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0 likes | 558 Views
以利用為焦點的評鑑. 指導教授:丁文生 教評一甲: ma11f104 陳淑惠 參考書目:曾淑惠 (2008) ,教育評鑑:理論與實務 的對話,台北,師大。. 報告大綱. 一、 以利用為焦點的評鑑 (一)「以利用為焦點的評鑑」之意涵 (二)「以利用為焦點的評鑑」的前提 (三)「以利用為焦點的評鑑」的實施流程 (四)「以利用為焦點的評鑑」的議題 (五) 對以利用為焦點評鑑的綜合評述 二、 其他管理導向評鑑 (一) 評鑑研究中心模式 (二) 評鑑性評估與結果導向管理. 一、以利用為焦點的評鑑.
E N D
以利用為焦點的評鑑 指導教授:丁文生 教評一甲:ma11f104 陳淑惠 參考書目:曾淑惠(2008),教育評鑑:理論與實務 的對話,台北,師大。
報告大綱 一、 以利用為焦點的評鑑 (一)「以利用為焦點的評鑑」之意涵 (二)「以利用為焦點的評鑑」的前提 (三)「以利用為焦點的評鑑」的實施流程 (四)「以利用為焦點的評鑑」的議題 (五) 對以利用為焦點評鑑的綜合評述 二、其他管理導向評鑑 (一) 評鑑研究中心模式 (二) 評鑑性評估與結果導向管理
一、以利用為焦點的評鑑 (一)「以利用為焦點的評鑑」之意涵 1. Patton(2000)主張以利用為焦點的評鑑,強調意 圖在一種個殊情境下,以利用為焦點,邀集相關 利用評鑑的關係人共同參與評鑑,使得評鑑具有 個別性。而所謂利用就是由有意使用者做有意的 用途。
一、 以利用為焦點的評鑑 (一)「以利用為焦點的評鑑」之意涵 2.評鑑成功與否由評鑑的實用性與真實的使用狀況來 判定。增進實用性的因素包括: (1)評鑑人員定義並了解決策者的個人特質 (2)定義並將焦點置於相關的評鑑問題 (3)過程中,重點放在質性方法論運用,也要關切方 案中變數的陳述 (4)方案行動理論的建構以「對結果的意義」來思考 (5)不同資料蒐集方法的選擇,是依不同情境而定
一、 以利用為焦點的評鑑 (二)「以利用為焦點的評鑑」的前提 1. 意圖使用者對意圖使用的承諾是評鑑的趨力 2. 使用的策略規劃是持續的 3. 評鑑是使用者導向,焦點在特定的、可定義的個人 4. 對評鑑的關係人做仔細與考慮周詳的分析 5. 將焦點置於意圖使用者的意圖使用是最有用的 6. 有計劃且深思熟慮地選擇評鑑的目的與用途 7. 有用的評鑑必須是情境化、適應性的設計
一、以利用為焦點的評鑑 (二)「以利用為焦點的評鑑」的前提 8.意圖使用者對使用的承諾,藉由重要決策中來加以教 育與促進 9.目標是高品質的 10.意圖使用者的高品質參與,會導致高品質有用的評鑑 11.評鑑人員必須是「行動―反應―調適」的 12.評鑑人員要承諾去促進使用 13.評鑑的使用會由於報告與傳播的對象與方法等而有所不同 14.將非瑣碎的財務及時間成本的考量包含進來
一、以利用為焦點的評鑑 (三)「以利用為焦點的評鑑」的實施流程
一、以利用為焦點的評鑑 (四)「以利用為焦點的評鑑」的議題 1.使用者的反應與技術品質 2.使用者的重組 3.建立評鑑使用的能力 4.依評鑑的目的改變評鑑人員的角色 5.以利用為焦點評鑑的政治支持 6.評鑑人員需要特別的技能 7.評鑑的誤用 8.使用者焦點的倫理議題
一、以利用為焦點的評鑑 (五) 對以利用為焦點評鑑的綜合評述 綜合Patton以利用為焦點的評鑑,其特色在於: 1.強調意圖使用者的參與 2.重視情境評鑑 3.重視評鑑者與意圖使用者的協商過程 4.評鑑設計彈性化
二、其他管理導向評鑑 (一) 評鑑研究中心模式 1.倡導者:Alkin 2. 別稱:CSE模式、UCLA模式 3. 說明:Alkin認為評鑑是確定所關切的決策領域,選 擇適切資訊,蒐集並分析資訊,以便向決策者提出 有用的總結性資料報告的歷程,並作為於備選方案 中執行選用決策的依據。
二、其他管理導向評鑑 (一) 評鑑研究中心模式 4. 五種決策領域: (1) 系統評估(system assessment) (2) 方案計畫(program planning) (3) 方案實施(program implementation) (4) 方案改進(program improvement) (5) 方案授證(program certificatipn)
二、其他管理導向評鑑 (二) 評鑑性評估與結果導向管理 1. 倡導者:Wholeyj 2. 說明:將焦點放在方案的成果,主張方案評鑑的目的 在強化基教責任與改進方案的績效,並支持資源配置 及其他政策決定
二、其他管理導向評鑑 (二) 評鑑性評估與結果導向管理 3. 分述: (1) 評鑑性評估:在評鑑的規劃與設計中,為了要 在可行性及成本間取得平衡,並改進方案的績 效,就必須進行評鑑性評估。 (2) 結果導向管理:目的在將管理的焦點從投入及 歷程轉移至成果上,其目標在於改善所傳遞的 服務及方案的效率,提供資源分配及其他決策 制定的參考,和改善社會大眾的信心與支持程 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