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 likes | 1.08k Views
山东省 济钢 高级中学 卢世庆 邮箱: sdjnjg@163.com Qq:1250997570. 课程性质. 地理科学 —— 兼跨 “ 社会科学 ” 和 “ 自然科学 ” 两个学科领域的学科 中学地理课程 —— 兼跨 “ 人文与社会 ” 和 “ 科学 ” 两个学习领域. 学习领域. 科目. 必修学分. 选修 I 学分. 选修 II 学分. 语言与文学. 语文. 10. 国家为满足学生学习兴趣和未来发展需要,在共同必修的基础上,各学科课程设置了若干选修模块,供学生选择。.
E N D
山东省济钢高级中学 卢世庆 邮箱:sdjnjg@163.com Qq:1250997570
课程性质 地理科学 ——兼跨 “社会科学” 和 “自然科学”两个学科领域的学科 中学地理课程 ——兼跨 “人文与社会” 和 “科学”两个学习领域
学习领域 科目 必修学分 选修I学分 选修II学分 语言与文学 语文 10 国家为满足学生学习兴趣和未来发展需要,在共同必修的基础上,各学科课程设置了若干选修模块,供学生选择。 学校根据当地社会、经济、科技、文化以及自身条件开设的校本课程,供学生选择。 外语 10 数学 数学 10 人文与社会 政治 8 历史 6 地理 6 科学 物理 6 化学 6 生物 6 技术 信息技术 4 通用技术 4 艺术 艺术或 音乐、美术 6 体育与健康 体育与健康 11 综合 实践活动 研究性学习 15 社区服务 社会实践 2 6
地理学两个显著的特点: 1、综合性:地理环境是地球表层各种自然因素、人文因素有机组成的整体系统。 2、地域性:地理学不仅研究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和空间结构,而且阐明地理事物的空间差异和空间联系,并致力于揭示地理事物的空间运动、空间演变的规律。 地理学在解决当代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等问题中具有重要作用。
08全国2卷39题(3)简要说明驼峰航线穿越地区的主要地形特征。(10分)08全国2卷39题(3)简要说明驼峰航线穿越地区的主要地形特征。(10分) (3)平均海拔高3分,山河相间3分,山高谷深(地形复杂,地势崎岖)4分 (4)当时的运输机沿该航线飞行面临的主要阐难有哪些7(10分) (4)飞行高度高,空气稀薄,地形复杂,气流紊乱,对流比较旺盛,天气多变,多云雨等(每答对一项给3分,满分10分。
张某承包了0.5公顷耕地,种植结构变化如图1。当地1月均温为3℃。完成1~2题。张某承包了0.5公顷耕地,种植结构变化如图1。当地1月均温为3℃。完成1~2题。 1.张某承包的耕地可能位于 A.珠江三角洲 B.太湖平原 C.华北平原 D.松嫩平原 2.导致种植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市场需求B.生产经验 C.自然条件 D.国家政策
1、学习公民必备的地理。建立具有时代性和基础性的高中地理课程,提供未来公民必备的地埂知识,增强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生存能力。关注人口、资源、环境和区域发展等问题,以利于学生正确认识人地关系,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珍爱地球,善待环境。1、学习公民必备的地理。建立具有时代性和基础性的高中地理课程,提供未来公民必备的地埂知识,增强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生存能力。关注人口、资源、环境和区域发展等问题,以利于学生正确认识人地关系,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珍爱地球,善待环境。 课程理念 2、满足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建立富有多样性、选择性的高中地理课程,满足学习探索自然奥秘、认识社会生活环境、掌握现代地理科学技术方法等不同学习需要。
课程理念 3、注重对地理问题的探索。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开展地理观测、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 转变教的观念: 转变学的方式: 学习小组分组原则: 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优势互补
课程理念 4、强调信息技术在地理学习中的应用。充分考虑信息技术对地理教学的影响,营造有利于学生形成地理信息意识和能力的教学环境。 5、注重学习过程评价和学习结果评价的结合。重视反映学生发展状况的过程性评价,实现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手段多样化,强调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
课程理念 形成性评价: 是“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的评价,旨在确认学生的潜力,改进和发展学生的学习”。形成性评价的任务是“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做出评价。其目的是激励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精神。”
课程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获得地球和宇宙环境的基础知识;理解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的主要特征,以及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 2、了解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理解人文地理环境的形成和特点;认识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及其主要途径。 3、认识区域差异,知道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和解决途径。 4、学会独立或合作进行地理观测、地理实验、地理调查等基本技能;掌握阅读、分析、运用地图、地理图表和地理数据的技能。
二、过程与方法 1、初步学会通过多种途径、运用多种手段搜集地理信息,尝试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对地理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并把地理信息运用于地理学习过程。 2、尝试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提出探究方案,与他人合作,开展调查和研究,做出评价,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3、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表达、交流、反思自己地理学习和探究的体会、见解和成果。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 2、关心我国的基本地理国情,关注我国环境与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增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3、了解全球的环境与发展问题,理解国际合作的价值,形成正确的全球意识。 4、增强对资源、环境的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增强关心和爱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必修课程——地理 1 宇宙中的地球(地球的宇宙环境、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地球的圈层)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地壳内部物质循环、地表形态的内外力因素、大气受热过程、气压带风带、锋面等天气系统、水循环、世界洋流)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自然地理要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及地域分异规律)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的影响、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影响、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发展的意义、自然灾害的成因及危害)
必修课程——地理 2 人口与城市(不同人口增长模式及地区分布、人口迁移、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城市的空间结构、城市地域结构、城市化、地域文化对人口城市的影响) 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农业区位和工业区位因素、工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生产活动的地域联系与交通运输)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人类所面临的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战略)
必修课程——地理 3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区域的含义、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产业转移和资源调配对区域环境的影响) 区域可持续发展(以某区域为例,分析区域的环境发展、流域开发与治理、工农业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等问题)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的功用,数字地球的含义)
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1、了解区域的含义。 2、以两个不同区域为例,比较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 3、以某区域为例,比较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4、举例说明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1、了解区域的含义。 (1)区域自然地理要素: 位置、地形、气候、水文、植被、土壤、自然资源、自然灾害 (2)区域人文地理要素(高中地理): 人文:人口、城市、工业、农业、交通、可持续发展
2、以两个不同区域为例,比较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2、以两个不同区域为例,比较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 区域差异比较是认识区域特征、区际联系、区域发展的重要方法,结合实例,了解区域的特征;了解不同类型的区域及其划分依据;认识区域内部各要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整体性特征、把握区域的比较优势;能够运用地图或资料,比较两个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差异,掌握比较区域差异的基本方法,探究区域差异形成的原因、问题的所在、可持续发展的途径是进行区域教学的重要目的。 试题立意
08山东题表1是中美两国的两个苹果产区与北半球苹果生长最适宜区的气候条件和生产成本的相关资料。据表回答3—4题。08山东题表1是中美两国的两个苹果产区与北半球苹果生长最适宜区的气候条件和生产成本的相关资料。据表回答3—4题。 3.表中的美国产区最可能位于 A.300N—400N西海岸 B.300N—400N东海岸 C.密西西比河三角洲 D.五大湖区 4.表中的中国产区与美国产区相比,具有的优势是 ①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条件更适宜 ②气温年较差大,有利于苹果糖分的积累 ③夏季光照条件较好 ④劳动力成本较低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1山东26题(4)以加利福尼亚谷地(北部)和大盆地为对比区域,以“自然条件影响农业生产活动”为主题,简要分析两地农业区域差异,完成表3内容。11山东26题(4)以加利福尼亚谷地(北部)和大盆地为对比区域,以“自然条件影响农业生产活动”为主题,简要分析两地农业区域差异,完成表3内容。 表3 加利福尼亚谷地(北部)和大盆地农业区域差异比较
3、以某区域为例,比较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3、以某区域为例,比较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1)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对资源的利用不同 采集狩猎阶段——农业社会阶段 ——工业社会阶段——后工业化阶段 (2)资源的发现 (3)政策的改变
4、举例说明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4、举例说明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1)产业转移: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这种现象叫做产业转移 产业转移是发生在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之间的一种重要的经济现象,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达区域的部分企业顺应区域比较优势的变化,通过跨区域直接投资,把部分产业的生产转移到发展中区域进行,从而在产业的空间分布上表现出该产业由发达区域向发展中区域转移的现象 分类: 国内的产业转移叫做区域产业转移. 跨国的产业转移叫国际产业转移
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 1、劳动力因素 2、内部交易成本因素 3、市场因素 4、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 5、国家政策的调整 6、原生产的用地紧张,地价昂贵 7、环境污染等
产业转移的影响 1.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 2.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 3.改变了区域地理环境 (自然、人文) 4.改变了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 环境质量 城市化
(2)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矿产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水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物种引入
29.(35分)根据相关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表4为山东省各地市1992──2005年累计外商直接投资额占全国同期累计外商直接投资总额的比重(%)。其中,制造业是外商直接投资的主要领域。 (3)依据表4概括山东省外商直接投资集中分布的两个地带,并说明其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8分) (4)简要回答这种分布对山东省经济发展的主要影响。(3分) (4)有利影响:有利于生产要素向东部沿海和胶济沿线地带集中,带动山东区域经济的发展,促进东部沿海和胶济沿线地带产业结构升级(调整)(有利于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的建设) 不利影响:扩大山东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 (3)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带,胶济铁路沿线地带(或沿济南、淄博、潍坊、青岛一线) 地理位置;经济基础(产业、工业基础);基础设施(交通);政策
2.区域可持续发展 如何根据每个区域地理环境的特点,因地制宜地制定发展战略,使区域的发展与地理环境相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区域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1)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诸如水土流失、荒漠化等发生的原因,森林、湿地等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1)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诸如水土流失、荒漠化等发生的原因,森林、湿地等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
1、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 黄土高原 西南石漠化 东南丘陵 东北黑土流失
(2008,海南)对黄土丘陵沟壑区某地,相同面积、不同土地覆盖水土流失的观测结果如表2。据此完成8~9题。(2008,海南)对黄土丘陵沟壑区某地,相同面积、不同土地覆盖水土流失的观测结果如表2。据此完成8~9题。 降雨量 (mm) 降雨强度 混交林地 坡耕地 荒草地 油松幼林地 径流量(L) 泥沙量(kg) 径流量(L) 泥沙量(kg) 径流量(L) 泥沙量(kg) 径流量(L) 泥沙量(kg) 33 弱 111 0.1 155 41.3 153 4.7 154 18 14 很强 29 0.5 327 39.4 71 0.8 212 25 19 强 28 0.3 113 1.2 51 0.4 52 0.6 8.相同降雨强度下,泥沙量由小到大依次为( ) A.混交林地 坡耕地 荒草地 油松幼林地 B.混交林地 油松幼林地 坡草地 荒草地 C.混交林地 油松有林地 荒草地 坡耕地 D.混交林地 荒草地 油松幼林地 坡耕地 9.下列判断中,符合该地情况的是( ) ①自然恢复植被的生态效益优于人工单一树种针叶林 ②开垦坡地可有效改善当地生态 ③森林树种越丰富,生态效益越优 ④退耕还林的生态效益优于退耕还草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人为原因: 陡坡开荒 过度放牧 不合理的利用土地 乱伐树林 开矿、修路、工程建设
水土流失危害: 对土壤、地形、气候、植被、河流湖泊的影响 1. 破坏土壤肥力,造成农业减产 2. 加剧沟壑发展,威胁工矿交通 设施安全 3. 造成生态环境破坏 4.淤积江河湖库,加剧洪涝灾害 5.影响水资源合理和有效利用
水土流失治理 生物措施 植树种草 小流域内治理 塬:平整土地 缓坡:修梯田 沟床:兴修水库、打坝於地 工程措施
坡 坡 面 面 水 水 流 流 改变坡面水流路线、降低水流速度;促进泥沙就地沉积。
08济南一模下图为某流域河流分布图及其干流河床对应的剖面图,读图回答13—15题。08济南一模下图为某流域河流分布图及其干流河床对应的剖面图,读图回答13—15题。 13.计划开发河流的水能,修建大坝的最理想位置是 A.a处 B.b处 C.c处D.d处 14.该流域的洪水危害最易发生的河段是 A.a处 B.b处 C.c处 D.d处 15.M河流域植树造林,植被主要的生态功能是 A.防风固沙 B.调节气候 C.涵养水源、保持水土D.美化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