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8

「 低頭族 」 的使用者體驗 分析 與實務

「 低頭族 」 的使用者體驗 分析 與實務. 教師:楊政達 助理教授. 計畫緣起.  教育部 為鼓勵大學校院透過社會科學、人文學及自然科學跨科際課程,以研究導向學習、行動導向學習、實作導向學習及問題解決導向學習為教學模式,並以在地及全球性重要課題為課程主題,培養學生跨科際思考溝通及解決問題之能力。. 計畫宗旨. 強調高等教育中跨科際表達溝通的實踐學習。 跨科際( trans-disciplinary )的內涵正需要不同領域的專業與觀照,認識、共謀、或探究在地或全球的前瞻、重要、關鍵、即時的實務議題或問題,並尋求解決之道。這正是高等教育面對未來挑戰必要的素養。.

Download Presentation

「 低頭族 」 的使用者體驗 分析 與實務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低頭族」的使用者體驗分析與實務 教師:楊政達 助理教授

  2. 計畫緣起  教育部為鼓勵大學校院透過社會科學、人文學及自然科學跨科際課程,以研究導向學習、行動導向學習、實作導向學習及問題解決導向學習為教學模式,並以在地及全球性重要課題為課程主題,培養學生跨科際思考溝通及解決問題之能力。

  3. 計畫宗旨 • 強調高等教育中跨科際表達溝通的實踐學習。 • 跨科際(trans-disciplinary)的內涵正需要不同領域的專業與觀照,認識、共謀、或探究在地或全球的前瞻、重要、關鍵、即時的實務議題或問題,並尋求解決之道。這正是高等教育面對未來挑戰必要的素養。

  4. 什麼是跨科際? • 強調由不同觀點、社群、專業學門及跨領域研究共同探究、溝通、研析重要問題的解決之道-面對現實世界挑戰的知識應用。 領域 disciplinary 跨科際 Transdisciplinary 界領域 Interdisciplinary 多領域 Multi-disciplinary

  5. 十個重要問題 • 學術自主與全球化 • 高等教育中能力與智慧轉向 • 多元社會中民主發展 • 社會創新 • 經濟創新與永續發展 • 人口結構改變 • 自然資源枯竭與合理使用 • 科技與社會共生 • 文化認同問題 • 個人與群體價值

  6. 計畫理念1/2 • 科技帶來了許多便利性,但縱使科技可以改善生活品質,人們是否能因此感受到幸福和快樂呢? • 不同面向的觀點對於產品的研發都很重要,唯有考慮全面才能使得使用者與生產者達到雙贏的局面。 • 因此,如何整合跨領域、跨科際的觀點在創新研發與設計中,便是現今的一個重要課題。

  7. 計畫理念2/2 • 人們使用行動裝置(如:智慧型手機)的時間越來越長。隨時隨地上網帶給人們許多的好處 • 例如:衛星定位和Google Map的結合、 Line、Whatsapp、Facebook…etc • 在這些創新科技帶來便利的生活的背後,使用智慧型手機卻帶來許多隱憂 • 例如:「低頭族」造成腰酸背痛的案例、手指指紋被磨光、交通事故…etc

  8. 計畫核心能力

  9. 課程規劃1/2 • 本計畫欲探討行動裝置(如:智慧型手機)對於社會的影響。希望帶領學生從社會學、社會心理學、網路行為學、認知心理學、規劃設計學等不同面向,來探討、分析問題的本質。 • 學生將瞭解不同領域對於網路行為的看法,並瞭解不同領域所關心的議題和思維方式。

  10. 課程規劃2/2 • 內容將包括介紹問題的本質、定義問題、問題解決與實作等,共為一學年兩學期的課程。 • 上學期著重於問題的基本面以和「聽」與「讀」的能力。 • 下學期為進階課程,訓練學生「說」出問題、與「寫」出問題的解決方法。

  11. 課程教材規劃(上學期) • 透過邀請相關的專家介紹、瞭解問題,建構出「低頭族問題」的全貌。 • 藉由閱讀相關資料,瞭解過去針對類似的問題,研究者進行了何種探討及其發現。

  12. 課程教材規劃(下學期) • 透過實地的觀察來定義問題,搭配簡報技巧的課程,幫助學生組織內容,將問題具體化。 • 強調動手實作,並透過原型的實作、易用性測試的研究來了解解決方法是否切中問題。

  13. 學習方式 • 透過小班制的教學方法和分組討論 (Problem-Based Learning) • 同學需要透過田野調查、脈絡訪查、身體實踐去瞭解問題的本質。 • 撰寫反思日誌 • 動手實作-影片(上學期)、小論文(下學期)

  14. 課程大綱1/2

  15. 課程大綱2/2

  16. 評分標準 • 平常成績(反思日誌、發言…etc)-20% • 出席-20% • Proposal-20 % • 期末作品-40%

  17. 課程網頁 • http://140.116.183.229//course/DTZ 課程助教 • 彭昱翔 thisisshine@gmail.com • 邱柏鈞 pjchiou0418@gmail.com

  18. 下周課程 • 主題:簡述上學期課程 • 時間:2/25(一)11:00~13:00 • 地點:社科院80209 • 上課可以吃東西(訂飲料?)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