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7

商業性漁撈對南方槍烏賊產卵族群結構之影響

Effects of commercial fishing on the population structure of spawning southern calamary ( Sepioteuthis australis ). 商業性漁撈對南方槍烏賊產卵族群結構之影響. Gretta T. Pecl* and Ty Hibberd Rev. Fish Biol. Fish. (2007) 17:207–221. Reporter ︰ Hsu, Miao-Chih. Introduction. Tasmania.

nizana
Download Presentation

商業性漁撈對南方槍烏賊產卵族群結構之影響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Effects of commercial fishing on the population structure of spawning southern calamary(Sepioteuthis australis) 商業性漁撈對南方槍烏賊產卵族群結構之影響 Gretta T. Pecl* and Ty Hibberd Rev. Fish Biol. Fish. (2007) 17:207–221 Reporter︰Hsu, Miao-Chih

  2. Introduction

  3. Tasmania

  4. Southern calamari squid (Sepioteuthis australis) Kingdom Animalia動物界 Phylum Mollusca軟體動物門 Class Cephalopoda頭足綱 Subclass Coleoidea蛸亞綱 Order Teuthida 管魷目 Superorder Myopsina 閉眼亞目 Family Loliginidae鎖管科 Genus Sepioteuthis 鎖管科軟翅仔屬 Sepioteuthis Australis 澳洲軟翅 • one-year life span • multiple-spawners there is a distinct observable peak in the austral spring and summer from October to January

  5. Tasmania 的南方槍烏賊漁業從1980年代開始發展 • 近年來漁獲量及努力量皆增加三倍以上 • 引起許多的管理議題,期望此漁業能永續經營。 • 目前欠缺對此族群短期變化及其他相關知識的了解, 難以制定管理措施。 Tasmanian Commercial Scale-Fish or Rock Lobster license

  6. Objective

  7. 調查南方槍烏賊族群的結構和個別特徵在短時間內的改變調查南方槍烏賊族群的結構和個別特徵在短時間內的改變 • 獲得此族群生活史的資訊幫助制定正確的管理政策 • 了解商業性開發對此族群之衝擊大小

  8. Materials and methods

  9. Sample collection Processing Data Analysis

  10. 三個月的禁漁期: 2004/9/1~2004/11/31 Great Oyster Bay (GOB)

  11. 採樣期間 : • 2004年8月~2005年1月 • 採樣頻度: • 以每週採樣一次為原則(皆於上午7、8點開始 • ,約於下午1、2點結束) • 作業漁具 : • 魷釣作業 Sample collection Processing Data Analysis

  12. Sample collection • 體長 • ‧ML (外套膜長,Dorsal Mantle Length) • ‧BW (全重,Total body weight)和 mantle • weight (外套膜重) • 成熟度 • ‧Lipiński(1979)提出六階段成熟度劃分法 • ‧第五、六階段才算成熟,加入產卵群 • 卵粒大小 • ‧由輸卵管取三粒卵求其平均值來代表 • ‧量測卵粒最長直徑 • 胃重 • ‧個體之胃內容物 Processing Data Analysis

  13. Sample collection Sample collection Processing • ANOVAs :(Analysis of Variance, 變異數分析) • 變異數分析的主要目的是要檢驗不同母體之間的平均數 • 是否相等 • Hochberg’s GT2 post hoc tests: (事後檢定) • 當F檢定達顯著差異時,用於一一去找尋是哪兩個有差異 • tests : (chi-squared test,卡方檢定) • 卡方檢定是在檢測兩個名義尺度之間的關係 Data Analysis

  14. R e s u l t s & D i s c u s s i o n

  15. 漁具之比較 (魷釣 vs.圍網) • 一日內之族群結構變動 • 產卵季內之改變 --- 體長 和 性比 • 禁漁期長短對此族群之影響 • 產卵季內之改變 --- 繁殖狀況 • 產卵季內之改變 --- 雌性攝食頻度 • 產卵季內之改變 --- 豐度

  16. 漁具之比較 (魷釣 vs.圍網) Table 1 Jig and purse-seine samples on the 24- and 25-Nov-04, indicating time of sampling, total catch, average size (mm) and sex ratio (males:females)

  17. 漁具之比較 (魷釣 vs.圍網) Table 1 Jig and purse-seine samples on the 24- and 25-Nov-04, indicating time of sampling, total catch, average size (mm) and sex ratio (males:females) • 性比(♂:♀) • 24-Nov-04 : = 7.268, df = 1, 236, P = 0.007 → sig. • 25-Nov-04 : →non-sig. 第一天在不同漁具作業之間相隔3小時,第二天則是連續作業,而在第一天不同漁具作業下性比達顯著差異,是因性比在一天內每小時皆有變動,故時間間隔愈長性比差異愈大,由第二天作業結果可知,兩種漁具在性比上沒有顯著差異。

  18. 漁具之比較 (魷釣 vs.圍網) Table 1 Jig and purse-seine samples on the 24- and 25-Nov-04, indicating time of sampling, total catch, average size (mm) and sex ratio (males:females) • 體長 • 24-Nov-04 : F = 3.735, df = 1, 236, P = 0.054→ non- sig. • 25-Nov-04 : F = 1.252, df = 1, 153, P = 0.265→ non- sig. 沒有足夠證據證明兩種漁具在漁獲體長上有顯著差異。

  19. 漁具之比較 (魷釣 vs.圍網) • 一日內之族群結構變動 • 產卵季內之改變 --- 體型 和 性比 • 禁漁期長短對此族群之影響 • 產卵季內之改變 --- 繁殖狀況 • 產卵季內之改變 --- 雌性攝食頻度 • 產卵季內之改變 --- 豐度

  20. 一日內之族群結構變動 Sex ratio (♂:♀) Tidal height (m) Time(24hr) 推測每日的性比變化可能受潮汐高度影響,故將潮汐高度資料與性比資料結合,結果並無相關性。 造成每小時性比變動的原因,推測是不同性別在棲息地的習慣和活動上有差異,此結論得到Pecl在2004/2005年產卵季於同一區域利用聲納追蹤初步結果(Unpublished data)的支持。

  21. 漁具之比較 (魷釣 vs.圍網) • 一日內之族群結構變動 • 產卵季內之改變 --- 體長 和 性比 • 禁漁期長短對此族群之影響 • 產卵季內之改變 --- 繁殖狀況 • 產卵季內之改變 --- 雌性攝食頻度 • 產卵季內之改變 --- 豐度

  22. 產卵季內之改變 --- 體長 和 性比 Table 2 Summary of the catch data for each sampling session in GOB 共採樣2210 尾 (雄性1794尾、雌性416尾)

  23. 產卵季內之改變 --- 體長 雄性的平均體長 雌性的平均體長 ♂平均外套膜長之變異量 >130 mm (F = 16.929, df = 14, 1779, P = 0.0001) ♀平均外套膜長之變異量 < 47  mm (F = 2.404, df = 14, 401, P = 0.003)

  24. 產卵季內之改變 --- 性比 性比(♂:♀) 禁漁期間平均性比為6.5:1(♂:♀;最大為12.5:1),故可知於GOB內,沒有漁業壓力時,南方槍烏賊的性別分佈為高度偏向雄性的。 在南方槍烏賊的交配制度裡,需要有偏向雄性的性比,才能將繁殖的成功率最大化且建立特殊的交配行為策略。 假如商業性漁撈有選擇性的將過多的雄性槍烏賊從族群中移除,會導致交配制度不平衡,而影響下一世代的加入量,最終影響整個漁業。

  25. 漁具之比較 (魷釣 vs.圍網) • 一日內之族群結構變動 • 產卵季內之改變 --- 體長 和 性比 • 禁漁期長短對此族群之影響 • 產卵季內之改變 --- 繁殖狀況 • 產卵季內之改變 --- 雌性攝食頻度 • 產卵季內之改變 --- 豐度

  26. 性比(♂:♀) • 禁漁期長短對此族群之影響 產卵群在一年之間的性比變化(高度偏向雄性的現象) ,從1996年到目前(2004)間確實受到漁業保護的程度而改變。 應將禁漁期期間延長,使產卵床上的雄性槍烏賊密度增加了,更趨近自然的性比(漁業壓力不存在時的性比)。

  27. 漁具之比較 (魷釣 vs.圍網) • 一日內之族群結構變動 • 產卵季內之改變 --- 體長 和 性比 • 禁漁期長短對此族群之影響 • 產卵季內之改變 --- 繁殖狀況 • 產卵季內之改變 --- 雌性攝食頻度 • 產卵季內之改變 --- 豐度

  28. 產卵季內之改變 --- 繁殖狀況 • 95% 雌性槍烏賊的輸卵管內以充滿卵準備排出 • Mature • 5% 雌性槍烏賊的輸卵管是空的,但有撐大的現象 推測應是近期內產完卵,但尚未補充完畢。

  29. 產卵季內之改變 --- 繁殖狀況 卵粒平均大小 雌性平均體重 • 體型愈大且愈重的雌性,產下的卵粒愈大。 雌性體型愈大→產出的卵愈大→孵化後的幼苗體型愈大→加入成熟群時的存活率愈高(Steer et al. 2003)

  30. 產卵季內之改變 --- 繁殖狀況 卵粒平均大小 雌性平均體重 16/11/04 • 產卵季內卵粒的平均大小有顯著的變動 (F=9.873, df=7, 91, P=0.0001) , 在產卵季剛開始和結束前,卵粒較小,最大出現在11月16日,是產卵季的中間時期。 南方槍烏賊卵的大小在產卵季間變異很大,所以必須使禁漁的期間擴大以保護幼魚,提高活存率。

  31. 漁具之比較 (魷釣 vs.圍網) • 一日內之族群結構變動 • 產卵季內之改變 --- 體長 和 性比 • 禁漁期長短對此族群之影響 • 產卵季內之改變 --- 繁殖狀況 • 產卵季內之改變 --- 雌性攝食頻度 • 產卵季內之改變 --- 豐度

  32. 產卵季內之改變 --- 雌性攝食頻度 性比 雌性平均體重 在採樣期間雌性的胃內容物百分比有顯著的變動,且和雌性在族群中所佔的比率有關 (r=0.726, n=12, P=0.007),表示當族群中的雄性較少(性比趨近1:1或偏向雌性時),雌性能取得較多食物。 • 減少食物競爭,雌性個體更容易獲得食物; • 交配行為減少,雌性個體有更多時間尋找產卵場上或 附近的食物。

  33. 漁具之比較 (魷釣 vs.圍網) • 一日內之族群結構變動 • 產卵季內之改變 --- 體長 和 性比 • 禁漁期長短對此族群之影響 • 產卵季內之改變 --- 繁殖狀況 • 產卵季內之改變 --- 雌性攝食頻度 • 產卵季內之改變 --- 豐度

  34. 產卵季內之改變 --- 豐度 • 用CPUE (individuals per hour)做為豐度指標。 • 雄性的豐度在11月底到禁漁期結束前逐漸增加,而在重新開放商業性漁撈後明顯下降。 • 雌性的豐度在此期間則沒有明顯變化。 雌性的CPUE 雄性的CPUE 雄性群明顯和漁業壓力存在與否有關,雌性則相對維持穩定。

  35. Conclusions

  36. 本研究結果以及Pecl的聲納追蹤研究(未發表)都證明, 隨著禁漁期的增長,越能允許更多雄性槍烏賊聚集於產卵床上。 漁撈作業很明顯會改變族群的自然結構,影響次年的加入量,進而影響整個漁業。 實施禁漁期對保護南方槍烏賊產卵族群是很重要的,建議於產卵高峰期實施較長的禁漁期,以提供產卵族群足夠的保護。

  37. Merry Christmas! Thank you listening for 借圖 焱的繪圖小站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