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 likes | 348 Views
第十七章总需求 - 总供给模型. 第一节总需求曲线 第二节总供给的一般说明 第三节长期总供给曲线 第四节短期总供给曲线 第六节总需求曲线与总供给曲线移动的效应. 第一节总需求函数. • ( 一 ) 总需求及总需求函数: 总需求是经济社会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由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需求和国外需求构成。在不考虑国外需求的情况下,总需求函数被定义为产量(收入)和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它表示在某个既定的价格水平下,经济社会需要多高水平的收入。 • ( 二 ) 总需求的三种效应 (1) 、利率效应 P↗ → 实际货币供给↘→ r↗→i(r)↘ →y↘ (2) 、实际余额效应
E N D
第十七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 第一节总需求曲线 • 第二节总供给的一般说明 • 第三节长期总供给曲线 • 第四节短期总供给曲线 • 第六节总需求曲线与总供给曲线移动的效应
第一节总需求函数 • •(一)总需求及总需求函数:总需求是经济社会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由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需求和国外需求构成。在不考虑国外需求的情况下,总需求函数被定义为产量(收入)和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它表示在某个既定的价格水平下,经济社会需要多高水平的收入。 • •(二)总需求的三种效应 • (1)、利率效应 • P↗→实际货币供给↘→r↗→i(r)↘ →y↘ • (2)、实际余额效应 • P↗→金融资产实际价值↘→个人收入↘→消费↘→y↘ • (3)、所得税效应 • P↗→名义国民收入↗→所得税纳税档次↗→消费支出↘→y↘
(三)、总需求曲线的推导 • (1)、总产出总支出法推导总需求曲线设价格为P0时,产出水平为y0;当价格P↗(到P1) →投资↘,消费↘ →总支出水平↘ →总支出曲线下移→均衡产出↘(到y1) →总需求曲线是下降的。 • (2)、用代数法推导总需求曲线 • 总需求函数的表达式:在IS、LM表达式中消去利率r 即可。
(3)、用IS-LM图形推导AD曲线 • IS与LM相交,当价格水平下降时,意味着实际货币供给增加,故LM曲线向右移动,这使得均衡产出水平增加了,这样,价格水平P和产出y的对应关系必然是反方向变动的。同时,价格水平的变化对储蓄和投资均不会产生影响,故IS曲线的位置也不会移动。 • 因为由利率效应,知: • 价格↘→ 投资↗→ 实际货币供给(M/P)↗→产出↗
四、扩张性财政货币政策对总需求曲线的影响 • 在同一价格水平下,扩张性财政货币政策使产出水平增加,于是总需求曲线会向右移动。 • 思考题(判断正误): • 1、LM曲线向右移动,会促使AD曲线向右移动。( ) • 2、IS曲线向右移动,会促使AD曲线向右移动。( )
第二节总供给的一般说明 • 一、总供给与总供给函数的概念 • 1、总供给主要是由生产性投入(最重要的是劳动和资本)的数量和这些投入组合的效率(即社会技术)决定的。 • 2、总供给函数表示总产量和一般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总供给函数的几何表示即为总供给曲线。 • 其作用机制为:
二、宏观生产函数与潜在产量 • 三、劳动市场均衡理论 • 在工资和价格具有完全伸缩性的情况下,经济中的产量始终等于潜在产量。
长期总供给曲线 • 一、预备知识 • 1、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中关于“短期”和“长期”的含义的区别在微观经济学中,短期是指资本规模相对不变的时间区间,长期是指资本规模为可变的时间区间。 • 在宏观经济学中,短期主要是指合同期,即指名义工资相对固定的时间区间。长期主要是指名义工资或物价可以调整的相对时间区间。 • 2、劳动力市场是完全竞争市场,在长期均衡条件下,实际工资或者劳动力的价格应该等于其生产成本,等于不变的常数。
二、长期总供给曲线的逻辑推导 • P ↗→W/P↘→ NS ↘ND ↗→W ↗→ (W/P)f不变→ Nf不变→ yf不变 • 三、长期总供给曲线的图形及其意义 • 结论① :垂直的长期总供给曲线的经济含义是,在长期中,实际产出主要由充分就业数量的生产要素决定,也就是说,在经济中的价格和工资调整发生之后,长期的产量水平将恒为常数。
结论②:垂直的长期总供给曲线的政策含义是,旨在影响总需求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只能使价格水平发生变动,并不能影响实际产量。也就是说,在长期内,财政和货币政策是无效的。结论②:垂直的长期总供给曲线的政策含义是,旨在影响总需求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只能使价格水平发生变动,并不能影响实际产量。也就是说,在长期内,财政和货币政策是无效的。
短期总供给曲线——凯恩斯模型 • 一、短期的含义 • 短期是指名义工资保持相对不变的时间区间。 • 二、主流学派对短期总供给曲线的分析或解释: • (1)实际成本效应: • P ↗→W/P↘ → 成本C↘→ QS ↗→ 短期总供给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方倾斜的曲线 • (2)货币幻觉效应 • P ↗,W ↗→名义收入↗→消费c ↗→ QS ↗→短期总供给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货币幻觉
(3)短期总供给曲线与凯恩斯主义总供给曲线的图形(3)短期总供给曲线与凯恩斯主义总供给曲线的图形
二、特殊形式:反L形总供给曲线 • 反L形总供给曲线的含义是:在达到充分就业国民收入以前,经济社会大致能以不变的价格水平提供任何数量的国民收入,而在达到充分就业以后,只能引起价格水平的提高。
凯恩斯主义对经济波动的解释 • 一、用AD-AS模型解释萧条、高涨和滞涨状态的短期收入和价格水平的决定 • 短期中,从需求方面来看,我们可以用图形表示萧条状态和高涨状态,见图。
从供给方面来看,可以用图形表示滞涨状态和软着陆状态,见图。从供给方面来看,可以用图形表示滞涨状态和软着陆状态,见图。
二、用AD-AS模型解释长期即充分就业状态的收入和价格水平的决定二、用AD-AS模型解释长期即充分就业状态的收入和价格水平的决定 • 三、主要结论 • 资本主义经济短期内的萧条和过度繁荣是不可避免的,必须采用凯恩斯主义政策,而在长期内,政策是无效的。
总需求曲线与总供给曲线移动的效应 • 一、凯恩斯情形(总供给曲线为水平线) • 二、古典情形(总供给曲线为垂直线) • 三、常规情形(总供给曲线为向右上方倾斜线) • 四、总供给曲线移动的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