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0 likes | 440 Views
第六次读、用 《 北京教育丛书 》 征文 辅导 北京教育学院 乔自洁. 一、读、用 《 丛书 》 征文活动. 第六次 读、用 《 北京教育丛书 》 征文活动于 2013 年 9 月启动,至 2014 年 8 月 31 日。 2014 年 1 月 ——5 月初评。 《 丛书 》 编委会办公室负责本次活动的组织工作。 本次征文活动设个人征文一等奖、二等奖、纪念奖。. 学习 《 丛书 》 应经历: 读、思、用 的过程 以往读过的,梳理自己的思考、经验。 未读过的,深入读 1-2 本。. 活动 主题 ——. 读 《 教育丛书 》 、 促专业发展、
E N D
第六次读、用 《北京教育丛书》 征文辅导 北京教育学院 乔自洁
一、读、用《丛书》征文活动 • 第六次读、用《北京教育丛书》征文活动于2013年9月启动,至2014年8月31日。 • 2014年1月——5月初评。 • 《丛书》编委会办公室负责本次活动的组织工作。 • 本次征文活动设个人征文一等奖、二等奖、纪念奖。
学习《丛书》应经历: 读、思、用的过程 • 以往读过的,梳理自己的思考、经验。 • 未读过的,深入读1-2本。
活动主题—— 读《教育丛书》、 促专业发展、 圆创新之梦
主题解读—— • 读书:读,读出了感觉(学); 读出作者的教育思想,提炼出作者的“真经”…… • 专业发展:有对自身专业的理解、自己专业成长过程的描述、感悟…… • 创新:学习《丛书》作者的精神,受到经验启发,课程改革背景下、传承基础上的教育教学探索。 (思、用)
总体要求—— • 体现《丛书》学思结合、知行统一的实践智慧与特色,反映征文活动主题内涵。 • 结合新时期教育发展的背景,反映课改内容。
二、值得一读的《北京教育丛书》 • 《北京教育丛书》是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的经验专著,是他们十几年、几十年乃至用毕生精力教书育人、探索教育规律的结晶,有鲜明的实践性和较高的学术价值。 • 1986年-2003年出版208本。 • 2004年回北京教育学院,进入新一轮的出版。
《丛书》 • 有的是从理论的层面审视作者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又从实践的层面(体验)揣摩理论的精奥,理清了他们自己的教育教学特点,教育教学风格;有的是形成自己的教育观念,于是形成了体系。 • 作者为广大老师不仅提供了思想,提供了技术,而且提供了有思想的技术和有技术的思想,辅以教书育人的理论和方法,实效性和亲和力非常强。
高水平 • “丁榕同志写的《情感 科学 艺术》这本书,主要讲三个问题,一个是感情育人,一个是科学育人,一个是艺术育人。我们读过马卡连柯的《教育诗》,我觉得丁榕这本书就是我们中国的教育诗。我感到不比马卡连柯差,不比马卡连柯的《教育诗》逊色。” ——陶西平
孙维刚:知识学习中的哲学思维 第一部分 使孩子们变得聪明起来 • 不断发展和完善学生的智力素质 • 站在系统的高度传输和接受知识 • 更着重对哲理的发现和汲取 • 让学生作课堂的真正主人 • 题不在多但求精彩,学会一题多解、多解归一、多题归一 • 从初一年级开始,就提倡和指导学生开展问题研究,练习写论文 (我的三轮教育教学实验 1980.9-1997.8)
苏立康:立足学科的性质、任务 • 教学原则 • 阅读教学 • 文体教学 • 听说教学 • 基础知识教学 • 备课和教案编写 • 教法和学法 1994年出版《语文教学对话录》
2009年《丛书》新一届编委会成立,之后陆续出版《丛书》20本,在已有基础上,结合新时期教育发展的背景,研究教育教学新问题,总结新经验。2009年《丛书》新一届编委会成立,之后陆续出版《丛书》20本,在已有基础上,结合新时期教育发展的背景,研究教育教学新问题,总结新经验。
学科教学方面: • 颜家珍陈红《历史教学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 胡金城《读懂——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根基》 • 梁宇学《共同成长——美国大学先修微积分课程的教学实践》 • 张悦《探索地理教学效能之路》 • 杨德伦《小学语文读写教学实践》 • 刘研革《我读小学数学教材》 • ……
教育管理方面: • 《为师与师承——王能智教育培训实录》 • 王欢《永远的新校长》 • 陈珊《六年奠基一生》 • 梁雅珠《我和幼儿教育》 • 龚正行《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 • 张长谦《执着•坚守—我的职业教育》 • 万平《教育是温暖的》 • 郑丹娜《全接纳 慢引导》 • ……
丛书中的先进教育教学理念: • 学科思维、学科本质(张悦 刘研革) • 整体把握教学、教材(梁宇学) • 学生观(胡金城) • 学科教学知识(PCK) • 高尚的师德 • 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勇于创新的精神 • ……
三、文章要求—— • 联系《丛书》内容(精神、经验),具体真实,不要套话。 • 议论、感悟、反思要有一定深度。 • 有效提炼出丛书中有价值的观点、做法,分析出一般性意义。 • 结合自身实际。 • 事例、案例尽量生动,具体;有理论提升或分析、思考。
反映主题的几个方面—— • 读,要读出书的内涵 • 思想方法、思维方式;意志品质、精神境界 • 教学、育人经验。 • 专业发展强调“思、用” • 联系实际。你对专业发展的思考。 • 你的运用验证、证明了经验的价值。 • 创新强调的是教学行为。 • 在学习基础上的创新,突出创新点,及创新带来的教育教学效果。
关键词:专业发展 个人专业发展的过程 阶段;对专业发展的认识感悟;专业理解。 教什么:教育教学内容 如何教: 教育教学策略、方法 学生观 教学观 教育理念教改理念 …… 敬业: 对业务的钻研 爱的情感:
关键词:创新 • 结合新时期教育发展的背景,反映课改内容。课改背景下的改革探索 • 教学模式(合作、体验、探究……) • 教学方法(案例、情境、问题引领……) • 有对教育教学中问题的独特分析、思考 • 重教学行为、措施、效果。
读书后的专业发展 • 读书后的改革创新 • 不截然分开,但有侧重
行文要求—— • 观点明确,重点突出,内容科学 • 结构合理,完整 • 文风朴实,语言流畅,层次清楚 • 篇幅3000字左右。
可以是读某1本书写出思考和运用; • 可以就某个主题写出读几本丛书后的阐发; • 可以就一个典型案例写出读丛书后的个人成长。 • …… • 体裁可采用议论、记叙、随笔、案例分析等多种形式。
四、征文活动的目的 • 推动教师读书 • 推广《丛书》经验 • 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 使更多孩子受益、促进北京教育水平的提高。
《丛书》的宗旨: 有领导、有计划地组织北京市普通教育系统的优秀教师总结教育教学经验,著书立说,在社会上确立他们的学术地位,使他们的经验传播于当代,流传于后世,成为社会的共同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