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0 likes | 498 Views
教 师 心 理 健 康. 问题 原因 对策. 新疆教育学院 李湘 e-mail:lixiangw2@sina.com. 前 言. 心理健康是一个人可以依赖的最重要的内在资源 我们每个人都有许多资源,包括内在的与外在的。外在资源小到亲友、熟人、陌生人等,大到时间与空间。内在资源则包括诸如身体状况、外在长相、心智水平、各种身心调节机能以及生理和心理健康状况等。 一般说来,人的内在资源大于外在资源。中国有句话:“天助自助者”说的都是这个道理。而在所有的内在资源中, 心理健康又是一个人可以依赖的最重要的内在资源。
E N D
教 师 心 理 健 康 问题 原因 对策 新疆教育学院 李湘 e-mail:lixiangw2@sina.com
前 言 • 心理健康是一个人可以依赖的最重要的内在资源 • 我们每个人都有许多资源,包括内在的与外在的。外在资源小到亲友、熟人、陌生人等,大到时间与空间。内在资源则包括诸如身体状况、外在长相、心智水平、各种身心调节机能以及生理和心理健康状况等。 • 一般说来,人的内在资源大于外在资源。中国有句话:“天助自助者”说的都是这个道理。而在所有的内在资源中, 心理健康又是一个人可以依赖的最重要的内在资源。 • 因为心理健康是个人内在资源的核心。有心理健康做基石,人的其它内在资源才有可能获得最高效的利用和提升。
心理问题与疾病的主要症状 • 记忆力突然下降忧虑重重 • 失眠 • 逃避与人接触 • 惧怕 • 烦躁不安 • 注意力难以集中 • 严重缺乏自信 • 过多内疚、自责 • 抑郁、厌世
心理与身体的关系 • 1、心身疾病 2、身体疾病产生心理问题
急噪而爱发脾气的人,易患高血压。 • 忧郁而多愁善感的人,易患肺病。 • 情绪的激烈变化,是大病的先兆。 • 盛怒之下脑血管破裂,当场中风或冠状动脉闭塞突然死亡。 • 发怒时,胃出口处肌肉骤然紧缩,东西出不去,整个消化道痉挛,腹部剧痛;生气吃饭,消化不良。
心理健康是幸福生活的前提。心理健康是我们给家人和孩子的最好礼物。心理健康是幸福生活的前提。心理健康是我们给家人和孩子的最好礼物。
二、教师常见心理问题分析 • (一)自我意识偏差-自卑;过于自尊、清高、孤芳自赏;处于二者的矛盾冲突中。 • (二)强迫、焦虑、抑郁,躯体化 • (三)忌妒、敏感、多疑、狭隘、固执、缺乏合作 • (四)人际关系-情绪两面性,社会适应
案例― 女老师,教龄20年,学校的骨干教师。内心认为自己无论是学识水平还是教书带班能力都很差,之所以有今天的成绩完全在与勤奋,因此自己不敢有丝毫懈怠。除了工作还要抓紧业余时间充电,几乎没有时间照顾家庭、孩子。面对家人很愧疚,认为自己不是合格的妻子、母亲,在操持家务方面无能。认为自己活的很累。她的同事认为她聪明能干,敬佩她。
案例― 男老师 教龄6年,大学时成绩优异,被某市属重点中学录用。他的课,课堂纪律总是不好,影响了教学效果。他曾经带过班,但因为班级散乱,在学校班级活动评比中,他的班常排在后面。他有很深的挫败感,他觉得自己无能、无奈,虽然很努力但无效。上大学时的优越感不复存在,只有深深的自卑、自责。
案例-偏执 男教师 很难接受他人意见,对人不信任,常怀疑别人对他是别有用心。常贬低周围取得成绩的人。自认为聪明、幽默,自己总是正确的,错误在于别人,常与同事、学生发生冲突。
(三)人际关系 • 师生: • 同事: • 家庭
三、教师心理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 1、压力 • 2、职业倦怠 • 3、个体心理素质
压力二、工作负荷 • 。
压力六:学校环境 • 。
2、职业倦怠 • 教师职业倦怠只是众多职业倦怠的一种。是指“从事助人行业(如教师)的工作者无法应对外界超出个人能量和资源的过度要求,从而产生心理、心智、情绪、情感、行为等方面的身心耗竭状态”。其根本原因在于,“个体因不能有效地缓解工作压力或妥善应付工作中的困难与挫折所经历的身心疲惫状态。”教师作为一种特殊的助人职业,其教育、教学工作本身即是一种压力情境。职业倦怠的本质是价值感的缺乏或丧失。长期从事教师职业,如何在职业生涯中获得成就感是每个教师要认真思考的。 • 探讨“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的过程中,有一个现象值得关注:尽管教师人群因为其工作性质的原因容易导致职业倦怠,但是我们也看到,仍有大量活跃于一线的教师从教育事业中获得了巨大的心理满足和成就需要。这些教师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心态积极。因为心态积极,所以总能看到事物好的一面,总能战胜暂时的挫折和抑郁。那些真正热爱教师职业的人,往往能够从平凡而辛苦的教学工作中获得幸福感。
2、确立目标,规划未来,知道“我到底想要什么”2、确立目标,规划未来,知道“我到底想要什么”
4、接纳自己和接纳他人 • 自爱爱人-自爱的人不会放纵其行为,并使其行为朝有意义的目标进行,并会喜欢、理解他人,并被他人喜爱。 • 自信信人-自信的人处事积极,容易信任他人,并被他人信任。 • 自尊尊人-自尊的人会约束自己的行为,不会轻举妄动,会以同样的心理尊重他人。可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 自助助人-自励、独立处事的人是自助的,“助人为快乐之本” • 学会以喜悦、欣赏的态度接纳自己,并在此前提下以扬长避短或取长补短的方式发展自己。 不对他人苛求,能容忍他人的弱点,发掘他人的长处,能和他人友好合作,共享生活。这不仅可以满足我们与人交往的社会需求,使自己多一份好心情,还有助于我们建立强大的社会支持系统。 • 学生各有特点不用一个模式衡量 • 我们常说: “天下没有十全十美的人” 我们不常说,但是事实: “天下也没有一无是处的人” • (接受自己的缺点,保持快乐的秘密)
7、善于享受工作和生活 • 工作乐趣是人生三大乐趣之一(其它两项是生活与感情),工作同时又对我们享受后两种乐趣提供了物质条件。要能享受工作,就要尽可能去做自己喜欢的工作;如果暂时做不到,就要努力去学习喜欢自己现有的工作。在每一件细小工作中体验成功体验价值与希望(上好一堂课、一次成功谈话) • 经营好你的家,这是你幸福感的来源 要能享受生活,首先需要学会区分生活与工作这两种角色,并处理好其间的关系。要知道,地球缺了谁都依然会转动,但亲友缺了我们,生活质量就会下降许多! • 有效地工作(学习)才是有趣的工作(学习)
11.形成积极的理想、世界观和人生价值观 • 人总要有一种精神力量来支持自己 • 理想 • 信念 • 爱国主义情操 • 不要太看重物质需要,物质需要的满足是无止境的。
12、学会接受现实,在必要时寻求专业帮助 • 生活中还有这样一类事件,它的发生是不可逆的,带给当事人的痛苦是永久性的,如亲人丧失。面对这类事件,我们能为自己做的最具建设性的事,就是正视现实,学会接受痛苦,把自己的能量用到有意义的、能使自己摆脱痛苦并且有助于个人成长的事上。将痛苦转化为激励自己成长的资源,我们的痛苦就没有白受。 • 如果自我调节和向亲友寻求帮助都不能解除我们的痛苦或困扰时,我们还可以寻求专业帮助,即向心理治疗师求助。 很多人对此有顾虑,总觉得看心理治疗师是很丢面子的事,怕因此而被人说成“有病”或“不正常”。世界上根本就不存在100%正常的人,就是心理治疗师或精神科医生也一样。更何况心理问题的出现往往是一个人成长的转折点,而有效处理问题往往能使心理危机成为心理转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