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0 likes | 1.05k Views
學習共同體的實踐 瑞柑國小張文斌校長 1030417. 佐藤學 為什麼要推學習共同體?. 因為佐藤學 看到學生從學習中逃走 ,學生的學習不能是傳統的教學, 學生必須要要有新的方法和策略 來改變學生的學習成效 推學習共同體的目的在讓學生覺得學習很有趣,喜歡學習,以培養學習的自信與成就 這是 學習的革命 ,也是 從教室出發的改革 , 以學生學習為主體的課堂教學研究 ,也是 學校發展和教師專業發展 的一個契機. 學習共同體. 教師必須從教育專家轉型為 學習專家 ,並 保障每一位孩子的學習權 以全班唸課文為例. 學習共同體.
E N D
學習共同體的實踐 瑞柑國小張文斌校長 1030417
佐藤學為什麼要推學習共同體? • 因為佐藤學看到學生從學習中逃走,學生的學習不能是傳統的教學,學生必須要要有新的方法和策略來改變學生的學習成效 • 推學習共同體的目的在讓學生覺得學習很有趣,喜歡學習,以培養學習的自信與成就 • 這是學習的革命,也是從教室出發的改革,以學生學習為主體的課堂教學研究,也是學校發展和教師專業發展的一個契機
學習共同體 • 教師必須從教育專家轉型為學習專家,並保障每一位孩子的學習權 • 以全班唸課文為例
學習共同體 • 保障每一個教師做為專家成長的機會,而且學習共同體的教師每年至少都要上一次公開課 • 佐藤學認為一年中從未公開自己的課堂、坦然接受批評的教師沒有資格成為公立學校的教師
佐藤學認為要改變一所學校,需要不斷開展校內的教研活動(每月每週固定時間),讓老師打開教室的大門,進行互相評論,除此之外,別無他法佐藤學認為要改變一所學校,需要不斷開展校內的教研活動(每月每週固定時間),讓老師打開教室的大門,進行互相評論,除此之外,別無他法 打開教室的門,不能只有老師去做,校長和主任也都要親身體驗、親自上場教學。
文斌推動學習共同體的重點 每一位老師的公開課列入行事曆,每月都有一次以上的教學研究課(備課、觀課、議課) 全員參與,重視每一位學生的學習權 不必追求成功的教學,而是要逐漸累積經驗,一點一滴的改變學生的學習與教學成效 透過傾聽、串連及回歸讓學生與自己、他人及文本相遇 透過jump伸展跳躍題,刺激學生高層思考能力 校長要儘量降低與教學無關的干擾
學習共同體的核心 請討論
學習共同體的核心 民主主義、公共性、卓越性 傾聽、串連、回歸 共同備課、觀課、議課 與嶄新世界的相遇與對話的實踐(認知的實踐)、與他人對話的實踐(人的實踐),以及和與自我對話的實踐(自己內在的實踐) 符合學科本質的教學、建立相互聆聽的關係、Jump伸展跳躍的學習 如何開始?
學習共同體的樣貌 課桌椅U字型排列,二人小組每週抽籤 老師上課要輕聲細語不使用麥克風 教師要游移在學生之間(老師的站姿、位置都要關注到每一個兒童,以方便溝通) 提供挑戰性的jump題給學生思考 傾聽每一位學生的意見和學生小組討論的合作學習來應對學生 串連每一位學生的意見和小組討論的意見 回歸到文本的學習
瑞芳分區學習共同體工作坊 瑞芳分區17所學校(吉慶、瑞濱、福隆、瓜山、平溪、福連、濂洞、柑林、上林、九份、菁桐、義方、十分、澳底、鼻頭、瑞芳、瑞柑 )一起進行共同備課、觀課和議課(二個月一個循環) 校長每月都要做專書閱讀心得報告 校長參加,老師才能參加
學習共同體是Design而不是Plan 單元型(登山型)課程,而非計畫型(階梯型) 維高斯基的社會互動論:鷹架理論、近側發展區 『活動』(作業)、『協同學習』(小組學習)、『分享表達』 符合學科本質的學習,互相聆聽的關係,創造性、挑戰性的學習(Jump) 佈題要有『共有課題』(教科書程度)、 『伸展跳躍的課題』(教科書以上的程度)
學習共同體的教學設計要考慮 • 符合學科本質的學習:語文要理解和詮釋文本、數學要做數學、自然要有實驗、社會要會閱讀及分析、解釋資料、英文要能說…等 • 建立互相聆聽的關係:安靜的力量、傾聽的力量、尊重的力量 • 透過佈題讓學生有活動、討論、小組合作、協同學習的機會 • 要有jump的佈題來挑戰學生的思考
成功實施學習共同體的六個原則 實踐是最好的語言,透過實踐修改理論 一個問題、一個焦點 二二討論3-5分鐘,伸展跳躍的問題則可四人討論 小組討論要紀錄(紀錄學生討論的語言,學生一起發表時才有內容,二人給一張紀錄單,條列式的文字紀錄) 發表時要團體發表(2人討論就2人發表) 老師要站在學生旁邊創造學生發表的成功經驗
昱芳老師社會領域教學研究 多元文化的交流與學習 教學目標:學習尊重並欣賞接納不同的文化 傳統講述多元文化的概念(一節課就可處理完)vs讓學生蒐集資料、討論及分析比較不同國家的文化(要多花3-4節課) 如何讓學生學得有意義和有感覺?我們會選哪一個教法?
老師的佈題一 利用書籍及網路蒐集五大洲(國家)相關資料,並利用概念圖的方式,呈現每個國家的特色(例如:國旗、服裝、美食、宗教、生活習慣….),並進行進行小組分享報告 分組整理六個國家(法國、日本、南非、美國、阿根廷、紐西蘭)的共同點與不同點:先練習二國的比較
老師的佈題二 針對上節課所得到的結果,再深入分析比較各國的異同,並做發表:從兩人一組討論到四人相互學習 A組(探討法國、日本、紐西蘭)的異同 B組(探討日本、南非、阿根廷)的異同 C組(探討南非、美國、阿根廷)的異同
老師的佈題三 Jump:今年寒假,有來自法國、日本、南非、美國、阿根廷、紐西蘭的學生,將要一同前來瑞柑國小進行三天兩夜的校際交流,但是,不同國家有不同的文化,例如:飲食習慣、宗教、服裝..差異,身為瑞柑國小的你們,現在就讓我們將在課堂上所學到的多元文化實際應用到生活上,並解決以下問題? 1.學校要做哪些佈置,讓他們有被受尊重的感覺,感覺我們有熱情的歡迎他們到瑞柑來? 2.吃飯要如何安排菜色,讓大家皆大歡喜? 3.我們要如何介紹臺灣的文化讓他們融入?
貞琪老師自然領域教學研究 教學目標 1.透過觀察與操作,認識電與電池、電線、燈泡之間的關係。 2.了解電池串聯與並聯以及燈泡串聯與並聯之間的差別,並培養探索科學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老師的佈題 給予每一組一份材料包(10條電線、6顆電池、5個燈泡座、5顆燈泡、2個電池座、小馬逹、扇葉) 操作電池串聯與並聯並比較兩種接法的差異,發現並知道電池串聯比電池並聯能夠使燈泡更亮 利用小馬逹與電池進行串聯與並聯,並觀察電池數量是否會影響小馬逹的轉動 Jump:如何利用現有的材料及串聯和並聯的概念,讓小馬逹的轉動最快?
翠萍老師閩南語教學研究 四年級真平版第一課臺灣是寶島 2-2-14能運用閩南語進行各種事物的描述和解說
教學流程 朗讀活動:學生不看課本專心聆聽老師朗讀課文,兩人一組輪流唸給對方聽,用閩南語講述重點,用自己的理解、音調及速度朗讀課文 老師佈題: 教科書程度─課文題目為何?文章中提到哪些是臺灣的寶? 教科書以上的程度─小組合作說出並寫出你知道的魚的名稱在小白板上(水果、都市便利的地方、鄉下的風景) Jump:2人一組將剛剛寫在小白板的文字,用台語造句把這些詞串聯起來,並說給同學聽
文斌校長的數學教學研究一 六年級數學:第4單元小數除法(康軒) 1.將256顆糖果平分給32位小朋友,求每位小朋友分得幾顆? 2.一包花片有1000個,文具店買進了45000個花片,老闆將3000個花片裝成一袋,最多可以裝成多少袋?剩下多少個花片? 3. 8公升的果汁分給5個人喝,每人可喝幾公升?
4.有2公升的水,要分裝在杯子裡,如果每杯裝0.1公升,可以裝成多少杯?(不用直式算則解題,其他解題方式皆允許)4.有2公升的水,要分裝在杯子裡,如果每杯裝0.1公升,可以裝成多少杯?(不用直式算則解題,其他解題方式皆允許) 5.同上題,如果每杯裝0.5公升,可以裝成多少杯?(不用直式算則解題,其他解題方式皆允許) 6. 4.16公斤的巧克力,每1.3公斤要裝成一包,全部裝完,共可裝成幾包? (1)老師提供圖卡,請學生表徵出4.16和1.3後,開始解題 (2)待學生發生困難後,老師可提問:將4.16和1.3換成什麼比較有利解題,再請學生操作圖卡解題
張英傑教授的觀課紀錄 看學生的學習是否有喜悅來判斷教學是否成功 2:23-2:26第一題,256/32 2:26-2:36第二題, 45000花片/3000花片 2:36-2:41第三題, 8公升果汁分給5個人喝 2:41-2:51第四題, 2公升水分裝 0.1公升杯子 2:51-2:55第五題, 2公升水分裝 0.5公升杯子 2:55-3:17第六題(3:03下課鐘聲) 4.16公斤的巧克力,每1.3公斤要裝成一包,全部裝完,共可裝成幾包?
文斌校長的數學教學研究二 五年級分數的乘法,0224教學研究課 課本的題目,我們要如何引發學生討論、做數學,而不是分數乘法算則的教學 帶分數*整數:有一塊長方形花圃的長是4又3/8公尺,寬是3公尺,面積是多少平方公尺? 整數*分數:曉銘有15張棒球卡,他把其中的1/3送給弟弟,弟弟得到幾張棒球卡?
分數*分數:王老先生有一塊地,它用1/2塊地當菜園,菜園的1/4中菠菜,3/4種蘿蔔,王老先生種菠菜用了多少塊地?種菠菜用了多少塊地?種蘿蔔用了多少塊地?分數*分數:王老先生有一塊地,它用1/2塊地當菜園,菜園的1/4中菠菜,3/4種蘿蔔,王老先生種菠菜用了多少塊地?種菠菜用了多少塊地?種蘿蔔用了多少塊地? 1包糖重5/4公斤,五忠自然課做實驗,用去3/7包,是用了多少公斤? 關係:有三罐沙拉油,乙罐的重量是甲罐的3/4倍,丙罐的重量是甲罐的7/5倍,將三罐沙拉油的重量由輕到重排出順序來。
分組討論 思考如何設計一場分數乘法的數學研究課
文斌校長的數學教學研究三 五年級容積,0327教學研究課 容積在我以前的教學(82學年度以前)都是直接將體積的算法轉換到容積的算則,再處理有蓋沒蓋的厚度要扣1個或2個的算法,但因過於抽象,學生的學習反應並不能讓學生100%學會,此也造成學生不喜歡數學與年級愈高數學成就愈低的現象。
如何進行數學的教學研究設計?若只看學校選用的一個版本可能會局限我們的思考,因此可先比較同一單元在不同版本的單元內容,將有助於思考及篩選重要的核心概念來教學(如附件一:不同版本之容量教材分析)。如何進行數學的教學研究設計?若只看學校選用的一個版本可能會局限我們的思考,因此可先比較同一單元在不同版本的單元內容,將有助於思考及篩選重要的核心概念來教學(如附件一:不同版本之容量教材分析)。 • 整理過三個版本的設計後,就會形成自己初步的設計,再經共同備課後就開始進行公開課。
活動一 • 1.請問老師發給各組「鋁箔包」的體積為多少? • 2.觀察這一包「鋁箔包」的內容量為多少?找到答案的請舉手。 • 3.把內容量倒到量筒裡,看看是不是您們剛說的答案。 • 4.請二人一組討論一下,剛剛做的那些動作,說明什麼是「體積」、「容量」、「液量」?
活動二 • 1.請問這一個「塑膠正方體」的體積為多少? • 2.可以放到透明的塑膠盒中嗎? • 3.透明的塑膠盒中可以裝滿多少立方公分? • 4.這多少立方公分是透明塑膠盒內的體積?容量?容積或液量? • 5.請看燒杯,1公升的水是幾毫升? • 6.先倒滿1公升的水到燒杯中,再將它倒到透明的正方體塑膠盒內,你發現了什麼? • 7.那2公升的水等於幾毫升?幾立方公分? • 8.1500立分公分等於幾毫升?幾公升?
活動三 • 1.請量出這一個粉紅色寶麗龍的體積為多少? • 2. Jump題把蓋子打開,請問這一個粉紅色寶麗龍的容積為多少?二人討論一下,您們要如何計算出來,請利用現有的東西(工具)想二個方法出來計算?
後續學習內容之核心問題1 • 1.有一正方體塑膠盒,裡面每邊長9公分,它的容積是多少立方公分? • 2.學校要建一座長25公尺、寬15公尺、深2公尺的游泳池,算算看,這座游泳池的容積是多少立方公尺? • 3.容積為1m3的正方體水池,它可以裝滿多少公升的水?也可裝滿多少公秉的水? • 4.某國小有一長方體的游泳池,它內部的長寬高分別為25、15、1公尺,請問游泳池的容積是多少m3?可以裝滿多少公秉的水? • 5.有一玻璃厚度是1公分的無蓋長方體容器,外面的長寬高分別為62、47、41公分,這個容器的容積是多少cm3?可以裝滿多少毫升的水?
後續學習內容之核心問題2 • 6.用厚1公分的木板拼成一個有蓋的長方體盒子,外面的長寬高分別為52、32、27公分,它的容積是多少立方公分?它的容量是多少毫升?也可以說是多少公生多少毫升? • 7. 按照下面的方式,把一個長5、寬2、高10公分的長方體積木放入水中,想想看,水上升的體積和這個長方體積木的體積有什麼關係? • 8.一個正方體容器中有一個鐵球,內部邊長40公分,水深30公分,拿出鐵球後,水深變29公分,鐵球的體積是多少立方公分? • 9.在內部長寬高分別為5、5、15公分的容器中,目前水位高度6公分,放入一塊100cm3的鐵塊且全部沉入水底,水面會升高到幾公分?
教數學有四個層次 • How to teach Math? • How to teach Math to children? • How to teach “doing Math” to children in collaborative learning? • How to teach Math (doing Math) to children in the context? • Procept=procedure+concept • 程序的熟練性要奠基於概念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