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 likes | 337 Views
The Coming of t he New Organization. Peter F. Drucker ,1988 彼得 ‧ 杜拉克.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管理學之父 : 彼得杜拉克. 彼得 · 杜拉克 Peter Ferdinand Drucker 1909 年 11 月 19 日- 2005 年 11 月 11 日 一位奧地利出生的作家、 管理顧問、以及大學教授 他專注於寫作有關管理學範 疇的文章,「知識工作者」 一詞經由彼得 · 杜拉克的作品 得廣為人知。他同時預測 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被譽為
E N D
The Coming of the New Organization Peter F. Drucker ,1988 彼得‧杜拉克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管理學之父:彼得杜拉克 彼得·杜拉克 Peter Ferdinand Drucker 1909年11月19日-2005年11月11日 一位奧地利出生的作家、 管理顧問、以及大學教授 他專注於寫作有關管理學範 疇的文章,「知識工作者」 一詞經由彼得·杜拉克的作品 得廣為人知。他同時預測 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被譽為 「現代管理學之父」。
大師的成就 由於彼得·杜拉克在管理學上的成就,被某些人尊為 「管理學之父」 英特爾總裁安迪‧葛洛夫: 「彼得‧杜拉克是一盞指引我們的明燈,他的著作讓我們走出迷霧找到方向。」 美國商業週刊稱讚他為: 「當代不朽的管理思想大師」 華爾街日報: 「杜拉克是企業管理的導師」 經濟學人: 「大師中的大師」
未來的組織型態 管理階層將不到現在的一半 組織以專業知識的人員所組成 藉由同事、顧客及總公司的(feedback)回饋達到自治自律 以資訊為導向的組織結構(Informational-based Organization)
資訊技術帶來的影響 對於資本投資決策 組織的結構 做事的方式
資訊技術帶來的影響(續) 對於資本投資決策 • 資本投資分析工具的進化 • 分析時間大幅縮短 • 經理人客觀理性評估投資決策 • 投機決策策略性決策
資訊技術帶來的影響(續) 組織的結構 • 組織管理階層、經理人數目大幅縮減 • 中階主管功能降低 • 未能將資料轉為有用的資訊 • 基層專業人才需求增加 • 基層知識需求更高 • 高層只需要少數專業人員,甚至不用
資訊技術帶來的影響(續) 做事的方式 • 傳統部門成為訓練中心 • 各部門專業於知識人材的培訓 • 工作由任務團隊完成 • 產銷「一貫流程」被同步作業取代 • 各部門派出專門人材組成團隊
Case 3:18世紀英國政府之 印度殖民地 • 一共劃分九個行政區(省) • 人口雖多,公務員人數卻不超過一千人 • 每位地方首長帶領約一百名地方官員 • 地方官員直接向首長匯報 • 每個月地方官員需向首長報告 • 本月工作進度 • 下個月的工作目標 • 計劃落差 • 未來長期趨勢分析
Informational-basedOrganization 的關鍵成功因素(KSF) 明確或簡單的共同目標 特定時間內集中力量於一個或少數個目標 指揮者(CEO)要能提供聚焦(focus)能力 建立有效的回饋機制來衡量績效 每個成員都要負責傳遞訊息
Informational-basedOrganization 所面對的管理問題 專業人員的升遷以及獎勵制度的訂製 為組織中的專業人員創造共同的願景 制定出一個能提升工作績效的組織管理結構 確保高階管理人才的來源以及養成
專業人員的未來發展 專業領域內的升遷途徑狹隘 中階經理人的職位減少 朝一般性管理職位發展 必須大幅的改變原有的價值觀以及薪資制度
打造組織的共同願景 專業人員應該全面的了解組織的發展方向以及未來願景 組織應鼓勵專業人員持續提升專業能力,使其能更自豪,進而帶動公司持續創新 以任務編組的方式來分配人力資源 管理層應判斷何時需進行職務輪調,讓專業人員到新的領域學習新技能
制訂有效的管理架構 任務編組所造成的管理結構問題 該如何決定任務團隊中的領導角色以及功能 對於職務是否應為固定或是臨時指派的 團隊領導者所擁有的權限
高階管理人才的來源 中階管理人才的縮減,造成高階管理人才不知要從何尋找 地方分權進展到自主化的工作單位 資訊導向的組織高階管理人才篩選將會比今日更加複雜
結論(續) 企業未來還會面對的問題: • 價值觀(values) • 結構(structure) • 行為(behavior)
心得 資訊科技為世界帶來便利 ,讓企業能有一日千里的發展以及全球化的視野 但也造成就業結構的大幅轉變,晉升的機會也降低許多。基層的專業人員必需要不斷提升自我的知識能力才能不被市場淘汏 資訊爆炸的時代,作好知識管理,正是我們能為企業作出最好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