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 likes | 328 Views
§1.1 人类认识的宇宙. 高中地理 1 课时 高中地理.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认识地球是宇宙间银河系里、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天体。 2 、认识地球生命存在的条件和地外文明。 教学过程设计: 首先让学生通过网络认识宇宙中的天体,引导学生比较分析天体的共性,得出天体的概念和宇宙中有哪二种基本的天体,并进行对比。 接着引导学生认识什么是天体系统。天体系统是怎样形成的?如何划分等级?人类认识宇宙经历了哪些阶段?
E N D
§1.1 人类认识的宇宙 高中地理 1课时 高中地理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地球是宇宙间银河系里、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天体。 2、认识地球生命存在的条件和地外文明。 教学过程设计: 首先让学生通过网络认识宇宙中的天体,引导学生比较分析天体的共性,得出天体的概念和宇宙中有哪二种基本的天体,并进行对比。 接着引导学生认识什么是天体系统。天体系统是怎样形成的?如何划分等级?人类认识宇宙经历了哪些阶段? 最后通过天体系统层次的分析,认清地球是宇宙中一颗普通而又特殊的天体。并分析地球生命存在的原因?地外文明推测的依据。 为加深学生对宇宙的认识,引导让学生计算一些天文数据,收集一些天文资料。 人类认识的宇宙是高中生学习天文知识的第一课。学生缺乏基本的概念,需要通过网络图片和网上信息去认识天体,因此,在教学开始之初,需要让学生自己浏览有关网站认识天体。
一、天体和天体系统 1、天体http://www.astro21.net/cn/huoxing.html: 星云 基本天体:恒星
天体系统: 天体之间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河外星系 总星系 银河系 太阳系 地月系
总星系 银河系 太阳系 地月系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历程 历程 古代漫长的历史时期 日月星辰绕地球转动 十六世纪哥白尼 “日心说” 二十世纪以来 对宇宙的认识不断加深
各级天体系统的空间尺度 学生活动: 地球半径(6371千米)/太阳系半径(60亿千米)= 太阳系直径(120亿千米)/银河系直径(7万光年)= 银河系直径(7万光年)/总星系直径(400亿光年)= 地球半径(6371千米)/总星系半径(200亿光年) 1:941915 1:55188000 1:571429 = 1: 31536023652000000000 * 地球在宇宙中是一颗普通的天体。
二、宇宙中的地球 1、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 在太阳系九大行星中,地球的质量、体积、平均密度和公转、自转运动有自己的特点,但并不特殊。 2、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特殊的行星 ------一颗适于生物生存和繁衍的行星
太阳系 结论1:1、地球在九大行星中与太阳的距离适中 2、九大行星公转具有同向性、共面性等, 使地球处于一种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 之中。
结论2:1、地球在九大行星中质量和体积适中。结论2:1、地球在九大行星中质量和体积适中。 2、地球自转、公转速度适中。
地球的特殊性——有生命物质的存在。 生命物质存在的条件: 1、 地球在一个安全的宇宙环境中。 2、地球与太阳距离适中,使地表温度不致太冷 或太热,使地球上存在液态水。 3、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其引力使地球表层 存在大气层。 4、地球适宜的自转周期和公转周期,使地表日 温度的年温度变化平缓。
探 索 地 外 文 明 现代的天文观测和实验,越来越支持这样一个观点:宇宙间任何天体,只要条件合适,就可能产生原始生命,并逐渐进化为高级生物。人类为了探索地外文明的存在并试图与地外智慧生物取得联系,采取了一系列办法。如:发送无线电波、在空间探测站上装各种资料等。 人类期待着地外智慧生物的回音。
总 结 宇宙是由无以数计的各类天体组成的庞大空间,地球是浩瀚宇宙中的一颗微尘,一颗普通的行星。地球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出现了生命,成为太阳系中一颗特殊的行星。 但是,在银河系中太阳是两千多亿颗恒星中的普通的一颗,银河系又是总星系的10亿个星系中的一个星系,中这些恒星周围的行星上,应该有生命存在,他们可能比地球人智慧更高。所以地球生命这种特殊性,在广阔的宇宙中又应是一种普通现象。
课外活动: 以小组为单位,收集外星人、飞碟等的有关报道材料,做成小报并以专题板报的形式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