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0 likes | 721 Views
科学谋划,多快好省,确保按期实现 农村客运服务均等化目标. 广东省交通运输厅 杨细平 2010 年 5 月 18 日. 省政府于 2009 年 12 月 11 日印发了 《 广东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纲要( 2009 - 2020 年) 》 (粤府 [2009]153 号,以下简称 《 规划纲要 》 )。为了贯彻落实好 《 规划纲要 》 ,今天召开会议,部署相关工作。. 一、深刻理解 《 规划纲要 》 二、充分认识现状与目标之间的差距 三、因地制宜,多快好省,扎实推进农村客运发展 四、加强领导,完善计划,确保工作有序推进. 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大意义.
E N D
科学谋划,多快好省,确保按期实现 农村客运服务均等化目标 广东省交通运输厅 杨细平 2010年5月18日
省政府于2009年12月11日印发了《广东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纲要(2009-2020年)》(粤府[2009]153号,以下简称《规划纲要》)。为了贯彻落实好《规划纲要》,今天召开会议,部署相关工作。
一、深刻理解《规划纲要》 二、充分认识现状与目标之间的差距 三、因地制宜,多快好省,扎实推进农村客运发展 四、加强领导,完善计划,确保工作有序推进
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大意义 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党的十七大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化: • 是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要求 • 是加快城乡统筹步伐和缩小区域发展差距的直接动力 • 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支撑 • 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行动 • 是交通运输系统提高“三个服务”能力的重要方面
基本公共服务及均等化的概念 基本公共服务:为了维护稳定和社会正义,保护个人基本权利所必须提供的公共服务,是一定阶段公共服务应该覆盖的最小范围和边界。 均等化:在基本公共服务领域尽可能使人民享有同样的权利,享受水平大致相当的基本公共服务。不强调完全一致,而是在承认差别的前提下,保障一定标准之上的基本公共服务,实质是“底线均等”。
基本公共服务包括两大类八项内容: 公共交通与公共教育、公共卫生、公共文化体育同属基础服务类的基本公共服务。 生活保障、住房保障、医疗保障和就业保障属基本保障类的基本公共服务。
《规划纲要》对公共交通提出的目标与要求 共分四阶段目标和实现措施,其中第一阶段目标: • 1.确立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体系中的主体地位。到2011年,大城市万人拥有公交车15标台,中小城市10标台……
《规划纲要》对公共交通提出的目标与要求 • 2.大力推进农村客运网络建设,初步形成城乡一体化公交网络。到2011年,基本实现镇级有站、村级有亭和有通客运班车条件的行政村客运通达率100%的目标……
正确理解目标含义 要正确理解“基本实现镇级有站、村级有亭”中“基本”的含义。 • “基本”是与“有通客运班车条件”相对应的,即有通客运班车条件且已开行班车的镇、村方需要建设站、亭。 • 随着我省农村公路建设的不断推进,农村公路通车条件将不断提升,相应农村客运站亭建设目标也将不断调整。 • 二者均是一个动态的要求,直至2020年“建成多层次和普遍服务的全省城乡一体化公共交通网络体系”。
一、深刻理解《规划纲要》 二、充分认识现状与目标之间的差距 三、因地制宜,多快好省,扎实推进农村客运发展 四、加强领导,完善计划,确保工作有序推进
成绩:通过四年多的努力,我省农村客运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全省已有310个乡镇建设了390个客运站,80个乡镇正在建站;全省行政村已建候车亭11151个(部分村双向建亭);全省基本具备通班车条件的17506个行政村(扣除因农村公路达不到通班车标准及海岛村) ,已通客车的有16092个,通达率为91.9%。
经验 各地在实践中探索和总结了一些好的做法: 一是明确了以乡镇客运站、亭为节点构建农村客运网络体系的要求,充分发挥了道路运输“门到门”服务的比较优势。
经验 二是明确了乡镇客运站、亭建设资金由省、市、县补一点,企业出一点以及两站合一、市场融资、广告收入等多元化投入的机制,加快了农村客运站亭的建设。 三是提出了农村客运应向公司化、片区化、网络化及规范化发展要求(简称“四化要求”),出台了费用减免和燃油补贴等政策措施,促进了农村客运的进一步发展和服务质量的提升。
经验 各市因地制宜,开拓创新,不断涌现出新的亮点。如: 肇庆市、惠州市几年来一直坚持路、站、运一体化发展的思路,为群众提供安全便捷的出行服务。 潮州市交通局引进民间资本,由企业负责全市农村客运候车亭建设及运营维护,同时投资企业利用候车亭进行广告招商配套服务,从而有效解决了候车亭投资不足、维护困难等问题
经验 中山市交通局采取当地镇政府为主、交通运输部门统筹指导的原则,建设了一批颇具地方经济文化特色的候车亭,成为路边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清远市英德浛洸客运站、河源 市紫金蓝塘客运站等近期建成的站场,采取客运站和交管站两站合一建设模式,不但改善了当地群众的出行环境,而且改善了交管站的办公和服务条件。
问题与差距 我省农村客运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与《规划纲要》的要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一是没有确立农村客运的公益性定位,缺少整体发展政策和规划,经营困难,站运脱节和线网结构不合理。大部分市没有编制农村客运专项规划,大部分乡镇没有预留适合建站的用地,站亭建设与班线开行脱节:有站亭没车过,造成站亭空置浪费;有线路、有客源的地方却没法建站亭,运输组织水平低,群众出行不便。
问题与差距 二是站亭建设水平不高,服务不规范。 一方面农村客运站、亭建设目前全省尚未有统一、规范的推荐设计方案,没有统一、醒目的交通标识系统,没有统一的验收标准,站亭管理维护不到位,因此客运站站容不整、卫生不佳,候车亭“牛皮癣”多,破损严重。
问题与差距 二是站亭建设水平不高,服务不规范。 还有多数候车亭没有提供途经的农村客运线路、服务监督电话等线路标识信息;部分候车亭缺少地方文化特色、质量不过关;这些都会影响农村客运的社会形象和社会效益。
另一方面目前缺乏农加村客运服务标准,从业人员没用经过规范、系统的培训,整体素质不高,服务质量也不高。 二是站亭建设水平不高,服务不规范。
问题与差距 三是运力投放冷热不均,造成区域内服务不均。 • 由于镇、村人口、位置和路况等因素的影响,造成农村客流不均匀、经营效益也不均匀,从而热线运力过剩、冷线运力不足,甚至不愿开行。 • 目前通过区域专营、公司化运营等手段解决了部分问题,但剩下未开行的均是冷线,如何保证农村客运开得通、留得住、有效益,长久地服务于民还需要各级交通运输部门积极引导,规范发展。
问题与差距 四是安全监管措施不到位,存在隐患和漏洞。 • 农村客运安全监管是一项非常艰巨和长期性的工作。随着国家费改税等政策的实施,我省在乡镇运管力量有所弱化。 • 加之农村客运道路通车条件较低,车辆技术状况普遍不高,监管手段难到位,我省农村客运安全运营尚存在一些隐患。
问题与差距 五是区域发展不均衡,农村客运服务均等化程度低,与《规划纲要》第一阶段目标还有很大差距。 • 目前,全省共有乡镇1148个(中心镇271个)、行政村8,792个,但已建站的乡镇仅占27%,已建亭的行政村只占57%。 • 全省未建站的乡镇共有717个,其中非珠三角地区(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东莞和中山6市以外的区域)有682个,占全省95.1%;待建候车亭的行政村8079个,全部属非珠三角地区;全省基本具备通车条件但尚未通客车的行政村共有1414个,非珠三角地区有1405个,占全省的99.4%。
一、深刻理解和领会《规划纲要》 二、充分认识现状与目标之间的差距 三、因地制宜,多快好省,扎实推进农村客运发展 四、加强领导,完善计划,确保工作有序推进
《规划纲要》的实施,既是我省推动农村客运工作的一次机遇,也是对我省各级交通运输部门执行力的又一次检验和挑战。《规划纲要》的实施,既是我省推动农村客运工作的一次机遇,也是对我省各级交通运输部门执行力的又一次检验和挑战。 由于目标要求高、任务重、时间紧,因此需要全省交通运输部门齐心协力、科学谋划、周密部署、扎实推进该项工作。
(一)明确主体责任,鼓励多方参与 《规划纲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保障机制”的第五条提出“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纳入政绩考核体系,建立激励约束兼顾、以基本公共服务为导向的政府绩效考评体系”。 目前,省财政厅正在组织制定《广东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绩效考评办法(试行)》。考评办法规定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为绩效考评对象。
(一)明确主体责任,鼓励多方参与 考评办法规定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为绩效考评对象。 • 因此,各市、县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以此为抓手,积极沟通汇报,通过本级政府尽快制定颁发本辖区的具体实施方案和配套扶持政策等,把推进农村客运服务均等化工作上升为政府行为,凸显农村客运的基础性和公益性,明确地方政府,包括乡镇政府的公共服务主体责任,着重解决农村客运站亭建设选址难、征地难、资金筹集难、维护难、手续复杂等问题。 • 另外要进一步完善政府为主、多方参与的多元化农村客运站亭投入机制,加大推进力度。
(二)科学制定站亭的建设标准和设计方案 我省农村客运站亭主要包括属地在乡镇的四级站、五级站、简易车站、招呼站和行政村候车亭。 • 《广东省汽车客运站站级验收标准(试行)》(粤交运[2009]95号)已明确规定我省简易及以上车站的建设标准和要求; • 部标2004版将招呼站定义为:道路沿线(客运班线)设立的旅客上落点,达不到五级车站要求,具有明显的等候标志和候车设施的车站。 • 李盛霖部长2010年2月在全国农村公路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提出“要因地制宜建设乡镇客运站场,注重在公路沿线规划建设港湾式停车点”。此港湾式停靠点应理解为招呼站的一种具体形式。
(二)科学制定站亭的建设标准和设计方案 根据我省的实际情况,我厅招呼站按建设性质和功能样式细分为三类 A类(新建站房式):包含站房、候车、卫生间、小卖部和停车上落客功能 B类(新建港湾式):包括卫生间、道路旁的候车标志、辅道、停车位和上落客功能
(二)科学制定站亭的建设标准和设计方案 根据我省的实际情况,我厅招呼站按建设性质和功能样式细分为三类 • C类(改造站,多为站房式): • 一是利用当地群众自发候车的地点,如士多店等进行改造;
(二)科学制定站亭的建设标准和设计方案 • C类(改造站,多为站房式): • 二是利用当地客运企业现有的车场、配客(代售)点进行改造; • 三是租用当地其他民房或弃用的七站八所等进行改造
(二)科学制定站亭的建设标准和设计方案 • 行政村候车亭也按规模大小和功能细分为两类: • A类候车亭(具备一定遮风挡雨、歇息候车功能和线路标识信息的大型候车亭); • B类候车亭(只有线路标识信息的小型候车亭)。
(二)科学制定站亭的建设标准和设计方案 • 具体建设规范、交通标识系统和推荐设计方案省厅将另文下发。需要强调的是: • 标识系统全省将强制推广使用 • 设计方案是参考方案,不是强制推行的方案,各地也可借鉴国内外好的设计方案进行建设,务求美观大方、标识清晰,坚固安全、经济实用,绿色环保,容易维护。
(三)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快速行动 目前我省尚未建站的乡镇一般人口较少、出行需求不旺盛、无需始发班车,因此在第一阶段应主要建设招呼站,待以后经济和人口发展后确需建等级站时再考虑扩建升级。
(三)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快速行动 至2011年,全省乡镇客运站建设等级按以下三种情况执行: • 第一种是经省厅批准在建的乡镇客运站,共76个镇,应按批准等级于今年底前建成; • 第二种是有建站需求、现已申报建设计划、且有当地发改等部门立项的41个乡镇,全部建简易站,应在2011年全部建成; • 第三种是其余717个乡镇以建设招呼站为主,珠三角地区6市的乡镇和非珠三角地区的中心镇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可建设简易以上客运站,但应保证在2011年底前完成。
(三)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快速行动 • 我省目前尚未建亭的行政村,不具备客运班车通车条件的应暂不建亭 • 具备客运班车通行条件并拟开通客运班车的行政村应根据人口和出行需要建设相应规模的候车亭: • 人口较多、出行量较大的行政村应建A类候车亭, • 其余行政村可在当地群众习惯出行候车的地方建B类候车亭。
(三)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快速行动 完成第一阶段任务后,自2012年起,各市、县应根据辖内各镇(乡)、村的发展需求,制定辖内农村客运站亭发展布局规划,逐步升级改造农村客运站亭。 • 乡镇简易站和招呼站可逐步升级为等级客运站, • A类候车亭可逐步升级为港湾式招呼站, • B类候车亭可逐步升级为A类候车亭,并视条件双向建亭。 • 规划以五年为一周期,两年修编一次,滚动发展。
(三)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快速行动 因地制宜,还可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进行改建,如惠东梁化客运站是收购电信公司房屋进行改建
(三)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快速行动 又如惠东吉隆客运站,将主要站房改建后,面貌焕然一新。
(四)勤俭办事,用好省级补助资金 省交通运输厅近几年的站场建设专项资金将更多地向农村客运站亭和非珠三角地区倾斜。鉴于目前我省农村客运站亭建设的征地、材料和人工等成本不断上升,省厅决定将农村客运站亭建设补助标准适度调整,具体标准和补助原则如下:
(四)勤俭办事,用好省级补助资金 继续推行和完善两(多)站合一的建设模式 为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和建设资金,在现有乡镇客运站和乡镇交管站统一规划、统一征地、统一使用补助资金和统一建设的基础上,还可借鉴山东省“四位一体”(交通管理站、乡镇客运站、农村公路管理站、农村货运管理中心)的有关做法,进一步整合农村交通管理资源,既发挥其市场监管和安全监控等社会效益,又提高其综合开发、综合利用的经济效益。
(五)加强安全和服务监管,提高通车率和服务质量(五)加强安全和服务监管,提高通车率和服务质量 一是要明确通车条件: • 从目前实际情况分析,山区镇到村的农村公路条件一般,尤其是路宽和转弯半径等指标,并不适合中型以上客车行驶,因此省厅近期将联合有关部门出台《广东省农村客运班车安全保障工作规定》,细化农村客运安全通车条件。 金旅XML6510E18 • 各市应按此规定对辖内农村道路进行核查,确定辖内“有通客运班车条件的行政村”,并向社会公示。核查结果于9月30日前报送省厅。 少林SLG6606C3F 少林SLG6606C3F
二是进一步落实“四化要求”: • 一、继续引导和促进农村客运按“四化要求”发展。可采取联合、兼并、收购等办法整合客运资源,逐步实现经营主体公司化,壮大经营主体; • 二、加快农村客运班线资源的重组,通过捆绑招标、区域专营等方式,进一步实现片区(区域)化经营;农村客运线路逐步网络化,以县城为中心,以乡镇为节点,以农村为终端构建县到镇、镇到村的二级客运班线网络体系;
二是进一步落实“四化要求”: • 三、加快农村客运“五定”工作,即定线路、车型、班次、票价和服务标准,加强农村客运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培训,实现农村客运管理和服务的规范化。 总之,要确保按期实现“有通客运班车条件的行政村客运通达率100%”的目标。
一、深刻理解和领会《规划纲要》 二、充分认识现状与目标之间的差距 三、因地制宜,多快好省,确保目标实现 四、加强领导,完善计划,确保工作有序推进
加强领导 广东省交通运输厅推进农村客运 服务均等化领导小组 (组长:何忠友厅长) 尽快成立组织机构 各市、县交通运输部门应尽快参照成立内部相关组织机构,就农村客运发展的相关事宜进行统一协调,统一管理,逐步完善路、站、运的规划建设工作,进一步加快我省农村客运的发展。 广东省交通运输厅推进农村客运 服务均等化工作小组 (组长:杨细平副厅长) 运 输 处 基建 处 监察室 规划 处 财审处 安全 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