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 likes | 249 Views
。。。禪。 公案 。。。. 勝思惟梵天所問經 大梵天問佛決疑經 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 =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 577 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法會因由分 佛眼清遠禪師 永明延壽禪師 德山宣鑑禪師 龍樹菩薩大智度論卷31. 勝思惟梵天所問經.
E N D
。。。禪。公案。。。 • 勝思惟梵天所問經 • 大梵天問佛決疑經 • 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577 • 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法會因由分 • 佛眼清遠禪師 • 永明延壽禪師 • 德山宣鑑禪師 • 龍樹菩薩大智度論卷31
勝思惟梵天所問經 • 問言:梵天,何故數名有為法耶?梵天答言:以其盡故,名有為法。問言:梵天,有為諸法為住何所?梵天答言:有為法住無為性中。問言:若如是者,有為之法與無為法有何差別?梵天答言:有為之法與無為法文字言說有差別耳,何以故?文字言說即是有為,是無為故。若求有為無為法相,則無差別,以彼法相無差別故。問言:梵天,何等法上有此言語?梵天答言:得無為法,則不分別法上言語。問言:梵天,何等言語名為義耶?梵天答言:所謂為他令心取相,說彼言語,何以故?一切文字名為戲論,而佛如來不住戲論,不依不說,文殊師利,一切言語本非言語,是故佛說一切諸法不可說也,何以故?諸佛如來非彼言語而得名故。
大梵天問佛決疑經: • 世尊在靈山會上拈花示眾, • 是時眾皆默然,唯迦葉尊者破顏微笑, • 世尊曰:『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付囑摩訶迦葉』
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577)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577) • 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身相見如來不?不也,世尊,不可以身見相得見如來,何以故?如來所說身相,即非身相。佛告須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 佛告善現:『於汝意如何?可以諸相具足,觀如來不?』善現答言:『不也,世尊,不應以諸相具足觀於如來,何以故?如來說諸相具足,即非諸相具足』說是語已,佛復告具壽善現言:『善現,乃至諸相具足皆是虛妄,乃至非相具足皆非虛妄,如是以相非相,應觀如來』[唐三藏法師玄奘譯]
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 法會因由分第一(法身如會因緣之由) •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鉢入舍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鉢,洗足已,敷坐而坐。 • 世尊一日陞坐,大眾集定,文殊白椎曰:『諦觀法王法,法王法如是』。世尊便下座。 • 世尊一日陞坐,迦葉白椎曰:『世尊說法竟』便下座。
東山五祖法演門下 佛眼清遠禪師開示: 須是不離分別心,識取無分別心。 不離見聞,識取無見聞底。 不是長連床上閉目闔眼,喚作無見。 須是即見處便有無見。 所以道:居見聞之境,不見、不聞、不到;居思議之地,而思議不及。
永明延壽禪師: • 僧問:『如何是永明妙旨?』 • 師曰:『且喜無交涉』。 • 師有偈曰:『欲識永明旨,門前一湖水,日照光明生,風來波浪起』 • 問:『學人久在永明,為什麼不會永明家風?』 • 師曰:『不會處會取』。 • 曰『不會處,如何會?』。 • 師曰:『牛胎生象子,碧海起紅塵』
德山宣鑑禪師: • 因造龍潭崇信禪師,師問曰:『久嚮龍潭,到來潭又不見,龍亦不現』。 • 龍潭曰:『子親到龍潭矣!』師即休,即時辭去,龍潭留之。一夕,師於室外默坐, • 龍問:『何不歸來?』 • 師對曰:『黑』。 • 龍乃點燭與師,師擬接,龍便吹滅,師乃禮拜,龍曰:『見什麼?』 • 曰:『從今向去,不疑天下老和尚舌頭也』至明日便發, • 龍潭謂諸使徒曰:『可中有箇漢,牙如劍樹,口如血盆,一棒打不迴頭,他時向孤峰頂上立吾道在。』
龍樹菩薩大智度論卷31 • 復次,離有為則無無為,所以者何? • 有為法實相即是無為,無為相者,則非有為。 • 但為眾生顛倒故分別說,有為相者:生滅住異,無為相者:不生不滅,不住不異,是為入佛法之初門 • 若無為法有相者,則是有為;有為法生相者,則是集諦,滅相者則是盡諦。若不集則不作,若不作則不滅,是名無為法如實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