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0 likes | 660 Views
医院消防 安全管理. 消防知识安全讲座. 上海市消防总队静安支队 金鑫. 二○一二年十一月. 医院消防 安全管理. 主要内容. 火灾形势分析 医院的火灾危险性及常见的火灾 隐患 消防安全管理措施 新消防法的宣贯. 医院消防 安全管理. 一、当前火灾形势的分析. 医院消防 安全管理. 一、当前火灾形势的分析. 火灾起数: 逐年下降. 经济损失: 稳中有升. 纵览近年来全国的火灾情况,不难发现,随着火灾起数的逐年下降,伤亡人数也随之减少,但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直接经济损失却稳中有升。. 医院消防 安全管理. 二、医院的火灾危险性.
E N D
医院消防 安全管理 消防知识安全讲座 上海市消防总队静安支队 金鑫 二○一二年十一月
医院消防 安全管理 主要内容 • 火灾形势分析 • 医院的火灾危险性及常见的火灾 • 隐患 • 消防安全管理措施 • 新消防法的宣贯
医院消防 安全管理 一、当前火灾形势的分析
医院消防 安全管理 一、当前火灾形势的分析 火灾起数:逐年下降 经济损失:稳中有升 纵览近年来全国的火灾情况,不难发现,随着火灾起数的逐年下降,伤亡人数也随之减少,但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直接经济损失却稳中有升。
医院消防 安全管理 二、医院的火灾危险性 依据NFPA101A《生命安全设计优选方法》,医疗保健建筑的火灾风险水平不但与病人的行动能力相关,而且和病人密度、楼层位置、病人对医护人员的比率、病人的平均年龄以及建筑的耐火等级、防火防烟分区、内部装修、疏散通道、应急照明和疏导标志、灭火系统和火灾报警系统密切相关。因此,医院的火灾危险性主要体现在: 1、疏散难度大。NFPA101把病人的行动能力状态定义为四类:能行动、有限的行动能力、不能行动、不能移动。 2、人员密度大。当前一些大医院人满为患,医院的门诊楼和病房楼属于典型的人员密集场所。据统计,有些医院门诊大厅的高峰时段人流密度可达5~6人/平方米。
医院消防 安全管理 3、医疗设备繁多、致灾因素多。体现在:一是在诊断、治疗中使用的各类医疗器械和电气设备繁多,耗电量大、火灾荷载高,易引发电气火灾;二是在诊断、治疗以及设备维护中使用的多种易燃易爆化学危险品(如酒精、乙醚、甲醇、丙酮、甲醛、松节油等),如操作不当,易引发火灾事故。 某医院病房、医技室内的医疗器械及设备配置
医院消防 安全管理 4、手术室可能形成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 (1)电气设备(如氧气瓶、万能手术台、麻醉机、吸引器、电灼器、激光刀、体外循环机等有制冰系统的设备和监护仪、小型电子压力消毒设备等)。 (2)麻醉剂(如乙醚、甲氧氟烷、氟烷、氧化亚氮、安氟醚等)。上述常用麻醉剂的临床应用的蒸气较低,但在应用O2、N2O和电动器具情况下,并不能排除发生燃烧爆炸的危险。 5、高压氧舱的火灾危险较高。 治疗压力 0.2~0.25MPa,氧浓度23%(最大25%),氧浓度越大,引燃能量越低;压力越大,引燃时间越短。据不完全统计,我国1965~2004年间,高压氧舱火灾事故26起,导致63人死亡、9人重伤。 手术室的麻醉机
医院消防 安全管理 230例麻醉燃烧爆炸事故原因分析 230例麻醉燃烧爆炸事故原因分析
医院消防 安全管理 医院内常见的火灾隐患 1、疏散通道不畅通的现象严重。 2、重视易爆场所,忽视易燃物品。 3、重视设备更新,忽视线路维护。 4、重视明火管理,忽视高温环境。 5、依赖消防设施,忽视技能培训。
医院消防 安全管理 三、消防安全管理措施 一、一般规定 1、消防重点部位 医院应将下列部位确定为消防安全重点部位: (1)容易发生火灾的部位,主要有药品库(房)、实验室、供氧站、输氧管道、高压氧舱等用氧部位、放射科、胶片室、燃气调压设施及燃气(油)锅炉房、厨房等; (2)发生火灾时会严重危及人身和财产安全的部位,主要有病房及重症监护室、门诊部、手术部、医技部、贵重设备工作室、档案室、微机中心、病史室等; (3)对消防安全有重大影响的部位,主要有消防控制室、配电间、消防水泵房等。
医院消防 安全管理 2、消防重点部位管理 应在消防安全重点部位设置明显的消防安全标志,标明“消防安全重点部位”和“防火责任人”,制定和完善相应管理规定和应急处置程序,根据需要配置相应的消防设施、器材,每日进行防火巡查,并作为定期检查的重点。 3、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道管理 (1)医院应保障建筑内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道的畅通,严禁封堵通道和安全出口,并应在医院内不同区域的明显位置该区域的安全疏散指示图,指示图上应标明疏散路线、安全出口、人员所在位置和必要的文字说明。
医院消防 安全管理 3、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道管理 (2)医院内的疏散门和楼梯间的门不应被锁闭,禁止占用、堵塞疏散走道和楼梯间,安全出口、疏散走道、疏散楼梯上不应安装栅栏;当确需控制人员出入或设置门禁系统时,应采取措施使之能在火灾时自动开启或无需管理人员帮助即能从内部向疏散方向开启。 (3)常闭式防火门应保持关闭。楼梯间、走道等部位需要经常保持开启状态的防火门,应保证其火灾时能自动关闭;自动和手动关闭的装置应完好有效。
医院消防 安全管理 二、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管理 1、火种管理(存放和使用易燃易爆危险品的房间、场所,严禁动用明火和带入火种;因设备维护等确需动用明火的办理相关的动火手续并落实安全防护措施) 2、使用管理(应随用随领,严格执行危险品领取登记和清退制度;用过的易燃易爆物品应封口后放入封闭容器内) 3、存放要求(分类存放,危险品仓库,禁止将易燃易爆物品储存在地下室内,使用场所限量存放) 4、消毒和清洗大型医疗设备所用易燃液体管理(专人负责、专柜保管, 限量储存,通风禁明火、防静电)
医院消防 安全管理 三、用火、用电和用气管理 1、用火管理(动火手续并落实安全防护措施,专人负责,安全制度及操作规程) 2、用电管理(线路敷设,新增用电设备防超负荷,照明等高温部位防火,设备及线路维护,特殊场所使用高温电器防火) 3、用气管理(通风及使用)
医院消防 安全管理 四、重点部位防火管理 1、供氧站(选址合理,车辆进出路线,值班制度,专人操作,专业单位维修,切断氧气的应急预案,存放管理,运输及装卸管理,设备管理,气瓶间防火) 2、输氧管道(管道材料,色标管理,敷设要求,接地,切断氧气的应急装置设置) 3、用氧部位 ①高压氧舱(强电不进舱,舱外照明方式,可靠的空调方式,可靠的监控方式,大排量安全阀,控制舱内氧浓度,舱内减少可燃物,附件材质要求,入舱禁忌,检查漏气) ②病房及其他部位(专人操作,专地存放,清洁防火,定时检查)
医院消防 安全管理 四、重点部位防火管理 4、手术部及手术室(预防各种气源漏气,保持良好的通风,按规定使用电气设备,防静电,安全使用电炉、火炉或酒精灯,不储存可燃、易燃药品)
医院消防 安全管理 防火巡查 医院应至少每2小时巡查一次,营业结束后应检查并消除遗留火种。 防火巡查应包括下列内容 用火、用电有无违章情况;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是否畅通,有无锁闭;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是否完好;常闭式防火门是否处于关闭状态,防火卷帘下是否堆放物品;消防设施、器材是否在位、完整有效。消防安全标志是否完好清晰;消防安全重点部位的人员在岗情况;其他消防安全情况。
医院消防 安全管理 防火检查 防火检查应定期开展,各岗位应每天一次,各部门应每周一次,单位应每月一次。 对建筑消防设施检查,应执行GA503(建筑消防设施检测技术规程)和GA587(建筑消防设施的维护管理)的相关规定。
医院消防 安全管理 防火检查应包括下列内容: 消防车通道、消防水源; 安全疏散通道、楼梯,安全出口及其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 灭火器材配置及其完好情况; 建筑消防设施运行情况; 消防控制室值班情况、消防控制设备运行情况及相关记录; 用火、用电有无违章情况; 消防安全重点部位的管理; 防火巡查落实情况及其记录; 火灾隐患的整改以及防范措施的落实情况; 消防安全重点部位人员及其他员工消防知识的掌握情况。
医院消防 安全管理 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与演练 对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的编制内容进行了细化、对演练的组织、实施进行了明确。 单位应根据人员集中、火灾危险性较大和重点部位的实际情况,制订有针对性的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并定期演练。
医院消防 安全管理 预案应包括下列内容: 1、医院灭火和应急疏散应贯彻“快速、有效,先易后难”的原则,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应包括以下内容: (紧急避险禁止) a)应急组织及其构成、指挥协调机制; b)应急物资准备和存放地点; c)火灾现场通信联络、灭火、疏散、救护、保卫等职能小组负责人、组成人员及各自职责; d)火警处置程序; e)应急疏散的程序和措施、方法; f)火灾的程扑救的程序和措施、方法; g)通信联络、安全防护和人员救护的组织与调度程序和保障措施。 h)ICU/CUU室、手术室等不能移动人群应制定单独的灭火、应急预案。 2、医院内传染病门诊及三、四级生物实验室等部位及传染病专科医院、精神卫生专科医院等特殊专科医院应根据本部门或本单位实际在灭火、应急疏散预案中应增加相应的安全防护隔离预案。
医院消防 安全管理 火警处置程序; 应急疏散的组织程序和措施;现场员工应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引导顾客疏散。 扑救初起火灾的程序和措施; 通信联络、安全防护和人员救护的组织与调度程序和保障措施。
医院消防 安全管理 • 组织机构及职责 • 1、医院应根据实际成立由灭火行动组、通讯联络组、疏散引导组、防护救护组及后勤保障组等组织的灭火和应急疏散组织,并定期按预案及各组的职责分工进行相应的演练。 • 2、各职能组应由当班的消防安全责任人、部门主管人员、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保安人员、义务消防队员及其他在岗位的从业人员组成,其职责如下: • a)指挥员:公安消防队到达之前指挥灭火和应急疏散工作,指挥员由医院在场的职务最高者担任; • b)灭火行动组:发生火灾后立即利用医院的消防器材、设施组织扑救; • c)通讯联络组:负责与消防安全责任人和当地公安消防机构之间的通讯和联络,保障通讯联络顺畅; • d)疏散引导组:负责引导人员正确、快速疏散、逃生,协助行动不便者疏散; • e)防护救护组:准备必要的医药用品,协助抢救、护送受伤人员; • f)后勤保卫组:负责抢险物资、器材(具)的供应及后勤保障,维持火场秩序阻止与场所无关人员进入现场,灭火后保护火灾现场并协助公安消防机构开展火灾调查。
医院消防 安全管理 • 预案实施程序 • 当确认发生火灾后,应立即启动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并同时开展下列工作: • 向公安消防机构报火警; • 当班人员执行预案中的相应职责; • 组织和引导人员疏散,营救被困人员; • 使用消火栓等消防器材、设施扑救初起火灾; • 派专人接应消防车辆到达火灾现场; • 保护火灾现场,维护现场秩序。
医院消防 安全管理 • 预案的宣贯和完善 • 应定期组织员工熟悉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并通过预案演练,逐步修改完善。 • 消防演练目的 1、检验各级消防安全责任人、各职能组和有关人员对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内容、职责的熟悉程度。检验人员安全疏散、初期火灾扑救、消防设施使用等情况。 • 2、检验本单位在紧急情况下的组织、指挥、通讯、救护等方面的能力。 • 3、检验灭火应急疏散预案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医院消防 安全管理 医院应至少每半年组织一次消防演练。 宜选择人员集中、火灾危险性较大和重点部位作为消防演练的目标,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火灾模拟形式。 消防演练方案可以报告当地公安消防机构,争取其业务指导。 消防演练前,应通知场所内的从业人员和顾客或使用人员积极参与; 消防演练时,应在建筑入口等显著位置设置 “正在消防演练”的标志牌,进行公告。 演练结束后,应将消防设施恢复到正常运行状态,做好记录,并及时进行总结。
医院消防 安全管理 四、新消防法的宣贯 1、《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修订施行 2008年10月28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于修订通过,已于2009年5月1日起施行。
医院消防 安全管理 1、《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制定目标
医院消防 安全管理 1、《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新法特点
医院消防 安全管理 1、《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消防工作方针
医院消防 安全管理 1、《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消防工作原则
医院消防 安全管理 1、《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消防工作原则 据统计,近10年以来90%以上的重特大火灾都发生在社会单位。 单位是消防安全管理的核心主体。要全面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建立消防安全“自我管理、自我检查、自我整改”的工作机制。 其它场所 社会单位
《消防法》规定的法定职责 医院消防 安全管理 • 第十六条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等单位应当履行下列消防安全职责: • (一)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制定本单位的消防安全制度、消防安全操作规程,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 • (二)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配置消防设施、器材,设置消防安全标志,并定期组织检验、维修,确保完好有效; • (三)对建筑消防设施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检测,确保完好有效,检测记录应当完整准确,存档备查; • (四)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畅通,保证防火防烟分区、防火间距符合消防技术标准; • (五)组织防火检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 • (六)组织进行有针对性的消防演练; • (七)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消防安全职责。 • 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
医院消防 安全管理 《消防法》第五条:任何单位、个人都有维护消防安全、保护消防设施、预防火灾、报告火警的义务。任何单位、成年公民都有参加有组织的灭火工作的义务 《消防法》第二十八条:任何单位、个人不得损坏或擅自挪用、拆除、停用消防设施、器材,不得埋压、圈占消火栓,不得占用防火间距,不得堵塞消防通道
《消防法》第四十四条 任何人发现火灾都应当立即报警。任何单位、个人都应当无偿为报警提供便利,不得阻拦报警。严禁谎报火警。 人员密集场所发生火灾,该场所的现场工作人员应当立即组织、引导在场人员疏散。 任何单位发生火灾,必须立即组织力量扑救。邻近单位应当给予支援
医院消防 安全管理 第六十条 单位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改正,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 (一)消防设施、器材或者消防安全标志的配置、设置不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者未保持完好有效的; (二)损坏、挪用或者擅自拆除、停用消防设施、器材的; (三)占用、堵塞、封闭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或者有其他妨碍安全疏散行为的; (四)埋压、圈占、遮挡消火栓或者占用防火间距的; (五)占用、堵塞、封闭消防车通道,妨碍消防车通行的; (六)人员密集场所在门窗上设置影响逃生和灭火救援的障碍物的; (七)对火灾隐患经公安机关消防机构通知后不及时采取措施消除的。 个人有前款第二项、第三项、第四项、第五项行为之一的,处警告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医院消防 安全管理 落实单位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 • 提高“检查消除火灾隐患能力” • 提高“组织扑救初起火灾能力” • 提高“组织人员安全疏散逃生能力” • 提高“消防宣传教育培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