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0 likes | 614 Views
应 用 文 写 作. 模块四 行政公文写作. 第一节 行政公文概述. 一、公文的概念 1 、 企事业单位 — (有别于私人) 2 、 在管理过程中 — (有别于个人交往) 3 、具有法定效力 — (有别于法律文书) 4 、规范体式 — (有别于其他文体) 5 、 文书 —— (有别于口头交代) 以上 5 个关键词的组合为公文。. 二、公文的作用 : 治 国 理 政 (一)从与其他文体比较看 文体 内容 作用 文学作品 怡情之文 审美
E N D
应 用 文 写 作 模块四 行政公文写作
第一节 行政公文概述 • 一、公文的概念 • 1、企事业单位—(有别于私人) • 2、在管理过程中—(有别于个人交往) • 3、具有法定效力—(有别于法律文书) • 4、规范体式—(有别于其他文体) • 5、文书——(有别于口头交代) • 以上5个关键词的组合为公文。
二、公文的作用: • 治 国 理 政 • (一)从与其他文体比较看 • 文体 内容 作用 • 文学作品 怡情之文 审美 • 议论文 载道之文 明理 • 新闻报道 宣教之文 教化 • 以上文体都无法承担治国理政的责任 • 于是这个重任就落在了公文身上
(二)从历史的理论和实践看 • 理论上 • 1、曹丕的《典论•论文》中说: • “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 文章为四科八体: • 奏 议、书 记、铭 诔、诗 赋 • 实践上 • 2、李斯的《谏逐客书》 • ——使秦王收回逐客的成命。
3、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 • ——提醒唐太宗居安思危 • 唐太宗曾赐手诏,褒奖魏征: • “得公之谏,朕知过矣,当置之几案以比炫韦。” • 魏征病故,唐太宗亲自为他制作了碑文,对侍臣说: • “人以铜为镜,可以整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没,朕亡一镜矣!” • 4、苏轼的《教战守策》 • ——策议全国民众习武。
三、行政公文的特点 • 1、宗旨的政治性:公文是国家意 志的体现。 • 2、作者的法定性:公文的作者必须是一级法人组织;代表的是一级机关单位的意志. • 3、读者的法定性:不同的公文有不同的读者。 • 4、内容的权威性:理解不理解的都要执行。 • 5、体式的程式性:忌别出心裁、标新立异。 • 四、行政公文的种类 共十三种(见书)
五、公文的格式与内容 • (一)文头格式 • 1、版头 :发文机关名+“文件”两字 • 例:福建省人民政府文件(居中) • 2、发文字号:机关代字+年份+序号 • 例:闽政办[2006]16号 • 注意:顺序不能颠倒 • 年份写全称,用方括号 • 序号不用“第” • 3、秘密等级 :分为绝密、机密、秘密(右上角)
4、紧急程度:分为特急、急件 • (位于秘密等级之下) • 5、公文编号(左上角) • 6、签发人(上行文需要签发人,位于发文字号同行右侧) • 例: • N0。0045福建省人民政府秘密 • 闽政办[2005]8号 xxx ——————————————————————
(二)正文格式 • 1、标题 (全称标题即公文式标题) • 发文机关名+(关于)事由+文种 • 注意:一般不用标点符号,两种情况除外 • A.需要引用某文件的名称可用《》 • B.几个单位联合发文可用 、 • 2、主送机关 • 注意:顶格写全称 • 3、正文 • 是公文的主体和核心,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发文缘由 • ——说明发文的目的、依据、缘由 • 简洁,有过渡句 • 第二部分:发文的事项 • ——写清文件内容 • 具体、明确 • 第三部分:结尾 • ——不同的文种用不同的结束语 • 4、附件:一是补充证明材料 • 二是随文转发的原文件
5、发文机关 :即落款或署名 • 6、发文时间 :写具体的年月日 • 注意:以领导人签发的日期为准 • 必须写汉字:二00六年三月五日 • 7、印章: 上不压文,下骑年盖月 • 注意:会议纪要可不盖印章 • 8、附注: 在正文没有说清,需要加以说 • 明的事项。
关于xxxxxx的通知 • 闽交人[2006]7号 • 厅属各单位: •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 xxxxxxxxxxxxxxxxxxxxxxx。 • 1、xxxxxxxxxxxxxxxxxxxxx。 • 2、xxxxxxxxxxxxxxxxxxxx。 • 附件:xxxxxxxx • 福建省交通厅(公章) • 二00六年四月十日 • 附注:本文件可以向媒体公布 • ————————————————————
(三)文尾格式 • 1、主题词(为检索需要) • 类别词—类属词 —文种词(不能颠倒) • 例: 人 医 通知 • 财 奖 决定 • 2、抄送机关 :除了主送机关外的其他机关 • 3、印发机关和时间 :缮印机关或部门 • 印发时间以送印日期为准 • 4、印发份数:共几份
主题词:xx xx xxx • 印发:xxxxxxxxx 2006年7月6日 • 共印:200份 • 六、公文的写作要求(见书)
七、技能训练 • 1.试分析下列标题的毛病,并予改正。 • (1)关于禁止赌博的处罚通知 • (2)自然科学奖励条例 • (3)关于撤消鲜花县设立鲜花市的请示 • (4)关于进一步管好、用好留成外汇的决定。 • (5)关于水灾恢复工作的报告 • (6)机构调整问题的请示
2.试指出下列各发文字号的毛病,并予改正。 • (1)×府办字[2005]十五号 • (2)×府办字[2005]15号 (3)×府办字[05]15号 (4)×府办字[二○○五]15号 (5)[2005]×府办字15号 (6)×府办字[2005]15
第二节 通知 • 一、通知的性质和种类 • 下行文或平行文 • 1、指示性通知,又叫工作通知。 • 2、批示性通知 • (1)批转性通知,着重一个“批”字 • 下级——上级(批示)——转发至下级 • (2)转发性通知,着重一个“转”字 • 上级或不相隶属机关——下级——转发至下下级 • (3)发布性通知
3、知照性通知,类似通告。 • 4、会议通知,指重要会议,非一般会议通知。 • 5、任免通知 • 二、通知的格式与内容 • (一)标题 发文机关+(关于)事由+文种 • (二)发文字号 • (三)正文 • 1、缘由 发通知的原因、目的、依据 • 2、事项 要具体明确,内容多可分条列款 • 3、结尾 可提希望,也可写“特此通知”
批转性通知的正文,将三个内容合成一体,用一句话概括。批转性通知的正文,将三个内容合成一体,用一句话概括。 • 转发性通知的正文,先引文件的标题,并在括号内引发文字号。 • 注意:1、都有附文,附文即原文件。 • 2、少一个部分不能单独成文。 • (三)署名、日期、公章 • 三、写作要求 • 1、按不同的通知要求写,文种不能用错。 • 2、通知的事项必须明确、具体,便于执行。
四、写作技能训练 下面是一篇存在毛病的工作通知,试写出修改稿。 • 机关各直属单位: • 机关游泳池定于6月1日正式开放,6月10日开始办理游泳证。请你们接此通知后,按下列规定,于元月三十日前到机关俱乐部办理游泳手续。 • 一、办证对象:仅限你单位干部或职工身体健康者。 • 二、办证方法:由你单位统一登记名单、加盖印章到俱乐部办理,交一张免冠照片。
三、每个游泳证收费伍角。 • 四、凭证入池游泳,主动示证,遵守纪律,听从管理人员指挥。不得将此证转让他人使用,违者没收作废。 • 五、家属游泳一律凭家属证,临时购买另票,在规定的开放时间内入池。 • ×××俱乐部 • ××××年×月×日 • 机关游泳池办证的通知
第三节 通报 • 一、通报的性质和种类 • 下行文 • 1、表彰性通报——树立榜样,宣传先进 • 2、批评性通报——教育大众,引以为戒 • 3、情况通报——及时传达,引起重视 • 二、写作格式和内容 • (一)标题 与通知相同 • (二)正文 • 1、缘由(1)发通报的缘由、目的 • (2)简介通报的事实
2、事项 (1)具体展开通报事实, 揭示出问题的实质,给人以教育或启示。 (2)奖罚决定和希望 (奖罚决定也可放 • 在开头的缘由部分) • 3、结束语:特此通报 • (三)署名、日期、公章 • 三、写作要求 • 1、事实要真实、典型 • 2、评价要客观、公正 • 3、行文要及时
四、写作训练 请根据下列材料,以××市医药总公司的名义拟一份批评性通报,下发所属各分公司和各县医药公司。 元月上旬以来,××市××医药总店每天派出两名职工推着流动售货车,佩带××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最近发给该店的零售营业执照,在市郊人口稠密处销售人参蜂乳精、阿胶、参类、龟苓膏等二十多种不能用公费报销的高档滋补药物。他们公然违反省卫生厅、省财政厅去年12月30日转发的卫生部《关于滋补、营养、饮料等保健类药品不准公费报销的通知》规定,弄虚作假,给购买者均开具发票,上面写的却是普通中草药或西药。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发现这一情况后已暂时吊销了他们的营业执照,市医药公司也责成他们作出了检讨。
第四节 请示 • 一、[典型案例] • 关于交通肇事是否给予被害者家属抚恤问题的请示 • 最高人民法院: • 据我省××县人民法院报告,他们对交通肇事致被害人死亡,是否给予被害者家属抚恤的问题,有不同意见。一种意见认为,被害者若是有劳动能力的人,并遗有家属要抚养的,给予抚恤。另一种意见认为,只要不是由被害者自己的过失所引起的死亡事故,不管被害者有无劳动能力,都应酌情给予抚恤,我们同意后一种意见。几年来的实践经验证明,这样做有利于安抚死者家属。 • 是否妥当,请批复。 • ××省高级人民法院 • ××××年×月×日
提示 • 这是一篇请求指示的请示。正文内容简洁明了,请示事项单一明确。以“据……报告”作行文依据、背景,然后对交通肇事致被害人死亡是否给予其家属抚恤的问题提出两种不同意见,同时表明行文单位的倾向意见,最后,请求上级单位给予指示。
二、文体知识 • (一)请示的涵义和用途 • 请示适用于— • 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 • 请示是常用的上行文。 • 具体而言,请示的适用范围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 属超出本机关的工作职权范围须经请示批准才能办理的; • 对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或上级机关的有关规定、决定等不甚了解或有不同理解,需请上级机关解释或重新审定的;
工作中出现了新情况、新问题,必须处理却又无章可循,无法可依,有待上级机关批示的;工作中出现了新情况、新问题,必须处理却又无章可循,无法可依,有待上级机关批示的; • 遇到本机关职权范围内很难克服或无力克服的困难,需请上级机关支持、帮助的。 • 属涉及全局性或普遍性的而本机关无法独立解决的工作困难和问题,必须请示上级机关以求得到上级机关的协调和帮助。
(二)请示的特点 • 事前行文性 • 得到上级机关批准后才能付诸实施,不可“先斩后奏”或“边斩边奏”。 • 请求批复性 • 请示行文的目的非常明确,即要求上级机关对请示的事项作出明确的批复。 • 一文一事性 • 即一份请示只能请求指示、批准一件事或解决一个问题。
(三)请示的类型 • 请求指示的请示 • 涉及的是下级机关对政策、方针,在认识上不明确、不理解,或对新问题、新情况不知如何处理的问题。 • 请求批准的请示 • 所涉及的,是下级机关限于自己的职权,无权自己办理或决定的事项。 • 请求支持、帮助的请示 • 这类请示所涉及的,是下级机关遇到了仅靠自己的力量,已很难克服或无法克服的困难。
四、请示的结构和写法 • (一)标题 • 由发文机关、事由和文种构成。 • 标题中的事由要明确,语言要简明。 • “请示”本身含有请求、申请之意,因而标题中应尽量不再写“申请”、“请求”类词语。 • (二)正文 • 请示的正文由三部分组成: • 请示的缘由、事项、请示惯用结束语。 • 原由。即请示的理由或根据。 • 这部分内容要求:实事求是,有理有据,说明充分,条理清楚,开门见山。 • 比较复杂的原由必须写明必要的事实和数据,不能追求简要而作简单化处理,要让领导知晓批准或不批准这个请示将分别出现什么局面。
事项 • 即请求上级机关给予或指示或批准或支持和帮助的具体内容。 • 要求: • 事项具体,有可行性,有可操作性。 • 如果内容比较复杂,则分条列项写。 • 用语要明确,不能含糊其辞。语气要得体。 • 结语 • 通常使用的惯用语有: • “妥否、请批复”、“特此请示,请予批准”、 • “请批准”、“请审批”、“请指示”等。 • 请示结尾绝不能缺少以上类型的惯用语。
五、写作技能训练 • 修改下列这份请示: • 盛达公司关于盛达制衣厂将车库改建为两层楼的请示 • 总公司: • 我公司所属盛达制衣厂,最近翻建车库,同时拆除了司机 、装卸工的宿舍和武装部、基建科的办公室,拆除建筑面积共计510平方米。由于该厂用地紧张,拟在原车库所在地建一幢两层综合楼房,第二层作为已拆除的几个部门的办公室和员工宿舍,第一层作为车库。建设资金自筹。 • 妥否,请批示。 • 盛达公司(公章) • 二00五年八月三十日
第四节 报告 • 一、文体知识 • (一)报告的涵义和用途 • 报告适用于— • 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 • 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 • 报告是重要的上行文。 • 报告的作用:帮助上级及时了解情况,掌握下情,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利于接受上级的监督和指导。
(二)报告的特点 • 反映实践性 • 汇报的工作,是对本单位的工作的回顾或总结。 • 反映的情况,是本单位在工作实践中所碰到的情况或问题。 • 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也只能依据本单位的实践情况。 • 概括陈述性 • 表达方式以叙述和说明为主,叙述和说明却必须是概括性的,只要求作粗线条的勾勒,不能详述事件或工作的过程,更不要求铺排大量的细节。 • 议论多限于夹叙夹议。
(三)报告的类型 • 工作报告 • 即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的报告。 • 多数工作报告不向上级提出工作建议,只汇报某一阶段工作的进展、成绩、经验、存在问题及打算,汇报上级机关交办事项的结果,汇报对某一指示传达贯彻的情况,向上级机关报送物件或材料等,工作报告也可以提出工作建议。提工作建议的报告可分为两类: • (1)呈报类建议报告: • 提出工作建议,只要求上级机关认可。
(2)呈转类建议报告: • 提出工作建议,要求上级机关批准转发(批转)给下级机关执行。 • 情况报告 • 汇报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特别是突发事件、特殊情况、意外事故及处理情况。 • 答复报告 • 答复上级机关询问问题的报告。
四、报告的结构和写法 • (一)标题 • 一般采用完整式公文标题的写法。 • 如果标题中省略了发文机关,则落款时必须写发文机关名称。 • (二)主送机关 • 一般是发文机关的直属上级机关。 • 如有必要报送其他上级机关,可采用抄报形式。
(三)正文 • 工作报告 • 正文围绕主旨展开陈述,内容一般包括: • 基本情况、主要成绩、经验教训、今后意见、或提出有关建议。 • 不同类型的工作报告,汇报的侧重点会有所不同。 • 如果内容较多则分条列项写。 • 情况报告 • 正文围绕主旨,实事求是地概括叙述事件: • 发生的原因、经过、性质,写出处理意见、处理情况或处理建议。
答复报告 • 正文包括两部分内容: • 答复依据— • 即上级要求回答问题 • 答复事项: • 一般报告的结尾都有习惯用语。 • 报告结尾用语: • “特此报告”、“专此报告”、“以上报告,请审示”等呈转类建议报告结尾用语:用“如无不妥,请批转有关单位执行”等请求式用语。
四、注意事项 • 注意报告与请示的区别。 • 其区别主要表现在6个方面: • (1)行文时间不同 • 请示须在事前行文;而报告在事前、事后及事中皆可行文。 • (2)行文的目的、作用不同 • 请示旨在请求上级批准、指示、支持和帮助,需要上级批复 。 • 报告旨在向上级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建议、答复上级询问 。
(3)主送机关数量可以不同 • 请示一般只写一个主送机关。在遇到紧急情况时,才可写多个主送机关。 • (4)写法不同 • 报告侧重于概括陈述情况,总结经验教训, 表述灵活,体现报告性。请示则内容单一,一文一事,侧重于讲原因,陈理由,述事项,体现请求性。
五、技能训练 • 代表本校就基本设施建设拟写一份报告。
第六节 函 • 一、函的性质和种类 • 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集上、下、平行文于一体。是公文“轻骑兵” • 1、商洽函 • 2、询问函 • 3、答复函(如是相隶属机关用报告) • 4、申请函(如是相隶属机关用请示) • 5、告知函(如是相隶属机关用通知) • 6、便函(不属于公文)
二、函的写作格式与内容 • 去函 复函 • (一)标题 公文式标题 文种写明复函或函复 • (二)正文 • 1、缘由 目的、原因 先引来函标题, • 再引发文字号 • 2、事项 具体事项 针对来函答复 • 3、结尾 特此函商 特此函复 • 即请函复 特此函告 • 函复为盼 特此函达 • 敬请函批 此复 • 特此函告
(三)署名、日期、公章 • 三、写作要求(见书) • 1、一函一事 • 2、一开三不 • 开门见山,不兜圈子、不作寒暄、不讲客套。 • 3、一多三少 • 多用敬语,少粗暴、少冷淡、少命令。
四、写作技能训练 • 1、函有哪些分类,写作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 2、学院想让相关专业的学生参观某计算机管理的大型电力中心项目,目的是想增强学生对现代电力工程管理的感性认识。请以该大学名义写一封联系参观事宜的公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