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0 likes | 937 Views
配位滴定法. 华东理工大学分析化学教研组. §1. 概述. §2. EDTA 与金属离子配合物的稳定性. §3. 配合滴定曲线. §4. 配合滴定的指示剂 — 金属指示剂. §5. 配合滴定的方式及应用. §1. 概述. 一 . 配合滴定条件:. 反应必须定量进行. 配合反应要进行完全. 与选择滴定剂有关. 配合反应的速率问题. 指示终点的方法. §1. 概述. 二 . 滴定剂的选择. 滴定剂的种类 :. 单基配位体 ( 无机滴定剂 ). (不稳定;逐级配位). 滴定剂 (配合剂). 多基配位体 ( 有机滴定剂 ).
E N D
配位滴定法 华东理工大学分析化学教研组
§1. 概述 §2. EDTA与金属离子配合物的稳定性 §3. 配合滴定曲线 §4. 配合滴定的指示剂—金属指示剂 §5. 配合滴定的方式及应用
§1. 概述 一. 配合滴定条件: 反应必须定量进行 配合反应要进行完全 与选择滴定剂有关 配合反应的速率问题 指示终点的方法
§1. 概述 二. 滴定剂的选择 滴定剂的种类 : 单基配位体(无机滴定剂) (不稳定;逐级配位) 滴定剂 (配合剂) 多基配位体(有机滴定剂) (稳定性好;组成一定) 目前应用最多的是有机配位剂。 常用氨羧配合剂,如EDTA
HOOCH2C CH2COOH N-CH2-CH2-N CH2COOH HOOCH2C §1. 概述 三. EDTA的特征和离解平衡 EDTA的性质 : 结构 : 学名:乙二胺四乙酸 简写:H4Y 常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Na2H2Y·2H2O) ( s=11.1g/100mLH2O )。
§1. 概述 EDTA性质特征 : 1) 配合能力强—使配合反应完全 2)定量关系简单 Mn+ : Y = 1:1 3)与金属离子反应速率快 4)可用金属指示剂指示终点 5)配合物水溶性好(大多带电荷)
HOOCH2C CH2COOH + + N-CH2-CH2-N HOOCH2C CH2COOH H H §1. 概述 6)属多元酸,强酸介质下,形成六元酸。 H6Y2+ EDTA在水溶液中以七种形式存在,平衡为: pH<1 1-1.6 1.6-2.07 2.07-2.75 2.75-6.24 6.24-10.34 >12
§1. 概述 EDTA的离解平衡 : 总反应 :
pH<1, 1-1.6, 1.6-2.07, 2.07-2.75, 2.75-6.24, 6.24-10.3, >12 pH ,[H+] ,[Y4-] ; pH ,[H+] ,[Y4-]
§1. 概述 结论: 以EDTA为代表的氨羧配合剂, 能符合滴定分析的四个基本要求,故作为最常用的配合滴定剂。
§2. EDTA与金属离子配合物的稳定性 一. 配合物稳定性的表示方式 : 见下表 注意 : 式中[Y]是指Y4-形式的浓度 [Y]总 ≠ [Y4-]
§2. EDTA与金属离子配合物的稳定性 二. 影响配合反应完全程度的因素 1. 决定配合反应完全程度的影响因素 2. 配合反应的完全程度如何量化? 3. 配合滴定中pH条件控制
EDTA与金属离子形成配合物的稳定性 MY M + Y +OH- +H+ +H+ +OH- +L M(OH) M(OH)2 ┆ M(OH)n ML ML2 ┆ MLn HY H2Y ┆ H6Y 配合物的副反应影响 金属离子的副反应影响 EDTA的副反应影响 主反应 +L +N 副反应 NY MLY MOHY MHY 干扰离子 水解效应 辅助配合效应 酸效应
§2. EDTA与金属离子配合物的稳定性 1. 决定配合反应完全程度的影响因素 : 1)EDTA的副反应影响 2)金属离子的副反应影响 3)配合物的副反应影响
MY M + Y H+ 引起 造成 HY H2Y ┆ H6Y 平衡 移,MY稳定性 。 pH [Y] , 1)EDTA的副反应影响 产生原因: 溶液的酸度改变 主要是酸度的影响 H+ [Y]变化 规律: MY稳定性变化 pH ,[Y] , 平衡 移;MY稳定性 。
可引入酸效应系数( )来定量反映 +[Y4-] [Y’]= +[Y4-] = [Y4-] 1)EDTA的副反应影响 一定pH的溶液中,EDTA各种存在形式的总浓度[Y’],与Y4-的有效平衡浓度[Y]的比值。 =1+1[H+] +2[H+]2 +3[H+]3 +4[H+]4 +5[H+]5 +6[H+]6 pH,[H+],Y[H],[Y4-], 为累积生成常数
1)EDTA的副反应影响 累积生成常数的计算方法
1)EDTA的副反应影响 总结 : EDTA的副反应影响主要为酸效应 Y[H]取决于溶液的pH值
1)EDTA的副反应影响 讨论: (1)pH ,Y[H] ,[Y4-] ,MY的稳定性 ,主反应的完全程度 。 lgY(H) (2)从酸效应看,为使主反应进行完全,要求溶液的 pH 尽可能高。 pH
2)金属离子的副反应影响 金属离子的副反应影响 水解效应 辅助配合效应 总结
MY M + Y 规律: [OH-] M(OH) M(OH)2 ┆ M(OH)n 2)金属离子的副反应影响 水解效应 产生原因: 定量关系: 用水解效应系数M(OH)表示: pH ,[OH-] , [M] , M(OH)值 ,MY的稳定性 ,主反应的完全程度 。
2)金属离子的副反应影响 金属离子的lgM(OH)
MY M + Y +L ML ML2 ┆ MLn 2)金属离子的副反应影响 辅助配合效应 产生原因 : 可用辅助配合效应系数ML表示: 定量关系: [L] , ML值 ,[M]游 ,MY 的稳定性 ,主反应的完全程度 。 规律 :
2)金属离子的副反应影响 总结 水解效应 金属离子的副反应 辅助配合效应 总计算式为 : = M(OH) + M(L) -1 随着pH [L] ,[M]游 ,M,主反应逆向进行趋势 ,MY稳定性 ,主反应的完全程度 从金属离子的副反应影响角度出发,为使主反应进行完全,要求: 1.溶液的pH值不能太高 2.溶液中其他配合剂的量要尽可能少 Home
MY M + Y +H+ +OH- +L MOHY MLY MHY 3)配合物的副反应影响 产生原因 : 定量关系: 用MY(混合配合效应系数)来修正 规律 : pH值 或pH值 ,[L] ,有利于混合配合物的形成 ,MY ,主反应的完全程度 结论: 要使主反应的完全程度 必须使MY
配合反应的完全程度可用常数 来表示。 ——条件稳定常数( ) ——有效条件稳定常数( ) 2、条件稳定常数 配合反应的完全程度如何量化? 只考虑酸效应 考虑所有的影响因素
只考虑酸效应—条件稳定常数 M + Y MY 2、条件稳定常数
反应完全程度 2、条件稳定常数 是指pH=12时的配合物稳定常数 配合物的实际稳定性随Y[H]而变,即随pH而变 规律: 当pH ,则 反应的完全程度能满足滴定分析的误差要求?
2、条件稳定常数 滴定误差要求,ΔpM=±0.2,Et%<0.1% 1)被测物残留量 依据: 2)滴定剂过量 代入下式:
滴定条件 由 ,Y[H]与pH的关系可见下图 2、条件稳定常数 总结: 只考虑酸效应,反应完全的量化条件是: 可以推得: 由上式可推得测定各种金属离子所需的pH值 Ringbon曲线图
——有效条件稳定常数( ) 2、条件稳定常数 考虑综合的影响因素 若考虑所有的影响因素 注意: 在实际应用中常考虑主要因素,一般主要影响因素是溶液的pH值,故主要考虑酸效应系数。
防止Fe3+损失,不产生氢氧化物沉淀,应控制pHmax防止Fe3+损失,不产生氢氧化物沉淀,应控制pHmax 3、配合滴定中pH条件控制 从两个方面考虑: 1)考虑酸效应影响 最低pH值 2)防止水解效应影响 最高pH值 例: 试求用EDTA滴定0.01molL-1 Fe3+溶液时, 允许的pH值? 解: pHmin 从反应完全的要求 思路 pHmax
用EDTA滴定0.01mol L-1Fe3+溶液时,允许的pH值? 先求 pHmin 由 1.0 18.01 16.02 1.4 查表:用内插法得 17.10
再求 pHmax 故EDTA法测定Fe3+含量需控制的pH范围为:
pM D C A B C VEDTA §3.配合滴定的滴定曲线 反映滴定过程中,随加入滴定剂体积的变化而引起被测金属离子浓度变化的规律。 讨论: 滴定曲线的制作方法 影响滴定突跃因素 (pM~V)曲线
§3.配合滴定的滴定曲线 制作滴定曲线的方法
§3.配合滴定的滴定曲线 影响滴定曲线突跃长短的因素 被测金属离子不易发生水解 被测金属离子易发生水解 Home
加入EDTA量 , [Ca2+] , pCa2+ pH [Ca2+] pCa §3.配合滴定的滴定曲线 被测金属离子不易发生水解 如 :EDTA滴定Ca2+离子 在化学计量点前 在化学计量点后 EDTA过量 突跃明显
pH , 水解现象 , pH , [NH3] , [Ni2+] pNi , 随溶液pH , §3.配合滴定的滴定曲线 被测金属离子易发生水解 如 :EDTA滴定Ni2+离子 在化学计量点前: 加 辅助配合剂NH3-NH4Cl, 在化学计量点后: 曲线突跃变长。
§3.配合滴定的滴定曲线 总结 : 与溶液中pH值有关 突跃长短 与被测金属离子的性质有关 用化学方法或仪器方法指示滴定终点。
§4. 配合滴定的指示剂—金属指示剂 一、指示剂的作用原理 二、金属指示剂应具备的条件 三、金属指示剂的类型 四、常用的金属指示剂 五、指示剂选择原则
§4. 配合滴定的指示剂—金属指示剂 一、指示剂的作用原理 有机配合剂 有一定酸碱性的染料 有一定颜色 金属指示剂: In M(游离) M-In MY In EDTA滴定 +In M A色 B色 Home
§4. 配合滴定的指示剂—金属指示剂 二、金属指示剂应具备的条件 1. M-In要有适当的稳定性,且 2. M-In易溶于水 3. 具有一定的选择性 4. 显色反应灵敏、迅速、有良好的变 色可逆性 5. 稳定,便于贮藏和使用 Home
, M-In要有适当的稳定性 若 若 §4. 配合滴定的指示剂—金属指示剂 指示剂封闭现象 终点拖后,结果偏高 M-In不稳定 终点提前,结果偏低
§4. 配合滴定的指示剂—金属指示剂 M-In 易溶于水 指示剂僵化现象 M-In若不易溶于水 解决方法: 终点拖长,突跃不明 显,结果产生误差。 加热 加有机溶剂 加剧振荡
-H+ -H+ H2In- HIn2- In3- +H+ +H+ pH <6.0 8~11 >12 M+In MIn MIn + Y MY + In 铬黑T 变色: 酒红 蓝色 变色的pH适用范围: pH =8 ~ 11 显色反应灵敏,迅速,有良好变色可逆性 例: 铬黑T (EBT) 酒红色
§4. 配合滴定的指示剂—金属指示剂 三、金属指示剂的种类 分类: 金属显色指示剂(A、B均为有色) 金属无色指示剂(B有色、A无色) 结构特征: 在水溶液中不稳定(光、氧化剂使其分解) 具有双键的有色有机物 现配现用,配成固体指示剂 见下表
四、常用指示剂 最佳使用 pH值 指示剂 名称 变色的pH范围 特征 pH EBT M-EBT <6 8-11 >12 铬黑T (EBT,BT) Fe3+,Al3+ Ni2+ ,Cu2+ 等封闭 红 蓝 橙 9-10.5 酒红色 <7 12-13 pH NN M-NN 测Ca2+ 钙指示剂 (NN) 紫 蓝 12-13 Fe3+,Al3+等封闭 酒红色 pH XO M-XO <6.3 >6.3 Fe3+,Al3+ TiVI ,Ni2+ 等封闭 二甲酚橙 (XO) 黄 红 <6.3 紫红色 ssal pH M-ssal 测Fe3+ (FeY黄色) 磺基水杨酸(ssal) 无 1.8-2.5 1.8-2.5 4-8 8-11 紫红 橙 黄 1-(2-吡啶偶氮)-2-萘酚(PAN) <1.91.9-12.2 >12.2 pH PAN M-PAN 1.9-12.2 黄绿 黄 红 紫红色
§4. 配合滴定的指示剂—金属指示剂 五、指示剂的选择原则 指示剂的最佳变色范围与测定时pH要求相一致 MY条件 稳定常数 金属离子 初始浓度 M-In条件 稳定常数
§5. 配合滴定的应用 一、单组分的含量测定 直接滴定法 间接滴定法 返滴定法 置换滴定法 二、混合离子的含量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