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6

第三节 巴尔扎克

第三节 巴尔扎克. 主讲人:李 立. 巴尔扎克( 1799——1850 ). 十九世纪现实主义文学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也是公认的伟大小说家。他和列夫 · 托尔斯泰的创作构成了 19 世纪欧美现实主义文学的两个高峰。.

nascha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三节 巴尔扎克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三节 巴尔扎克 主讲人:李 立

  2. 巴尔扎克(1799——1850) 十九世纪现实主义文学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也是公认的伟大小说家。他和列夫·托尔斯泰的创作构成了19世纪欧美现实主义文学的两个高峰。

  3. 巴尔扎克是一个中等身材的人,体格魁梧,双肩开阔,晚年有点肥胖。他的脖颈健壮、厚实,白皙犹如女性,是他值得骄傲的地方。头发又黑又粗,粗得像马尾的鬃毛;那双眼睛像一对黑宝石那样闪闪发光——那是驯狮者的眼睛,这种眼睛能透过房屋的墙壁看见里面发生的一切,能透过人的肌体,洞察人的肺腑,像阅读一本打开的书。他的整个仪表显示出一个劳苦不息的西西弗斯的形象。” ——勃兰兑斯《十九世纪文学主流》

  4. 故乡法国西部的图尔市 (一)生平与创作 巴尔扎克工作室 巴尔扎克墓地

  5. (一) 创作分期 • 第一阶段:1829—1835 • 《舒昂党人》 (1829)揭开《人间喜剧》的序幕 • 《高利贷者》(1830)塑造了一个资本主义发展初期的资产者形象 • 《欧也妮·葛朗台》(1833)刻画了一个精明狡猾的吝啬鬼典型 • 《高老头》(1834)是巴尔扎克的代表作

  6. 第二阶段:1835—1843 • 《古物陈列室》(1836—1839)讽刺了顽固保守的贵族阶级。 • 《幻灭》(1837—1843)展现了新闻界和文坛的种种黑幕,成功塑造了一个失败的年轻野心家吕西安,生动再现了自由竞争的惊心动魄的一幕。

  7. 第三阶段:1843年以后 晚年创作 • 以《贝姨》(1846)和《邦斯舅舅》(1847)最为重要,写出了七月王朝时期资产阶级的荒淫无度、道德堕落,刻画了男盗女娼的社会风气。 • 遗著《农民》(1854)反映了王朝复辟时期农村里尖锐激烈的斗争。 • 此外,还有六部剧本。

  8. 巴尔扎克思想倾向的矛盾性 • 哲学上,是一个唯物论者,接受了当时自然科学最进步的学说,是其走向现实主义创作道路的思想基础。 • 认识到经济对社会发展的制约作用及物质环境对的重要影响。鄙视金钱但又看到了金钱的巨大作用。环境造就人,同时又极大地改变着环境。

  9. 3.站在没落贵族的立场,同情和赞美贵族,同时又接受了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观点,鼓吹自由贸易。他掌握了阶级斗争的观点,以此去理解法国历史。3.站在没落贵族的立场,同情和赞美贵族,同时又接受了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观点,鼓吹自由贸易。他掌握了阶级斗争的观点,以此去理解法国历史。 4.在崇尚贵族和金钱的同时又极力鼓吹宗教,认识到宗教可以作为阶级统治的工具。

  10. 《人间喜剧》简介 《人间喜剧》是巴尔扎克自编作品总集的名称,由91部小说组成。原定书名为《社会研究》,1842年巴尔扎克受但丁《神曲》的启发,遂改此名。《人间喜剧》描写了2400多个人物,展示了19世纪前期整个法国的社会生活,被称为“社会百科全书”。

  11. 分类整理法: 风俗研究、哲学研究、分析研究 人物再现法: 同一人物在多部作品出现,每部作品只反映某一侧面的生活,几部作品合在一起完成对这一人物生活史的描写,构成一个完整形象。

  12. 《人间喜剧》的分类 • 《风俗研究》描写形形色色的社会现象。归入此 • 类的作品最多,构成《人间喜剧》的主体。 • 《分析研究》通过富于哲理和幻想的情节,挖掘 • 和阐明社会弊病的根源。代表作《驴皮记》、 • 《红色旅馆》 • 《哲学研究》是对社会原则的讽刺性探讨。代表 • 作:《夫妇纠纷》《结婚生理学》

  13. “风俗研究”之六个场景 • 私人生活:《高利贷者》《夏倍上校》《高老头》等 • 外省生活:《欧也妮·葛朗台》《幻灭》等 • 巴黎生活:《纽沁根银行》《贝姨》等 • 政治生活:《一件恐怖时代之轶事》 • 军事生活:代表作有《朱安党人》 • 乡村生活:代表作有《农民》《乡村医生》

  14. 《人间喜剧》思想内容 (1)真实地再现了封建贵族阶级的没落衰亡史。描写法国历史上封建贵族和资产阶级之间的曲折斗争。 (2)真实地再现了资产阶级的罪恶发家史 (3)揭露了金钱的罪恶和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15. 《人间喜剧》艺术成就 第一、强烈的现实性。 第二、高度的典型性。 第三、细节真实。 第四、开创了西方小说新的结构模式

  16. 《高老头》分析 • 《高老头》是巴尔扎克使用“人物再现法”的第一部作品,被称为是《人间喜剧》的序幕

  17. 《高老头》之故事情节 • 退休面条商高里奥老头被两个女儿遗弃,惨死在伏盖公寓 • 贵族青年拉斯蒂涅在巴黎社会的腐蚀下,迈出了向上爬的第一步。 • 苦役犯伏脱冷引诱拉斯蒂涅合谋争夺遗产,身份暴露后被捕。 • 巴黎贵妇鲍赛昂夫人败于资产阶级妇女手下,凄凉地退出上流社会。

  18. 《高老头》之思想意义 • 通过寒酸的公寓和豪华的贵族沙龙这两个不断交替的主要舞台,描绘了一幅幅巴黎社会人欲横流、极端丑恶的图画,暴露了在金钱势力支配下资产阶级的道德沦丧和人与人之间的冷酷无情,揭示了在资产阶级的进攻下贵族阶级的必然灭亡,真实地反映了波旁王朝复辟时期的特征。

  19. 《高老头》之思想意义 • 着重揭露批判的是资本主义世界中人与人之间的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 对封建贵族权势的得而复失,盛而复衰的历史趋势,作了细致而深入的描写。

  20. 《高老头》之人物形象 拉斯蒂涅 • 贵族子弟蜕变为资产阶级野心家的典型。 • 由贵族到资产阶级是他阶级属性的改变,由纯朴的外省青年变成寡廉鲜耻的野心家是他道德品质的堕落。 • 拉斯蒂涅的蜕变过程

  21. 拉斯蒂涅蜕变过程 • 1、初出茅庐: • 出身于外省破落贵族家庭,涉世未深、未被污染的好青年。到巴黎后就掉进了大染缸,产生了找女人做靠山向上爬的邪念。 • 2、两师教唆: • 上流社会的社交皇后鲍赛昂子爵夫人以温文尔雅的语言教导他用不见血的手段“利己拜金”。 • 下层社会被追捕的苦役逃犯伏脱冷以赤裸裸的强盗语言开导他用非法的流血手段“利己拜金”

  22. 拉斯蒂涅蜕变过程 • 3、人生三课: • 伏脱冷的被捕:证明超群的“胆略与智谋”斗不过金钱,让他验证了普通人之间奉行的“利己拜金”原则。 • 鲍赛昂夫人的隐退:证明“高贵的门第”、“真挚的爱情”斗不过金钱,使他目睹了即便在情人之间也在奉行“利己拜金”原则的冷酷现实。 • 高老头的惨死:证明“崇高的父爱”斗不过金钱,他深深知道了“利己拜金”的原则不仅流行于整个社会,而且渗透到家庭的至亲骨肉之间。

  23. 《高老头》之人物形象 • 拉斯蒂涅埋葬了高老头,也随之埋葬了他年轻人的最后一滴眼泪,完成了人生三堂课的教育。他良心泯灭,欲火炎炎地投向“利己拜金”的赌场,由贵族青年蜕变为资产阶级野心家。 • 拉斯蒂涅的蜕变史金钱毁灭人性、败坏良心的明证。同时表现出时代的变迁,即贵族子弟经不起金钱引诱,投入了资产者的怀抱,而这正是贵族衰亡的一个途径。

  24. 《高老头》之人物形象 高老头 • 暴发户:精明强干,大革命时期靠粮食投机发了大财,家产近二百万。 • “父爱的典型”:有着传统宗法观念和封建伦理道德,对亡妻和女儿的一片痴情达到了病态的、疯狂的地步。 • 高老头的悲剧表明宗法观念在金钱冲击下的破灭;他的父爱反衬出金钱腐蚀人心到了令人触目惊心的地步。

  25. 《高老头》之艺术特点 1、塑造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2、体现了巴尔扎克式的现实主义原则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