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报 2007.6
8、5 教具制作 化学系学生制作简易化学实验教具300件,其中荣获省级二等奖1件,三等奖2件。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学生的节约意识。
10、课程特色 作为化学专业具有教师教育特色的课程,做到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化学科学知识与实验教学相结合,把向学生教方法和教技能相结合。通过该专业课的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化学科学的教学、研究的方法和技能。课程凸显三大亮点: 1.结合教学实践,总结提炼出富有特色的“主体参与——互动交流”教学模式,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 2.在化学教学论课程首次引入教师礼仪专题,使即将走出校门进入社会的师范大学生接受礼仪教育。 3.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倡导学生利用生活废弃物品制作化学实验仪器(药品)代用品,取得较好效果。
9、教学效果 9、1 课程评价 (1)学生对化学教学论的学习兴趣浓厚; (2)提高了学生的理论水平; (3)提高了学生的教学技能。
9、 课程建设成效:学生考察水城河 关注化学与社会发展,使学生了解化学与社会的关系,增强社会责任感。下一步拟启动六盘水民族地区化学资源调查与研究。
三、经费使用情况: 1、打印各种教学资料费用(包括《化教学论学》教学大纲;教学进度计划;电子教案;试题及解答等) 1960元元; 2、外出学习费用(包括车费、住宿费、误餐费等)920元; 3、购置课程建设材料费 1520元; 4、资料上网费400元; 5、结题费 800元 6、劳务费 620 ; 合计:6220元 以上报告请评委审查
祝:各位专家 身体健康 心情愉快 万事顺意!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