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k likes | 1.51k Views
世界经济概论. 补充篇. 第十四章 国际货币体系 第十五章 主要发达国家经济 第十六章 主要发展中国家经济 第十七章 转轨国家经济与中国的发展. 第十四章 国际货币体系. 第一节 国际货币体系概述 一、国际货币体系的含义 国际货币制度 汇率制度 储备资产 各国货币可兑换性与国际结算的原则 国际收支的调节方式 国际金融机构 国际货币秩序. 二、国际货币体系的作用. 确定国际清算和支付的手段,并规定世界货币及其同各国货币的关系准则 确定国际收支的调节机制 汇率机制:固定汇率、浮动汇率 对逆差国的资金融通 对货币发行国的国际收支约束机制
E N D
世界经济概论 补充篇
第十四章 国际货币体系 • 第十五章 主要发达国家经济 • 第十六章 主要发展中国家经济 • 第十七章 转轨国家经济与中国的发展
第十四章 国际货币体系 第一节 国际货币体系概述 一、国际货币体系的含义 • 国际货币制度 • 汇率制度 • 储备资产 • 各国货币可兑换性与国际结算的原则 • 国际收支的调节方式 • 国际金融机构 • 国际货币秩序
二、国际货币体系的作用 • 确定国际清算和支付的手段,并规定世界货币及其同各国货币的关系准则 • 确定国际收支的调节机制 • 汇率机制:固定汇率、浮动汇率 • 对逆差国的资金融通 • 对货币发行国的国际收支约束机制 • 确立有关国际货币的协商、监督机制 从双边到多边
国际货币体系的类型 • 确定一种货币体系类型的三条标准 • 货币的基础,即本位币是什么? • 国际流通、支付和交换媒介的主要货币是什么 • 主要流通、支付、交换媒介的货币与本位币的关系 • 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 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是随着国际政治和经济金融形势的变化而发生的。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国际货币体系经历了3阶段的演变: 早期的国际货币体系(国际金本位制→ 国际金汇兑本位制)→布雷顿森林体系→牙买加体系
第二节 早期的国际货币体系一、国际金本位制(Classical Gold Standard) • 历史时期:19世纪80年代--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 • 形成基础:是在英国、拉丁货币同盟、荷兰、若干北欧国家、德国和美国实行国内金本位制的基础上形成的。 “拉丁货币联盟”(The Latin Monetary Union)由法国、比利时、意大利、瑞士和希腊组成,不过它很快就因为成员国各自执行自身的经济政策而瓦解。
货币联盟 在过去的200年中,世界上出现了很多货币联盟。从政治性质上看,可分为政治统一下的货币联盟和主权国家间的货币联盟。从货币管理体制上看,可分为集中型货币联盟和分散型货币联盟,前者是指货币联盟形成统一的货币当局,即是中央银行;后者指几个货币当局并存,但相互协调。把政治性质和货币管理性质结合起来,货币联盟可分为三大类:
政治独立的集中型货币联盟 政治上独立的国家通常是集中型货币联盟,如历史上德国、意大利、瑞士,先完成政治统一,再实现货币联盟,后实行统一货币。再比如美国,全国被划分为12个联邦储备地区,每个地区都可发行美元纸币,但这些纸币按1:1永远可兑换。历史上,货币联盟往往是政治一体化的结果。一旦政治上实现联合,产生一个独立的国家,货币联盟就会随之产生。政治一体化瓦解,货币联盟随之解体,前苏联、捷克斯洛法克、南联盟都是如此。
主权国家分散型货币联盟 1865-1926年,由法国、意大利、比利时、瑞士组成的拉丁货币联盟,以及1872-1931年由丹麦、瑞典和挪威三国组成的斯堪的纳维亚货币联盟,是世界上两个最著名的主权独立国家分散型货币联盟,由于没有独立的中央银行,各国保留自己的铸币权力,政策协调困难,最后以失败告终。 由肯尼亚、坦桑尼亚和乌干达组成的东非共同体实施了共同货币,但这一努力也仅仅维持了10年 。
主权国家集中型货币联盟 主权国家可以加入集中型货币联盟,欧元启动前的法国法朗区,比利时和卢森堡货币联盟,以及实行“美元化”的地区都可以看作主权国家集中型货币联盟。由于没有实现政治一体化,联盟内某个国家发生战争、自然灾害、经济危机等外部或内部冲击时,难以采取诸如财政、货币、汇率等政策应对,往往使联盟解体。阿根廷就曾被迫放弃了比索和美元的联系汇率制度。在这类联盟中,只有比利时和卢森堡经济货币联盟运作的较为顺畅。 欧盟国家的货币联盟也是此种类型的货币联盟。
金铸币本位制的内容 • 黄金是本位货币; • 货币的含金量以法律形式固定,承诺随时以官价无限制地买卖黄金; • 自由铸造、自由窑藏、自由流通、作为商品自由买卖,保证各国物价水平的相对稳定; • 各种价值符号,如银行卷和辅币可按面额自由兑换黄金; • 货币汇率根据本国货币含金量和外国货币含金量之比来确定,实行固定汇率制,货币储备一般是黄金; • 黄金自由输出与输入,保证各国货币之间的比价相对稳定,黄金是国际结算的工具。
黄金输出点与黄金输入点 • 如果美元的金平价为:一盎司黄金=35USD,英镑的金平价为:一盎司黄金=14.58英镑。则英镑对美元的中心汇率为:1GBP=2.4USD。 • 黄金的运输费用为0.6%。 • 美国的黄金输入点为:1GBP=2.385USD。 • 美国的黄金输出点为:1GBP=2.414USD。
金本位制的特征 • 汇率 • 固定汇率 • 储备资产与国际结算 • 黄金是唯一储备资产,各国货币自由兑换 • 国际收支调节 • 价格-铸币机制 • 中央银行的国内信贷措施
物价-铸币机制 金本位制下,国际收支逆差意味着黄金流出,使本国货币供给减少,外国货币供给增加,因此本国物价水平下降,外国物价水平上升,使固定汇率下的本国实际汇率贬值,因而增加了外国对本国商品和劳务的需求,减少了本国对外国商品和劳务的需求。由此国际收支得到改善。本国国际收支顺差则正好相反。 这就是金本位制下国际收支自动平衡的机制。
中央银行的国内信贷措施 • 持续丧失黄金的本国中央银行可能面临无法赎回银行卷的危机,因而尽可能紧缩银根,提高国内利率以吸引外国资金的流入。 • 而黄金储备不断增加的本国中央银行可能购买国内资产,因为这些资产的收益率比“无息”的黄金高,因而增加资本输出和促使资本外流
优缺点 • 优点 • 自动平衡 • 各国货币真实价值保持稳定,促进世界贸易、世界经济的发展 • 缺点 • 自由经济,前提是政府不干预。政府不能采用扩张性货币政策 • 受到黄金产出的影响,黄金产量的增长跟不上世界经济的增长,而黄金产出不足对经济具有紧缩作用 • 黄金生产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二、金汇兑本位 (Gold Exchange Standard) • 背景: (1)国际金本位(金铸币本位制)出现崩溃的苗头。帝国主义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使黄金存量日益集中少数国家,使其它国家的国内金本位制难以维持。金币自由铸造和流通的基础遭到破坏。 (2)各国为了备战,银行券大量发行。一战爆发后,各国终止银行卷与黄金的兑换,禁止黄金出口,国际金本位瓦解。 (3)一战结束后,世界货币金融会议于1922年在热那亚召开,确定了一种节约黄金的国际货币制度--金汇兑本位制。金汇兑本位制于1925年建立。
特点: • 黄金依然是国际货币的基础。 • 本国货币与黄金挂钩,或与另一种与黄金挂钩的货币挂钩,即与黄金保持直接或间接比价。 • 本国货币只能通过挂钩货币兑换黄金,并需在挂钩货币所在国存入一定量的外汇和黄金作为维持货币的平准基金。 • 黄金只在最后关头充当支付手段,以维持汇率的稳定。 与黄金直接挂钩的国家有:英、法、美等国。
金汇兑本位制的优缺点: • 优点: 有金铸币本位制的优点,又节约了黄金。 • 缺点: 黄金数量仍无法满足世界经济增长的需要; 保持固定汇率需要黄金来干预,但汇率波动频繁时,黄金的不足使金汇兑本位制变得十分脆弱。
三、金汇兑本位制崩溃后的国际货币混乱状态 • 1929-1933年,资本主义大危机爆发导致国际金汇兑本位瓦解。 • 危机期间,各国加强外汇管制,实行货币竞争性贬值和外汇倾销,打“以邻为壑”的货币战。 • 危机过后,英、法、美于1936年达成“三国货币协议”,以减少汇率波动,维持货币体系的稳定,但二战的爆发使该协议瓦解。
两次大战的原因 • 由货币紧缩所导致的经济危机 • 国家保护主义 • 对资源的争夺 • 美国的崛起 • 门户开放--自由经济--工业化 • 民族的独立 • 对于当代的启示 • 保护主义 • 经济衰退
第三节 布雷顿森林体系 (Bretton Wood System) 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 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一个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是英美两国争夺国际金融领域主导权的产物。 美国的“怀特计划”--英国的“凯恩斯计划” • 由于美国的政治经济实力远超英国,双方达成协议,并经30多个国家的共同协商,1944年发表了《专家关于建立IMF的联合声明》。 • 1944年7月44个国家在美国的布雷顿森林市召开“联合和联盟国家国际货币金融会议”,通过了以“怀特计划”为基础的《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总称《布雷顿森林体系协定》。
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内容和特征 • 实行黄金—美元本位制的国际货币制度 即以黄金为基础并以美元为最主要的国际储备。这是一种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金汇兑本位制,实行双挂钩原则。 IMF规定成员国应维持实际汇率在基准汇率的1%以内,在基准汇率10%内的浮动需通知IMF,超过10%需经IMF批准。 美元为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黄金为最后的支付手段。美国没有任何调整的余地,各国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自己的储备水平。
双挂钩 美元与黄金挂钩 其他货币与美元挂钩 美元是唯一国际货币 A货币 B货币 黄金 美元 N货币
建立一个永久性的国际金融机构,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通过向会员国提供资金融通,帮助它们调整国际收支不平衡。各国可以根据自身在IMF中存款的份额活动IMF的短期融资。建立一个永久性的国际金融机构,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通过向会员国提供资金融通,帮助它们调整国际收支不平衡。各国可以根据自身在IMF中存款的份额活动IMF的短期融资。 • 取消外汇管制。成员国不得限制经常帐户的支付。 • 争取实现国际收支的对称性调节。短期失衡可以通过IMF贷款解决,长期失衡通过汇率调整解决。
三、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利弊 • 优点 • 固定汇率 • 推动了战后经济的繁荣 • 缺点 • 储备货币的供应缺乏有效的调节机制,导致清偿力与信心的矛盾(特里芬两难)。 • 汇率制度过于刚性,限制汇率政策等手段运用,因而国际收支调节机制效率不高,即过分依赖于国内政策手段,不得不采用牺牲国内经济目标的财政货币政策来调节国际收支,不利于各国内外均衡目标的同时达到。 • 美国与其它国家的调节不对称,调节的重担落在其它国家头上。美国不存在责任,并利用该国际货币制度牟取特殊利益:获取铸币税;增强美国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操纵其它国家的货币政策。 • 逆差国与顺差国调节不对称。德国等顺差国不愿货币升值,结果导致通货膨胀。
特里芬两难(Triffin Dilemma) • 信心与清偿力的矛盾 • 保证美元按固定官价兑换黄金,以维持信心 • 提供足够的国际清偿力(支付能力)--美元 • 矛盾:世界经济增长要求美元供应不断增长。而美元供应受制于美国货币政策和黄金储备,因此美元供应的不断增长使美元同黄金兑换性(按固定比价)难以维持,这使人们对美元的可兑换性信心开始动摇。 • 人们对美元的可兑换性信心危机 美元危机爆发
四、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解体 • 1950s各国从战后中恢复,需要大量美国产品,造成美元荒 • 马歇尔计划、麦克阿瑟计划 • 前三次美元危机及其拯救(1960s美国的贸易、财政双赤字,越战的影响) 1960年的美元危机及拯救:借款总安排、互惠信贷协议、黄金总库 第一次美元危机:1971年8月15日,美国实行“新经济政策”,停止美元兑换黄金。 • 1973年,第四次美元危机爆发,布雷顿森林彻底崩溃。
第四节 牙买加体系(Jamaica system) 一、建立背景 • 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后,全球性的固定汇率制度被五花八门的汇率安排所取代,日元、马克迅速崛起,开始成为各国储备货币; • 在1973年至1975年的第一次石油危机期间 ,浮动汇率制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 1976年IMF临时委员会在牙买加召开会议,签订《牙买加协议》,在此协议基础上形成的国际货币体系即为“牙买加体系”。
二、牙买加协议主要内容 • 增加IMF的SDRs单位,修改成员国在IMF的SDRs的比重 • 取消美元中心汇率制度,确认浮动汇率的合法性。允许各成员国选择自己偏好的汇率制度,但不能“操纵汇率以获得不公平的竞争优势”,这间接支持了浮动汇率制。 • 黄金非货币化 • 提高SDRs的国际储备地位。 • 扩大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融通
牙买加体系的特征 • 多元化的国际储备体系 • 美元、德国马克、日元、ECU、SDRs • 汇率制度多样化 • (发展中国家多选择)可调整的钉住汇率安排---可分别钉住美元、法国法郎、其它货币、SDR和货币篮子 • 有限浮动汇率安排:单一货币的浮动和欧洲货币体系下的联合浮动 • 更灵活的浮动汇率安排:管理浮动安排和独立浮动安排 • 对国际收支的调节
对国际收支的调节 • 汇率调节 • 浮动汇率:相对价格调整来实现 • 实际调节效果打不明显,原因: 发展中国家较低的进出口需求弹性使货币贬值对改善国际收支逆差作用不显著;顺差国不愿本币升值以减少出口;各国中央银行的干预;J曲线效应 • 利率调节 • 利用短期资金的流入流出来调节国际收支 • 可能有副效应:如美国80年代的高利率使外国资金大量流入,导致美元需求大于供给,使美元升值,更不利于美国出口,使其CA更加恶化 • IMF调节 • 贷款来短期调节国际收支 • 但其贷款能力有限,只在发生金融危机时才用 • 直接管制 • 外汇管制
牙买加体系的利弊 • 优点 • 储备货币多元化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特里芬之迷; • 浮动汇率对国际收支有一定调节作用; • 提供了最大限度的汇率安排弹性; • 有多种国际收支调节方式。
缺点 • 不稳定,没有稳定货币体系的机构和硬性的规则。IMF在放弃固定汇率制的同时,也放弃了对成员国的汇率提供干预的责任和义务,因而竞争性贬值或竞争性升值经常发生,国际汇率处于经常性的变动之中,成为国际金融领域引发争端和动荡的一个重要因素。
没有从本质上解决“特里芬两难”,各储备货币仍同时担任世界货币和储备货币所在国本币的双重身份。当维护世界金融秩序和支付能力目标与维护本国国内经济平衡目标发生冲突时,更倾向于后者,从而对它国及至世界经济带来负面影响。没有从本质上解决“特里芬两难”,各储备货币仍同时担任世界货币和储备货币所在国本币的双重身份。当维护世界金融秩序和支付能力目标与维护本国国内经济平衡目标发生冲突时,更倾向于后者,从而对它国及至世界经济带来负面影响。 • 主要储备货币汇率经常波动,对发展中国家不利。 • 国际金融市场汇率风险增大,储备货币管理复杂。
国际收支仍失衡严重,国际收支调节机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IMF只在危机时出手帮助逆差国,反倒是国际私人银行起到了相当大的调节作用。国际收支仍失衡严重,国际收支调节机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IMF只在危机时出手帮助逆差国,反倒是国际私人银行起到了相当大的调节作用。 • 国际收支调节任务仍大部分落在逆差国家头上。 • 货币和金融危机频发,如20世纪80年代的拉美债务危机、90年代后期的亚洲金融危机及随后墨西哥、俄罗斯和阿根廷等国出现的金融危机。
欧元启用与国际货币体系的演进 • 面对牙买加体系的不稳定性,许多国家都在不断调整自己的货币和汇率机制,并寻求建立更加公平合理的国际货币体系。欧元的诞生即是欧洲国家消除汇率风险、减少货币动荡对经济产生负面影响的积极尝试。 • 早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前,欧共体就在探索成立欧洲货币体系(EMS)以增强其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 • 在1969年12月,欧共体在荷兰的海牙商讨成立欧洲经货联盟。 • 1979年,欧共体创造了欧元前身--记账单位“埃居”(ECU)。1979年3月,法、德、意、荷、比、卢、丹麦和爱尔兰正式加入EMS。
1989年4月,欧共体明确了发行统一货币的目标,建议分三个阶段实现。1989年4月,欧共体明确了发行统一货币的目标,建议分三个阶段实现。 • 1995年12月马德里会议上,“Euro”被选为欧洲未来货币名称。 • 1997年6月,欧盟阿姆斯特丹首脑会议通过了《阿姆斯特丹条约》,正式批准了《稳定和增长公约》、《欧元的法律地位》和《新的货币汇率机制》3个文件。 • 1998年5月1日—3日,欧盟布鲁塞尔首脑特别会议确认比利时、德国等11国为欧元创始国。 • 1998年7月1日,欧洲中央银行成立。 • 1999年1月1日,欧元如期启动,以支票、信用卡、股票和债券的方式流通,并进入外汇交易市场。次年6月,希腊加入欧元区。 • 2002年1月1日,欧元纸币和硬币开始在欧元区12国流通,3月1日,欧元区12国的原有本国货币停止流通。
欧元的创立与流通,对国际货币体系产生了重大影响。欧元迅速成为仅次于美元的第二大货币,缩小了与美元的差距,拉大了与其他国家货币的差距,有力地提升了欧元区货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欧元的创立与流通,对国际货币体系产生了重大影响。欧元迅速成为仅次于美元的第二大货币,缩小了与美元的差距,拉大了与其他国家货币的差距,有力地提升了欧元区货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 • 欧元尚难以挑战美元的霸主地位,因为一种货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根本上取决于该经济体在国际经济体系中的地位。而欧洲在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中已经落后于美国。 • 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欧元的创立与流通,都增加了国际结算手段,方便了国际贸易、国际筹资;阻滞了美国利用强大的美元随心所欲干预国际经济、谋取国际金融霸权的进程,分散了国际金融风险。 (近期伊朗威胁美国要以欧元取代美元作为石油计价和国际结算货币,这对美元霸权构成严重威胁)
汇率制度改革的国际经验和教训 • 世界上进行过汇率制度改革的国家大致有两类: 被迫进行汇率制度改革的国家,如一些转轨国家和遭受金融危机的国家; 主动进行汇率制度改革的国家,如智利、印度,以及欧元区国家。这些国家改革的 背景和条件各不相同,取得的效果也大有区别。它们的经验和教训,对中国进行汇率制度改革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转轨国家的汇率制度改革 前苏联和东欧这些转轨国家进行汇率制度改革很大程度上是不得已而为之。实行休克疗法后,这些国家出现持续恶性通货膨胀和GDP大幅度下降。它们不得不做出选择:是让汇率随着通货膨胀而贬值,还是将汇率固定以治理通货膨胀?在资本自由流动的条件下,前者意味着有独立的国内货币政策,后者则意味着放弃独立的国内货币政策。一些转轨国家选择了浮动汇率,比如保加利亚、罗马利亚、俄罗斯和乌克兰;而另外一些国家则选择了固定汇率,比如捷克、匈牙利和波兰。
新兴工业化国家的汇率制度改革 在发生金融危机前,新兴工业化国家普遍有以下特点:高利率、大量短期资本流入、资本帐户开放、经常项目赤字,等等。这些国家的汇率都同美元完全固定或基本固定。在1996年年中美元开始相对日元走强时,它们的货币就不得不随同美元一起升值,经济受到很大冲击。同时,由于高利率吸引了大量短期投机资本,一旦固定汇率制度遭到国际游资的冲击,资本就会发生大规模恐慌性外逃,而这些国家的外汇储备又不足以抵御这种冲击,固定汇率制度随之崩溃。这样,这些国家不得不对汇率制度进行重大调整。
主动进行市场化浮动汇率改革国家的成功经验 • 智利如何逐步实行浮动汇率1999年,智利从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过渡到完全的浮动汇率制度。 第一,逐渐扩大汇率波动幅度。 第二,在汇率开放的过程中实行资本管制。 第三,加大国内体制改革力度。 制度层面的改进 技术层面的改进 第四,发展外汇衍生产品市场并提高私人部门抗风险能力。 第五,在实行浮动汇率后,中央银行在必要时也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但却限于一些例外的情形。
几点主要结论 第一,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汇率制度适合所有国家的所有情形,具体采用何种汇率制度,要根据本国的具体情况来决定。 第二,同那些主动改革汇率制度的国家一样,中国的汇率制度改革要采用渐进的方式,其节奏要同国内经济体制改革的整体步伐相一致,不能迫于国际压力而仓促进行,否则可能会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通过加大金融体制改革力度和完善汇率形成机制,最终实现完全市场化汇率制度将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第三,根据智利和印度这些主动进行浮动汇率制度改革国家的经验,中国目前对资本项目实行适当的管制仍然是必要的。中国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的经验也证明,对资本项目的管制是有用的。至于今后管制的程度和方式,则要视中国经济市场化和汇率制度市场化的程度而定。在发展外汇衍生产品市场和扩大汇率浮动范围时,外汇管理当局要特别注意完善风险控制措施,包括控制国际热钱投机等。
中国的汇率制度改革 • 1994年以前,在国际上看来,中国属于多轨制汇率制度:有黑市、官价,还有外汇额度等。 • 汇率制度改革第一步是多元汇率并轨,同时进行了汇率水平的重估。当时的官方汇率是美元兑人民币1:5.7,黑市上价格不一,不同的地方比率可能是1:9、1:10甚至更多。最后,政府将美元兑换人民币比率确定在1:8.7。从1:5.7到1:8.7,意味着当时人民币很大幅度的贬值,客观上说,这为中国保持外贸的稳定增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1994年1月1日新汇率体制启动,开始实施以调剂价格为单一价格的汇率并轨,强制结售汇,并取消外汇留成。
第二步是建立了统一的外汇市场。1994年4月1日,中国外汇交易中心(CFETS)在上海开业,该中心是一个全国范围的电子交易系统,联结了银行和各调剂中心并进行绝大多数的境内外汇交易。第二步是建立了统一的外汇市场。1994年4月1日,中国外汇交易中心(CFETS)在上海开业,该中心是一个全国范围的电子交易系统,联结了银行和各调剂中心并进行绝大多数的境内外汇交易。 • 1994年~1997年间,中国的外汇体制是有管理的浮动,即“肮脏浮动”(dirty floating),当时波动幅度并不小,1994年是1:8.7,到1996、1997年人民币与美元的兑换比率达到1:8.28,升值幅度不小。这种情况直到1997年才被改变,在当时亚洲爆发金融危机的情况下,中国政府出于负责任的大国的考虑,承诺人民币保持稳定。 • 所谓保持稳定,在实际执行中演变为事实上的钉住美元,此后人民币兑美元的波动幅度很小,甚至是和承诺实行固定汇率制度的一些经济体相比,幅度也要小得多。
2005年7月21日,世界金融市场为之震动—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11年来被视为“天经地义”的美元兑人民币1∶8.2765的比价从此颠覆。2005年7月21日,世界金融市场为之震动—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11年来被视为“天经地义”的美元兑人民币1∶8.2765的比价从此颠覆。 • 为了使人民币汇率更加市场化,增加汇率弹性,扩大汇率波幅,2005年11月24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公告,在银行间市场引进美元做市商制度,并决定于2006年初推出即期询价交易方式。11月25日,央行与10家国内银行首次进行了60亿美元的货币掉期操作。 • 对于2006年人民币汇率的走势,从预期来看,目前人民币汇率已有一定程度的上升,但是仍没有达到人们所认为的均衡汇率,因此人民币汇率上升的预期仍普遍存在。这种预期仍将推动人民币汇率继续上升。
中国金融机构和企业对浮动汇率尚需要一个适应过程,而且在汇率调整对改善国际经济不平衡影响十分有限的情况下,大幅度轻率调整人民币汇率,风险过大,既不利于中国国内经济金融的稳定,也不利于世界经济与美国经济的稳定。因此,在人民币汇率调整方面,“主动性、可控性和渐进性”的基本原则不会变,也不应变。中国金融机构和企业对浮动汇率尚需要一个适应过程,而且在汇率调整对改善国际经济不平衡影响十分有限的情况下,大幅度轻率调整人民币汇率,风险过大,既不利于中国国内经济金融的稳定,也不利于世界经济与美国经济的稳定。因此,在人民币汇率调整方面,“主动性、可控性和渐进性”的基本原则不会变,也不应变。
汇率制度报告:国际货币体系失衡下的中国汇率政策汇率制度报告:国际货币体系失衡下的中国汇率政策 ——2005年中国汇率制度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