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0 likes | 621 Views
如何改善 CRT 的疗效. 黄德嘉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内科. 选择合适的病人 选择恰当的植入时机 左室电极植入位置 术后综合管理. 选择合适的病人. LBBB VS RBBB QRS 宽度 缺血和非缺血性心衰. QRS 形态对疗效的影响. 非 LBBB 病人 CRT 反应率低. 非 LBBB 病人 QRS 宽度选择≥ 150ms 的依据. 2012 ESC 指南的新改变. 左室扩大程度不作为适应证指标 IV 级心功强调应为非卧床患者, CRT 仅改善症状减少住院而不降低死亡率 强烈推荐选择 LBBB 病人. QRS 宽度. MADIT-CRT 实验.
E N D
如何改善CRT的疗效 黄德嘉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内科
选择合适的病人 • 选择恰当的植入时机 • 左室电极植入位置 • 术后综合管理
选择合适的病人 • LBBB VS RBBB • QRS宽度 • 缺血和非缺血性心衰
2012 ESC指南的新改变 • 左室扩大程度不作为适应证指标 • IV 级心功强调应为非卧床患者,CRT仅改善症状减少住院而不降低死亡率 • 强烈推荐选择LBBB病人
MADIT-CRT实验 QRS宽度与一年后左室重构逆转的关系
CARE HF :缺血性心衰和非缺血性心衰的比较 Wistrom E . et al : Eur Heart J 2009
Reverse试验:缺血性心衰和非缺血性心衰( Ⅰ/ Ⅱ心功)左室重构比较 Linde et al . JACC 2010;56:1826
合并疾病对病人选择的影响 • 严重肾功能不全:4-5级 血清肌肝>3.0mg/dl • 严重肺功能不全(COPD) • 外科换瓣术或放疗后(解剖结构改变)
从危险因素到心力衰竭 心肌梗死 冠脉内血栓 心律失常和EF下降 猝死 心肌缺血 重构 B 冠心病 心脏扩大 C和D 动脉硬化 左室肥厚 HF 危险因素 高血压 高脂血症 糖尿病 吸烟 肾脏疾病 死亡 A
心衰器械治疗策略的重大转变 2012 指南 BLACK PACE • 治疗时机前移 • 重度心衰(III,IV)轻度心衰(II) • 心功能相对正常,心室起搏依赖;电不同步
非卧床Ⅳ级心功 • CRT临床试验中>75%病例为Ⅲ级心功,少数为Ⅳ,D级心衰。 • 这类病人中,如果经常需要正性肌力药物治疗,不能耐受β-阻滞剂,植入CRT后症状改善不明显,心衰住院事件增多,不应将CRT作为挽救性治疗措施。 —— 2012 EHRA/HRS 专家共识
MADIT-CRT试验:左室电极位于心尖部终点事件发生率增加MADIT-CRT试验:左室电极位于心尖部终点事件发生率增加
左室电极位于疤痕区和非疤痕区的比较(复合终点:死亡+心衰住院)左室电极位于疤痕区和非疤痕区的比较(复合终点:死亡+心衰住院) —Khan Fz , ACC 2010 . TAGET 试验
Incremental 试验:将左室电极放在左室最后收缩部位 —Van Deursen C at al . Circ Arrhythm.Electtophysiol 2009;2:580
QLV间期的测量 —Ellenbogen K A et al . Smart –AV trial, Circalation .2011
6个月CRT反应率与QLV间期的关系 —Ellenbogen K A et al . Smart –AV trial, Circalation .2011
左心室电极位置选择的建议 • 尽可能放在左心室最后电激动或最后收缩的部位。 • 术中测量右室—左室电极部位电激动的时间差,有助判断左室电极位置是否恰当,至少应大于75ms. • 左室电极不应放在心梗后的心肌瘢痕部位。 • 一般情况下应选择心脏后静脉或侧静脉及其分支,应避免将左室电极放在心尖部。
CRT术后优化药物治疗的重要性 • 慢性心衰患者心功能的动态变化(稳定、恶化或改善)合并其他疾病状态的改变,均需随时调整(优化)药物治疗 • 对CRT有反应者药物优化治疗的目的:(1)进一步改善症状;(2)调整心衰一线药物的使用,使患者在降低死亡率方面进一步获益;(3)减少ICD电击;(4)治疗心律失常和其他伴发疾病 • 对CRT无反应者:寻找与器械无关的原因并采用相应药物治疗
心衰病人用药复杂 • 平均每天服9-13种药 • 需同时治疗多种疾病: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房颤 • 心衰治疗的一线用药: β-阻滞剂、ACEI或ARB,醛固酮拮抗剂、利尿剂对血压、血电解质、肾功均有影响
CRT术后停速尿(20mg qd)5天 液体指数 阻抗 AT/AF 负荷 房室起搏比 (100%→25% ) 平均心率 病人活动量
术后药物使用与ICD治疗的关系 ——SCD-HeFT亚组分析 ACEI或ARB ICD治疗(VT/VF)组:94%(175) ICD未治疗组: 94%(519) 95%CI 0.88(0.48-1.61) P=(0.67) β-阻滞剂 ICD治疗组: 56%(105) ICD未治疗组:75%(413) 95%CI 0.55(0.41-0.73)P ﹤0.0001 ——Poole JE ESC 2012 Munich,Germany
预测ICD治疗的多因素分析 SCD-HeFT试验 ——Poole JE ESC 2012 Munich,Germany
与器械无关的CRT无反应常见原因 • 心律失常 • 贫血 • 瓣膜病 • 心肌缺血 • COPD • 肾功衰 • 睡眠呼吸暂停 • 抑郁(11%-28%),焦虑(11%-26%)
CRT术后优化药物治疗 • 优化药物治疗在CRT术后随访中与器械随访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 • 优化药物治疗可提高CRT的反应率 • CRT提供了增加RASS系统阻断剂用量的可能性。争取达到靶剂量和最佳剂量的联合用药,将使CRT患者在症状改善,减少ICD电击和降低死亡率方面进一步获益 • 器械的诊断参数为及时准确优化药物治疗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
提高CRT疗效 • 选择理想适应症的病人:心功能,QRS(LBBB),肾功能,合并疾病 • 寻找并纠正无反应的原因:过早停用利尿剂,摄入食盐过多,贫血,肾功衰,甲状腺功能减退,心律失常, • 更换左室电极位置 • 双心室起搏比例应达到90%以上 • 重新程控起搏器,AV,VV间期 • 优化药物治疗:起搏器诊断参数的应用,心律失常,肺阻抗(容量负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