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k likes | 1.83k Views
美學取向的友善校園教育之旅 -明道國小的生命航程. 團隊成員 : 臺北市明道國民小學全校親師生 報告者 : 謝素月. 【 楔子 】. 友善校園是一個精心規劃經營的學習環境,讓人有一種 愉悅的、自在的、且充滿溫馨和規律的經驗與感覺 。. 在這樣的經驗與感覺之下, 教師們樂在工作 ,有很強烈的歸屬感; 學生喜歡上學 ,在校園生活和活動學習中, 充滿著自信,獲得成就感,並建立正確的價值觀 。. 規劃與經營友善校園, 需要全校親師生抱持遠大的理想,採取實際的行動來落實與推動。.
E N D
美學取向的友善校園教育之旅-明道國小的生命航程美學取向的友善校園教育之旅-明道國小的生命航程 團隊成員:臺北市明道國民小學全校親師生 報告者: 謝素月
【楔子】 • 友善校園是一個精心規劃經營的學習環境,讓人有一種愉悅的、自在的、且充滿溫馨和規律的經驗與感覺。
在這樣的經驗與感覺之下,教師們樂在工作,有很強烈的歸屬感;學生喜歡上學,在校園生活和活動學習中,充滿著自信,獲得成就感,並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在這樣的經驗與感覺之下,教師們樂在工作,有很強烈的歸屬感;學生喜歡上學,在校園生活和活動學習中,充滿著自信,獲得成就感,並建立正確的價值觀。
規劃與經營友善校園,需要全校親師生抱持遠大的理想,採取實際的行動來落實與推動。規劃與經營友善校園,需要全校親師生抱持遠大的理想,採取實際的行動來落實與推動。
其中,領導者居於關鍵的地位,除了做為一個領導者所需具備的特質,如專業、真誠、謙虛、果斷、熱情等之外,對著社會的轉型,需正面看待校園體制結構的重組和教師自主意識抬頭等等改革與精進,其中,領導者居於關鍵的地位,除了做為一個領導者所需具備的特質,如專業、真誠、謙虛、果斷、熱情等之外,對著社會的轉型,需正面看待校園體制結構的重組和教師自主意識抬頭等等改革與精進,
領導者(行政)與教師,必須成為伙伴合作的關係,彼此尊重,攜手合作,以學生受教權為第一優先,建立優質的校園學習環境。領導者(行政)與教師,必須成為伙伴合作的關係,彼此尊重,攜手合作,以學生受教權為第一優先,建立優質的校園學習環境。
明道國小在前後任校長及教師辛勤的耕耘與教師的努力下,歷經開創期、建設期、探索期、起飛期等階段:明道國小在前後任校長及教師辛勤的耕耘與教師的努力下,歷經開創期、建設期、探索期、起飛期等階段:
一、開創期 • 65-75年學校成立,新建校舍及活動中心,最高編制普通班24班,95%學生為低收入戶,學校致力於興建校舍,招收學生。
二、建設期 • 76-85年成立啟智班、幼稚園,無障礙設施完工,幼稚園遊戲區啟用,戶外夜間球場照明工程完成,最高編制普通班18班,學校致力於新增擴建校舍,維持良好的教學,提升弱勢學生發展潛能,扯鈴隊成立。
三、探索期 • 86-93年新建遊樂場、完成校務行政電腦化、完成風雨集會教室工程,最高編制29班,35%學生為低收入戶,學校致力於善用校園軟硬體,強化教育功能,開發學校本位課程,探索學校未來方向。
四、起飛期 • 93年8月至今,完成普通教室環境改善工程、專科教室環境改善工程、綜合球場暨溜冰場整修工程、全校廁所整修工程。民俗體育運動中心整修工程、全校優質化校園改造工程等重大工程。最高編制32班,35%學生為低收入戶。
優質化校園工程暨民俗體育運動中心完工剪綵典禮優質化校園工程暨民俗體育運動中心完工剪綵典禮
由開創期、建設期、探索期,邁向起飛期,學校發展方向確立,教師專業成長展現成效,學生獲得優質學習,家長肯定學校辦學,各項佳績屢創新高,優質校園文化展現,榮獲臺北市優質學校。由開創期、建設期、探索期,邁向起飛期,學校發展方向確立,教師專業成長展現成效,學生獲得優質學習,家長肯定學校辦學,各項佳績屢創新高,優質校園文化展現,榮獲臺北市優質學校。 • 如今的明道國小已擺脫窳陋與弱勢之刻板印象,正處於展翅遨翔之起飛期,學校展現優質學校的典範風貌,值得您來細細品味!
今天的航程 • 楔子-美學取向友善校園教育之旅 • 壹、【啟航】-理念理解,美學探索(理念與目標) • 貳、【掌舵】-同甘共苦,同舟共濟(策略與行動) • 參、【航行】-檢視修正、反省批判(策略與行動) • 肆、【返航】-理念共融,理想達成(具體成果) • 伍、【收帆】-滿載豐富的美好經驗與心得(反思成長) • 陸、【尾聲】-再向下一個課程旅程的夢想挑戰!
一、美學取向的教育理念 • 美育是重要的教育目標之一,但相對的,在教育領域上美學的研究卻一直被忽略。 • 直到一九七○年代以後,隨著「語言學轉向」和「典範轉移」的思潮,美學和美學研究才又漸漸受到重視。
「美學素養」被認為是當代社會不可或缺的素養之一 (Greene, 2001;Kellner, 2000),最近哈佛大學修訂通識課程,以八大領域代替行之多年的七個核心課程,就將「美學與詮釋性分析」列為八大領域之首,可見美學在當代社會中的重要性。
教育的研究一直是科學取向的。我們需要來自美學領域的語言和角度來平衡傳統的科學、技術、政治語言及其對學校教育的理解。美學取向的理論不僅是一種認識論,一種方法論,更具有意識覺醒、社會轉型的批判的力量(Becker, 1997;McDermottl, Daspit,&Dodd, 2004)
教育的探究一直是科學取向的,長久以來,學校的經營成就都重視「學生的學業成就表現」,忽視學生的「學習態度和行為」,外界對於老師的教學要求,更是聚焦於「學生的學習成果」。教育的探究一直是科學取向的,長久以來,學校的經營成就都重視「學生的學業成就表現」,忽視學生的「學習態度和行為」,外界對於老師的教學要求,更是聚焦於「學生的學習成果」。
如此一來,校園成了競逐的場所,師生關係建築在「學業分數的表現上」,校園領導者為了符應「社會大眾的觀感」,常常在意學生的分數高低,有時候會忘記了「追求美感教育」才是教育的最根本初衷。如此一來,校園成了競逐的場所,師生關係建築在「學業分數的表現上」,校園領導者為了符應「社會大眾的觀感」,常常在意學生的分數高低,有時候會忘記了「追求美感教育」才是教育的最根本初衷。
二、美學取向課程與教學理論代表人物 • 艾斯納E.W.Eisner(1933-): • 美國著名教育哲學家、課程與教學專家、藝術教育家及著名的美術教師。
艾斯納(E. W. Eisner)主張要了解真實的教育現象,就必須了解學生真正的教室生活狀況,而豐富、複雜和廣泛的學校和教室生活現象是無法完全用科學量化的方法來測量,有些必須採用教育鑑賞與批評(educational connoisseurship and criticism)的方法加以說明(Eisner,1985,108)。
格林妮Maxine Greene (1917-): • 美國教育哲學家、作家、社會運動者及著名的教師。
格林妮(Greene,M)意圖將教育哲學 及文學進行結合,1960年代時,Greene 就曾經在美學及現象學、存在主義等理 論基礎進行努力。
被譽為今日最傑出活躍的美國哲學家在許多領域引起迴響的教師及導師。在許多領域,包括藝術與美學、文學、文化研究(cultural studies)、學校革新(school improvement)、師資培育、社會正義、民權、婦女研究等有著廣泛的影響。
三、美學取向教育理論實務論述 • (一)邊陲孩子的遊戲規則 • 學校裡邊陲的孩子自有一套他們的【遊戲規則】,讓他們在學校裡的【無聊時光中】找到他們的樂趣,因此,他們會理出一套可以在教室外面溜達規則。例如:藉機去輔導室、圖書室、上廁所,假父母之名簽名請假,故意犯規被罰站在外面看風景,生活中的規則被學生的創發性行動改變了!
(二)美學的目的 • 教學是一種藝術,它有自發性及創造性張力,教學要掌握自動 性及創意,此為艾斯納(Eisner)自動性及創發性之概念。教學有實際的目的也有美學的目的,
上課的時候,我們的目的是在【享受師生互動】的過程,而非用【控制及規定】的方式,逼學生達到實際的目標。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會有情意性陶冶,有情意性陶冶,才會有情意性享受。唯有自我肯定藝術表現力表達出來的時候,教學才會有內在的滿足。上課的時候,我們的目的是在【享受師生互動】的過程,而非用【控制及規定】的方式,逼學生達到實際的目標。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會有情意性陶冶,有情意性陶冶,才會有情意性享受。唯有自我肯定藝術表現力表達出來的時候,教學才會有內在的滿足。
(三)藝術的展露 • 主體的內在生命是運用教材來表現藝術的,教師每次的教學都是一種藝術的展現,教師的課程設計透過學生的表現力展現出來,是一種藝術的展露。 • 因此,教師的教學是一種技術,也是一種藝術,這種兼顧技術與藝術的教學是無比的豐富,非常有價值的!
(四)美感的教學法則 • 教學的自然法則(Natural law of teaching)是可以立即看見效益的,但是,教師教學有沒有固定的自然法則?教師的教學有無現伸展的空間,如果只限定在【教育效益】上,而不考慮教學歷程中師生的互動,互為主體性,如果教學被視為技術的呈現,而缺乏藝術的表現力,那麼,教學就不美了。
因而,吾人將【美學的課程】定義為【一種優質的課程與教學歷程】,這種教學歷程,師生共享教學過程的愉悅和激賞,才能展現教育的最大績效!因而,吾人將【美學的課程】定義為【一種優質的課程與教學歷程】,這種教學歷程,師生共享教學過程的愉悅和激賞,才能展現教育的最大績效!
(五)教學之美的展現 • 教師教學具有表演藝術之美,教師是表演者,表演給觀眾看,將最好的呈獻給觀眾引起他們的共鳴,美的教學就是教師將最好的教學帶給學生,讓學生展露其才華!教學作品是材料,教育作品是學生。
教學是一種美,一種是「令人愉快之美」,另一種是「令人激賞之美」,愉悅之美,就像老師的儀態很美、像春風一樣,覺得上老師的課很舒服;另一種是老師教學非常精彩,學生可以有內在的崇高感、亢奮感,不由得讚嘆。教學是一種美,一種是「令人愉快之美」,另一種是「令人激賞之美」,愉悅之美,就像老師的儀態很美、像春風一樣,覺得上老師的課很舒服;另一種是老師教學非常精彩,學生可以有內在的崇高感、亢奮感,不由得讚嘆。
(六)領導與教學的美感反應 • 所有的【美感的反應】都具備【愉悅的感受】及【激賞的感覺】,讓學生喜歡上你的課,學生上你的課有高度的【愉悅】和【激賞】,就是成功的教學!
同樣的,領導者要鼓勵老師,讓老師熱衷於教學,要肯定老師,知道老師的困難,協助老師的班級經營,要引進創新的教育資訊,與老師共同建構理論與實際,讓老師能理解、認同有意義的理念,讓老師有高度的【愉悅】和【認同】,才是成功的領導!同樣的,領導者要鼓勵老師,讓老師熱衷於教學,要肯定老師,知道老師的困難,協助老師的班級經營,要引進創新的教育資訊,與老師共同建構理論與實際,讓老師能理解、認同有意義的理念,讓老師有高度的【愉悅】和【認同】,才是成功的領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