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0 likes | 633 Views
思路与设计:教师做研究的起点. 洪春幸 杭州市余杭区教科所所长 浙江省特级教师 中学高级教师 cx_h@sina.com. 一次考试过后 ……. “ 这道题,我都讲了三遍了,还错了这么多,一群猪 ……”. —— 还没有研究的意识. “ 是啊,我们班怎么错了那么多,人家是什么教的呢?”. —— 有了研究意识 而且开始了反思. —— 开始思考并提出假设. “ 我们班考不好,人家考得好,可能是人家的作业本不一样”. 一次考试过后 ……. “ 三班用的作业本,和我们班的也没什么两样啊”. —— 收集信息以验证假设.
E N D
思路与设计:教师做研究的起点 洪春幸 杭州市余杭区教科所所长 浙江省特级教师 中学高级教师 cx_h@sina.com
一次考试过后…… “这道题,我都讲了三遍了,还错了这么多,一群猪……” ——还没有研究的意识 “是啊,我们班怎么错了那么多,人家是什么教的呢?” ——有了研究意识 而且开始了反思 ——开始思考并提出假设 “我们班考不好,人家考得好,可能是人家的作业本不一样”
一次考试过后…… “三班用的作业本,和我们班的也没什么两样啊” ——收集信息以验证假设 “我发现三班的老师对做错题的学生是一对一指导的,让学生发现错的原因,就不会再错了。” ——提出新的假设,研究在不断地继续 • ——通过研究,获得了专业成长 “个别指导是提高成绩的一个好办法!”
教师研究的不同层次 最常规性的研究形态,侧重在对教学活动中具体现象与事件的思考。 问题反思 专题探索针对教学实践中的问题,以较为系统的方式寻求问题的解决。 专题探索 当对某一专题有相对成熟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的设计和运用比较规范时,就进入了课题研究的层面。 课题研究
教师研究的第一层次:问题反思 问题反思:如何改进“课堂小结”? ——学生设计板书 问题反思:如何让学生认真作业? ——互换作业本
教师研究的第二层次:专题探索 今年的数学综合题如何教 ——中考数学综合题的教学设计 中考数学综合题的基本类型 如何筛选中考数学综合题 中考数学综合题教学情境的创设 中考数学综合题梯度作业的设计
教师研究的第三层次:课题研究 以中考数学综合题为研究内容的课题研究如何做 ——《中考数学综合题教学设计的实践研究》 教学目标确定和陈述方法 教学情境创设与问题提出的设计 教学内容选择与组织的策略设计 教学方法选择与运用策略设计 教学媒体选择与运用策略设计 教学结果的评价监控及其设计
提炼 课题研究 梳理 专题探索 问题反思 没有最好的,只有最合适的
教师是自然的研究者 不同的人做 不同的研究 教师人人做研究 不同的研究 不同的人做 以研究的态度对待工作,把工作当成研究任务去完成
学生佩服 家长满意 领导放心 名师阶段 成绩好 能作课 有专长 成熟阶段 学科教学的基本技能 班级管理的基本技能 新手阶段
第二次转化 第一次转化 名师阶段 成熟阶段 新手阶段 ? 10年左右 1—3年 教研要做实,科研要做亮
紧跟潮流,什么是热门就研究什么 追随他人,别人研究什么自己也研究什么 追求一些他人从未做过的课题 轻视自身的实践问题 如何确定研究课题?
中小学教师确定研究课题的标准:除了问题还是问题中小学教师确定研究课题的标准:除了问题还是问题 存在的不足? 让人不安的现象? 一次失败的经历? 至今无法确定对错的行动? …… 课题从问题来,问题从差异来 研究的精神:对差异原因的追问 如何确定研究课题?
假期补课——防止孩子”贪玩”而”荒了”学过的课业假期补课——防止孩子”贪玩”而”荒了”学过的课业 假期里学生会不会”荒了”课业,会”荒”到什么程度? 开学初让五年级的学生将上个学期的期末数学试卷再做一遍,然后将假前的考试分数与假后的重试分数作个配对t检验,从而判断没有补课的学生究竟有没有”荒”课业 “关干课业补习与学生学业水平的相关分析” 两个青年教师一次研究经历
事件→ →问题→ →实践→ →反思 问题的发生:文静的女孩,对自己的父亲态度很恶劣 寻找问题的症结:找学生谈;找家长谈;找前任老师谈 问题的解决:调换座位;接近红红;主题班会 问题的再思考:产生这个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关于教师惩罚儿童的讨论 选择研究课题的一种思路
发现→ →借鉴、尝试→ →追问→ →验证 从萨尔曼·汗努力的“汗学院”到“翻转课堂(The Flipped Classroom)” 遍布的全球的追随和模仿:创建教学视频——组织课堂活动 广泛而不断深刻的讨论 有组织的改良和实践 最有价值也最易上手的一种思路
课题名称是课题最高度的概括,须用具体明确的语句来表述。一般来说,一个好的课题名称应当能够反映出所研究问题的最主要的信息。课题名称是课题最高度的概括,须用具体明确的语句来表述。一般来说,一个好的课题名称应当能够反映出所研究问题的最主要的信息。 课题名称中的信息:研究的对象、研究的内容、研究的方法、研究的目标..... ..其中,研究的对象、研究的内容、研究的方法统称“三要素”。 课题名称的确定
三要素结构 研究内容 研究方法 研究对象 小学中高年级学生 数学日记撰写的指导策略 研究
《大班幼儿规则意识培养的实验研究》 《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草稿本有效应用的实践研究》 《初中数学‘情景-问题’教学的实验研究》 “三要素”式结构
以多元智能理论为支撑 构建协同教学模式 培养智慧型学生 “三环节”式结构 通过什么方式 达到什么目的 运用什么理论
“三环节”式结构 《以多元智能理论为支撑 构建协同教学模式 培养智慧型学生》 《运用基因识字 设计识字活动 提高学生识字效率的研究》 《运用接受美学原理 构建多远解读范式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简缩表示法 小学科学RSSP学习指导模式的设计与实施研究 任务 设计 实践 评价
简缩表示法 四项修炼:农村普高教师品质提升的实践研究 基于教师“自主设计”的成长信念修炼 基于教师“团队协同”的合作能力修炼 基于教师“情愫滋养”的健康身心修炼 基于教师“创意工作”的教育智慧修炼
简缩表示法 学·助·思:小学生课堂学习方式创新的实践研究 互助 反思 导学
课题名称的注意点 1.尽量使用规范、通用的科学概念 《减负增效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2.不要使用比喻、拟人、夸张、疑问等修辞手法 《家长学历对小学生学习成绩有何影响》 3.不能以文章题目代研究课题 《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体验数学》 4.课题名称中避免价值判断 《外来务工子女学习习惯不良的调查》
问题的提出(课题现实背景及意义) 国内外关于同类课题的研究综述 操作定义 研究目标和内容 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操作措施及做法) 课题研究的步骤及人员分工 课题研究的条件分析 教师小课题研究方案 • 对研究问题的情境分析 • 对核心概念的操作界定 • 研究的指向与内容(包括研究内容、研究的方法与步骤、预期成果等) 1 规划课题研究方案 2 3
文献综述:有关该研究的历史、现状、趋势等 政策研究:教育政策、课程标准等文件中的要求 实践反思:主要阐述本人或本课题组在教学实践中 碰到的困难、产生的困惑、存在的问题 1 研究背景
研究(文献)综述的撰写方法: A 按照时间(年代)顺序进行撰写 B 按照主题顺序进行撰写 C 先按照时间简要叙述,然后再按照主题 D 进行述评 文献综述
研究(文献)综述的基本内容: A 曾作过什么研究; B 曾有过何种研究成果; C 有什么空白点;(慎用这一词语) D 研究中存在着什么问题; E 今后的研究趋势; 文献综述
人教版第一册数学书P75 实践反思 我在教学一年级的《加减混合》这块内容时,生怕学生难以理解图意,特地让学生先看图,并多说说图的意思,然后列算式解答。孩子们都说得很不错,而且例题解答得“驾轻就熟”,我就毫不犹豫地放手让他们去尝试完成“做一做”。 在学生解答的过程中,我像往常一样巡视了一番,可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怎么会频繁地出现“11-3+4”这个算式呢?这真是我始料未及的,学生为什么会不约而同地出现这样的错误,问题出在哪儿呢?几位学生的回答让我恍然大悟(课前我根本没考虑到这种情况):“地上本来有11个球,小明先抱走了3个,后来小刚又抱来了4个。现在一共有几个球?” 一道简简单单的加减混合题,一幅形象的加减混合图由于被学生会错了意而出现“风马牛不相及”的结果,这是为什么呢?
思考问题的基本思路: 从核心概念入手:班内分层主要解决什么问题? 从教学问题分析:目前英语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从教学现状讨论:现有的教学形式能解决英语学科存在的问题吗? 改进初中学生英语成绩分化的研究 ——班内分层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实践
班级授课制尽管有许多优越性,但难以针对学生的差异进行因材施教班级授课制尽管有许多优越性,但难以针对学生的差异进行因材施教 初中英语“两极分化”现象极为明显,而班级授课制很难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 分层教学的特点是根据不同的差异进行教学,说明它能较好地解决“两极分化”现象 改进初中学生英语成绩分化的研究 ——班内分层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实践
研究价值可以按两个层次阐述: 解决该研究方向存在的问题(尚未有人研究、很少有人研究、虽有研究但仍不完善、虽有研究但意见分歧)。 解决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典型事例、数据);适应教育面临的形势。 2 研究价值
改进初中学生英语成绩分化的研究 ——班内分层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实践 • 从理论角度而言: • 能更好地进行因材施教 • 从实践角度而言: • 促进每一个学生得到最大化的发展 • 探索适合学生差异发展的教学模式
界定概念就是对课题的主要概念(关键词)进行明确界定,以避免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所产生的歧意或混乱。界定概念就是对课题的主要概念(关键词)进行明确界定,以避免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所产生的歧意或混乱。 什么情况下需要界定概念? 这个概念是自己首创的 这个概念与通常的理解不同(赋予了新的内涵) 这个概念一般人还不太了解(比较新或专业性较强) 3 界定概念
界定概念—— 小学生课堂学习行为管理 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用“听”、“说”、“看”等教的行为,在内部思维的支持下对学生的“听”、“说”、“看”、“读”、“写”等课堂学习行为进行的一种管理方式。
作为一种管理方式,它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强制性。教师对学生课堂学习行为提出的一些规范要求,即是一种对课堂学习行为的强制性约束,这种强制性的约束还表现在这些规范的提出是以教师为主的,从小学一年级开始,教师就对学生的课堂学习行为提出各种各样的要求,用规范来统一学生的课堂学习行为。 第二,指向性。课堂管理所涉及的范围很广,涉及到课堂教学整个过程以及与之相关的各种因素与行为。课堂学习行为管理的范围与课堂管理的范围自然不同,其指向性更强,本文所涉及的管理范围主要包括小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听”、“说”、“看”、“读”与“写”等课堂学习行为。 除些之外还具有过程性和反复性。
4 研究目标 研究目标是指所要完成的基本任务,指向的是要研究总结的内在规律,并非改革目的或实践成效。
《针对小学生差异开展情感教育的实践研究》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 1.使各层次学生的情感得到较好的培养; 2.使教师较好地掌握开展情感教育的方法。 可改为: 探索在小学开展情感教育时,针对学生不同的基础和特点,有区别、分层次地开展教育活动的途径、方法。
研究目标: 通过在小学探究型课程中开展多样化学生自主探究的实践研究,逐步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发展并提高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为学生自主发展打下基础。 修改后: 1、探索小学探究型课程中学生开展多样化自主探究的层次、形式 2、确立小学探究型课程中学生开展多样化自主探究的内容、方法 3、探索小学探究型课程中学生开展多样化自主探究的评价 《在小学探究型课程中引导学生 开展多样化自主探究的实践研究 》
《教师对学生评语的现状调查研究》 了解当前教师评语的现状 ——需要进行现状调查研究 根据所获资料分析造成教师评语偏离新课改要求的种种因素;指出教师评语中不符合要求而需要改变的问题 ——需要进行原因分析研究 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需要进行对策研究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1、现状调查研究 通过调查,了解当前教师对学生的评语在全面性、科学性、针对性、激励性等方面的情况,了解学生和家长对教师评语的反映情况。 2、原因分析研究 分析影响教师评语的若干因素:(1)教师教育观念的影响;(2)评语的使用方法和手段的影响;(3)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的影响。 3、对策研究 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指出教师评语中不符合新课改要求而需要改变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为今后教师评语改革方案的制订提供参考。 《教师对学生评语的现状调查研究》 按照研究程序分解研究内容
学生分层:基础层(A) ,一般层(B) ,良好层(C) 教学分层:不同的教学目标,不同的教学任务,不同的而教学方法 分层教学的课堂模式 作业练习分层 教学评价分层 改进初中学生英语成绩分化的研究 ——班内分层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实践 按照主题词的内涵分解研究内容
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内容 一、课程开发的依据课程开发的背景、理论依据 课程的涵义、特点 课程的功能、定位 (在学校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作用) 二、课程目标的研究课程目标的性质课程的总目标课程的水平目标 三、课程内容的研究课程涉及的领域课程的内容框架 四、课程实施的研究课程实施的基本原则课程实施的基本程序课程实施的基本策略 五、课程评价的研究课程的学生评价课程的教师评价 六、课程管理的研究课程的管理原则 课程的管理内容
6 其他 研究方法 研究步骤 研究的条件分析 预期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