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0 likes | 584 Views
命题技术培训 大连教育学院 学习质量监测中心 常 双. 培训基本框架. 一、统计技术在英语学科上的应用 二、双向细目表的制定 三、命题过程与原则 四、典型试题鉴赏与案例分析. 一、统计技术在英语学科上的应用. 集中量数:是指描述一组数据集中趋势或规律性的量数,它是一组数据的代表,能说明一组数据的一般水平。 差异量数:描述一组数据波动情况的量数称为差异量数。. 英语学科统计中常用的集中量数. 算术平均数:是一组同质数据值的总和除以数据总个数所得的商。(注意:算术平均数适用于无极端值的数据)分为简单算术平均数和加权算术平均数。
E N D
命题技术培训 大连教育学院 学习质量监测中心 常 双
培训基本框架 • 一、统计技术在英语学科上的应用 • 二、双向细目表的制定 • 三、命题过程与原则 • 四、典型试题鉴赏与案例分析
一、统计技术在英语学科上的应用 集中量数:是指描述一组数据集中趋势或规律性的量数,它是一组数据的代表,能说明一组数据的一般水平。 差异量数:描述一组数据波动情况的量数称为差异量数。
英语学科统计中常用的集中量数 • 算术平均数:是一组同质数据值的总和除以数据总个数所得的商。(注意:算术平均数适用于无极端值的数据)分为简单算术平均数和加权算术平均数。 • 中位数:位于一组有序数据中间位置的量数。
英语学科统计中常用的差异量数 • 标准差:一组数据中每个数据与其算术平均数之差的平方的算术平均数的算术平方根。 • 变异系数:是一组数据的标准差与算术平均数的比率。
双向细目表 • 在考试框架指导下,为了科学地安排考试内容,应采用命题细目表并制订考试蓝图来进行规划。细目表可以是双维或是多维的,一般用双向细目表。双向细目表中的一维是考试的知识,另一维是能力层级。
双向细目表的编制步骤 • 列出《课程标准》要求的教学目标 • 列出教学内容要点 • 列出能力层次 • 列出学科结构 • 填写双向细目表。
命制双向细目表的注意事项 • 1、考试目标中往往包含知识、能力、程度等多个维度的要求,因此要制定多个双向细目表或多维的细目表,使它们都能得到具体考虑。 • 。
双向细目表 • 2、应规定考查内容所占的比重(分数比例)。确定比重的主要依据是: • ①各知识单元的教学时数的比重; • ②各知识单元在整个学科领域中的重要性; • ③考试目标要求的重视程度。
双向细目表 • 3、应写上每一部分占多少个题目,是何种类型的题目,这样,就能较好地掌握不同的试题所需的答题时间,进而确定考试试题的总数
难度指标要点 • 容易题(0.90-0.75) • 较易题(0.70左右) • 较难题(0.55左右) • 难题(0.45-0.20) 教育部SAAE项目组(全国中小学学生学习质量监测)难度界定标准 一般低中高7:2:1试卷全卷难度为0.7~0.75
双向细目表 • 制订命题细目表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应严格遵循有关工作程序开展,以防止出错及疏忽。命题细目表经制订决定后,应当严格保密,且不宜随意更改,确需更改,亦应在下一次考试之前再作修改。一般来说,细目表应当在入闱后命题之前作出。
三、命题过程与原则 命题过程 • 确定测试框架(《课标》、考试说明) • 明确能力考查层级,制定双向细目表 • 命制试题 • 组卷 • 研制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 • 校对、审题、修改、首命签字等环节。
命题的基本要求 • 1、牢记考试目标和命题双向细目表,用命题双向细目表指导试题的编写和具体的审查工作 • 2、试题的用词要简单明白,贴切和准确,使用语法规范的语言,避免或少用不常见的词汇和晦涩的语句,尽可能使用学生容易理解的词汇,不要因题意模糊或用词不当而影响考生回答问题。题干不要堆砌一大堆不切题的材料;要尽量创设新的情景。
3、不是阅读和词汇方面的考试应避免使用复杂的句子结构或不必要的难词来妨碍学生的阅读和理解,从而影响学生显示其实际的知识水平3、不是阅读和词汇方面的考试应避免使用复杂的句子结构或不必要的难词来妨碍学生的阅读和理解,从而影响学生显示其实际的知识水平 • 4、使每一个考生都能明确试题所提出的问题。题干的叙述文字最好由命题者自己拟定,避免重复书本上的现成实例和措词,这样能较好地考查理解和应用能力。
5、主观性试题间的难度层级要有区分如果一份试卷中有多道主观性试题,则要使试题的复杂程度和难度有一定的梯度,有难有易。5、主观性试题间的难度层级要有区分如果一份试卷中有多道主观性试题,则要使试题的复杂程度和难度有一定的梯度,有难有易。 • 6、全卷的长度要适中,所用的符号、术语都应规范、统一。要保证考生在规定的时间里阅读完试卷,并有思索、解答试题的余地、否则将会影响试题的区分度。试题的书面解答也应当有一定的限度,不能过长或占用篇幅过大,使大多数考生有一定的时间完成解答。书面解答时间不够,同样也会影响试题的区分度。
试题的类型 • 1、主观性试题 由学生自己提供答案的试题,这类试题包括论述题、证明题、作文题等。因为这类试题答案不唯一,因此评分易受主观因素影响,故称为主观性试题。
2、客观性试题 由学生自己从命题者已提供的若干个答案中选择正确(最佳)或错误答案的试题。这类试题包括是非题、多项选择题、复合多项选择题、多选多项选择题、配对题等。因为这类试题答案唯一,评分不受主观因素的影响,在条件许可时,还可以用机器评分,故称为客观性试题。
3、限制性试题 介于主观性试题和客观性试题之间的试题,叫限制性试题。这类试题包括简答题、填充题。因为简答题和填充题从作答方式来看,似属于主观性试题,可以由学生自己提供答案,但若从评分的客观性来看,这两种题型又是较不受主观因素影响的,所以有些学者把这两类试题也归类于客观性试题。
试卷的编排结构 • 试题的排列顺序应有利于考生阅读和答卷,同类题型中应把分值相同的试题编排在一起,由易到难,循序渐进。选择、填充、改错、判断等题型应尽量往前排列,问答(简答)、计算、辨析、论述、作文应尽量往后排列。 • 试题陈述所使用的语言要简洁、连贯、无歧义,图文匹配,插图准确清晰。注意使用不同字体以区分试题材料与正题的差别,在同义或使用共同材料的题目群之间分割距离等等。
试卷的格式应规范:应该有整卷说明(包括题数、考试时间、总分等);试卷应该有登分栏;试题应该说明解答要求和分数;整卷的大题和小题应该分别统一编号;同一道试题不得跨页排印;试卷每页的下端应该有避免考生漏题的提示语等;图形和文字表达应清楚、规范。试卷的格式应规范:应该有整卷说明(包括题数、考试时间、总分等);试卷应该有登分栏;试题应该说明解答要求和分数;整卷的大题和小题应该分别统一编号;同一道试题不得跨页排印;试卷每页的下端应该有避免考生漏题的提示语等;图形和文字表达应清楚、规范。
素材选择标准 • 时代性,贴近学生生活; • 教育性,体现人本教育; • 文化性,提高全球意识; • 知识性,考查语言结构; • 整合性,语言服务功能; • 趣味性,缓解紧张情绪;
单项填空试题 • 单项填空题的检测范围主要涉及词汇知识、语法知识、习惯用语和表达法及它们在特定情景中的运用。 • 优秀试题共同的特点:如果单纯根据语法规则,所给四个选项都是正确的。但是根据语境和逻辑则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这样的试题既考查了学生的语言知识,又考查了学生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和得体运用的能力。
完形填空 • 学生依靠自己系统的语言知识将语言片断的残缺部分还原出来。在很大程度上能反映出受试者在具体的语境中综合运用语法和语义等知识的整体语言能力。 • 语言知识(语法结构、词语搭配) • 篇章知识(意义连贯、意形连接)
完形填空 • 1.旨在考查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综合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要求学生利用冗余信息进行推理、判断和猜测。 • 2. 综合性最强,应用性最高,相关系数最大的检测方式。 • 3. 完形填空属于话语层面,能够有效地迫使考生阅读全文,理解全文。
完形填空 • 4.完形填空考查的能力,不仅是识记和理解,还在一定程度上涉及应用、分析、综合能力。 • 5.由于完形填空主要考查短文阅读理解的能力,所以重点删除涉及理解的关键词语,如实意词(主要实动词和名词)和虚词(如起到语气承接或转折作用的连词)。 • 6.完形填空有时也考语法。
阅读理解的命制 要求考生能读懂初中生所熟悉的一般性话题的简短语段(生词率不超过3%),阅读速度为每分钟50--70词。考生应能: (1)理解主旨要义; (2)获取文中具体信息,理解具体情节; (3)根据上下文和构词法推断理解生词的含义; (4)理解段落中各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 (5)做出简单的判断和基本的推理; (6)能理解作者的基本意图和态度。
阅读理解检测 • 理解句子深层含义的能力 • 理解作者真正意图的能力 • 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 阅读的选项在语法上均是正确的。 • 短文阅读量与选项阅读量比例合理。 • 不测试语法,不从语法的角度设置问题, • 可以尝试读写结合的试题 • 分立式:单选、正误、排序; • 综合型:校对阅读、完形填空、信息转换、简答问题、诱导式简答、要点梗概
阅读试题存在的问题 • 文章不够新颖,内容本身不够完美 • 试题中穿插了语法考题 • 语篇的真实性问题,个别文章不具备语言的真实性 • 个别干扰项的作用失效。
情景交际 • 由于口语考试受到一些客观条件的限制,以补全对话(情景交际)形式来间接考查学生对交际英语的运用情况。试卷的补全对话采用了选句子完成对话的考试形式,主要是让学生根据提示或语境补全对话,其中有开放题和选择题。这种形式尽管效度不高,但也不失为口语考试的一种替代性的过渡形式
交际性语言测试既要考查受试者的语言知识,又要考查其在一定的语境中能否恰当得体地使用语言,而测试的重点是要考查“在社会语言场景中轻松、有效地进行交际的能力。也可以说,交际测试的目的就是要评价学习者在真实且有意义的交际语境中运用语言的实际能力。交际性语言测试既要考查受试者的语言知识,又要考查其在一定的语境中能否恰当得体地使用语言,而测试的重点是要考查“在社会语言场景中轻松、有效地进行交际的能力。也可以说,交际测试的目的就是要评价学习者在真实且有意义的交际语境中运用语言的实际能力。
典型的交际式语言测试的试题所涉及的,式具体的、现实生活存在的或极有可能存在的任务。要求受试者借助所学的语言来完成指定的任务。受试者答题时不仅注意语言的正确性,还要考虑语言环境,语言要得体。典型的交际式语言测试的试题所涉及的,式具体的、现实生活存在的或极有可能存在的任务。要求受试者借助所学的语言来完成指定的任务。受试者答题时不仅注意语言的正确性,还要考虑语言环境,语言要得体。
若填充是从语言知识角度来完成的,考虑的是语言的正确性;似乎是将句子还原到段落里,而不是从意义、语用角度考虑会话规则和语言的得体性。这样的设计思路没有体现该题的功能,因此就失去了测试的效度。若填充是从语言知识角度来完成的,考虑的是语言的正确性;似乎是将句子还原到段落里,而不是从意义、语用角度考虑会话规则和语言的得体性。这样的设计思路没有体现该题的功能,因此就失去了测试的效度。
书面表达 • 特定的体裁下组织文章结构的能力; • 应用语言的能力; • 准确表达自己思想及感情的能力; • 写完整的短文,同时注意格式; • 内容要贴近学生生活; • 提供思维空间
如何保证试卷的各种评价指标 1、考查学科素养为核心确保试卷的效度 立足基础,落实对学科核心观念、内容、思想方法的考查 突出对学科思维过程和思维方法的考查 合理设计试题,强化对学科能力的考查
2、以学生为本提高试卷的信度 (1)试题陈述准确、简明,考生理解无歧义 (2)精心设计评分标准,确保考生获得可靠的成绩性 (3)精心选择试题载体,避免背景知识不公平导致考生分数差异 (4)试卷设计与结构编排方便考生答卷 (5)适当、合理地设置提示语,避免考生无意失误
3、关注个性化评价合理确定试卷的区分度 (1)承认差异,尊重个性,给每一位考生以充分发展的空间 (2) 试卷依据《课程标准》确定学科学业水平要求 (3)关注题目不同解法之学科学习水平的等价性,确保评价的公平性
4.精心设计评分标准,注意凸显不同分数所对应考查层次的差异 • 5.探索常模参照和标准参照考试兼顾考试需要的方法 • 6.尝试给考生选择题目的机会,方便和鼓励考生开展自我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