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 likes | 420 Views
信用評等事業 Taiwan and Mainland China 發展策略. 沈中華 沈中華 台灣大學財務金融系教授 謝明輝 台灣競爭力論壇執行長 沈大白 東吳大學會計系教授 Department of Finance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Mainland China. 國外信用評等事業發展變化. 各國評等機構成立模式彙整. 一、 中國大陸 信用評等事業監管制度變化. 目前仍無統一監管信評公司政府機關 依據不同業務有不同的監管制度. 三、 中國 國外信用評等事業發展變化. ( 三 )
E N D
信用評等事業Taiwan and Mainland China 發展策略 沈中華沈中華 台灣大學財務金融系教授 謝明輝 台灣競爭力論壇執行長 沈大白 東吳大學會計系教授 Department of Finance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國外信用評等事業發展變化 各國評等機構成立模式彙整
一、中國大陸信用評等事業監管制度變化 • 目前仍無統一監管信評公司政府機關 • 依據不同業務有不同的監管制度
三、中國國外信用評等事業發展變化 (三) 2007~2009年中國各信評機構在企業債業務市佔率 由寡占趨向多方競爭
Taiwan信用評等事業管理規則調整建議 調整我國銀行、保險、證券商管理中業務與商品資格 認定過度依賴外部信評情況 1.現況 (可參考期中報告)
Taiwan信用評等事業管理規則調整建議 )調整我國銀行、保險、證券商管理中業務與商品資格 認定過度依賴外部信評情況 2.依賴信用評等之相關規範調整建議 (1)提高信評市場競爭性建立多元意見體系 (2)銀行內部評等能力已強化亦可作為合格多元意見來源 (3)放寬我國金融業務與商品資格中評等限制規範 3. 強化投資人銷售商品(直接或中介)所採用信用評等的相關監理措施 (1)未來主動監理國際信用評等機構在金融商品評等績效 (2)加強國際監理信評之資訊合作 (3)國際監理機構合作如遇障,應規劃評等驗證標準或原則,以建立核發 評等業務執照之公信度 4.評等業務執照核發應標明核可之業務範圍
Taiwan信用評等事業發展策略建議 未來我國扶植本土信評公司對象 考量下列因素,若我國機構無法取得業務跟技術主導權,則扶植新的 信評機構也是不得不考慮的一個選項
長期短期 1.待累積知名度與聲譽後 1.累積知名度與聲譽 2.需政府扶助提供較大市場基礎 我國信用評等事業發展策略建議 (二)我國信用事業業務展望─評等服務 1.著重主動評等服務
信用評等事業發展策略建議 提升市場與投資人信心 1.短期 (1)加強台灣市場內信用評等事業競爭現況 (2)證明台灣證券化評等嚴謹程度優於歐美 2.中期 (1)加強內部管理 (2)充分揭露 (3)資訊透明化 3.長期 (1)信用評等事業規範的修改 實際執行方案 (1)網站揭露相關金融衍生性商品的評等準則 (2)定期舉行投資人電話會議 (3)舉行評等相關的研討會
cooperation 2.以亞洲產業優勢特性發展特殊性信評程式 • 企業經營型態不同於歐美,受景氣循環亦有所差異 • 加強對於供應鏈、科技設計加工模式與衝擊分析 •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建立專注亞洲地區的信評系統 3.具有亞洲產業與集團分析模式以及產業分類碼與集團分類碼 • 東西方企業產業差異 • 依據亞洲產業特性編製產業碼與集團分類 4.專精於亞洲國家評等公司
與大陸金融機構共同合作 1.主動提供兩岸金融機構內部評等建制、維護、外部標竿與驗證服務 • 利用台灣長期建制內部評等經驗與發展,深化評等對於金融機構之服務 2.協助我國金融機構推展對岸業務 • 與大陸機構合作建立中國企業信用資料庫 3.外國企業(如中國)來台上市以及金融機構承辦業務資格認定 • 第一上市、TDR • 來台承辦業務的金融機構資格 EX.中國銀行、交通銀行及招商銀行
4.爭取兩岸資本市場工具可互相評等 • 協調開放台灣信評機構評等人民幣計價金融商品,如債券…等 債券市場快速發展 信評機構 品質待議
結論與建議 藉由監理制度與事業發展的各項建議讓台灣評等事業朝向國際化市場前進 高 台灣 1. ECFA協商拓展業務範圍 2. 政府協助增加評等業務 扶植我國本土信評公司 修改我國信用評等事業規則 小 大 中國大陸市場 評等市場規模 亞洲市場 評等市場集中度 低
未來研究建議 (一)本土信評事業發展模式之深入研究 如.其主要股東與發起人、設立初期成本考量、初估需求人力與資源等 (二)金融中介機構對投資人銷售商品所採用信用評等的監理措施 1.提出金融商品實體內容檢核方法 2.兩岸金融商品銷售資格設定 (三)大陸信用評分實施現況 1.提出金融商品實體內容檢核方法 2.兩岸金融商品銷售資格設定 (四)協助監理主管機關制定具體監理與揭露措施 如評等假設、評等績效(區隔力、穩定性)、公司治理、內部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