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0 likes | 963 Views
国际低碳经济发展政策及启示. 王正明. 气候异常、资源枯竭、环境破坏 — 祸根在哪?. 第一个问题. 1950 年 7 月,淮河大水 1954 年 7 月,长江、淮河大水 1959-1961 年,全国干旱 1963 年 8 月,海河大水 1975 年 8 月,河南大水 1978-1983 年,北方连续大旱 1985 年 8 月,辽河大水 1998 年 7-9 月,长江全流域性大洪水 2008 年初,南方罕见冰冻雨雪灾害 2009 秋冬 -2010 年春,西南特大干旱. 气候异常. 气候异常 西南干旱. 气候异常. 气候异常. 气候异常. 气候异常.
E N D
国际低碳经济发展政策及启示 王正明
气候异常、资源枯竭、环境破坏—祸根在哪? • 第一个问题
1950年7月,淮河大水 • 1954年7月,长江、淮河大水 • 1959-1961年,全国干旱 • 1963年8月,海河大水 • 1975年8月,河南大水 • 1978-1983年,北方连续大旱 • 1985年8月,辽河大水 • 1998年7-9月,长江全流域性大洪水 • 2008年初,南方罕见冰冻雨雪灾害 • 2009秋冬-2010年春,西南特大干旱 • 气候异常
气候异常 • 西南干旱 • 气候异常
冰山消融 • 南极 • 气候异常
珠峰 • 气候异常
2003年5月21日拍摄。近年来,珠峰东绒布和中绒布冰川消融加剧,冰川明显退缩。2003年5月21日拍摄。近年来,珠峰东绒布和中绒布冰川消融加剧,冰川明显退缩。 • 气候异常
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 • 厄尔尼诺指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水大范围异常偏暖0.5摄氏度以上、持续时间一般为6个月到18个月的现象。南美洲的渔民发现,这种现象一旦出现,气候就变得反复无常,如高温、干旱、暴雨等 • “拉尼娜”是由“厄尔尼诺”现象造成的庞大冷水区域在东太平洋浮出水面后形成的,其特征与“厄尔尼诺” 相反,也被称为“反厄尔尼诺”。其征兆是飓风、暴雨和严寒 • 气候异常
气候异常 美国气象局1997年1月公布的“厄尔尼诺”现象海洋剖面图
拉尼娜现象的印证 • 08南方冰雪灾害——重负下的电路 • 气候异常
拉尼娜现象的印证 • 08南方冰雪灾害——冰冻植物 • 气候异常
地球上的煤炭还能使用多少年 • 按1吨油当量=1.5吨硬煤=3吨褐煤,把截至07年底的探明煤炭储量从吨换算成油当量:331392.7百万吨油当量 • 设以后每年煤炭消耗量和07年一样,则: • 按06-07年煤炭消耗量增加4.5%计算,则: • 取对数解得N‘=39.2年 • 资源枯竭
地球上的石油还能使用多少年 • 全球石油探明储量在2008年基本未出现显著变化,仍旧保持在1.258万亿桶的水平。这个储量如果以目前的日开采81820千桶计算,只够开采42年左右 • 资源枯竭
中国能源状况 • 石油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 • 2007年直接进口石油1.63亿吨 • 08年前四个月直接进口石油5977万吨,按这一比例计算全年直接进口石油1.8亿吨 • 根据BP《世界能源统计2009》数据,2008年中国石油消费量达到3.757亿吨,按这样的速度发展下去中国不久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油耗子 • 资源枯竭
从结构上看,随着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能源消费对初级能源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大从结构上看,随着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能源消费对初级能源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大 • 资源枯竭
中国煤炭探明储量居世界第三,占全世界12.6%。但煤炭消费占能源消费比重却达到40%以上中国煤炭探明储量居世界第三,占全世界12.6%。但煤炭消费占能源消费比重却达到40%以上 • 资源枯竭
中国经济发展状况以及能源生产与消费的特点决定:中国经济发展状况以及能源生产与消费的特点决定: • 高速增长使能源缺口不断扩大,自给能力逐步下降 • 以第二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决定了生产的高能耗 • 以煤炭为主的高碳能源结构决定了较高的碳排放强度及环境污染 • 资源枯竭
十大环境问题除了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之外,其他分别是十大环境问题除了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之外,其他分别是 • 生物多样性减少 • 酸雨蔓延 • 森林锐减 • 土地荒漠化 • 大气污染 • 水体污染 • 海洋污染 • 固体废物污染 • 环境破坏
土地沙化不断加剧——沙尘暴 • 北京2010 • 环境破坏
南京2010 • 环境破坏
伊拉克 • 环境破坏
悉尼 • 环境破坏
水环境治理成本巨大——重大项目 • “三河三湖”是指流经我国人口稠密聚集地的淮河、海河、辽河和太湖、巢湖、滇池,这些重点流域的水污染治理事关我国接近半数的省市社会经济发展,以及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是我国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重中之重 • 环境破坏
太湖治理 • 据日本专家预测,太湖治理将需要投入5万亿元(太湖周围几十年的经济活动是盈利还是亏损?) • 国内研究表明:1987—2001年15年间全太湖流域水环境变化的货币化成本增长了约1251亿元,年均增长速度达6.67%,其中,太湖流域苏南地区2001年的水环境货币化成本已经占到该地区GDP的19% • 环境破坏
早在1995年的《中国环境公报》中,巢湖已经成为中国污染最严重的淡水湖。全湖平均水质仅达地面水五类标准,总氮、总磷含量严重超标,蓝藻水衣每年成倍递增早在1995年的《中国环境公报》中,巢湖已经成为中国污染最严重的淡水湖。全湖平均水质仅达地面水五类标准,总氮、总磷含量严重超标,蓝藻水衣每年成倍递增 • 从“十一五”开始,合肥每年环保资金投入都达30亿元,08年在环保方面的资金安排为38亿元。 2008年11月,合肥市向国家上报50个环保类国债项目,总投资107.6248亿元,计划申请中央资金56.3205亿元 • 环境破坏
2008-2010年,滇池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计划开展46个项目,估算总投资297.84亿元。力争用10年时间使滇池的水质明显好转,到2020年,让滇池的水质得到根本的改观2008-2010年,滇池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计划开展46个项目,估算总投资297.84亿元。力争用10年时间使滇池的水质明显好转,到2020年,让滇池的水质得到根本的改观 • 根据滇池治理长期规划,从2008年到2020年,滇池治理投入将突破一千亿元 • 环境破坏
第二个问题 • 国际碳减排之争——我们回旋的余地有多大?
根据世界气象组织的研究,工业革命之前全球CO2在大气中的浓度大约为280ppm(百万分之一),2008已上升至385.2ppm根据世界气象组织的研究,工业革命之前全球CO2在大气中的浓度大约为280ppm(百万分之一),2008已上升至385.2ppm • 2009年11月24日发布的 《哥本哈根诊断》报告指出,到2100年全球气温可能上升7°C,海平面可能上升1米以上 • 国际碳减排之争——我们回旋的余地有多大?
世界自然基金委员会的研究报告称,如果海平面将上升50厘米,全球136座沿海大城市,价值28.21万亿美元的财产将受到影响世界自然基金委员会的研究报告称,如果海平面将上升50厘米,全球136座沿海大城市,价值28.21万亿美元的财产将受到影响 • 世行《2010世界发展报告:发展与气候变化》称,在过去150年,由于人类排放的温室气体,全球气温已经比工业化前升高了将近1°C • 国际能源署的最新数据,与能源相关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在2007年已经达到288亿吨,按现在的模式发展下去2030年将达到400亿吨以上,随之全球温度还会继续明显上升,全球平均温度将比工业化前升高5°C • 国际碳减排之争——我们回旋的余地有多大?
根据国际能源署估计,如果全球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稳定在450ppm的话(即 “450情景方案”),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到2020年将达到最高峰,为307亿吨(碳当量) • 国际组织提出的全球减排目标和减排路线图:大气温室气体浓度控制在450ppm,温度升高控制在工业化前的2°C,从而长期稳定全球气候,避免巨大的气候生态灾难 • 国际碳减排之争——我们回旋的余地有多大?
低碳年轮 •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 • 联合国政府间谈判委员会于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的联合国环发大会就气候变化问题达成公约 • 这是世界上第一个为全面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给人类经济和社会带来不利影响的国际公约,也是国际社会在对付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上进行国际合作的一个基本框架 • 国际碳减排之争——我们回旋的余地有多大?
《京都议定书》 • 1997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次缔约方大会在日本京都召开。会议通过了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抑制全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规定:到2010年,所有发达国家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要比1990年减少5.2% • 2001年 美国总统布什刚开始第一任期就宣布美国退出《京都议定书》,理由是议定书对美国经济发展带来过重负担 • 国际碳减排之争——我们回旋的余地有多大?
“巴厘岛路线图” • 2007年 3月,欧盟各成员国领导人一致同意,单方面承诺到2020年将欧盟温室气体排放量在1990年基础上至少减少20%。 • 2007年12月3-15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13次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缔约方第3次会议”在印尼巴厘岛举行。12月15日下午,经过持续十多天的马拉松式谈判,大会终于通过“巴厘路线图”的决议。 “路线图”确定了世界各国今后加强落实《气候公约》的具体领域,为2009年前应对气候变化谈判关键议题确立了明确议程 • 国际碳减排之争——我们回旋的余地有多大?
《哥本哈根协议》 •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5次缔约方会议和京都议定书第5次缔约方会议于2009年12月7-18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会议达成不具法律约束力的《哥本哈根协议》。 • 《哥本哈根协议》维护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京都议定书》确立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就发达国家实行强制减排和发展中国家采取自主减缓行动作出了安排,并就全球长期目标、资金和技术支持、透明度等焦点问题达成广泛共识。 • 国际碳减排之争——我们回旋的余地有多大?
国际低碳纷争旋涡中心 的中国 • 哥本哈根气候峰会形成了美国、中国和欧盟三强鼎立的国际气候政治格局,中国作为会议的中心之一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 来自发达国家的压力:美国首席代表“公共资金,特别是美国政府的公共资金,绝不会流向中国”;欧盟的抨击 • 来自岛屿国家的压力:岛国的恳求很能打动人心 • 国际碳减排之争——我们回旋的余地有多大?
中美纷争的不公平面:人类碳足迹存在着不公平性(联合国开发署UNDP数据)中美纷争的不公平面:人类碳足迹存在着不公平性(联合国开发署UNDP数据) • 从工业化时代起所排放的CO2有70%是发达国家的 • 英美人均历史排放量达1100t,而中印人均只有66t和23t • 90年以来美人均排放增加了1.6t,高于印度04年人均1.2t的水平;加拿大人均排放增加了5t,高于中国04年人均3.8t的水平 • 国际碳减排之争——我们回旋的余地有多大?
目前,美国人均排放量为50-60吨,欧盟为10-11吨。,中国目前只有6吨左右目前,美国人均排放量为50-60吨,欧盟为10-11吨。,中国目前只有6吨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