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likes | 291 Views
第7章 酸碱平衡. 7.1 酸碱质子理论. 酸碱的电离理论 (阿累尼乌斯电离理论) 1、酸碱的定义 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 H + 离子的化合物叫酸; 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 OH - 离子的化合物叫碱。. 2、酸碱的共轭关系:一对酸碱,它们依赖获得或给出质子互相依存这样的酸碱对叫做共轭酸碱对。. 一般来说:共轭酸越强,它的共轭碱就越弱;共轭碱越强,它的共轭酸就越弱。. 3、酸碱反应. 7.2 水的离子积和 pH. 纯水有微弱的导电能力
E N D
7.1 酸碱质子理论 酸碱的电离理论(阿累尼乌斯电离理论) 1、酸碱的定义 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H+离子的化合物叫酸; 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离子的化合物叫碱。 2、酸碱的共轭关系:一对酸碱,它们依赖获得或给出质子互相依存这样的酸碱对叫做共轭酸碱对。 一般来说:共轭酸越强,它的共轭碱就越弱;共轭碱越强,它的共轭酸就越弱。 3、酸碱反应
7.2 水的离子积和pH 纯水有微弱的导电能力 H2O + H2O H3O++OH-( H2O H++OH-) 实验测得295K时1升纯水仅有10-7mol水分子电离,所以[H+]=[OH-]=10-7mol/L 由平衡原理得: Kw=[H+][OH-]=10-14 Kw为水的离子积常数。简称水的离子积。 Kw的意义为:一定温度时,水溶液中[H+]和[OH-]之积为一常数。 水的电离是吸热反应,当温度升高时Kw增大。 水溶液中氢离子的浓度称为溶液的酸度。 pH的定义是:溶液中氢离子浓度的负对数叫做pH值。 pH=-lg[H+]
强电解质 弱电解质 定 义 在水溶液中能完全电离,导电能力强。 在水溶液中能部分电离,电能力弱。 存 在 正负离子(水含离子状态) 主要以 分子 状态 导 电 性 强 弱 电离过程 不可逆 可逆 主要包括 强酸强碱大部分盐类 弱酸弱碱 7.3 酸碱盐溶液中的电离平衡 7.3.1强电解质 7.3.2弱电解质
7.3.3 拉平效应和区分效应 拉平效应:溶剂将酸或碱的强度拉平的作用,称为溶剂的“拉平效应”。 在液氨中, HCl + NH3 NH4+ + Cl 强酸1 强碱2 弱酸2 弱碱1 HAc + NH3 NH4+ + Ac 强酸1 强碱2 弱酸2 弱碱1 液氨是拉平溶剂 区分效应:用一个溶剂能把酸或碱的相对强弱区分开来,称为溶剂的“区分效应”。 HCl + H2O H3O+ + Cl 强酸1 强碱2 弱酸2 弱碱1 在水中, HAc + H2O H3O+ + Ac 弱酸1 弱碱2 强酸2 强碱1 H2O是区分溶剂
7.4水溶液化学平衡的计算 7.4.1一元弱酸 7.4.2一元弱碱 HAc + H2O = H3O+ + Ac Ka=[H+][Ac-]/[HAc] Ka称为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简称为酸常数。 弱酸:Ka =[H+ ][Ac-] ∕ [HAc] 弱碱: Kb =[ NH4+][OH ] ∕ [NH3]
多元弱酸的电离 • 多元弱酸电离的特点: • (1)分步电离 • (2)存在多级电离平衡 • (3)以一级电离为主 • (C/Ka1>>500;Ka1/Ka2>1000忽略二级电离) • 例:计算0.10M磷酸溶液中各种离子的浓度。
7.4.3同离子效应 在已经建立离子平衡的弱电解质溶液中,加入与其含有相同离子的另一强电解质,而使平衡向降低弱电解质电离度方向移动的作用称为同离子效应。 (会相关计算) 7.4.4 盐类的水解 (1)判断水解后溶液的酸碱性 (2)正确书写水解反应方程式 (3)一元强酸(碱)弱碱(酸)盐的PH值计算
7.5缓冲溶液 能抵抗外来少量强酸、强碱或稀释的影响,而能保持pH值基本不变的溶液叫做缓冲溶液。缓冲溶液的这种作用叫做缓冲作用。 缓冲能力是有限的,只是少量酸碱。 缓冲溶液的pH值 pH=pKa-lg(c酸/c盐) 利用缓冲溶液公式,可以计算缓冲溶液的pH值和外加酸碱后溶液pH的变化。(注意过量问题和体积变化。
→ ← 7.6酸碱指示剂 HIn表示石蕊HIn H+ + In 红 蓝 = ([H+] [In])/[HIn] 当c (HIn) c (In)时,溶液呈红色,是酸性 当c (HIn) c (In)时,溶液呈蓝色,是碱性 [HIn] [H+] =Kiθ ─── [In] 在 [HIn] /[In] 10或 [HIn] /[In] 0.1时,指示剂颜色变化指示剂变色范围是 [H+] 在0.1 10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