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8

国内外渔业科技 发展现状及趋势

国内外渔业科技 发展现状及趋势. 第一部分 了解国内外渔业科技发展现状及趋势的意义. 一、我国渔业生产的现实需要 从 1990 年开始,我国水产品总产量已连续 10 年居世界首位。 1999 年全国水产品产量达 4122.43 万吨,总产值(按 1990 年不变价计算)达 1617.41 亿元,渔业总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 1995 年的 9.6% 上升到 11.6% 。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给发展水产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当前,渔业生产中的科技贡献率还很低。. 二、“十五”渔业发展的需要

nellis
Download Presentation

国内外渔业科技 发展现状及趋势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国内外渔业科技 发展现状及趋势

  2. 第一部分了解国内外渔业科技发展现状及趋势的意义第一部分了解国内外渔业科技发展现状及趋势的意义

  3. 一、我国渔业生产的现实需要 • 从1990年开始,我国水产品总产量已连续10年居世界首位。 • 1999年全国水产品产量达4122.43万吨,总产值(按1990年不变价计算)达1617.41亿元,渔业总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1995年的9.6%上升到11.6%。 •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给发展水产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 当前,渔业生产中的科技贡献率还很低。

  4. 二、“十五”渔业发展的需要 • 农业部提出我国渔业“十五”发展的总体目标:以调整优化渔业产业结构为主线,推动渔业产业化进程,提高产业素质和经济效益,努力增加渔(农)民收入;以科技为动力,以质量、效益为中心,进一步提高我国渔业综合生产能力,为保障粮食安全作出贡献;加快渔业法制建设,使渔业资源衰退和渔业水域环境破坏的趋势得到有效控制;努力构建健康的捕捞业、发达的养殖业、先进的加工业、活跃的流通业、新兴的休闲渔业,为实现渔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5. 三、解决我国渔业生产面临问题的需要 “十五”期间,我国渔业生产面临的四个主要问题: • 产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进一步加大,体现在近海渔业资源严重破坏,养殖水域生态环境条件的制约日益加重,必须改变以扩大外延为主的产业发展方式; • 产业的主要制约因素从以前以资源制约为主发展为资源与市场的双重制约,市场的发展对产品种类及品质的要求已对我国的现有产业结构及传统综合养殖方式提出挑战。

  6. 生产方式粗放,产业的发展过多依赖于对生产要素、资源的大量消耗,生产效率较低,现代化程度低。生产方式粗放,产业的发展过多依赖于对生产要素、资源的大量消耗,生产效率较低,现代化程度低。 • 产业的支撑体系基础薄弱,苗种繁育、病害防治、资源养护及管理等技术支撑体系不健全。

  7. 四、当今世界科技发展的需要 • 当今世界的渔业在高科技与经济密切结合、全球经济走向一体化的形势下已经迈入二十一世纪 • 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正深刻影响着世界渔业发展进程,正如马克思所说:“各个经济时代的主要区别不是生产什么,而是怎样生产”。

  8. 在新技术革命时代,渔业生产的对象没有变,仍然是捕捞、养殖、加工、销售等,但科学技术对怎样捕捞、怎样养殖、怎样加工、怎样销售、怎样管理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在新技术革命时代,渔业生产的对象没有变,仍然是捕捞、养殖、加工、销售等,但科学技术对怎样捕捞、怎样养殖、怎样加工、怎样销售、怎样管理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 • 尽管世界渔业的资源量在衰退,而渔获量却在增加,养殖产量在大幅度地增长,水产品主要来自捕捞的比例正在改变,这主要得益于科学技术的进步。

  9. 科学技术的确推动了历史的进步,使社会飞速地发展,但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并非全是福音,也带来了危机,而最终摆脱危机的办法还得依靠科学技术,这就是高科技时代发展的辩证。科学技术的确推动了历史的进步,使社会飞速地发展,但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并非全是福音,也带来了危机,而最终摆脱危机的办法还得依靠科学技术,这就是高科技时代发展的辩证。

  10. 第二部分世界渔业发展的总体趋势

  11. 一、渔业正成为人类食物生产的重要领域 世界人口:以每年8700万(2个澳洲)上升 预计人均耕地面积(公顷):1961年 1999年 2050年0.44 0.26 0.15 人类食物:90%是在耕地和牧场上生产的,只有10%来自地球的水域。 世界经济要持续发展将更多地依靠海洋,如何开发海洋和内陆水域,如何开发新的食物来源已经成为各国政府优先考虑的战略问题。

  12. 一场全球性的“蓝色革命”正在蓬勃兴起:(1)“绿色革命”:本世纪60年代通过矮化基因育成的稻麦高产品种;(2)“白色革命”:畜牧业上的重大技术变革的成就;(3)“蓝色革命”:向水域索取食物的重大技术变革; 把耕海牧渔看作是节粮、节水、节地型立体农业的一部分。

  13. 水产生物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是拓展人类生存与发展空间的必然趋势。60年代以来,美国、加拿大、日本、前苏联等主要渔业国家都在积极研究和建设海洋农牧场,用农牧化的手段增殖水产生物,成倍地增加资源量。从海藻中提取食物的技术为人类开辟新的食物来源展现了光明的前景。科学家们预测说,地球上海洋可栽培面积总数约有200亿公顷,海洋牧场规模化后,足够维持相当于200亿人口的生活所需。水产生物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是拓展人类生存与发展空间的必然趋势。60年代以来,美国、加拿大、日本、前苏联等主要渔业国家都在积极研究和建设海洋农牧场,用农牧化的手段增殖水产生物,成倍地增加资源量。从海藻中提取食物的技术为人类开辟新的食物来源展现了光明的前景。科学家们预测说,地球上海洋可栽培面积总数约有200亿公顷,海洋牧场规模化后,足够维持相当于200亿人口的生活所需。

  14. 二、水产增养殖业异军突起 • 60年代,我国家鱼人工繁殖的成功,对我国及世界的水产养殖业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 一些优良增养殖种类,如牡蛎、扇贝、鲍、海带、紫菜、裙带菜、鲑鳟类、鲆鲽类、鲷类、鲈鱼类等也突破了工厂化苗种生产难关。 • 养殖技术、放流技术、饵料生产和病害防治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

  15. 欧洲国家的筏式、网箱养殖技术(包括外海深水网箱),美国的工厂化养殖系统,我国的网拦、网围增养殖技术等都达到了较高水平。欧洲国家的筏式、网箱养殖技术(包括外海深水网箱),美国的工厂化养殖系统,我国的网拦、网围增养殖技术等都达到了较高水平。 • 随着上述增养殖科学技术的发展,“栽培渔业”(水产增养殖业)飞速发展成为可能。目前,世界水产养殖的产量约占世界总渔业获量的30%以上。而我国的水产养殖产量已连续几年超过了捕捞产量。

  16. 三、远洋渔业方兴未艾 • 很多国家近海资源日益枯竭; • 90年代以来,出于保护本国的利益,各国法规越来越严格,远洋渔业迫切需要开发新的渔场; • 主要远洋渔业区域:太平洋岛国的金枪鱼渔业;太平洋西部的帛琉岛远洋渔业和地处南美洲的极地群岛、福克兰群岛远洋渔业;南极磷虾。

  17. 四、世界渔业资源争夺激烈 • 进入90年代以后,全世界17个重点渔区中已有13个渔区处于鱼群枯竭或产量急剧下降状态,这迫使许多国家的政府不得不制定极其严厉的捕捞措施甚至关闭渔场,休渔禁捕。 • 加拿大东海岸的纽芬兰渔场是世界著名的渔场,渔场盛产鳕、鲑、大比目鱼、鲱等,但由于世界各国的渔船队常年在这里酷渔滥捕,1995年8月渔汛期间纽芬兰渔场产量基本绝收。

  18. 塞内加尔的渔民为了争夺渔业资源敢于冒险在近海水域通宵作业,常常发生木船与欧洲拖网渔船相撞的事故;塞内加尔的渔民为了争夺渔业资源敢于冒险在近海水域通宵作业,常常发生木船与欧洲拖网渔船相撞的事故; • 日本渔船一旦进入俄罗斯方面认定的领海,俄罗斯警备队的直升飞机就开枪扫射;俄罗斯边防军开枪打死打伤日本渔民和中国渔民的事情发生过多起; • 最引人注目还是1994年欧盟成员国争夺金枪鱼之战和1995年的欧加渔事纠纷。

  19. 五、全球海洋渔业进入全面科学管理时代 • 科学家们对未加管理的渔业总结出这样一个发展过程,即:未开发阶段→增长阶段→充分开发阶段→过度开发阶段→最终崩溃阶段。 • 只要管理得当,这种危险性就会变小,即使将要崩溃,管理也有助于进入恢复阶段。 • 国际社会已普遍认识到,只有通过各国达成协议的严格的国际管理,才能制止人类无休无止的酷渔滥捕。

  20. 海洋渔业管理区域化的主要趋势是: (1)国家管辖范围内的海域主要是指专属经济区,有关国家对其专属经济区的渔业管理不断完善和不断加强。对外国渔船的入渔要求越来越高,管理越来越严格,并有计划地采取区域性管理措施或渔业管理区域化。 (2)国家管辖范围外的公海渔业主要趋向于通过有关国际组织和协议,加强区域性管理或建立区域性渔业组织,实施公海渔业的资源养护和捕鱼活动全过程的管理以及争端的解决。 • 全球渔业正从捕捞开发型向科学管理型过渡,各种渔业法规也正在从不断的调整中趋向合理。

  21. 六、越来越重视渔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各国采取了一些可持续发展措施: • 、恢复天然渔业资源。(1)政府限制捕捞力量,执行禁渔期、禁渔区,限制破坏性的捕捞活动;(2)加强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场的环境保护研究,保证鱼虾幼体的自然成活率, 使渔业资源真正得到补充; (3)开展增殖技术的研究, 使渔业资源得到有效增加。

  22. 、保证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不少国家,除继续开展养殖新品种的培育和引进,病害防治研究外,还加强滩涂养殖环境的恢复途径、污染控制及清洁生产技术研究,开发水域生态养殖,使养殖品种互补,形成良性循环。、保证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不少国家,除继续开展养殖新品种的培育和引进,病害防治研究外,还加强滩涂养殖环境的恢复途径、污染控制及清洁生产技术研究,开发水域生态养殖,使养殖品种互补,形成良性循环。 • 、开展未来污染对海洋生物毒性毒理的研究,以制定渔业环境优先控制污染物名单;及时开展新的污染物的毒性毒理研究,适时提出防范措施。

  23. 七、现代化技术不断应用于渔业 • 发达国家(美国、日本及欧盟等),都依仗工业现代化的强大基础来发展渔业。如,美国是1910年成为工业化国家,1910年1940年重工业为(农)渔业提供4000万吨钢,用于(农)渔业的钢占全国钢材总产量的5.59.5%。到1940年美国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到1977年美国全盘实现机械化。

  24. 渔业发达国家很注重对农、渔用工业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开发和应用。例如,在渔机产品方面注重采用新材料(如复合材料、工业塑料、粉沫冶金)、新工艺,在渔业机械中配置更先进的自动驱动系统和电子监视器,使农、渔民在作业中进一步降低劳动强度。此外,生物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如: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等高新技术也已广泛地应用于育种和渔业资源管理等方面。渔业发达国家很注重对农、渔用工业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开发和应用。例如,在渔机产品方面注重采用新材料(如复合材料、工业塑料、粉沫冶金)、新工艺,在渔业机械中配置更先进的自动驱动系统和电子监视器,使农、渔民在作业中进一步降低劳动强度。此外,生物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如: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等高新技术也已广泛地应用于育种和渔业资源管理等方面。

  25. 八、社会化大生产赋予现代化渔业发展强大的生命力八、社会化大生产赋予现代化渔业发展强大的生命力 • 现代化渔业生产是一种社会化大生产。这种生产社会分工明确,专业化程度高。 • 如美国,2.6亿人口中从事农业只有1.5%,从事渔业的就更少。美国的水产养殖业生产环节是比较明确的,主要由养殖、饲料、加工三大行业构成。养殖场是主导企业,负责鱼苗孵化、鱼种培育、成鱼养殖;饲料厂主要负责饲料生产和运销,为养殖企业服务;鱼品加工厂则负责产品收购和加工。不同企业各自形成系列化、专业化。

  26. 又如,日本是一个水产养殖发展较早、速度快、养殖水平最高的国家,其渔业发展的社会、经济背景在许多方面和美国类似,如工业化程度高,资金雄厚且自有化,生产专业化、社会化,产供销加分工明确。加之政府高度重视水产业的发展,特别是栽培渔业,从而使日本在远洋渔业受挫后,能够很快走上更具发展前景的养殖之路。又如,日本是一个水产养殖发展较早、速度快、养殖水平最高的国家,其渔业发展的社会、经济背景在许多方面和美国类似,如工业化程度高,资金雄厚且自有化,生产专业化、社会化,产供销加分工明确。加之政府高度重视水产业的发展,特别是栽培渔业,从而使日本在远洋渔业受挫后,能够很快走上更具发展前景的养殖之路。

  27. 第三部分国内外渔业科技主要领域技术发展水平对比第三部分国内外渔业科技主要领域技术发展水平对比

  28. 我国同发达国家渔业发展道路比较,最为明显的不同是,发达国家以发展海洋捕捞业为主,水产养殖业为辅,而我国养殖业的比重已超过了捕捞业。我国同发达国家渔业发展道路比较,最为明显的不同是,发达国家以发展海洋捕捞业为主,水产养殖业为辅,而我国养殖业的比重已超过了捕捞业。 • 我国当前水产养殖技术水平基本代表了发展中国家的水平和发展方向,主要特点是,规模大,但仍以池塘自然生态条件下的养殖方式居多。而发达国家的水产养殖则多采用精养高产,人工或半人工控制条件下的工业化技术。

  29. 虽然我国渔业近十几年来取得了飞速发展的进步,但目前我国水产品人均占有量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渔业的进一步发展还存在不少制约因素,我国渔业科技水平比起世界先进国家和地区来,仍有不少方面存在较大的差距。虽然我国渔业近十几年来取得了飞速发展的进步,但目前我国水产品人均占有量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渔业的进一步发展还存在不少制约因素,我国渔业科技水平比起世界先进国家和地区来,仍有不少方面存在较大的差距。 • 总体来说,我国只能被称为“水产大国”,还不能被称为“水产强国”。

  30. 一、水产增养殖 (一)、水产养殖良种选育 • 有关专家指出:农业科技革命的核心问题是品种问题。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使用优良的品种可增加产量2030%。

  31. 、在淡水养殖品种方面: • 国内 • 60年代突破了“四大家鱼”人工繁殖技术,但目前还没有经选育的品种; • 70年代末到80年代,鲤鱼的种内杂交和新品种的选育取得了突破性成果;同时采用常规育种与雌核发育技术相结合,育成了2个鲤鱼新品种(建鲤和松蒲鲤),增产效果超过30%; • 从国外先后引进了:鳞鲤、镜鲤、虹鳟、罗非鱼、胡子鲶、斑点叉尾鮰、欧洲六须鲶、大眼狮鲈、加州鲈、条纹鲈、美国胭脂鱼等;

  32. 开发养殖了东北银鲫、团头鲂、彭泽鲫、鳜鱼、乌鳢、甲鱼、河蟹、青虾等野生种。开发养殖了东北银鲫、团头鲂、彭泽鲫、鳜鱼、乌鳢、甲鱼、河蟹、青虾等野生种。 • 这些品种的开发、培育推广,使单产水平大大提高。 • 国外 • 德国的镜鲤品种,40年代乌克兰镜鲤和乌克兰鳞鲤,

  33. 前苏联罗普莎鲤是育种史上最成功的突破性成果,该品种的育成使该国的养鲤业向北推移了10个纬度,发展到西伯利亚地区,取得了十分显著经济效益,产生了质的飞跃。前苏联罗普莎鲤是育种史上最成功的突破性成果,该品种的育成使该国的养鲤业向北推移了10个纬度,发展到西伯利亚地区,取得了十分显著经济效益,产生了质的飞跃。 • 前苏联在鲟、鳇鱼的属间杂交方面获得了具有杂交优势的欧洲鳇和小体鲟的杂交种,它兼有欧洲鳇生长快和小体鲟能在淡水中生活的优点,也较为成功。

  34. 欧、美水产良种选育,最成功的是虹鳟的选育。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的道纳尔逊氏,育成了生长快、早产、怀卵量大的“超级虹鳟”,这是鱼类由野生种选育成家养品种的典范,对世界水产养殖生产作出了重大贡献。我国已引进。欧、美水产良种选育,最成功的是虹鳟的选育。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的道纳尔逊氏,育成了生长快、早产、怀卵量大的“超级虹鳟”,这是鱼类由野生种选育成家养品种的典范,对世界水产养殖生产作出了重大贡献。我国已引进。 • 最近,美国向世界推出了一个由白鲈和黑鲈杂交获得的一个不育杂交种---条纹鲈,他们只卖杂交种不卖亲本,以保护他们的知识产权。

  35. 、在海水养殖方面: • 国内 • 对海带和紫菜曾经做过比较系统的人工选育和遗传育种; • 已经或正在开发养殖的海水动植物种类有数十种,但至今尚未形成一套良种培育支持体系。主要养殖动物的种源主要依赖自然野生种。 • 鲥鱼、鲻鱼、舌鳎、鳗鲡的人工育苗或培育技术尚未突破。

  36. 国外 • 目前在欧洲、美国、日本等国海水养殖生产中占主要地位的品种,都是经过选育的优良品种。 • 日本--真鲷--连续5代人工选育,长速快了近一倍;挪威--大西洋鲑鱼--连续5代以上的选育,养殖周期由45年缩短为2年;美国--虹鳟--20多年选育,育成“超级虹鳟”,也叫“道纳尔逊氏虹鳟”;日本、美国在养殖贝类良种选育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

  37. 、水产良种的选育工作与农作物比较,差距很大,、水产良种的选育工作与农作物比较,差距很大, • 主要表现在: • 水产育成的良种很少:世界范围算只有几十个,其中鲤二十余个,鲑鳟鱼类等十余个(包括杂交种),我国育成的鲤鱼新品种2个,杂交种56个。而农作物,仅我国建国后40年中就育成新品种5000多个。 • 水产良种更新率低:从世界范围算,欧洲和前苏联鲤鱼品种更换了1-2代,罗非鱼等基本上没有更换;我国鲤鱼品种建国后更换了一代,其它鱼类没有更换,大部分都是野种,而我国农作物建国后已更换了4-5次。

  38. 原因: • 水产鱼、虾类野生种具有较高经济性状,而农作物、畜禽类的野生种则经济性很差,所以必须选育; • 水域环境相对稳定,各地品种间分化很低,降低了良种选育的必要性;陆地则不同,环境变化剧烈,各地必须选育自己的品种。 • 水产良种选育周期长、风险性大; • 管理部门对水产良种选育工作不够重视; • 缺乏一支高素质的育种队伍和人才。

  39. 措施 • 要强化育种的区域化概念; • 根据珠江、长江和北方三大区域形成各自品种选育和养殖的格局,各地要培育自己的当家品种; • 水产良种选育要形成政府行为,从中央到地方把水产良种选育作为水产增产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来抓。 目前,国家正在各地建立良种繁育中心,也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40. (二)、水产养殖病害防治 我国水产动物病害研究始于五十年代。六十年代以前,主要是研究各种寄生原生动物、蠕虫、甲壳动物等寄生虫疾病,“六五”以来,国家开始对几种主要的水产动物病害开展了较系统的攻关立项研究。

  41. 在淡水养殖方面,80年代主要针对草鱼出血病,90年代主要针对嗜水气单胞菌引起的淡水鱼类暴发病等进行了病原学及综合防治方面的研究;在淡水养殖方面,80年代主要针对草鱼出血病,90年代主要针对嗜水气单胞菌引起的淡水鱼类暴发病等进行了病原学及综合防治方面的研究; • 在海水养殖方面,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主要针对对虾常见的细菌性疾病。1993年以来主要针对对虾暴发性流行病等进行了病原学及综合防治方面的研究。

  42. 国外对水产动植物病害的研究起步较早,但多集中于基础理论与应用基础理论等方面,而对应用研究与产业化方面的研究较为鲜见。进入90年代以后,这种状况有了较大的变化,对疫苗的研究特别火热,目前已有IPNV、IHNV的基因工程疫苗使用;对于对虾杆状病毒病这个世界难题,国外专家也从DNA基因组的大规模测序,外显子的捕获,基因分离等方面,揭示其感染途径和发展机理,为预防和治疗这种病毒病进行着一些卓有成效的工作。国外对水产动植物病害的研究起步较早,但多集中于基础理论与应用基础理论等方面,而对应用研究与产业化方面的研究较为鲜见。进入90年代以后,这种状况有了较大的变化,对疫苗的研究特别火热,目前已有IPNV、IHNV的基因工程疫苗使用;对于对虾杆状病毒病这个世界难题,国外专家也从DNA基因组的大规模测序,外显子的捕获,基因分离等方面,揭示其感染途径和发展机理,为预防和治疗这种病毒病进行着一些卓有成效的工作。

  43. 1、国内外各类水产养殖动植物病害研究的进展状况比较如下:1、国内外各类水产养殖动植物病害研究的进展状况比较如下: • 水产动物病毒病研究:国外研究历史较早,层次较深入,很多研究都达到了分子生物学水平;我国的鱼类病毒病重点在草鱼出血病的研究,甲壳类病毒病的发展主要也是对虾方面,重点突出,范围不广。

  44. 水产动物细菌病研究:国外在水产动物细菌性疾病研究主要集中在嗜水气单胞菌、爱德华氏菌、鲁氏耶尔森氏菌、鳗弧菌、副溶血弧菌、创伤弧菌,进行了系统研究;我国对水产动物大多数细菌性疾病都有研究的报道,其中主要以淡水养殖鱼类出血性败血症研究较为深入。水产动物细菌病研究:国外在水产动物细菌性疾病研究主要集中在嗜水气单胞菌、爱德华氏菌、鲁氏耶尔森氏菌、鳗弧菌、副溶血弧菌、创伤弧菌,进行了系统研究;我国对水产动物大多数细菌性疾病都有研究的报道,其中主要以淡水养殖鱼类出血性败血症研究较为深入。

  45. 水产动物寄生虫病研究:近些年国外有学者在水产动物寄生虫的离体培养和疫苗研制等方面做了一些工作,特别是利用重组DNA技术研究寄生虫病的基因工程疫苗显示出了较大的潜力。在鲑虱肠道蛋白重组疫苗方面取得重大进展,通过抗体破坏虱肠道功能,达到控制鲑虱病的目的。国内在水产动物寄生虫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病原的形态描述、分类地位确定、生活史及微生态学、流行病学以及防治方法等方面。水产动物寄生虫病研究:近些年国外有学者在水产动物寄生虫的离体培养和疫苗研制等方面做了一些工作,特别是利用重组DNA技术研究寄生虫病的基因工程疫苗显示出了较大的潜力。在鲑虱肠道蛋白重组疫苗方面取得重大进展,通过抗体破坏虱肠道功能,达到控制鲑虱病的目的。国内在水产动物寄生虫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病原的形态描述、分类地位确定、生活史及微生态学、流行病学以及防治方法等方面。

  46. 水产动物疾病诊断技术的研究:国外通过现代生物技术(主要有荧光抗体技术、免疫酶技术、单克隆抗体技术、核酸杂交技术、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等)为多种水产动物病毒、细菌等病害找到了常规诊断方法。建立了有关鲑鳟鱼、对虾疾病的商品化试剂盒。我国对虹鳟、对虾等的一些疾病建立了快速检测技术。对虾病毒WSSV的核酸探针检测技术及PCR检测技术已形成了商品化的检测试剂盒。水产动物疾病诊断技术的研究:国外通过现代生物技术(主要有荧光抗体技术、免疫酶技术、单克隆抗体技术、核酸杂交技术、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等)为多种水产动物病毒、细菌等病害找到了常规诊断方法。建立了有关鲑鳟鱼、对虾疾病的商品化试剂盒。我国对虹鳟、对虾等的一些疾病建立了快速检测技术。对虾病毒WSSV的核酸探针检测技术及PCR检测技术已形成了商品化的检测试剂盒。

  47. 水产动物免疫学研究:近年来国外鱼类疫苗发展十分迅速,到目前为止,国外已批准上市的鱼类疫苗有近30种,在鱼类病害的防治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我国目前已进行草鱼出血病病毒灭活细胞疫苗和减毒细胞疫苗的工厂化生产,免疫草鱼成活率达85%以上,免疫力保持13个月以上,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水产动物免疫学研究:近年来国外鱼类疫苗发展十分迅速,到目前为止,国外已批准上市的鱼类疫苗有近30种,在鱼类病害的防治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我国目前已进行草鱼出血病病毒灭活细胞疫苗和减毒细胞疫苗的工厂化生产,免疫草鱼成活率达85%以上,免疫力保持13个月以上,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

  48. 水产动物病害综合防治研究:国外北欧的鲑鳟鱼养殖、泰国在对虾的病害方面进行的综合防治都有很好的效果,泰国的对虾养殖未受到病毒病的干扰,产量跃居世界首位。我国养殖鱼类和对虾病害的综合防治工作也在不同程度地开展,取得明显的效果。水产动物病害综合防治研究:国外北欧的鲑鳟鱼养殖、泰国在对虾的病害方面进行的综合防治都有很好的效果,泰国的对虾养殖未受到病毒病的干扰,产量跃居世界首位。我国养殖鱼类和对虾病害的综合防治工作也在不同程度地开展,取得明显的效果。

  49. 水生生物病害研究的实验模型:病害研究的实验模型对于学科和技术的发展极为重要,国外建立了60余株鱼类细胞系,有近40种病毒采用细胞培养分离成功,多数水生生物的病原细菌也有标准培养物得到保存,已有近交超过50代的纯系鱼。我国长江水产研究所、珠江水产研究所等单位先后建立了ZC-7901、CIK、CP88、PSF等对草鱼出血病病毒敏感的细胞株,珠江水产研究所已将剑尾鱼纯化培育到第18代。水生生物病害研究的实验模型:病害研究的实验模型对于学科和技术的发展极为重要,国外建立了60余株鱼类细胞系,有近40种病毒采用细胞培养分离成功,多数水生生物的病原细菌也有标准培养物得到保存,已有近交超过50代的纯系鱼。我国长江水产研究所、珠江水产研究所等单位先后建立了ZC-7901、CIK、CP88、PSF等对草鱼出血病病毒敏感的细胞株,珠江水产研究所已将剑尾鱼纯化培育到第18代。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