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1

第二章 煤炭气化原理

第二章 煤炭气化原理. 第一节 煤炭气化方法. 第二节 煤炭气化原理. 知识目标. 熟悉与理解气化过程的理论基础与煤气平衡组成的计算. 掌握煤炭气化方法、煤炭气化原理. 了解地下气化. 能力目标. 会判断实际用煤气化时的主要影响因素. 能掌握煤炭气化反应. 会解释 T 、 P 对气化的影响. 煤的气化. 一 个复杂的多相 物理及 化学过程. 是煤或煤焦与气化剂 ( 空气、氧气、水蒸气、氢等 ) 在高温下发生化学反应将煤或煤焦中有机物转变为煤气的过程. 是获得基本有机化学工业原料的重要途径. 煤气.

nydia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二章 煤炭气化原理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二章 煤炭气化原理 第一节 煤炭气化方法 第二节 煤炭气化原理 《煤炭气化工艺》

  2. 知识目标 熟悉与理解气化过程的理论基础与煤气平衡组成的计算 掌握煤炭气化方法、煤炭气化原理 了解地下气化 《煤炭气化工艺》

  3. 能力目标 会判断实际用煤气化时的主要影响因素 能掌握煤炭气化反应 会解释T、P对气化的影响 《煤炭气化工艺》

  4. 煤的气化 一个复杂的多相 物理及 化学过程 是煤或煤焦与气化剂(空气、氧气、水蒸气、氢等) 在高温下发生化学反应将煤或煤焦中有机物转变为煤气的过程 是获得基本有机化学工业原料的重要途径 《煤炭气化工艺》

  5. 煤气 • 定义:气化剂通过炽热固体燃料层时,所含游离氧或结合氧将燃料中的碳转化成的可燃性气体。 • 煤气的有效成分:为一氧化碳、氢气、甲烷等 • 用途:其可作为化工原料、城市煤气和工业原料。 《煤炭气化工艺》

  6. 煤炭气化设备 《煤炭气化工艺》

  7. 地面气化 气化技术 地下气化 2-1煤炭气化方法(一)气化技术 将煤从地下挖掘出来后再经过各种气化技术获得煤气的方法称地面气化。 • 煤炭地下气化,就是将埋藏在地下的煤炭进行有控制的燃烧,通过对煤的热作用及化学反应而产生可燃气体的过程。 • 其过程集建井、采煤、气化工艺合二为一,将传统的物理采煤方法转变为无人无设备的化学采煤方法,省去了传统的采煤机械设备和地面气化炉笨重复杂设施。 • 其生产煤气具有安全性好、投资少、见效快、污染少、效益高等显著优点,深受世界各国的重视,被誉为第二代采煤方法。 《煤炭气化工艺》

  8. 建地下气化炉的两种技术途径 • 在正开采或废弃的煤矿井中可启建地下气化炉,由人工掘进的方式在煤层中建立起气化巷道,并在进气孔底部巷道壁筑起一道密闭墙(促使定向燃烧煤层),便可将密闭墙前面的煤炭点燃。单套炉由气化通道进气孔、辅助孔和出气孔组成,气化通道于同一煤层内连通各孔。但该技术人工竖井深度受限,因受煤层的地应力和煤层温度制约。 巷道式建地下气化炉技术 • 即采用常规的油气井钻井技术,钻一口一般的长祼眼水平井段,与另外的二口直井于同一煤层内以洞穴式相连通。单套地下气化炉仍由气化通道、进气孔、辅助孔和出气孔等组成。将进气孔底部的气化穴煤炭点燃,鼓入汽化剂促使连续气化煤炭,由辅助孔鼓入氢气,气化通道内仍有氧化带、还原带和干馏干燥带出现。此种建地下气化炉技术于国外多采用,但国内的辽河油田于2005年内成功建起了首座钻井式地下气化炉,开创了国内建地下气化炉新阶段。但因钻井井径受限,制约着单套炉规模化开采 钻井式建地下气化炉技术 《煤炭气化工艺》

  9. 地下气化的概况 煤炭地下气化开采能有效地利用矿物能源资源,毕竟国内井工可采煤炭含量仅占煤炭资源储量的11.43%,地下气化开采就是有效利用资源的途径。 目前山东、山西、内蒙古、贵州、河南、四川、辽宁等地区都在引入煤炭地下气化技术,使“报废”的煤炭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煤气组成为:φ(C02):9%~11%; φ(CO):15%~19%; φ(H2):14%~17%; φ(CH4);1 4%~1 5%; φ(O2):0. 2%~0.3%; φ(N2):53%~55%。 《煤炭气化工艺》

  10. 煤炭地下气化原理 《煤炭气化工艺》

  11. (二)地面气化技术的分类 外热式 传热方式 内热式 是指利用外部给气化炉提供热量的过程。 其热源可由加热外部炉壁来加热燃料,炉壁需选用耐火度高且导热性好的材料; 同时也可用高度过热水蒸气(1100 ℃); 另外也可用加热水蒸气和粉末燃料的混合物到1100℃.达到水煤气反应温度。 其原理如图所示 煤在气化过程中不需外界供热,而是利用煤与氧反应放出热量来达到反应所需温度,即燃烧一部分气化所用燃料,将热量积累到燃料层里,再通入水蒸气发生化学反应制取煤气。 其原理如图 此过程的反应式如下: 《煤炭气化工艺》

  12. (二)地面气化技术的分类 富氧气化 纯氧气化 气化介质 加氢气化 水蒸气气化 气化剂是富氧空气 气化剂是纯氧气体 气化剂是氢气。加氢气化是由煤与氢气在温度为800~1000 ℃,压力在1~10MPa下反应生成甲烷的过程。煤与氢的反应中仅部分碳转变成甲烷。此时可加水蒸气、氧气与未反应的碳进行气化生成H2、CO、C02等。 气化剂是水蒸气 《煤炭气化工艺》

  13. 煤气分类 空气煤气 混合煤气 煤气 水煤气 半水煤气 定义:是以空气为气化剂生成的煤气。 成分:含有60%的N2和一定量的一氧化碳、少量二氧化碳和氢气 特点:热值最低,主要作为化学工业原料,煤气发动机燃料等。 定义:以空气和适量的水蒸气的混合物为气化剂所生成的煤气 成分:含有N2,CO,CO2,H2。 特点:这种煤气在工业上一般用作燃料。 定义:是以水蒸气作为气化剂生成的煤气. 成分:其中氢气和一氧化碳的含量共达85%(体积分数)以上,用作化工原料。 是以水蒸气为主,加适量的空气或富氧空气同时作为气化剂制得的煤气。 合成氨时较多使用半水煤气,此时氢气与一氧化碳的总质量是氮气质量的3倍。 《煤炭气化工艺》

  14. (三)其他分类 (1)以入炉煤块度分类可分为粉煤炭气化、块煤炭气化等。 (2)以燃料在炉内的状况分类移动床气化、沸腾床气化、气流床气化、熔融床气化等。 《煤炭气化工艺》

  15. 第二节 煤炭气化原理 煤的气化是指利用煤或半焦与气化剂进行多相反应产生碳的氧化物、氢、甲烷的过程,主要是固体燃料中的碳与气相中的氧、水蒸气、二氧化碳、氢之间相互作用。也可以说,煤炭气化过程是将煤中无用固体脱除。转化为可作为工业燃料、城市煤气和化工原料气的过程。 《煤炭气化工艺》

  16. 一、气化过程主要化学反应 一次反应 二次反应 总反应 《煤炭气化工艺》

  17. 副反应 S+02 S02 S02+3H2 H2S+2H20 S02+2CO S+2CO2 2H2S十S02 3S+2H20 C+2S CS2 C0+S COS N2十3H2 2NH3 N2+H20+2C0 2HCN+02 N2+X02 2NOx 《煤炭气化工艺》

  18. 各种煤气组成 《煤炭气化工艺》

  19. 二、气化过程的物理化学基础 • 煤的反应性是指煤的化学活性,是煤与气化剂中的氧、水蒸气、二氧化碳等的反应能力。煤的反应性是决定气化方法的一个重要因素。 • 煤炭气化的总过程有两种类型的反应,即非均相反应和均相反应。前者是气化剂或气态反应产物与固体煤或煤焦的反应;后者是气态反应产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或与气化剂的反应。 • 煤的气化过程是热化学过程,影响其化学过程的因素很多(气化介质、燃料接触方式、工艺条件)。为了清楚地分析、选择工艺条件,现首先分析煤炭气化过程中的化学平衡及反应速度。 《煤炭气化工艺》

  20. (一)气化反应的化学平衡 在煤炭气化过程中,有相当多的反应是可逆过程。特别是在煤的二次气化中,几乎均为可逆反应。在一定条件下,当正反应速度与逆反应速度相等时,化学反应达到化学平衡。 化学平衡时 《煤炭气化工艺》

  21. 1、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当化学平衡时,化学平衡常数为 从上式可以看出,若△H为负值时,为放热反应,温度升高,b值减小,对于这类反应,一般来说降低反应温度有利于放热反应的进行。反之,若△H为正值时,即吸热反应,温度升高,kp值增大,此时升高温度有利于吸热反应的进行。 《煤炭气化工艺》

  22. 1、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对于气化反应式 • 两反应过程均为吸热反应。在这两个反应进行过程中,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即升高温度对制气的主反应有利。 《煤炭气化工艺》

  23. 2.压力的影响 平衡常数KP不仅是温度函数,而且随压力变化而变化。 压力对于液相反应影响不大,而对于气相或气液相反应平衡的影响是比较显著的。 根据化学平衡原理,升高压力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进行;反之,降低压力,平衡向气体体积增加方向进行。在煤炭气化的一次反应中,所有反应均为增大体积的反应,故增加压力,不利于反应进行。 《煤炭气化工艺》

  24. 压力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分析 • 如果△n<0,增大压力Kp后,P△v减小。KP不变,KN保持不变,就不能维持平衡,所以当压力增高时,KN必然增加因此加压有利。既加压平衡向体积减少或分子数减小的方向移动。 • 如果△v>0,则正好相反,加压将使平衡向反应物方向移动,因此,加压对反应不利,这类反应适宜在常压甚至减压下进行。 • 如果△v=0 ,反应前后体积或分子数无变化,则压力对理论产率无影响。 《煤炭气化工艺》

  25. 粗煤气组成与气化压力的关系 由上述可知,在煤炭气化中,可根据生产产品的要求确定气化压力,当气化炉煤气主要用作化工原料时,可在低压下生产;当所生产气化煤气需要较高热值时,可采用加压气 化。这是因为压力提高后,在气化炉内,在H2气氛中,CH4产率随压力提高迅速增加. 而甲烷生成反应为放热反应,其反应热可作为水蒸气分解、二氧化碳等吸热反应热源,从而减少了碳燃烧中氧的消耗。 也就是说,随着压力的增加,气化反应中氧气消耗量减少;同时,加压可阻止气化时上升气体中所带出物料的量,有效提高鼓风速度,增大其生产能力。 《煤炭气化工艺》

  26. 加压气化炉与常压气化炉生产能力 在常压气化炉和加压气化炉中,假定带出物的数量相等,则出炉煤气动压头相等,可近似得出,加压气化炉与常压气化炉生产能力之比如下式所示: 对于常压气化炉,p1通常略高于大气压,当pl=0.1078MPa左右时,常压、加压炉的气化温度之比T1/T2=1.1~l.25,则由此式可得:V2/Vl=3.19~3.41 《煤炭气化工艺》

  27. (二)气化反应速度的影响因素 非均相气化反应机理 ①气体反应物向固体(碳)表面转移或扩散。 ②气体反应物被吸附在固体(碳)表面。 ③被吸附的气体反应物在固体(碳)表面起反应而形成中间配合物。 ④中间配合物的分解或与气相中到达固体(碳)表面的气体分子发生反应。 ⑤反应物从固体(碳)表面解吸并扩散到气流主体 气化反应速度除了与第③、④步的化学反应速度有关外,还取决于第①、②、⑤步的物理扩散过程。煤炭气化时,包括了碳的氧化、二氧化碳还原、水蒸气分解三个主要气一固相过程. 《煤炭气化工艺》

  28. 分析- 1.碳在气化过程中的氧化 在T<1200℃时,一级反应产物C0与C02的物质的量相等.即nco=nC02;而在较高温度T>1600℃(零级反应)时,nCO=2nCO2,反应速度方程如下: 《煤炭气化工艺》

  29. 2.二氧化碳在气化过程中的还原 • 碳将二氧化碳还原成一氧化碳是重要的二次反应,该反应很大程度上确定了所获得的煤气的质量。 • 在这一还原反应中,温度对反应的影响很大,在较低温度下.还原速度较小,当温度大于300℃时,还原反应以显著速度进行,其还原过程是复杂的多项反应.形成固体表面配合物及其分解产物。 • 其中,化学吸收过程分为三步,第一步是CO2和燃料中的碳在碳表面形成六环形的碳氧初次配合物,第二步是六环形的碳氧配合物分解形成放射性的co和非活性二次碳氧配合物;第三步是非活性碳氧配合物分解形成非活性的co分子和C的游离原子。 • 反应速度公式如下: 《煤炭气化工艺》

  30. 3.水蒸气分解过程 一次反应 二次反应 化学速度表达式 《煤炭气化工艺》

  31. 三 、煤气平衡组成的计算 (一)以空气为气化剂时煤气组成的计算 1、碳与氧平衡组成的计算 《煤炭气化工艺》

  32. 由上表可见,反应式在温度为700~1700°C范围内时,可见,三个方程中反应物几乎完全反应,即以上三个反应是不可逆的。而式却不同由上表可见,反应式在温度为700~1700°C范围内时,可见,三个方程中反应物几乎完全反应,即以上三个反应是不可逆的。而式却不同 从kp3可见,在煤气发生炉中可能的温度变化范围内,其平衡常数的对数值,在正、负值之间变动,即其平衡组成中的CO和C02的相对含量,随平衡时温度的不同变化很大。 《煤炭气化工艺》

  33. 平衡时CO、CO2的组成的计算 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 如平衡时气体总压为p,各组分的分压分别为pco和pCO2.设气体中只有CO和C02两种气体, CO的物质的量的分率为x,则pco=px,pco2=(1-x),由此可得kp。: 平衡常数与压力的关系 由此可计算出不同压力、不同温度下的X值,即可求出平衡时CO、CO2的组成。 《煤炭气化工艺》

  34. CO2平衡转化率的计算 • 工业生产中如果以空气为气化剂,因而与空气中的氧同时进入煤气发生炉的还有氮气。由于氮气的存在,稀释了气体混合物中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的浓度,也就是降低了它们的分压,因此,平衡向生成一氧化碳的方向移动。 • CO2平衡转化率 《煤炭气化工艺》

  35. 2.碳与氧反应的产物组成和用气量计算 • 在生产过程中,碳与氧的反应难以达到平衡,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没有消耗尽的氧气同时存在。如以空气为气化剂,空气用量为v空,发生一次反应产生煤气为V,煤气中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气与过剩的氧气分别用VCO:VCO2=1:2表示,则产物组成和用量可计算如下。 • 一次反应(空气吹风): • 取V空等于lm3为计算基准,由上述反应可知,当生成二氧化碳时反应前后无体积变化,而当生成一氧化碳时,因V(02):V(CO)=1:2,即0.5mol氧气反应,生成lmol一氧化碳,气体体积则增加了一氧化碳的0 .5倍。 • 根据气化过程的原子平衡关系: • 则 《煤炭气化工艺》

  36. 举例 【例2-l】已知吹风气中C02的含量为16%、02的含量为0 5%(如不考虑吹风气中氢、甲烷的含量及煤中含氧量),试求吹风气中一氧化碳组成及通入每1m3(标准状况)空气,所得吹风气的量。 解:巳知yCO=0. 16,yO2=0. 005 《煤炭气化工艺》

  37. 3、理想空气煤气计算 • 空气煤气是以空气作气化剂反应产生的煤气。在理想状态下的气化过程中,碳全部转化为一氧化碳。此时煤气生成的总过程可用下式表示: 组成计算: V=22.4X (2+3.76)/2×12=5.38M3/Kg 产率计算: 热值计算: 气化效率: 《煤炭气化工艺》

  38. (二)、以水蒸气为气化剂 1、碳与水蒸气反应的化学平衡 高温下的碳与水蒸气反应,可生成含有氢气、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反应如下: 根据平衡常数与上式可求出该温度下的水煤气的组成 《煤炭气化工艺》

  39. 2、碳与水蒸气反应的产物组成和用气量的计算2、碳与水蒸气反应的产物组成和用气量的计算 碳、氢气、二氧化碳、甲烷外,还有大量未分解的水蒸气。如水蒸气通入量为y(标准%况),得到的干燥水煤气量为V干(标准状况),水蒸气分解率为ū,干水煤气中的CO,CO2、H2、CH4的组成分别为,yCO、yCO2,yH2、yCH4,则有如下关系。 干水煤气中各组分间的关系如下 《煤炭气化工艺》

  40. 本章小结 1、煤炭气化技术 2、地下气化技术 3、地面气化技术分类 4、气化过程主要反应 5、气化过程的物理化学基础 6、煤气平衡组成的计算 《煤炭气化工艺》

  41. 再见 《煤炭气化工艺》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