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 N D
桃園縣立瑞原國民中學 簡報
壹、學校歷史簡介 政府為了厚植國基,從民國五十七年起,將國民教育延長為九年,通令全國普遍實施。楊梅鎮瑞原、水美、上田等各里熱心教育人士為培植地方子弟,協助政府發展國民教育,於是建議上級籌設國中。經縣政府、鎮公所、楊梅國中及地方仕紳,策劃籌備,再三協商擇定在瑞原里設立。 經徵購土地近三甲,並奉 省政府教育廳核准,自六十一年八月創校,稱「楊梅國中水美分部」,於六十五年八月,又奉准獨立設校,正式改名為「桃園縣立瑞原國民中學」。 三十幾年來,在歷任校長姜仁倫、趙錦松、鄭勝期、彭新樞、蔡丁遺、賴銹慧、徐小玲、周素娥等八位校長努力經營及師長們認真教學下,學風淳樸,為地方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礎。
貳、學校發展願景 為配合九年一貫課程之推行,我們希望將學校營造成學習型組織,以全面提昇教學品質;學生多元智慧得以充分發展,健康成長,快樂學習,並培養具有熱愛鄉土、胸懷大陸,放眼世界之現代國民。 經由全體師生、家長的努力,並配合本校社區特色、教師專長、學生需求,我們勾勒出學校發展願景-「健全體魄、快樂成長、終身學習、人文關懷」,使瑞中邁向更美好的未來。
瑞原國中理想圖像 多元學習環境 生活教育 美感教育 多樣性體育活動 健全體魄 快樂成長 家長 老師 瑞原國中 學生 終身學習 人文關懷 資訊教育 鄉土教育全球教育 生命教育 科學教育
參、學校教育目標 建構學校成為師生均能快樂學習、健康成長的學習型組織。培養強健體格,並具有熱愛鄉土、放眼世界之現代國民。 具體作法:(一)加強生活教育,培養感恩、惜福與守法能力。(二)舉辦多樣性體育活動,強健學生體能、活潑 學生氣質。(三)加強生命教育與性別教育,體會生命價值並 營造兩性平權的和諧環境。
參、學校教育目標 (四)推廣鄉土教學、培養關懷鄉土意識; 加強全球教育、培養地球村公民。 (五)普及科學教育,學習科學方法、建立 科學精神。 (六)加強資訊教育,善用現代科技。 (七)營造多元學習環境,激發並發展學生 個別潛能。 (八)強化美感教育、參與各種藝文活動。
肆、學校背景分析 基本資料 (一)地理位置: 本校校址為楊梅鎮民豐路69號。位於連接 楊梅鎮與新屋鄉之幹道(楊新路)的中途, 交通方便。此地區俗稱「老飯店」。 (二)社區慨況: 學區內有水美、上田、瑞原、埔頂及頭洲 等五所國小。家長多為客家籍,職業多為 務農及勞工,樸實勤勞。學生也多能稟承 祖風,善良純樸。
教務處教育計劃目標 一、落實學校課程發展委員會運作 1、每學年召開會議,決定各領域課程教學計劃。 2、發揮課程發展委員會應有之功能。 二、注重教師專業成長 1、學習領域課程小組每月聚會研習專業知能。2、辦理教師研習活動。3、各領域教師定期發表專業知識。
三、辦理教學觀摩與同儕視導。 1、辦理語文、數學、自然與生活科技,社會 科教師教學觀摩。 2、發展主題式統整教學。 (防災防震教育、鄉土語言教育) 四、發展九年一貫課程
課程與教學 五、注意傳承與發展客家文化與客語教學 1、成立客家文物室。 2、辦理客語生活學校。 3、客語教學課程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