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7

第十七章总需求 - 总供给模型

第十七章总需求 - 总供给模型. 第一节总需求曲线 第二节总供给的一般说明 第三节长期总供给曲线 第四节短期总供给曲线 第六节总需求曲线与总供给曲线移动的效应. 第一节总需求函数. • ( 一 ) 总需求及总需求函数: 总需求是经济社会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由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需求和国外需求构成。在不考虑国外需求的情况下,总需求函数被定义为产量(收入)和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它表示在某个既定的价格水平下,经济社会需要多高水平的收入。 • ( 二 ) 总需求的三种效应 (1) 、利率效应 P↗ → 实际货币供给↘→ r↗→i(r)↘ →y↘ (2) 、实际余额效应

nydia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十七章总需求 - 总供给模型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十七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 第一节总需求曲线 • 第二节总供给的一般说明 • 第三节长期总供给曲线 • 第四节短期总供给曲线 • 第六节总需求曲线与总供给曲线移动的效应

  2. 第一节总需求函数 • •(一)总需求及总需求函数:总需求是经济社会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由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需求和国外需求构成。在不考虑国外需求的情况下,总需求函数被定义为产量(收入)和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它表示在某个既定的价格水平下,经济社会需要多高水平的收入。 • •(二)总需求的三种效应 • (1)、利率效应 • P↗→实际货币供给↘→r↗→i(r)↘ →y↘ • (2)、实际余额效应 • P↗→金融资产实际价值↘→个人收入↘→消费↘→y↘ • (3)、所得税效应 • P↗→名义国民收入↗→所得税纳税档次↗→消费支出↘→y↘

  3. (三)、总需求曲线的推导 • (1)、总产出总支出法推导总需求曲线设价格为P0时,产出水平为y0;当价格P↗(到P1) →投资↘,消费↘ →总支出水平↘ →总支出曲线下移→均衡产出↘(到y1) →总需求曲线是下降的。 • (2)、用代数法推导总需求曲线 • 总需求函数的表达式:在IS、LM表达式中消去利率r 即可。

  4. (3)、用IS-LM图形推导AD曲线 • IS与LM相交,当价格水平下降时,意味着实际货币供给增加,故LM曲线向右移动,这使得均衡产出水平增加了,这样,价格水平P和产出y的对应关系必然是反方向变动的。同时,价格水平的变化对储蓄和投资均不会产生影响,故IS曲线的位置也不会移动。 • 因为由利率效应,知: • 价格↘→ 投资↗→ 实际货币供给(M/P)↗→产出↗

  5. 四、扩张性财政货币政策对总需求曲线的影响 • 在同一价格水平下,扩张性财政货币政策使产出水平增加,于是总需求曲线会向右移动。 • 思考题(判断正误): • 1、LM曲线向右移动,会促使AD曲线向右移动。( ) • 2、IS曲线向右移动,会促使AD曲线向右移动。( )

  6. 第二节总供给的一般说明 • 一、总供给与总供给函数的概念 • 1、总供给主要是由生产性投入(最重要的是劳动和资本)的数量和这些投入组合的效率(即社会技术)决定的。 • 2、总供给函数表示总产量和一般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总供给函数的几何表示即为总供给曲线。 • 其作用机制为:

  7. 二、宏观生产函数与潜在产量 • 三、劳动市场均衡理论 • 在工资和价格具有完全伸缩性的情况下,经济中的产量始终等于潜在产量。

  8. 长期总供给曲线 • 一、预备知识 • 1、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中关于“短期”和“长期”的含义的区别在微观经济学中,短期是指资本规模相对不变的时间区间,长期是指资本规模为可变的时间区间。 • 在宏观经济学中,短期主要是指合同期,即指名义工资相对固定的时间区间。长期主要是指名义工资或物价可以调整的相对时间区间。 • 2、劳动力市场是完全竞争市场,在长期均衡条件下,实际工资或者劳动力的价格应该等于其生产成本,等于不变的常数。

  9. 二、长期总供给曲线的逻辑推导 • P ↗→W/P↘→ NS ↘ND ↗→W ↗→ (W/P)f不变→ Nf不变→ yf不变 • 三、长期总供给曲线的图形及其意义 • 结论① :垂直的长期总供给曲线的经济含义是,在长期中,实际产出主要由充分就业数量的生产要素决定,也就是说,在经济中的价格和工资调整发生之后,长期的产量水平将恒为常数。

  10. 结论②:垂直的长期总供给曲线的政策含义是,旨在影响总需求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只能使价格水平发生变动,并不能影响实际产量。也就是说,在长期内,财政和货币政策是无效的。结论②:垂直的长期总供给曲线的政策含义是,旨在影响总需求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只能使价格水平发生变动,并不能影响实际产量。也就是说,在长期内,财政和货币政策是无效的。

  11. 短期总供给曲线——凯恩斯模型 • 一、短期的含义 • 短期是指名义工资保持相对不变的时间区间。 • 二、主流学派对短期总供给曲线的分析或解释: • (1)实际成本效应: • P ↗→W/P↘ → 成本C↘→ QS ↗→ 短期总供给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方倾斜的曲线 • (2)货币幻觉效应 • P ↗,W ↗→名义收入↗→消费c ↗→ QS ↗→短期总供给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货币幻觉

  12. (3)短期总供给曲线与凯恩斯主义总供给曲线的图形(3)短期总供给曲线与凯恩斯主义总供给曲线的图形

  13. 二、特殊形式:反L形总供给曲线 • 反L形总供给曲线的含义是:在达到充分就业国民收入以前,经济社会大致能以不变的价格水平提供任何数量的国民收入,而在达到充分就业以后,只能引起价格水平的提高。

  14. 凯恩斯主义对经济波动的解释 • 一、用AD-AS模型解释萧条、高涨和滞涨状态的短期收入和价格水平的决定 • 短期中,从需求方面来看,我们可以用图形表示萧条状态和高涨状态,见图。

  15. 从供给方面来看,可以用图形表示滞涨状态和软着陆状态,见图。从供给方面来看,可以用图形表示滞涨状态和软着陆状态,见图。

  16. 二、用AD-AS模型解释长期即充分就业状态的收入和价格水平的决定二、用AD-AS模型解释长期即充分就业状态的收入和价格水平的决定 • 三、主要结论 • 资本主义经济短期内的萧条和过度繁荣是不可避免的,必须采用凯恩斯主义政策,而在长期内,政策是无效的。

  17. 总需求曲线与总供给曲线移动的效应 • 一、凯恩斯情形(总供给曲线为水平线) • 二、古典情形(总供给曲线为垂直线) • 三、常规情形(总供给曲线为向右上方倾斜线) • 四、总供给曲线移动的效应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