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 likes | 183 Views
科技法與科技倫理. 災區再造的震思與震動. ※ 前言. 家戶田野訪談與調查: 社會脈絡、權力結構、重建意見、村史、老照片等。. 參考資料 :王俊秀,環境社會學的想像。第十一章,環境與社區;災區再造的震思與震動,頁 250 。. ※ 震思: 理論的對話與連結. ㄧ、自我博物館化理論 終生學習中的自我博物館化主張 : 每個人都是博物館,藉著不斷的探索與學習,除了專業能自我展示外,更應該充實其他非專業的館藏,以對抗單視野化。至於社會學中的自我博物館化主張 : 社會運動即是一種展示,強調社會引爆面,使得弱勢者與非主流得以去中心化。.
E N D
科技法與科技倫理 災區再造的震思與震動
※前言 • 家戶田野訪談與調查: • 社會脈絡、權力結構、重建意見、村史、老照片等。 教育部100學年度第1學期現代公民核心能力課程改進計畫:「科技法與科技倫理」 徐振雄老師 參考資料 :王俊秀,環境社會學的想像。第十一章,環境與社區;災區再造的震思與震動,頁250。
※震思: 理論的對話與連結 • ㄧ、自我博物館化理論 • 終生學習中的自我博物館化主張:每個人都是博物館,藉著不斷的探索與學習,除了專業能自我展示外,更應該充實其他非專業的館藏,以對抗單視野化。至於社會學中的自我博物館化主張:社會運動即是一種展示,強調社會引爆面,使得弱勢者與非主流得以去中心化。 教育部100學年度第1學期現代公民核心能力課程改進計畫:「科技法與科技倫理」 徐振雄老師
二、3C理論(社區濃度、社會氣候與地區文化)二、3C理論(社區濃度、社會氣候與地區文化) • 日本的造町運動所強調的3C(commuvity,climate and culture)論點使得社區營造由社區建築的硬體面轉向社區經營的軟體面(西村,1997)。 • 首先為社區濃度:是社區為動詞,以修補網路與建構網路來強化「共同體意識」,累積社區濃度。共同體意識包括:環境意識、故鄉意識與風險意識。其次為社會氣候(氣氛):藉公共論述將民眾意識「公民化」,要創造一個永續村莊或流域,必先要讓在地居民先具永續性。 教育部100學年度第1學期現代公民核心能力課程改進計畫:「科技法與科技倫理」 徐振雄老師
三、生物區域主義(bio-regionalism) • 人類學中的祭祀圈或信仰圈,意指一個以主祭神為中心,共同舉行祭祀的信徒所屬的地域單位,其成員則以主祭神名義下之財產所屬的地域範圍內之居民為限。 教育部100學年度第1學期現代公民核心能力課程改進計畫:「科技法與科技倫理」 徐振雄老師 參考資料 :王俊秀,環境社會學的想像。第十一章,環境與社區;災區再造的震思與震動,頁254-256。
※震動:永續發展的實踐 • 環境社會學主張環境是由社會所生產出來的。而社會則是由行動者、空間與活動加上時間的箭互動而成。 • 教育部環保小組顧問會議討論之校園博物館化: • 環境綠色教學:鄉土教材、生態觀察手冊、環境探險手冊、綠色學習護照、校園與故鄉解說員:社區報校園特派員、校園永續論壇。 教育部100學年度第1學期現代公民核心能力課程改進計畫:「科技法與科技倫理」 徐振雄老師 參考資料 :王俊秀,環境社會學的想像。第十一章,環境與社區;災區再造的震思與震動,頁257-258。
參考資料: • 王俊秀,環境社會學的想像, • 台北:巨流,2001年。 • 第十一章/環境與社區,頁247-264。 • 災區再造的震思與震動 教育部100學年度第1學期現代公民核心能力課程改進計畫:「科技法與科技倫理」 徐振雄老師
END 教育部100學年度第1學期現代公民核心能力課程改進計畫:「科技法與科技倫理」 徐振雄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