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 likes | 700 Views
口腔常见疾病诊疗 及药物临床应用指南.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口腔科) 唐 明. 内容:. 急性根尖周围炎: 急性浆液性 急性化脓性 腮腺炎 : 急性化脓性 慢性复发性 慢性阻塞性 流行性. 一 . 急性根尖周围炎 【 概述 】. 根尖周围组织: 包括根尖周牙周膜,牙槽骨和牙骨质等组织。 血运丰富,修复再生力强 , 牙周膜内感觉神经末梢 有定位能力。 根尖周病 : 指牙齿根尖部牙骨质及其周围的牙周膜和牙槽骨 发生的疾病。.
E N D
口腔常见疾病诊疗 及药物临床应用指南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口腔科) 唐 明
内容: • 急性根尖周围炎: 急性浆液性 急性化脓性 • 腮腺炎: 急性化脓性 慢性复发性 慢性阻塞性 流行性
一. 急性根尖周围炎 【概述】 根尖周围组织: 包括根尖周牙周膜,牙槽骨和牙骨质等组织。 血运丰富,修复再生力强,牙周膜内感觉神经末梢 有定位能力。 根尖周病: 指牙齿根尖部牙骨质及其周围的牙周膜和牙槽骨 发生的疾病。
病因: 1) 感染 感染牙髓,多种细菌 龋齿→牙髓病→根尖周病
2)创伤 外伤,医源性创伤,创伤性根尖周炎 3)化学刺激 药物性根尖周炎或化学性根尖周炎 4)免疫因素 细菌及其毒素,坏死变性牙髓,治疗药物 等具有抗原性
根尖周病的分类: 急性浆液性 急性化脓性(急性牙槽脓肿) 根尖周肉芽肿 慢性根尖脓肿 根尖周囊肿 根尖周致密性骨炎 急性根尖周炎 慢性根尖周炎
急性根尖周炎 多为慢性急发 1) 浆液期(早期)-----急性浆液性 2) 化脓期(后期)-----急性化脓性(急性牙槽脓肿)
【诊断要点】 1.急性浆液性根尖周炎 患牙咬合痛、自发痛、持续性钝痛,可定位 检查: 牙体/牙髓病,深牙周袋,牙冠变色, 死髓,叩痛+,根尖区压痛,松动+
2.急性化脓性根尖周炎 分三个阶段: 根尖脓肿→骨膜下脓肿→粘膜下脓肿
急性化脓性根尖周炎 1)根尖脓肿: 自发剧痛、跳痛、伸长感、叩(++)~(+++)、松++ 2)骨膜下脓肿: 自发剧痛、跳痛加剧,叩痛松动加重, 伴全身症状严重。 3)粘膜下脓肿: 症状减轻,根尖区粘膜隆起、波动感,全身症状缓解。
鉴别诊断: 1.急性根尖周炎—急性牙髓炎 鉴别要点: 定位/不定位,叩痛有/无, 探痛有/无,根尖区表现……
【处理】 原则: 止痛, 彻底消除炎症, 尽量保存患牙并恢复其功能。 1. 应急处理: 局麻下开髓引流 建立根尖孔→根管→髓腔通道 脓肿切开引流
2. 药物消炎止痛,全身支持疗法 甲硝唑等抗厌氧菌药物+青毒素等抗生素 必要时用止痛剂:如口服 (复方对乙酰氯基酚)1-2﹟ bid 补液…… 散列通
3、 根管治疗开髓引流---根管扩挫、消毒---根管充填
4、其它: 牙髓塑化治疗,尖周刮治术,根尖切除术,拔牙等等。
常用药物介绍1.抗厌氧菌药物(1)基本药物--- (灭滴灵) 第一代硝基咪唑类药物【用法和用量】口服:成人 0.2-0.4g tid ,7-10天为一个疗程 静脉滴注:首次15mg /kg体重,70kg成人1g,tid 维持量 7.5mg/kg体重 tid 甲硝唑
【注意事项】 副作用:恶心,胃肠道不适,口内金属异味等 孕妇和乳期妇女禁用(大剂量有致癌、致畸倾向) 活动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和白血病患者禁用血液疾病和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饭后服用,服药期间宜忌酒。
替硝唑 (2)基药补充目录药---- 第二代硝基咪唑类药物。较甲硝唑疗效高、疗程短,但副作用反应发生率也较高。 【用法和用量】 口服:成人,首次2g,之后 250mg×2片 ,bid; 3-4天一疗程 副作用: 头晕和胃肠不适等。 【注意事项】 同甲硝唑。
奥硝唑 (3)基药补充目录药---- 第三代硝基咪唑类药物。对厌氧微生物杀灭作用更强,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且轻。 【用法和用量】 片剂口服:成人,一次250mg×2片 ,bid;3天一疗程 儿童,每次10mg/kg体重,qd。 注射液静脉滴注: 成人,首次0.5-1g,维持量: 0.5g bid 儿童,10mg/kg 体重 bid 副作用较小,服药期间可能出现轻度头晕和胃肠不适。 【注意事项】对硝基咪唑类药物过敏的患者禁用 脑和脊髓发生病变的患者、羊癫疯患者禁用 器官硬化症、造血功能低下、慢性酒精中毒患者禁用 宜饭后服用 。
配用广谱抗生素(基本药物目录中),如: (1) 【用法和用量】口服 : 成人,250~500mg,tid-qid,空腹服用。 儿童,一日25~50mg/kg,分3~4次服用。 【注意事项】 对头孢菌素过敏者禁用 对青霉素过敏或过敏体质者慎用,使用本药前须进行皮试 有胃肠道疾病史、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6岁以下儿童慎用 肾功能严重损害者应酌减用量。 头孢氨苄
阿莫西林 (2) (羟氨苄青霉素) 【用法和用量】 口服。 成人:每日 1-4g,分3~4次服用。 儿童:每日50-100mg/kg,分3~4次服用。 【注意事项】 对本品或其他青霉素类过敏者禁用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巨细胞病毒感染、淋巴细 胞白血病、淋巴瘤等患者避免使用 宜饭后服用。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 (3) 【用法和用量】 口服。 成人、12岁以上者:250mg,tid 7-12岁:187.5 mg,tid 1-7岁:125 mg,tid 3-12月:62.5 mg,tid 副作用主要是胃肠道不适。 【注意事项】 用药前做青霉素皮试,对本品或其他青霉素类过敏者禁用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禁用 孕妇禁用 有过敏性疾病史的患者慎用 老年患者根据肾功能情况调整用药剂量与间隔时间
红霉素 (4) 【用法和用量】 口服(肠溶片) : 成人,一日1~2g,分3~4次服用 儿童,一日30~50mg/kg,分3~4次 静脉滴注(乳糖酸红霉素 注射液): 成人,一日1~2g,分3~4次 儿童,一日30~50mg/kg,分3~4次
【注意事项】 • 常见副作用胃肠道反应,偶见乏力、黄疸及肝功能异常。 • 对本品及其他大环内酯类药过敏者禁用。 • 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 抑菌性药物,应按一定的时间间隔给药,以保持 体内药物浓度 。 • 整片吞服,以免胃酸破坏而发生降效。 • 幼儿可服用对酸稳定的酯化红霉素 。 • 静脉滴注易引起静脉炎,滴注速度宜缓慢。 • 在酸性液中被破坏降效,一般不应与低pH的葡萄糖输液配伍 。
慢性根尖周炎X线征: d.致密性骨炎 根尖部局限性不透射影象,即根尖周骨质增生。
二、腮腺炎 【概述】 急性化脓性 慢性复发性 慢性阻塞性 流行性
(一)急性化脓性腮腺炎 • 病原菌: 葡萄球菌(金色葡萄球菌、链球菌为主) • 感染途径: 身体抵抗力下降,唾液减少→口腔内的致病菌经导管进入腮腺 腮腺区及其附近区域的损伤、感染→进入腮腺
【诊断】 病史 + 临床表现 + 检查 临床表现 : 单侧多见 早期:轻微疼痛、肿大、压痛 晚期:持续性跳痛、肿大区域扩大、耳垂被上抬、 腮腺周围蜂窝组织炎、张口受限、 导管口明显红肿或溢脓, 伴全身中毒症状
【处理】 • 加强口腔护理:保持卫生,酸性食物刺激唾液分泌,增强冲洗自洁作用。 • 改善全身情况:维持体液平衡… • 大剂量有效抗生素控制感染,如 静脉滴注青霉素800万单位,bid, 5-7天 口服头孢氨苄等 • 脓肿切开引流 • 局部理疗
脓肿切开引流: 指征--局部有明显凹陷性水肿、局部有跳痛和局限 性压痛点、穿刺抽出脓液、腮腺导管口溢 脓,全身中毒症状明显者。 切口--耳前下颌支后缘处从耳屏往下至下颌角。 每天用生理盐水冲洗更换引流条。
【处理】 • 儿童慢性复发性腮腺炎有自愈倾向,多在青春期后自愈。 • 急性发作期选用有效抗生素,如青霉素、头孢氨苄等抗感染。 • 症状严重者配合外敷六合丹,促进炎症吸收。
(三)慢性阻塞性腮腺炎 病因:腺体和导管内结石 导管口狭窄、主导管过细…… 【诊断】根据病史 + 临床表现 + 检查 中年人好发 多见单侧腮腺 腮腺反复肿胀,进食时发作或加重 腮腺轻压痛,挤压腺体有混浊粘稠分泌物从导管口流出 病程久者可扪及腮腺主导管粗硬呈条索状 X光片/腮腺造影:结石/狭窄表现(腊肠状)
【处理】 • 强调预防先于治疗! 晨起和进食后按摩腮腺 保持口腔卫生,避免口内感染和上感 • 急性发作期选用敏感抗生素抗感染 • 根据病因行除结石、扩张导管口等治疗 • 手术治疗(导管结扎术等)
(四)流行性腮腺炎 • 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中医称痄腮。 • 主要通过飞沫,少数通过手和用具间传播。 由患者和健康带毒者的唾液或呼吸道分泌液飞沫经空气传播。被患者和健康带毒者唾液污染的食具或玩具,在短时间内接触到易感者的口腔亦可引起感染。 • 腮腺炎在冬春季发病较多,但全年都可发生感染流行。常在托儿所、幼儿园、学校和新兵中爆发。 • 一次感染后可获得终身免疫,但个别抗体水平低下者,亦可再次感染。
【诊断】 • 潜伏期一般16-18天 • 腮腺以耳垂为中心非化脓性肿大(双侧先后/同时) • 可伴多系统损害(脑膜 性腺 胰腺…) 孕妇感染后,病毒可通过胎盘导致胎儿先天感染,从而引起胎儿畸症。青春期妇女受感染后,除腮腺炎外还可继发卵巢炎,引起月经紊乱和不孕病。青春期男性患者,可并发睾丸炎。最严重的并发症是脑膜脑炎,还可并发胰腺炎、心肌炎、乳腺炎等。 • 检查: 血常规:白细胞总数不高,淋巴细胞增多明显 小便: 红/白细胞(+),淀粉酶升高
预防和治疗前的注意事项 小儿患病后可终生免疫。(现有变种病毒可能导致第二次患病) 1.早期隔离患者直至腮腺肿胀完全消退为止。告诉孩子不要与患病者密切接触。 2.室内要注意通风,保持空气流通,家里可用0.2%过氧乙酸消毒。流行行期间不要参加大型集体活动。 3.接种腮腺炎三联疫苗。加强卫生知识宣传,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多参加锻炼,增强体质。但腮腺炎减毒活疫苗不能用于孕妇、先天或获得性免疫低下者以及对鸡蛋白过敏者。 4.药物预防,采用板蓝根30克或金银花9克煎服,每日1剂,连续6天。 注意:腮腺炎是一种病毒感染,经过一周到10天的时间,大部分的 孩子可以自然恢复正常。重要的是在这段时间里应注意充分的休息。补充水分和易消化的营养物质,不宜给酸性食物,以免引起腮腺局部疼痛。
【处理】 • 隔离 及早隔离患者直至腮腺肿完全消退为止。接触者一般不一 定检疫,但 在集体儿童机构(包括医院、学校)、部队等应留验3周,对可疑患者,应立即暂时隔离。 • 休息,保持口腔卫生, • 对症治疗 • 中医中药治疗 • 1-2周基本自愈。 不宜用利巴韦林和阿昔洛韦,抗病毒药物治疗效果不好 注意!
阿昔洛韦 抗病毒药物介绍: (1) 【用法和用量】 原发性,成人:口服200mg, 5次/天,5天一疗程 急性患者: 静滴150mg/kg体重/天, 分3次,5天一疗程 【注意事项】 不良反应:贫血,乏力,血小板减少… 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严重肝功能不全、精神异常者、2岁以下儿童慎用 口服时应补充足够的水,防止药物在肾小管内沉积 注意药物间的相互作用(如与干扰素、免疫增强剂、糖皮质激素合用,具有协同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