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0 likes | 774 Views
台灣地區愛滋病防治政策. 主講人:劉奎辰輔導員 程文祥輔導員. 臺東縣國教輔導團健體領域. 內容概要. 愛滋病簡介 全球及台灣疫情現況 台灣愛滋病防治策略 人類免疫缺乏病毒傳染防治及感染者權益保障條例簡介. 愛滋病是由愛滋病毒侵犯人體的免疫系統所引起的疾病. 後天性免疫缺乏症候群 (AIDS, 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 簡稱愛滋病 ) 病原體: 人類免疫缺乏病毒 (HIV,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 簡稱愛滋病毒 ). 愛滋病的傳染途徑. 性行為 血 液交換
E N D
台灣地區愛滋病防治政策 主講人:劉奎辰輔導員 程文祥輔導員 臺東縣國教輔導團健體領域
內容概要 • 愛滋病簡介 • 全球及台灣疫情現況 • 台灣愛滋病防治策略 • 人類免疫缺乏病毒傳染防治及感染者權益保障條例簡介
愛滋病是由愛滋病毒侵犯人體的免疫系統所引起的疾病愛滋病是由愛滋病毒侵犯人體的免疫系統所引起的疾病 後天性免疫缺乏症候群(AIDS, 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簡稱愛滋病) 病原體: 人類免疫缺乏病毒 (HIV,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簡稱愛滋病毒)
愛滋病的傳染途徑 • 性行為 • 血液交換 • 母子垂直傳染
愛滋病的傳染途徑—性行為 愛滋病病毒感染者的精液或陰道分泌液中含有病毒,而這種病毒可經由陰道、陰莖、直腸或口部,進入人體。其中,肛門性交是危險的行為,其他方式如口交等亦具傳染性。
愛滋病的傳染途徑—血液交換 • 輸血、器官移植---900/1,000 • 醫護人員被針扎傷---3/1,000 • 靜脈藥癮者共用針頭、空針、溶液---6.7/1,000 危險程度僅次於輸血感染,比肛交 接受者危險1.34倍 • 單次: 1/150 • 一天3-5次:1/30-50 • 每天打3-5次,一個月下來得到愛滋病的危險性趨近於100% • 使用被污染的器械來紋身、穿耳洞、入珠
愛滋病的傳染途徑—母子垂直傳染 感染愛滋病毒的母親在妊娠期、生產期或因授乳而傳染給嬰兒。 感染愛滋病毒的母親,在懷孕、產程過程中接受治療,出生小孩接受預防性投藥,可將感染機率降到2%以下
愛滋病不會傳染的途徑 • 輕吻 • 蚊子叮咬 • 日常社交生活 • 擁抱、握手 、共餐、共用馬桶、 游泳、一 • 起上班、上課、共用電話、水龍頭
何種體液可以傳染 HIV? • 含高濃度 HIV病毒的體液 • 血液、精液、陰道液、母奶、含血液之其他體液 • 其他可能HIV病毒的體液 • CSF(腦脊髓液); 關節腔液; 羊水 • 口水與眼淚中可以找到極微量的HIV ,但至今未有因接觸此二者而感染HIV者。 • 汗水中沒有找到過HIV。
空窗期 • 愛滋病毒感染後,需要經過一段時間,血液才會產生愛滋病毒抗體,因此在感染的早期,可能因抗體尚未產生,而檢驗抗體呈陰性反應,此即為空窗期,但此時已具有傳染力。 • 一般空窗期約是感染愛滋病毒後6-12週
發燒、喉嚨疼痛、疲倦、胃口不佳、噁心、嘔吐、腹瀉、皮膚發疹、肌肉關節疼痛,只有一半的人會有症狀。發燒、喉嚨疼痛、疲倦、胃口不佳、噁心、嘔吐、腹瀉、皮膚發疹、肌肉關節疼痛,只有一半的人會有症狀。 急性感染期(2-6週) 當第一次急性症狀發生後,絕大多數的患者會有很長一段時間(約10年以上)沒有症狀。但HIV病毒會持續破壞人體的CD4+細胞。 潛伏期 (5-15年) 當CD4+降到200左右時,免疫系統的力量已微弱至無法對抗各種伺機性感染(例如口腔食道念珠菌感染、帶狀疱疹) ,便進入所謂之愛滋病期。 發病期 (2-5年) 感染愛滋病毒後,會有什麼症狀 病毒感染
卡波西氏肉瘤 口腔念珠菌感染 末期患者出現嚴重的嗜伊紅性毛囊炎
愛滋病治療方法 • 以雞尾酒療法(HAART,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 治療,可以得到良好的控制。已有不少患者在規則的服用雞尾酒療法一段時間後,目前的健康狀況幾乎與常人無異。 • 但目前仍沒有根治的方法 • 預防重於治療
Eastern Europe & Central Asia 1.4 million [1.1 million – 1.8 million] Western & Central Europe 900 000 [830 000 – 1.0million] North America 1.4 million [1.1 million – 2.0 million East Asia 830 000 [590 000 – 1.2 million] Middle East&North Africa 300 000 [250 000 – 360 000] Caribbean 230 000 [200 000 – 250 000] South & South-East Asia 4.0 million [3.1 million – 5.2 million] Sub-Saharan Africa 23.5 million [22.1 million – 24.8 million] Latin America 1.4 million [1.1 million – 1.7 million] Oceania 53 000 [47 000 – 60 000] 2011年全球愛滋病毒感染現況 • 目前愛滋病毒感染存活人數 3,400萬 (3,140-3,590萬) • 2011年新感染HIV人數 250萬 (220-280萬) • 2011年愛滋病患死亡人數 170萬 (150-190萬)
2011年新增愛滋病感染者每天超過7000人 • 超過97%在低或中等收入之國家 • 約1000人是15歲以下兒童 • 約6000人是15歲以上之成人 • 約47%是女性 • 約 39%是15-24歲之年輕人
全世界13,200,000位注射藥癮者 78% 在發展或開發中國家 近20年許多國家的注射藥癮人數增加 東歐及中亞 320萬 北美地區 143萬 西歐地區 124萬 東亞及太平洋地區 235萬 加勒比海 2.8萬 中東及北非 44萬 南亞及東南亞地區 333萬 針對注射行為的增加,需妥善規劃因應計畫 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0.9萬 拉丁美洲 97萬 澳洲及 紐西蘭 19萬 UN Reference Group on HIV/AIDS prevention and care among IDUs in developing and transitional countrieswww.idurefgroup.org. Carmen Aceijas, Gerry V. Stimson, Mathew Hickman and Tim Rhodes.
台灣(本國籍)愛滋感染人數 至2013年7月 成長率(%) 18.00% 11.66% 76.33% 123.62% -13.45% -35.15% -7.86% -5.80% 9.00% 10.00% 12.79% ※含發病 資料來源: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
本國籍愛滋病毒感染者(HIV/AIDS)歷年通報人數 截至2007年12月底 累計愛滋病毒感染者通報人數 : 15,011 累計發病(AIDS)人數 : 4,250 累計死亡人數: 1,870
台灣歷年HIV感染者數依危險因素統計(1984-2007) 2462 (含母子垂直感染、接受輸血、血友病、不詳) 1813 629 713 年
2004 female 8% male︰female = 21 : 1 male︰female= 7 : 1 male 92% 台灣歷年HIV感染者數依性別統計(1984-2007) male︰female = 12 : 1 male︰female= 9 : 1 male︰female= 10 : 1
台灣歷年HIV感染者數依年齡別統計(1984-2007) 其他 40-49 20-29 30-39
本國籍學生族群男女別歷年感染趨勢圖(1984-2007)本國籍學生族群男女別歷年感染趨勢圖(1984-2007)
本國籍學生族群HIV感染者歷年危險因素別(1984-2007)本國籍學生族群HIV感染者歷年危險因素別(1984-2007)
台灣當前HIV/AIDS之問題 • 當前主要的2個高危險感染族群 • MSM (同性間性行為者)及 IDUs(靜脈注射毒癮者) • 佔所有感染者達64.77% • 母子垂直感染風險增加 • 感染者男女性別比例縮小(21:1 7:1), 女性感染者 增加 • 感染年齡下降 • 年輕族群(15至34歲)之感染率顯著增加 • 高危險群介入較為困難 • 性產業複雜化 • 網路的發展,使訊息的傳遞由實體轉成虛擬 • 行銷管道朝向多元化和跨國化發展 • 經營型態亦從固定集中轉成流動個體戶
愛滋病防治工作 • 初段預防 提高輸血安全,推展衛生教育 • 次段預防 疾病通報,主動篩檢,被動篩檢,實驗室檢驗 • 第三段預防 • 感染者照護,安寧照顧
愛滋防治策略 Abstain 節制 Be faithful 忠實 Condom 安全 • 強化年輕族群愛滋病防治教育 • 學生:學校性教育至少提早到國小五年級 • 義務役軍人:愛滋病防治教育和行為改變 • 加強特殊族群愛滋病防治教育 • 特種行業業者、同志團體座談和宣導 • 外籍新娘、勞工、仲介及雇主愛滋病防治宣導 • 特殊旅遊團百分百保險套使用宣導 • 推動減害計畫
愛滋防治工作重點 • 愛滋病防治計畫 • 「全民防治愛滋宣導保險套推廣計畫」 • 重點族群:青少年、義務役役男、藥癮者、藍領、同志、性工作者等 • 世界愛滋病日宣導 • 愛現幫活動推廣
歷年保險套包裝 90年 91年 93年 92年一式五款 94年一式兩款
什麼是減害計畫? ( Harm reduction)
注射毒品是愛滋大流行的引爆點 • 當愛滋病毒在毒品注射群體中流行時,毒癮愛滋族群會再透過性行為傳至一般群體,將使愛滋疫情面臨爆炸性成長-聯合國的警告 性工作者 嫖客 以性交換毒品 毒品施用者 低危險或無危險行為 男性 低危險或無危險行為女性 愛滋寶寶
他山之石- 減害政策(Harm reduction) 第一類:及早減害政策,愛滋病成功防治 澳洲、英國、紐西蘭、香港 第二類:延後減害政策,轉敗為勝者 泰國、美國、瑞士、西班牙 第三類:無減害政策,愛滋病快速蔓延 中東歐國家、俄羅斯、印度 (聯合國UNAIDS)
什麼是減害( Harm reduction) • 理念:務實策略,非贊成吸毒行為 。 • 以整體社會為出發點,兩害相權取其輕。 • 降低毒品對整個社會的傷害。 • 減害計畫( Harm reduction program) • 衛教諮商 • 清潔針具計畫 • 替代治療計畫
減害計畫 • 逐步擴展 • 4縣市試辦(2005/11) → 擴展至全國(2006/07) 台北縣 台北市 桃園縣 台南縣
清潔針具計畫策略 • 增加清潔針具等器具取得可近性 • 安全處理回收的針具 • 提供保險套等安全性行為用品 • 簡要明確提供預防感染愛滋病的方法等衛教資訊 • 發展可深入此一族群 (IDU) 的網絡,並提供正確知識與轉介管道。
清潔針具計畫執行點 • 於2006年7月擴大辦理清潔針具計畫,規劃全台設置427處執行點。 • 截至2007年12月底 • 全台23縣市 • 設置1,137處執行點
我國替代治療計畫 • 執行期間: • 94年8月起於台北市、台北縣、桃園縣、台南縣試辦 • 95年8月1日起全島擴大試辦 • 收治對象: • 藥癮愛滋感染者,且曾接受戒癮無效者,且須完成流行病學調查(包含接觸者追蹤) • 藥癮者經醫師評估診斷後(自費加入,但免費提供藥物)
替代治療計畫策略 • 在醫生的評估與治療之下,運用口服的合成鴉片類替代藥品,取代藥癮者靜脈注射海洛因的行為。 • 對嘗試各種戒毒方式卻無法擺脫毒品的個案而言,使他們無須過每天找藥,甚至因而犯罪的生活。 • 提供口服美沙冬藥品,改變藥癮者的注射毒品行為,避免感染血液傳染病。 • 提供藥癮者教育諮商,及相關社會支持系統的協助。 • 給予藥癮者完整且持續性的專業服務,提供一個穩定工作及重新回歸社會的機會。
替代治療網絡 衛生署澎湖醫院* 基隆長庚醫院*/衛生署基隆醫院* 基隆長庚醫院/衛生署基隆醫院*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疾管院區*/陽明院區*/忠孝院區/三軍總醫院*/國軍北投醫院* 衛生署八里療養院*/耕莘醫院*/亞東醫院*/衛生署台北醫院*/恩主公醫院*/台北縣立醫院 桃園療養院*/國軍桃園總醫院*/桃園榮院*/敏盛綜合醫院/新國民綜合醫院* 衛生署新竹醫院*/新竹馬偕醫院*/新中興醫院* 羅東博愛*/衛生署宜蘭醫院*/蘇澳榮民醫院 衛生署竹東醫院*(竹北衛生所給藥點) 為恭醫院*/衛生署苗栗醫院*/大千綜合醫院* 中國附設醫院*/臺中榮民總醫院/中山醫學大學附設復健醫院*/維新醫院* 衛生署草屯療養院*/衛生署南投醫院*/埔里榮民醫院* 童綜合醫院*/衛生署豐原醫院*/國軍臺中醫院*/清海醫院/陽光精神科醫院 國軍花蓮醫院*/衛生署花蓮醫院*/衛生署玉里醫院* 彰化基督教醫院*/衛生署彰化醫院* 嘉義榮民醫院*/衛生署嘉義醫院* 台大雲林分院*/中國北港*/若瑟醫院*/成大醫院斗六分院 衛生署朴子醫院*/灣橋榮民醫院* 衛生署嘉南療養院*/永康榮民醫院*/衛生署新營醫院*/衛生署新營醫院北門分院 衛生署台東醫院* 高雄長庚醫院* /慈惠醫院*/義大醫院*/衛生署旗山醫院* 衛生署台南醫院*/成大醫院*/奇美醫院* 市立凱旋醫院*/國軍高雄醫院*/高醫附設醫院*/高雄榮民醫院/阮綜合醫院*(市立旗津醫院)/國軍左營醫院/靜和醫院* • 已核定78家替代療法執行醫院、20個衛星給藥點,其中 66家、7個衛星給藥點醫院已開辦(*號者) • 截止2008年2月29日,累計服藥人數為20,998人。 安泰醫院* /屏安醫院*/迦樂醫院*/衛生署屏東醫院
服藥過程海報 給藥分注器 衛生署桃園療養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