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7

第 3 章 古典學派

第 3 章 古典學派. 本章大綱. 3.1 古典學派的基本假設 3.2 古典學派的生產與就業 3.3 古典學派的貨幣、總需求與通貨膨脹 3.4 古典學派的實質利率 3.5 古典學派的匯率 3.6 古典學派對近代經濟理論的影響 3.7 對古典學派的評論 個案討論 2 :為何法國的失業率遠高於美國? 個案討論 3 :科技產業工資與傳統產業的工資 個案討論 4 :在古典學派裡,通貨膨脹純粹是一種貨幣現象?. 古典學派的基本假設. 在古典學派理論裡,有三個基本假設: 勞動、消費者與企業的行為都建立在理性的自利行為上。 社會大眾無貨幣幻覺。

neve-hoover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 3 章 古典學派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3章 古典學派

  2. 本章大綱 • 3.1 古典學派的基本假設 • 3.2 古典學派的生產與就業 • 3.3 古典學派的貨幣、總需求與通貨膨脹 • 3.4 古典學派的實質利率 • 3.5 古典學派的匯率 • 3.6 古典學派對近代經濟理論的影響 • 3.7 對古典學派的評論 • 個案討論2:為何法國的失業率遠高於美國? • 個案討論3:科技產業工資與傳統產業的工資 • 個案討論4:在古典學派裡,通貨膨脹純粹是一種貨幣現象?

  3. 古典學派的基本假設 • 在古典學派理論裡,有三個基本假設: • 勞動、消費者與企業的行為都建立在理性的自利行為上。 • 社會大眾無貨幣幻覺。 • 無論是財貨與勞務等產品市場或要素市場,皆為完全競爭市場。

  4. 古典學派的生產與就業(1/3) • 生產函數 • 數學式表示為:y= f (L, K, t, N)  式中,y為全國實質產出;L為勞動就業量;K為資本存量;t為生產技術水準;N為自然資源。 • 勞動需求 • 企業家追求最大利潤的條件為:W=P×MPL  其中,W為貨幣工資;P為產品價格;MPL為勞動邊際生產力;等號左邊為企業支付給勞動的報酬,右邊則為勞動的邊際產值(VMPL),即勞動對企業的貢獻價值。 • 在古典學派下,勞動需求線即為MPL線,如果企業提升技術,也會提高勞動需求。

  5. 圖3.1 一國生產函數與勞動邊際生產力(1/2)

  6. 圖3.1 一國生產函數與勞動邊際生產力(1/2)

  7. 圖3.1 一國生產函數與勞動邊際生產力(1/2)

  8. 圖3.1 一國生產函數與勞動邊際生產力(2/2)

  9. 圖3.2 勞動需求線即為MPL線

  10. 圖3.3 當企業提升技術時會引發勞動需求的增加

  11. 圖3.3 當企業提升技術時會引發勞動需求的增加

  12. 圖3.3 當企業提升技術時會引發勞動需求的增加

  13. 古典學派的生產與就業(2/3) • 勞動供給 • 勞動供給的多寡取決於其最大的效用;而勞動者的效用是由其實質所得與休閒所構成,即U=U(y, Le),其中,y為實質所得,Le為休閒。根據個體經濟理論可知,勞動的供給可視為實質工資的函數,假設實質工資愈高時,(1)產生「替代效果」,此時工作意願會增加,以替代休閒的減少,因此勞動供給會增加;(2)產生「所得效果」,會在維持相同生活(收入)之下,工作意願減少,勞動供給會減少,對全國平均勞動而言,替代效果大於所得,勞動供給會增加,亦即不考慮後彎的勞動供給線,所以當實質工資愈低,則勞動供給會減少,故如圖3.4所示,SL為正斜率。

  14. 圖3.4 勞動供給線

  15. 古典學派的生產與就業(3/3) • 勞動市場與均衡 • 勞動需求與供給兩者均為實質工資的函數,因此,由勞動供需兩條線的交點即決定了就業量與實質工資。如圖3.5所示,E點為均衡點,其就業量為Lf,而實質工資為 。 • 勞動需求線(DL)與勞動供給線(SL)若由實質工資轉變成貨幣工資時,則兩者皆會垂直上移,上移的幅度等於物價水準。 • 古典學派的總供給線

  16. 圖3.5 勞動市場均衡(1/2)

  17. 圖3.5 勞動市場均衡(1/2)

  18. 圖3.5 勞動市場均衡(1/2)

  19. 圖3.5 勞動市場均衡(2/2)

  20. 圖3.6 勞動需求線由實質工資轉變成貨幣工資(1/2)

  21. 圖3.6 勞動需求線由實質工資轉變成貨幣工資(1/2)

  22. 圖3.6 勞動需求線由實質工資轉變成貨幣工資(1/2)

  23. 圖3.6 勞動需求線由實質工資轉變成貨幣工資(2/2)

  24. 圖3.7 勞動供給線由實質工資轉變成貨幣工資

  25. 圖3.7 勞動供給線由實質工資轉變成貨幣工資

  26. 圖3.7 勞動供給線由實質工資轉變成貨幣工資

  27. 圖3.8 當物價水準變動時,實質工資的勞動市場與貨幣工資的勞動市場之變化關係

  28. 圖3.8 當物價水準變動時,實質工資的勞動市場與貨幣工資的勞動市場之變化關係

  29. 圖3.8 當物價水準變動時,實質工資的勞動市場與貨幣工資的勞動市場之變化關係

  30. 圖3.8 當物價水準變動時,實質工資的勞動市場與貨幣工資的勞動市場之變化關係

  31. 圖3.8 當物價水準變動時,實質工資的勞動市場與貨幣工資的勞動市場之變化關係

  32. 圖3.9 古典學派的總供給線

  33. 圖3.9 古典學派的總供給線

  34. 圖3.9 古典學派的總供給線

  35. 圖3.9 古典學派的總供給線

  36. 圖3.9 古典學派的總供給線

  37. 圖3.9 古典學派的總供給線

  38. 古典學派的貨幣、總需求與通貨膨脹(1/6) • 台灣對貨幣的定義又可分為下列三種: • M1=M1A=家計單位與企業所持有的通貨淨額+支票存款     +活期存款 • M1B=M1A+活期儲蓄存款 • M2=M1B+準貨幣(定期存款+定期儲蓄存款+郵政儲金  +外匯存款+外國人持有之新台幣存款) • 貨幣的功能主要具有下列四種特性: • 交易的媒介 • 價值的儲存 • 遞延支付的標準

  39. 古典學派的貨幣、總需求與通貨膨脹(2/6) • 貨幣數量學說 • 在此,首先介紹Fisher 交易方程式: M×V=P×y • 式中的M代表貨幣數量;V代表貨幣的流通速度,表示社會大眾在1年內平均1元花在最後財貨與勞務的交易次數,因此,M×V表示以貨幣衡量的交易總金額。等號右邊的P表示物價,而y表示全國的總產出,P×y表示全國產出的總價值,亦可視為名目的國民生產毛額。此等式可說明「一手交錢(M×V),一手交貨(P×y)」的交易行為,此即為古典學派所說的貨幣數量學說。

  40. 古典學派的貨幣、總需求與通貨膨脹(3/6) • 另外,吾人要介紹劍橋方程式的觀念是強調貨幣需求的功能,認為貨幣除了交易的功能以外,也具有價值儲存功能,於是社會大眾往往將其所得的某一比例以現金持有(稱為現金餘額),其餘的部分則用來購買債券、股票或存款等非貨幣資產,因此,貨幣需求可寫成: Md=kPy  式中,k為持有現金餘額佔其所得的平均比例,亦即個人為進行交易所願意持有的現金比例,因此,k有資產選擇的存量觀念,此時貨幣與利率(資產預期報酬率)有關,具有交易與儲存價值的功能,其他符號意義與前述相同。

  41. 古典學派的貨幣、總需求與通貨膨脹(4/6)

  42. 古典學派的貨幣、總需求與通貨膨脹(5/6)

  43. 古典學派的貨幣、總需求與通貨膨脹(6/6) • 古典學派的總需求線 • 常數=M×V=P×y • 在古典學派下,貨幣具有中立性。

  44. 圖3.10 古典學派的總需求線(AD線)(1/2)

  45. 圖3.10 古典學派的總需求線(AD線)(1/2)

  46. 圖3.10 古典學派的總需求線(AD線)(1/2)

  47. 圖3.10 古典學派的總需求線(AD線)(2/2)

  48. 圖3.11 物價水準的決定—由AD線與AS線決定物價水準(1/2)

  49. 圖3.11 物價水準的決定—由AD線與AS線決定物價水準(1/2)

  50. 圖3.11 物價水準的決定—由AD線與AS線決定物價水準(1/2)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