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 likes | 351 Views
如何开展 机构编制 监督检查 工作 12 月1 1 日 · 广州. 案 例. 2009年12月, “ 12310 ” 电话收到X市L县一名干部实名举报:该县文广新局行政编制数5个、领导职数1正2副,在人员满编,领导职数也配满的情况下,仍超编制、超职数配备1名副局长。 根据《12310举报受理工作规定》,省编办将该举报件转X市编办办理,并进行督办。 X市编办及时进行纠错,并在全市范围内进行通报批评。. 疑 问. —— 机构编制管理要求为什么得不到遵守? —— 机构编制监督检查为什么得不到重视? —— 机构编制违纪问题为什么那么难发现?
E N D
案 例 • 2009年12月,“12310”电话收到X市L县一名干部实名举报:该县文广新局行政编制数5个、领导职数1正2副,在人员满编,领导职数也配满的情况下,仍超编制、超职数配备1名副局长。 • 根据《12310举报受理工作规定》,省编办将该举报件转X市编办办理,并进行督办。 • X市编办及时进行纠错,并在全市范围内进行通报批评。
疑 问 • ——机构编制管理要求为什么得不到遵守? • ——机构编制监督检查为什么得不到重视? • ——机构编制违纪问题为什么那么难发现? • ——机构编制监督检查为什么那么难开展?
一、监督检查的意义 • (一)行政管理的要求。行政管理中“决策、执行、监督”三位一体。监督的作用: • 1.督促执行落实决策。 • 2.考核评估执行落实情况。 • 3.反馈情况修正决策和提高执行效率。
一、监督检查的意义 • (二)依法行政的要求。机构编制法律法规规章等对监督检查有明确要求。 • 1.党纪:《解释》、中纪委中编办《加强协作配合的通知》、《移送处理暂行办法》等。 • 2.国法:《宪法》、《组织法》、《公务员法》、《条例》等。 • 3.政纪:《暂行规定》、《通知》等。
一、监督检查的意义 • (三)人民民主的要求。 • 1.人民群众对“小政府、大社会、好市场”的要求:社会主义民主国家的权力是人民对政府的授权,机构编制是权力的载体。 • 2.人民群众对财政支出“成本、效益”的要求:财政来源于人民,政府要以尽量少的钱提供尽量多的公共服务,机构编制是财政支出的重要标准之一。
一、监督检查的意义 • (四)历史发展的要求。 • 1.机构编制资源的紧缺性日益突显,单靠“审批”已经难以支撑机构编制工作的发展。 • 2.行政体制改革的艰巨性日益突显,迫切需要发挥监督检查的作用。 • 3.监督检查手段的有效性日益突显,是突破机构编制发展瓶颈的有效手段。
二、监督检查的内容 • (一)在督查的流程上。 • 1.事前预防:实名制管理、信息公开、宣传教育等。 • 2.事中监管:机构编制执行情况评估、机构编制动态管理等。 • 3.事后惩处:12310举报受理、信访、机构编制核查等。
二、监督检查的内容 • (二)在督查的类型上。 • 1.案件查办:查处机构编制违纪违规问题。 • 2.决策督查:督查机构编制决策事项的贯彻落实。 • 3.执法督查:监督检查机构编制法律法规的执行情况。
二、监督检查的内容 • (三)在督查的任务上。 • 1.对体制改革的督查:行政体制与机构改革的贯彻落实情况。 • 2.对机构设置的督查:名称、性质、规格、内设机构等是否符合规定。 • 3.对编制(职数)管理的督查:是否按照规定核定和使用编制(职数)、配备人员。 • 4.对职能配置的督查:是否按“三定”履行职责,行政审批是否符合要求等。
二、监督检查的内容 • (四)在督查的对象上。 • 1.下级机构编制部门:是否按照规定的权限、程序、范围等对机构编制事项作出决定。 • 2.行政和事业机构:机构编制和人员配备等是否符合机构编制管理规定。 • 3.下级党委、政府:机构编制决策是否符合规定。
三、监督检查的要求 • (一)监督检查的现状。 • 1.地位弱势。在市、县得不到领导的重视,认为监督检查作用不大。 • 2.配备不足。在市、县得不到足够的人、财、物支持。 • 3.难以开展。在市、县得不到有关部门的理解与配合。工作千头万绪,不知从何着手,畏难情绪严重。 • ——做好这项工作有什么要求?
三、监督检查的要求 • (二)监督检查的职权。 • 1.调查权。《条例》第二十一条、《暂行规定》第九条、《移送处理暂行办法》第四条等规定。 • 2.评估权。《条例》第三十五条、《暂行规定》第八条等规定。 • 3.通报批评权。《条例》第三十七条、《暂行规定》第十六条第(一)款等规定。
三、监督检查的要求 • 4.责令纠正权。《条例》第三十七条、《暂行规定》第十六条第(二)款等规定。 • 5.建议处理权。《条例》第三十三条、《暂行规定》第十六条第(四)、(五)款等规定。 • 6.移送处理权。《移送处理暂行办法》第二条。 • ——监督检查要充分运用好这6项权力。
三、监督检查的要求 • (三)工作程序和方法。 • 1.案件查办。主要有以下步骤: • (1)举报受理。接报人记录-形式审查-拟办意见-报监督检查机构领导。 • (2)申请立案。属于受理范围的,书面报告报办领导同意后立案。 • (3)调查核实。可以事先发出通知,也可以秘密进行;可以独立进行,也可以与纪检监察部门联合开展。
三、监督检查的要求 • (4)纠错问责(移送处理)。及时纠正存在的错误,追究有关单位或人员责任或者移送纪检部门处理。 • (5)反馈结果。对实名举报件应向举报人反馈办理情况,并听取举报人的意见。 • (6)办结案件。形成办结意见,报办领导批准后予以办结。交办件要报上级批准。 • (7)督办案件。对交办件不符合规定的,要进行督办。
三、监督检查的要求 • 2.决策督查。主要有以下步骤: • (1)拟订方案。按一事一项要求,提出立项意见,拟定督查方案。 • (2)报批立项。按照一项一批的原则,督查方案须报决策领导批准。 • (3)发出通知。下发督查通知书,告知督查对象相关要求。也可不事先通知。 • (4)组织实施。组织督查组,采取适当的方法和手段开展督查。
三、监督检查的要求 • (5)报告情况。按照一事一报的原则,督查组在完成督查后,应形成督查报告报批准领导审定。 • (6)反馈意见。以书面形式将督查结果反馈督查对象,提出意见和建议。 • (7)跟踪问效。要求督查对象限期报告整改、落实等情况,也可专门进行抽查。
三、监督检查的要求 • 3.执法督查。 • (1)在主体上:监督检查机构同时也是执法机构。 • (2)在内容上:执法权限法定,执法资格法定,执法形式法定,执法程序法定。 • (3)在对象上:针对某项机构编制法律法规规章实施。 • ——执法督查可参考《广东省行政执法责任制条例(2009年)》执行。
三、监督检查的要求 • (四)注意事项。 • 1.要真督实查。检查不走过场,发现问题敢于处理。 • 2.要规范工作。严格遵循办理时限、程序、格式文本等要求。 • 3.要注意方法。在敢督查的同时还要会督查,善于利用各种工作方式。 • 4.要严守纪律。做监督检查的首先要以身作则,廉洁奉公,遵纪守法。
讲解结束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