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0 likes | 372 Views
贯彻 《 患者安全目标 》 确保用药安全. 医疗部 申建民. 2009 年 “ 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 服务质量为主题 ” 的 医院管理年活动方案 重点工作 :8 大点 25 小点 贯彻 《 患者安全目标 》 确保医疗安全. 医疗不安全事件 : 医疗并发症 药物不安全事件 器械不安全事件 医疗失误(误诊 误治) 院内感染 其它意外. 3. 死亡
E N D
贯彻《患者安全目标》 确保用药安全 医疗部 申建民
2009年“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 服务质量为主题”的 医院管理年活动方案 重点工作:8大点25小点 贯彻《患者安全目标》 确保医疗安全
医疗不安全事件: 医疗并发症 药物不安全事件 器械不安全事件 医疗失误(误诊 误治) 院内感染 其它意外 3
死亡 残疾 损伤 疾病加重 疼痛 精神伤害 住院时间延长 费用增加 其它 不安全事件的后果 4
北京16所三甲医院2007年上报不良事件714例,分析如下:北京16所三甲医院2007年上报不良事件714例,分析如下: 不良事件性质: 药物治疗:38% 意外事件:25% 投诉与争议:23% 器械事件:2% 严重差错:2% 其它:5% 5
不良事件发生场所: 住院:42.08% 门诊:34.92% ICU:18.23% 急诊:3.51% 留观:0.56% 抢救:0.28% 其它:0.42% 6
不良事件1:女性患者,09年10月14日,患者感觉自己发热,到宣城市仁杰医院就诊,医院诊断“病毒感染、高血压病”,便按常规施药。“用了炎琥宁后,仅仅一个多小时就出现异常,院方立即进行抢救,但两个多小时后,病人还是突发死亡。” 事件发生后,院方立即请来了芜湖弋矶山医院和宣城中心医院的专家进行会诊,一致怀疑是罕见的药物反应导致。 7
宣城市医学会的鉴定初步报告称,专家组根据现有资料讨论认为,患者是因为急性药物异常反应导致全身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药物的异常反应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当事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对药物异常反应的防范及处置不足在患者的死亡中起次要作用。该鉴定报告同时认为,“当事医疗机构针对患者杨××就诊时的情况作出‘病毒感染、高血压病’的诊断符合诊疗规范、常规。”宣城市医学会的鉴定初步报告称,专家组根据现有资料讨论认为,患者是因为急性药物异常反应导致全身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药物的异常反应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当事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对药物异常反应的防范及处置不足在患者的死亡中起次要作用。该鉴定报告同时认为,“当事医疗机构针对患者杨××就诊时的情况作出‘病毒感染、高血压病’的诊断符合诊疗规范、常规。” 8
针对这起患者因急性药物异常反应突发死亡的经济赔偿,宣城市医学会在鉴定报告中称:专家组认为除非尸解结论和新的证据否定上述意见,建议医方参照一级医疗事故赔偿标准先行承担药方和医方的经济责任,再由医方向药方索赔药方应该承担的经济责任。 9
不良事件2:09年11月11日赵**因摔伤到通县中医院就医,诊断为右腿骨折,17日手术在左腿植入一块价值5000元的钛合金钢板,调查发现,管床医师错把“右”写成”左“,手术中,主刀医生见左股骨正常,还进行了x光片比对,仍误认为是此前的牵引复位效果十分理想,直到术后返回病房才发现错误。不良事件2:09年11月11日赵**因摔伤到通县中医院就医,诊断为右腿骨折,17日手术在左腿植入一块价值5000元的钛合金钢板,调查发现,管床医师错把“右”写成”左“,手术中,主刀医生见左股骨正常,还进行了x光片比对,仍误认为是此前的牵引复位效果十分理想,直到术后返回病房才发现错误。 10
事故发生后,医院向患者表示承担全部责任,并承诺做好后续治疗,负责全部治疗费用。处理:卫生局长行政记过处分;院长及分管副院长行政撤职处分;主刀医师和管床医师分别处以开除留用、停止执业一年的处罚。 11
医疗安全管理意义:保证患者在就医过程中的安全是医疗管理水平的重要特征、是全面提升医疗质量的关键环节,是实现优质医疗服务的基础,是患者选择医院的重要指标。医疗安全工作好坏直接关系到医院社会形象、社会信任度,是有关医院前途和命运的大事。医疗安全管理意义:保证患者在就医过程中的安全是医疗管理水平的重要特征、是全面提升医疗质量的关键环节,是实现优质医疗服务的基础,是患者选择医院的重要指标。医疗安全工作好坏直接关系到医院社会形象、社会信任度,是有关医院前途和命运的大事。 12
医疗不安全的后果:对患者来说是多种多样的,如可使轻病变重病、重病变残废或死亡、一病变多病、简单病变复杂病、增加患者痛苦、延长患者治疗时间、增加医疗费用、加重患者经济负担。对医院来说,增加医疗成本,加大医院经济负担,降低患者满意度、有损医务人员形象,降低医患诚信度、有损医患关系和谐,降低医院信誉、造成不良社会影响。因此,对医院和医务人员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医疗不安全的后果:对患者来说是多种多样的,如可使轻病变重病、重病变残废或死亡、一病变多病、简单病变复杂病、增加患者痛苦、延长患者治疗时间、增加医疗费用、加重患者经济负担。对医院来说,增加医疗成本,加大医院经济负担,降低患者满意度、有损医务人员形象,降低医患诚信度、有损医患关系和谐,降低医院信誉、造成不良社会影响。因此,对医院和医务人员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 13
医疗安全的价值体现: 安全是一种尊严 安全是一种和谐 安全是一种义务 安全是一种挑战 安全是一种幸福 安全是一笔财富 安全是一种文明 安全是一种文化 大家依法自我约束时,伤害发生率进一步下降,当安 全意识成为人们的自觉自愿的习惯时,伤害发生率达 到了最低的水平,这就是文化的力量。 14
《2009年度患者安全目标》 一、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提高医务人员对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 二、严格执行在特殊情况下医务人员之间有效沟通的程序,做到正确执行医嘱。 三、严格执行手术安全核查,防止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术式发生错误。 四、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落实医院感染控制的基本要求。 五、提高用药安全。 六、建立临床实验室“危急值”报告制度。 七、防范与减少患者跌倒事件发生。 八、防范与减少患者压疮发生。 九、主动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 十、鼓励患者参与医疗安全。
目标五、提高用药安全 【目的】安全用药是保障患者安全的关键 患者用药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在医疗不良事件报告中约占1/3以上,是患者安全的重点。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包括从药品采购、储存、调剂、处方、医嘱、使用、观察等各个环节,涉及药师、医师、护师等多个职种,以及患者本人,需要通过各方面共同努力,目标是要做到确保每一位患者的用药安全,减少不良反应。 16
用药安全是系统工程,保障用药安全是医务人员的共同责任。 医师的责任是诊断、处方、计算机输入(治疗方案、处方开具);药剂师的责任是调剂药品、审核调配、用药交代;护师的责任是正确的执行医嘱用药。三者有效沟通配合才能确保用药安全。 17
用药安全质量管理系统设计:服务流程标准化、程序标准化、避免药品名称混淆引起的差错、人员行为因素、避免医疗行为失当等,任何环节有闪失,都会危及患者安全。 18
美国:即使是按医嘱适时、适量用药,1994年有221.6万住院患者发生药物不良反应(ADR),其中10.6万人死亡;据估计我国每年因 ADR而住院治疗的患者超过500万人次,约19.2万人死于ADR。 19
ADR: 生理顺序:泌尿系统、皮肤及附加、肝胆系统 药物顺序:喹诺酮类占13.44%,中成药占12.8%,循环系统药物占10.09%。 年龄因素:51—60岁14.4%,61—70岁15.7%,71—80岁18.3%,80岁以上24%。(肾功能减退、肝酶活性减弱) 20
【主要措施】 (一)诊疗区药柜内的药品存放、使用、限额、定期核查应有相应规范;存放毒、剧、麻醉药应符合法规要求,严格管理和登记。 21
(二)有误用风险的药品管理制度/规范: 1.高浓度电解质制剂(包括氯化钾、磷化钾及超过0.9%的氯化钠等)、肌肉松弛剂与细胞毒化等高危药品,必须单独存放,禁止与其它药品混合存放,且有醒目标志。 22
2.临床医护人员对药名、或剂型、或外观等相似或相近的药品具有识别技能。2.临床医护人员对药名、或剂型、或外观等相似或相近的药品具有识别技能。 3.药学部门应定期提供识别技能的培训与警示信息,规范药品名称与缩写标准。 23
(三)病区药柜的注射药、内服药与外用药应严格分开放置。(三)病区药柜的注射药、内服药与外用药应严格分开放置。 (四)所有处方或用药医嘱在转抄和执行时都应有严格核对程序,且有签字证明。 24
(五)在开具与执行注射剂的医嘱(或处方)时要注意药物配伍禁忌。(五)在开具与执行注射剂的医嘱(或处方)时要注意药物配伍禁忌。 (六)进一步完善输液配伍的安全管理,确认药物有无配伍禁忌,控制静脉输注流速、预防输液反应。 25
(七)病区应建立药物使用后不良反应的观察制度和程序,医师、护士知晓并能执行这些观察制度和程序,且有文字证明。(七)病区应建立药物使用后不良反应的观察制度和程序,医师、护士知晓并能执行这些观察制度和程序,且有文字证明。 (八)药师应为医护人员、患者提供合理用药的方法及用药不良反应的咨询服务指导。 26
静脉输液混合配置:输液安全管理,审核处方,杜绝配伍禁忌,严格无菌操作。风险控制管理:针对静脉输液混合配置工作流程每个环节中可能存在的风险等各个方面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操作规程,明确岗位职责。从环节质量、配置过程、人员培训、操作规范等多个环节把关,实现全面质量管理。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