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 likes | 446 Views
专题 2 :植物细胞工程. 上杭一中 江建来. 3 月 18 日. (1) 植物组织培养 (Ⅱ) 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推理和评价。 (1) 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及过程、 植物体细胞杂交的过程及应用 。. 一、植物细胞工程 1 . 植物细胞工程技术的理论基础 —— 细胞的全能性 (1) 概念 生物体的细胞具有使后代细胞形成完整个体的潜能,细胞的这种特性叫做细胞的全能性。. ( 2) 理论依据
E N D
专题2:植物细胞工程 上杭一中 江建来 3月18日
(1)植物组织培养(Ⅱ) 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推理和评价。 (1)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及过程、植物体细胞杂交的过程及应用 。
一、植物细胞工程 • 1.植物细胞工程技术的理论基础——细胞的全能性 • (1)概念 • 生物体的细胞具有使后代细胞形成完整个体的潜能,细胞的这种特性叫做细胞的全能性。
(2)理论依据 生物体的每一个细胞都包含有该物种所特有的全套遗传物质,都有发育成为完整个体所必需的全部基因,从理论上讲,生物体的每一个活细胞都应该具有全能性。 (3)全能性的高低(大小) ①受精卵>配子>体细胞。 ②分化程度低的细胞>分化程度高的细胞。 ③植物细胞>动物细胞。 (4)体细胞未表现全能性的原因:基因的表达具有选择性。 (5)体现全能性的条件:处于离体状态,在一定的营养物质、激素和其他外界条件的作用下。
探究 二.植 物 组 织 培 养 技 术 1. 植物细胞表现出全能性的 必要条件是什么? 2. 概括出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 流程简图? 3. 在植物组培过程中,为什么 要进行一系列的消毒,灭菌, 并且要求无菌操作?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流程简图 • 外植体(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 愈伤组织 胚状体、丛芽→植物体。 • 原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 条件:处于离体状态,在一定的营养物质(水、无机盐、蔗糖、氨基酸和有机酸等)、激素(如细胞分裂素、生长素等)和其他外界条件(适宜的温度、PH、无菌等)的作用下。
思考题 1.(2008年江苏高考)下列关于植物组织培养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培养基中添加蔗糖的目的是提供营养和调节渗透压 B.培养基中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影响愈伤组织的生长和分化 C.离体器官或组织的细胞都必须通过脱分化才能形成愈伤组织 D.同一株绿色开花植物不同部位的细胞经培养获得的愈伤组织基因相同
2.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可以归纳为: ―→④。对此叙述有错误的是 () A.②→③的再分化过程中,当细胞分裂素与生长素的浓度比低时,有利于根的生成 B.植物组织培养所依据的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C.③→④过程指植物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阶段 D.②包裹上人造种皮可获得人工种子
3.植物组织培养的培养基中加有激素,下表是培养基中两种植物激素在不同比例时的实验结果;请分析回答:3.植物组织培养的培养基中加有激素,下表是培养基中两种植物激素在不同比例时的实验结果;请分析回答: (1) 6—BA属于类激素,其作用:。 (2)IBA属于类激素,在本实验中的作用是。 (3)在植物组织培养中,脱分化可用的激素组合是实验和实验中的激素浓度关系,再分化时可用的激素组合是实验和实验中的激素浓度关系。 (4)植物组织培养的培养基中,除激素外,还必须含有,它的成分至少应该含有、等。 (5)判断愈伤组织是否产生,依据是看是否产生了。
三.植物体细胞杂交 P36 1.你认为两个来自不同植物的体细胞完成融 合,遇到的第一个障碍是什么? 2.有没有一种温和的去壁方法呢? 3.为什么两个原生质体能发生融合,这与细 胞膜的什么特性有关? 4.如果两个来源不同的原生质体发生了融 合,下一步该做何处理? 5.如何将杂种细胞培育成杂种植株?
原生质层 植物细胞A 植物细胞B 植物细胞融合 植物组织培养 过程 去细胞壁 原生质体B 原生质体A 原生质体融合 正在融合的原生质体 再生出细胞壁 杂种细胞 杂种植物
意义 克服不同种生物 远缘杂交的障碍 原因
思 考 题 1、科学家们为“神舟”四号上的一批“新人”——烟草细胞举办了特殊的“婚礼”。将两个“新人”放入融合室中,当充满液体的融合室中加入直流电时,两个原本相互游离的细胞一下子就贴到一起“窃窃私语”。紧接着,在瞬间高压脉冲的作用下,细胞膜被击出小孔,透过这微小的空间,两股细胞质展开了“心灵的沟通”。渐渐地,细胞核也扭捏着“亲热”起来,20分钟后,它们俩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个新的生命就这样诞生了。 问: (3)用什么方法使两个“新人”亲热起来了? (4)是否细胞核先融合? (5)“新的生命”指的是什么?
2.(2009年浙江模拟)下列有关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2.(2009年浙江模拟)下列有关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用酶解法去掉细胞壁,分离出有活力的原生质体 B.诱导两种植物的原生质体融合,进而形成杂种细胞 C.植物体细胞杂交的最终目的是获得细胞代谢产物 D.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可以克服不同种间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3.通过细胞工程技术,利用甲、乙两种植物的各自优势,培育高产、耐盐的杂种植株。请完善下列实验流程并回答问题:3.通过细胞工程技术,利用甲、乙两种植物的各自优势,培育高产、耐盐的杂种植株。请完善下列实验流程并回答问题:
(1)A是_____酶。B是______。C是具有____性状的幼芽。(1)A是_____酶。B是______。C是具有____性状的幼芽。 (2)若目的植株丢失1条染色体,不能产生正常配子而高度不育,则可用____(试剂)处理幼芽,以获得可育的植株。 (3)由叶片等材料形成的愈伤组织的形态结构特点是_________。 (4)判断愈伤组织是否产生,依据是看是否产生了_________。
【答案】Ⅰ.(1)纤维素酶和果胶 融合的原生质体 耐盐 (2)秋水仙素【答案】Ⅰ.(1)纤维素酶和果胶 融合的原生质体 耐盐 (2)秋水仙素 (3) 排列疏松、高度液泡化、薄壁细胞 (4)排列疏松、无定形、液泡化,具有分生能力的薄壁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