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 likes | 573 Views
宏观经济解读和 宏观调控政策分析. 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师 范剑平. 主要内容. 一、经济形势特点和 2013 年主要趋势 二、宏观调控政策:空间和对策. 一、经济形势特点和 2013 年主要趋势.
E N D
宏观经济解读和宏观调控政策分析 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师 范剑平
主要内容 一、经济形势特点和2013年主要趋势 二、宏观调控政策:空间和对策
一、经济形势特点和2013年主要趋势 2012年以来,受出口下滑、基建投资和房地产投资乏力等三个主要减速因素拖累,经济增长速度持续放缓。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经济形势和国内改革发展稳定的繁重任务,我国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按照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及时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国民经济运行缓中企稳,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一季度同比增长8.1%,二季度增长7.6%,三季度增长7.4%,四季度增长7.9%。
减速原因之一:进出口下滑明显影响经济增长率减速原因之一:进出口下滑明显影响经济增长率 2012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38667.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2%,总体增速同比2011年回落了16.3个百分点。其中,出口20489.3亿美元,增长7.9%;进口18178.3亿美元,增长4.3%;贸易顺差2311亿美元,扩大48.1%。 2012年,我国一般贸易出口9880.1亿美元,增长7.7%;进口10218.2亿美元,增长1.4%。加工贸易出口8627.8亿美元,增长3.3%;进口4811.7亿美元,增长2.4%。
外商直接投资已是连续多月呈现负增长 国际上唱空中国的多种论调甚嚣尘上,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外资对中国经济的信心,我国吸引外资面临多年罕见的严峻局面,2012年中国吸收外资下降。全年新批设立外商投资企业24925家,同比下降10.1%,实际使用外资同比下降3.7%。
2012-2013年外资预测 首先,中国出口部门超高速增长的黄金窗口期已经过去,对外商直接投资吸引力下降。 其次,一些资本可能会转向成本更为低廉的发展中国家。8月底,美国商会调查,21%的在华美国公司计划在未来两年内将部分投资或业务从中国转向要素成本更为低廉的马来西亚、越南、泰国等东盟国家。德国等欧盟国家也有意加大对新崛起的灵猫六国等的投资。 再次,美国正在加速推进“再工业化”战略,奥巴马政府欲通过促进产业资本回流重组全球产业链。 从国际收支表看,2012年中国依然保持国际资本净流入状态,只是流入的速度放缓,逆差主要来自国内资本的跨境流动。未来,随着全球大格局演变和产业布局的调整,2013年全球资本流入中国的速度将继续放缓,但仍可保持国际资本净流入格局。
2012-2013年外贸预测 国际市场空间竞争更加激烈,欧美部分国家政治大选年贸易保护主义思潮抬头,针对我国的国际贸易纠纷明显增加。美国和欧盟乃至部分新兴经济体国家对我国发起多起“双反”调查,尤其是美欧对我国多晶硅发起“双反”调查影响巨大,贸易壁垒尤其是非关税壁垒在加强,对我国外贸出口严重不利。 尽管当前我国进出口增速显著下滑,但我国在国际市场中的份额仍然有所提高。在政府出口退税、出口保险、加工贸易转型、贸易结算便利化等稳定外贸政策的引导下,2013年进出口贸易增速略高于上年,出口增长7%左右,进口增长6.5%左右,贸易顺差达到2000亿美元。国际收支保持小幅顺差。
减速原因之二:基建投资低增长拖累装备制造业减速原因之二:基建投资低增长拖累装备制造业 2012年1-12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364835亿元,同比名义增长20.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9.3%),增速比1-11月份回落0.1个百分点,比2011年回落3.4个百分点。 由于投资品价格大幅回落,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速同比提高2个百分点。
基建投资低增长拖累装备制造业 基建投资同比累计增速由一季度下降2.1%上升到上半年累计增长4.4%。 全年基础设施(不包括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与供应)投资58391亿元,比上年增长13.3%。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16536亿元,增长12.8%。 全年制造业投资124971亿元,增长22.0%。 第三产业投资197159亿元,增长20.6%。 两大问题:基础设施 投资是否饱和?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能否正常还本付息?
外资行唱空中国银行业:潜在不良率或高达5.4%外资行唱空中国银行业:潜在不良率或高达5.4% 渣打银行最新报告:地方融资平台2013年还本付息压力很大,可能造成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显著上升,“未来5年非常有可能发生的是:中央政府将要为银行系统再注资”。高盛高华认为保守估算银行在采矿、钢贸和地方平台贷等领域潜在不良,潜在不良率远高于银监会的0 .95%,约达到5.4%。
化解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风险 截至2010年底,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 10.71万亿。2011年,新增债务仅有3亿,其中新举债21536亿,偿债21533亿。 加上中央政府8多万亿债务,中国政府债务负担率不到50%,处于安全线警戒线之内,完成安全可控。
化解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风险 主要风险: 一是2008年后突然增加5万亿债务,2011-2013年到期本息合计6.7万亿的短期流动性压力。 二是整体风险可控,但部分地方债务负担过高。 三是还债资金来源中对土地出让金依赖较大,土地出让金的波动是影响地方政府债务率的重要变量。2011年土地出让金等非税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60%。有2.55万亿承诺用土地出让金作为偿债来源。
推进存量平台贷款的风险缓释和整改增信 所有存量平台贷款必须落实合格、足值的抵质押,并进行还款方式整改。 1、凡是以公益性资产作为抵质押的平台贷款,应以合法的非公益性资产进行全额置换; 2、凡是以政府承诺担保以及以无土地使用权证的土地出让收入承诺抵押的平台贷款,应及时追加合法有效的抵押担保。 对于整贷整还的存量平台贷款,要求商业银行与地方政府和平台客户协商贷款合同的修订和补充完善,做到项目建成投产之后,每半年偿还本金一次、利随本清,实现还款科学化,减轻集中还款压力。 对原有期限安排不合理的贷款,在其满足担保抵押落实、合同补正到位等条件后,根据现金流与还本付息的实际匹配情况,经批准可适当延长还款期限或展期一次。
基础设施投资2013-1015年将加快增长 如果要按期完成“十二五规划”的基础设施建设任务,必须在后三年保持25%左右的增速。 到2012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9.8万公里,居世界第二位;高铁运营里程达9356公里,居世界第一位。2013年,全国铁路将安排固定资产投资6500亿元、其中基本建设投资5200亿元,投产新线5200公里以上。争取尽快设立国家铁路发展基金,积极搭建吸引社会和民间资本投资铁路的平台。与此同时,铁道部将加速改革,推进政企分开,推动铁路全方位走向市场。 基建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快,加大债务发行力度,从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府大包大揽模式改革为政府主要负责规划和公益性项目投资,其它基建项目向社会资本开放。
减速原因之三:房地产拖累相关产业去库存化 2012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71804亿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6.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4.9%),增速比1-11月份回落0.5个百分点,比2011年回落11.9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投资49374亿元,增长11.4%。 12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积36460万平方米,比11月末增加2893万平方米,比2011年末增加7752万平方米,增长27.0%,增速比上年回落6.1个百分点。其中,住宅待售面积比11月末增加2166万平方米,办公楼待售面积增加122万平方米,商业营业用房待售面积增加348万平方米。
房价没有出现大幅反弹,达到政策预期 国家统计局公布2012年12月份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在新建商品住宅(不含保障性住房)与上月相比,70个大中城市中,价格下降城市有8个,持平有8个,上涨有54个。环比价格上涨的城市中,涨幅均未超过1.2%。 一线城市北上广深的新建商品房环比全面上涨,其它城市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涨,而二手房之中,一线城市是全面上涨。 三四线城市将尝房地产市场“大干快上”苦果
经济中积极因素不断增多:1、工业生产开始回升经济中积极因素不断增多:1、工业生产开始回升 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9.6 %,比9月份加快0.4个百分点。 11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10.1 %,比10月份加快0.5个百分点。 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10.3 %,比11月份加快0.2个百分点。
2、发电量增长率明显回升 20121-6月份发电量同比增长3.7%。上半年用电量增速同比增长5.5%。 4、5、6月份发电量同比仅增长0.7%、2.7%、0%。 7、8、9月份发电量同比增长2.1%、2.7%和1.5%。 10、11、12月份发电量同比增长6.4%、7.9%和7.6%。
3、1月制造业PMI回升到51.9% 1月份汇丰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初值为51.9%,创两年新高,为连续第五个月处于上升状态,并已是连续第三个月位于50%荣枯分水岭之上。 生产指数为52.2%,创22个月以来的新高。尤其,就业指数处于加速扩张态势,为51.2%。 1月份中国制造业新订单指数虽然出现减速,但仍处于扩张态势,为52.7%,是2011年4月份以来的次高水平。 “外需疲弱未有明显改善,内需尤其是投资仍是制造业活动回暖的主要拉动力量。
4、1-12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5.3%4、1-12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5.3% 8月当月实现利润3812亿元,同比下降6.2%。 9月当月实现利润4643亿元,同比增长7.8%。 11月当月实现利润6385亿元,同比增长22.8%. 12月当月实现利润8952亿元,同比增长17.3%。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15915亿元,同比增长11%。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4.77元,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6.07%。 12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收账款82190亿元,同比增长16.9%。产成品存货30183亿元,同比增长7.2%。
5、换届效应推动投资增长 “十二五”规划第二年进入投资项目集中建设阶段,将在一定程度上带动投资及经济增长。从“六五”到“十一五”的经验看,一个五年规划中各年的平均投资增速分别为17.3%、24.1%、28.5%、18.8%、19.8%,受投资建设周期影响,五年规划第二年往往是建设项目进入投资高峰期。2012年作为“十二五”规划的第二年,在重大规划项目建设的带动下,经济增长仍将保持较快增长。 政府加快投资项目审批,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197119亿元,同比增长24.9%,提高1.3个百分点。 国家对重点在建及续建项目投资以及“十二五”规划重大项目开工给予信贷以及财政配套等方面积极支持。
加快新开工项目进展将促进基建投资由降转增 及时启动了一批带动作用大的重点建设项目。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309083亿元,同比增长28.6%。 从施工和新开工项目情况看,新开工项目向有利于节能减排的清洁能源和城市污水处理项目、为民生消费服务的轨道交通项目等倾斜,对投资结构可起到明显改善作用。初步预计2013年固定资产投资在结构改善中保持较快增长,全年同比增长20%左右,房地产开发投资将增长17%左右。
6、第四季度选择增加雇佣的比例仍保持在往年平均水平6、第四季度选择增加雇佣的比例仍保持在往年平均水平 前三季度城镇新增就业1024万人,完成了全年目标的114%。外出打工6个月以上的农民工增长3%。预计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经济大好时也只有这水平。 Manpower的调查显示,受访企业在对今年第四季度的展望中,选择增加雇佣的比例仍保持在往年平均水平。而选择减少雇佣的比例虽然略有上升,但仍显著低于2008-2009年时。值得一提的是,回答不确定的比例升到了最高的程度。这一方面反映了企业对未来宏观政策的困惑,另一方面也显示了企业尚有余力维持现有的规模,寄望政府刺激政策改善经济。
经济回升力度有限,去库存化不彻底 我国工业库存、发电量等主要工业产品累计同比增速连续放缓,但“去库存”过程仍未结束。从反映库存水平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成品资金占用的增长率来看,国际金融危机后的第一轮库存调整在2009年8月末达到-0.8%的最低水平,刺激政策出台后在2011年10月末达到24.2%的最高水平。本轮库存调整中产成品资金占用增速在2012年11月末已经降到7.2%,比最高点下降2/3,低于当月工业增加值名义增速(10.3%-1.9%=8.4%),但没出现工业库存绝对下降情况。“去库存化”不彻底,经济回升力量难以积聚。
出口增长波动较大,外需不旺 9月我国外贸出口同比增长从8月的2.7%上升到9.9%,10月份进一步上升到11.6%。 11月份出口同比增速大幅下跌到2.9%,主要受一般贸易出口环比反季节下跌拖累,对主要地区出口增速出现下滑。
狭义货币(M1)增速过低并连续回落 年末,广义货币(M2)余额97.42万亿元,同比增长13.8%,比11月末低0.1个百分点,比上年末高0.2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30.87万亿元,同比增长6.5%,比11月末高1.0个百分点,比上年末低1.4个百分点; 狭义货币供应量(M1)与实际经济活动联系更紧密,但近三个月增速没有随其它经济数据走好而提高,反而连续下降。9月份增7.3%,10月份增6.1%,11月份增5.5%,12月份增6.5%。鉴于历史上M1与经济、股市的相关关系,M1只能支撑经济与股市弱回升。
区域分化使房地产开发投资回升幅度有限 2013年房地产投资处于景气恢复阶段,开发投资回升幅度有限。按照“十二五”规划提出的建设3600万套保障性住房的目标,2011-2012年已开工1700万套,2013-2015年需完成1900万套,平均每年630万套,新增投资可能低于今年。由于房地产调控难以出现明显放松,保障性住房建设面临较大的资金压力,2013年房地产投资增幅回升有限(18%)。
2013年国际经济环境依然复杂多变 2013年,全球经济仍将处于深度结构调整之中,经济增长动力不足,但有利因素逐渐增多,预计比2012年有所改善:2013年国际经济环境中存在的有利因素:一是美国经济继续温和复苏。由于近期房地产市场已出现好转迹象并推出QE3,美国页岩气开发和利用取得突破性进展,使美国能源价格出现较大幅度回落,大大降低了企业的成本,同时以3D打印和智能机器人为代表的高端制造业发展也比较迅猛,可能使以能源为原料的产业和新兴的智能工业成为引领经济加快复苏的新增长点。强化经济增长的动力,美国经济将延续温和复苏势头。
2013年国际经济环境依然复杂多变 二是欧洲央行推出的“直接货币交易计划”可能改变欧债危机的进程,缓解欧债对世界经济的冲击。虽然这一被称为“欧洲版扭曲操作”的救助计划附有严格的约束条件,但已经可以看到西班牙和意大利债务问题继续向其他国家蔓延的链条被切断的可能,至少可以为这两个国家赢得解决债务问题和国内结构问题的时间。 三是国际社会应对危机和风险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在欧债危机反复蔓延和全球经济前景趋于黯淡的背景下,G20国家在增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问题上取得进展,承诺的增资额度超过4500亿美元,有效提高了IMF的贷款能力。
2013年国际经济不利因素:欧洲 一是欧债危机波及德法等核心国家,二次衰退不可避免。尽管欧洲近期加强了危机应对能力,但由于欧元区根本的制度性矛盾短期内难以解决,欧债问题也将呈继续蔓延之势。首先是希腊仍然存在退出欧元区的风险。由于国际债权人仍要求希腊坚持严厉的减赤协议,这将加剧希腊政府与国际债权人以及国内民众间的矛盾,并引发政局动荡。一旦希腊无法完成减赤目标或被迫举行新一轮大选,退出欧元区的风险将显著上升。其次,西班牙或转向申请全面救助。一方面,超出预期的经济衰退使西班牙政府财政增收压力加大,而银行业危机的暴露进一步限制了其为政府融资的能力;另一方面,下半年西班牙可能会有更多地方政府向中央寻求财政援助,而且10月份将迎来偿债高峰,收支两方面的压力可能迫使西班牙政府寻求全面援助。
2013年国际经济不利因素:美国 二是美国将面临“财政悬崖”风险。由于年底布什政府时期的减税政策将到期,自动减赤机制也将在明年初开启,据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估计,这将导致美国经济在2013年萎缩0.5%,失业率回升到9%左右。鉴于财政政策调整带来的巨大风险,预计国会两党最终将就延长减税政策并降低减赤力度达成一致,但两党间的政治博弈将导致这一过程充满曲折反复,期间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也有可能再次遭到下调,世界经济以及国际金融市场可能因此受到较大冲击。
2013年国际经济不利因素:日本 今年第二季度,受外需继续萎缩影响,日本经济增速出现大幅下滑,GDP环比折年率由一季度的5.5%降至1.4%。日本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地区出口锐减。由于日元大幅升值,造成日本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不断下降。因核电站陆续停止运行后导致液化天然气等能源进口激增,日本连续出现大幅贸易逆差,上半年贸易赤字2.9万亿日元,创1979年同期之最;全年再度出现贸易逆差几乎已不可避免。目前来看,2013年全球经济环境的改善并不足以为日本外需增长提供足够的动力,同时,日本与中国、俄罗斯和韩国相继爆发领土争端,对其出口也将造成一定负面影响,因此在消费和投资不会出现明显起色的情况下,2013年日本经济增速进一步下滑也不可避免.
2013年国际经济不利因素:通货膨胀 三是由国际粮食和原油价格上涨带来的通胀风险不容忽视。受今年美国、俄罗斯等国粮食因灾减产的影响,全球小麦、玉米等农产品供求关系趋紧。如果未来供给端不出现显著改善,国际粮价仍能进一步上行。同时,由于叙利亚国内武装冲突仍在持续,伊朗在核问题上也依然坚持强硬立场,未来不排除西方国家直接介入叙利亚局势或以色列对伊朗采取单边军事行动的可能,届时全球能源供应安全将受到严重威胁,国际油价也将随之出现大幅上涨。此外,在全球货币政策进一步宽松的背景下,充裕的流动性将对国际大宗商品价走势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增大全球面临的通胀风险。
2013年国际经济不利因素:新兴国家 四是过去十年新兴经济体曾经的辉煌正在褪色,资产价格见顶驱使国际资本纷纷撤离新兴市场经济体。从经常账户和财政余额占GDP比重这两项指标来看,目前“金砖国家”中有三个国家(印度、南非、巴西)处于“双赤字”情况,其中印度的情况尤为严峻。新兴经济体外资流入将呈趋势性放缓,“硬着陆”风险依然存在。受全球要素比较优势变化的影响,外资在新兴经济体间的流向也将发生改变,部分资本可能由传统的金砖国家转向各种要素资源更为低廉的发展中国家。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经济在2013年“硬着陆”的风险依然存在,甚至可能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最大不确定因素。但以墨西哥、印度尼西亚、土耳其、尼日利亚、越南等国为代表的“新11”集团,由于经济规模较小,具有更强的灵活性,可能成为新兴经济体的一个亮点。
2013年中国经济增长8%左右 经模型测算,我国经济可望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态势,GDP增长8%左右。 重工业增速加快,工业增加值实际增长10.5%,同比提高0.3个百分点。 固定资产投资名义增长22%,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实际增速提高1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名义增长15%,实际增速与上年大体持平。 居民消费价格上涨3%左右,工业生产者价格下降1%,房价同比增幅小幅上升。 就业市场保持供求基本平衡,劳动力成本上升幅度略降。
二、宏观调控政策:空间和对策 党的十八大报告更加自信地重申了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两个百年奋斗目标;明确了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提出了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
宏观调控政策 明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做好明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十分重要,要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稳中求进,开拓创新,扎实开局,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进一步强化创新驱动,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
物价房价使政策松动空间有限 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与物价调控政策显效为价格回落创造了良好的条件。2012年1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2%。1-11月平均,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去年同期上涨2.7%。 在国内总需求放缓的背景下,上半年物价上涨压力有所缓解,初步预计CPI2012年上涨2.6%左右。2013年上涨3.5%左右。
1、稳增长 要保持经济增长,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增强经济增长的内生活力和动力,增长必须是实实在在和没有水分的增长,是有效益、有质量、可持续的增长。
稳健货币政策更加灵活 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加强总需求管理,及时预调微调,进一步提高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 货币政策要根据经济运行情况,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货币信贷总量合理增长,优化信贷结构。 继上半年中小企业私募债发行确定为备案制之后,企业债发行由审批机制向备案制转变亦是大势所趋。随着各类别债券发行的市场化机制的建设,预计未来直接融资的占比将显著增长。
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 在财政收入增速放缓,财政支出依然保持较高增长的背景下,有必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保持适当规模的财政赤字。 财政政策要继续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加大民生领域投入,积极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严格财政收支管理,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 抓紧落实并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扩大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行业和地区范围,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 要调整财政转移支付结构,加强县级基本财力保障。要推进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和房产税改革试点,合理调整消费税范围和税率结构,全面改革资源税制度,研究推进环境保护税改革。
2、调结构 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大势所趋,刻不容缓。国际竞争历来就是时间和速度的竞争,谁动作快,谁就能抢占先机,掌控制高点和主动权;谁动作慢,谁就会丢失机会,被别人甩在后边。我们要继续大胆探索、扎实工作,坚定不移推进体制创新、科技创新,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为推动科学发展增添新动力。
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力度,稳步推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力度,稳步推进城镇化健康发展 要推动结构调整取得明显进展,在稳定外需的同时努力扩大内需。加快培育一批拉动力强的消费新增长点,促进投资稳定增长和结构优化,继续严格控制“两高”和产能过剩行业盲目扩张。 要毫不放松抓好农业生产,落实和完善扶持政策,加大农业科技投入,鼓励发展新型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加强农田水利和防灾减灾能力建设。 要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发挥自主创新对结构调整的带动作用,支持企业牵头实施产业目标明确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推进产能过剩行业兼并重组、扶优汰劣,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围绕住房、汽车、服务业发展,扩展城市化发展的增长空间围绕住房、汽车、服务业发展,扩展城市化发展的增长空间 城市化是将投资需求与消费需求连接并形成良性循环的最大内需空间。 一要从户籍制度改革入手,加快推进农民工就地市民化,扩大中小城市和部分省会城市农民工就地入籍改革试点范围。 二要优化房地产调控政策。在抑制部分城市房价上涨过快的政策目标实现后,要优化相关政策。适应城市化发展带来的人口流动趋势,在房价总水平上涨势头减慢的城市取消限购,放宽对改善性购房需求的限制,对一年内买新卖旧的购房需求比照首套置业执行税收、信贷优惠政策。
促进出口稳定增长,积极扩大进口 第一,保持出口政策的基本稳定。要稳定出口退税政策,加快出口退税进度,加大对外贸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改善对小企业的金融服务,健全出口信用风险保障机制,确保出口企业收汇安全,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避免给外贸企业造成过大冲击。 第二,积极扩大进口。抓紧制定加强进口促进贸易平衡的指导意见,完善进口贴息、进口信贷、进口关税等政策措施,为企业扩大进口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着力加强节能减排工作 积极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要加快重点能源生产基地和输送通道建设,加快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改善中小企业发展环境。 要认真落实“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完善评价考核机制和奖惩制度,加强重点领域节能减排,强化节能减排政策引导,加快建立节能减排市场机制。要加强环境保护,重点抓好大气、水体、重金属、农业面源污染防治。
3、促改革 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既勇于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又勇于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尊重实践、尊重创造,鼓励大胆探索、勇于开拓,聚合各项相关改革协调推进的正能量。及时推出一些有针对性的改革措施,坚持整体渐进和局部突破相结合,大胆探索,务求实效。 要扎实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扩大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地区和行业范围,健全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国有经济和农村改革,抓好科技、教育、文化、行政审批等领域改革。
4、惠民生 要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健全城乡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稳步提高社会保障统筹层次和保障水平,发展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和住房保障工作,强化社会服务和管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落实收入分配改革指导意见,分头出台各方面实施方案。
谢 谢 联系方式:010-68558951 fanj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