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0 likes | 585 Views
第三章 应收及预付账款. 应收款项包括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等; 预付款项则是指企业按照合同规定预付的款项,如预付账款等. 第一节 应收账款. 一、应收账款入账时间的确认 应收账款是企业在主营业务活动中因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而应向顾客收取款项的权利。 收回期一般不超过两个月,最多不超过一年。是建立在商业信用基础上,账款的偿付缺乏法律约束力。 确认应收账款的依据是一些表明产品销售或劳务提供过程已经完成,债权债务已经成立的书面文件,如购销合同、发票,产品出库单和发运单据等。. 应收账款的范围: 1 、 企业因销售活动而引起的短期债权
E N D
应收款项包括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等;应收款项包括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等; • 预付款项则是指企业按照合同规定预付的款项,如预付账款等
第一节 应收账款 • 一、应收账款入账时间的确认 • 应收账款是企业在主营业务活动中因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而应向顾客收取款项的权利。 • 收回期一般不超过两个月,最多不超过一年。是建立在商业信用基础上,账款的偿付缺乏法律约束力。 • 确认应收账款的依据是一些表明产品销售或劳务提供过程已经完成,债权债务已经成立的书面文件,如购销合同、发票,产品出库单和发运单据等。
应收账款的范围: • 1、 企业因销售活动而引起的短期债权 • 2、 应收账款是本企业应收客户的款项或代垫的费用 • 应收账款的入账时间:收入实现时
二、应收账款入账金额的确认 • (一)一般情况下,按实际交易价格入账,即包括发票价格和代垫运杂费。 • 【例题1】某企业销售商品一批,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60万元,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以银行存款为购买方代垫运杂费2万元,款项尚未收回。该企业确认的应收账款为( )万元 • A. 60 B.62 C.70.2 D.72.2 • 【答案】D • 【解析】该企业确认的应收账款=60×(1+17%)+2=72.2(万元)。
(二)若存在商业折扣,所谓商业折扣是因时间性因素或因销售数量或客户不同给予客户的价格上让渡。一般是以价目单的报价扣除商业折扣后的金额作为发票价格,(二)若存在商业折扣,所谓商业折扣是因时间性因素或因销售数量或客户不同给予客户的价格上让渡。一般是以价目单的报价扣除商业折扣后的金额作为发票价格, • 因此,此时其入账价值仍为发票价+代垫运杂费。
(三)现金折扣:是企业为了鼓励顾客在一定期限内及早偿还货款而从发票价格中让渡给顾客的一定数额的款项。(三)现金折扣:是企业为了鼓励顾客在一定期限内及早偿还货款而从发票价格中让渡给顾客的一定数额的款项。 • 表现形式为:“2/10,1/20,n/30”; • 就销货方来说,提供现金折扣有利于提前收回货款,加速资金周转;而对于顾客来说,接受现金折扣无异于得到一笔理财收益。
1.总价法:按扣除现金折扣前的总金额(发票价格)确认销售收入和应收账款。在折扣期内收到款项,对顾客享受的现金折扣记入“财务费用”借方。1.总价法:按扣除现金折扣前的总金额(发票价格)确认销售收入和应收账款。在折扣期内收到款项,对顾客享受的现金折扣记入“财务费用”借方。 • 2.净价法:按发票价格扣除最大现金折扣后的余额入账。对顾客丧失的现金折扣,记入“财务费用”贷方。
如:甲企业于5月18日销售商品一批给乙企业,价目单的价格为2000元,由于乙企业为老顾客,同意给乙企业10%的商业折扣,规定的现金折扣条件为1/10,n/30。假定不考虑增值税,5月28日甲企业收回应收款项1000元,余下款项于6月7日收到,要求:分别用总价法、净价法做有关分录。如:甲企业于5月18日销售商品一批给乙企业,价目单的价格为2000元,由于乙企业为老顾客,同意给乙企业10%的商业折扣,规定的现金折扣条件为1/10,n/30。假定不考虑增值税,5月28日甲企业收回应收款项1000元,余下款项于6月7日收到,要求:分别用总价法、净价法做有关分录。
总价法: • 5月18日 借:应收账款 1800 • 贷:主营业务收入 1800 • 5月28日 借:银行存款 990 • 财务费用 10 • 贷:应收账款 1000 • 6月7日 借:银行存款 800 • 贷:应收账款 800 • 净价法: • 5月18日 借:应收账款 1782 • 贷:主营业务收入 1782 • 5月28日 借:银行存款 990 • 贷:应收账款 990 • 6月7日 借:银行存款 800 • 贷:应收账款 792 • 财务费用 8
三.日常经济业务的核算 1、企业发生的应收账款 借:应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银行存款 (代垫运费)
2、收回的应收账款 • 借:银行存款 • 货:应收账款 • 3、如果企业应收账款用商业汇票结算,收到商业汇票时 • 借:应收票据 • 贷:应收账款
第二节 应收票据 • 一、应收票据的概念及种类 • 1.定义:(赊销业务时)由债权人或债务人签发的表明债务人在约定时日应偿付约定金额的书面文件。该书面文件又称商业汇票。 • 2.分类: • A.按承兑人:商业承兑汇票、银行承兑汇票。 • 商业承兑汇票是指由付款人签发并承兑,或由收款人签发交由付款人承兑的汇票。 • 银行承兑汇票是指由在承兑银行开立存款账户的存款人(这里也是出票人) 签发,由承兑银行承兑的票据。 • B.按是否带息:带息票据、不带息票据
二、应收票据的账务处理: • (一).入账。收到票据时,无论是否带息按面值记入“应收票据”。我国的商业票据一般期限较短(6个月), 但对于带息应收票据,按现行制度的规定,应于期末(中期期末和年度终了)按应收票据面值和确定的利率计提利息,计提的利息增加票据的账面价值。 • (二).票据到期时, • 1、到期日: • (1)、到期日按日计息,计算按实际天数,算头不算尾; • (2)、到期日按月计息,以应到期月份中与出票日相同的那一天作为到期日,月末的特别注意。
例题1:“天数”表示。即采用票据签发日与到期日“算头不算尾” 的方法,按实际天数计算到期日。 • 7月18日出票60天到期,求到期日 • “算头不算尾”: • 7月:31-17=14天 • 8月:31天 • 9月:15天 • 合计:60天 • 所以到期日为9月16日。
例题2:“月数”表示。即票据到期日以签发日数月后的对日计算,而不论各月是大月还是小月。例题2:“月数”表示。即票据到期日以签发日数月后的对日计算,而不论各月是大月还是小月。 • 4月16日签发,3个月到期的商业汇票,到期日为7月16日; • 如果票据签发日为月末的最后一天。例如 • 1月31日签发,1个月到期的商业汇票,到期日为2月28日或29日; • 若2个月到期的商业汇票,到期日为3月31日; • 若3个月到期的商业汇票,到期日为4月30日 • 以此类推。
例:3月5日签发的3个月期票据,到期日? 到期日为6月5日 • 3月5日签发的90天期票据,到期日? • 到期日为6月3日
2、到期值: • (1)不带息应收票据到期值=票据面值 • (2)带息应收票据到期值 • 到期值=面值*(1+面值×利率×时间) • ↓ ↓ • 年利率/360天 • ↓ ↓ • 年利率/12月
(三).日常经济业务的核算 • 1、销售商品、产品、提供劳务等收到的应收票据 • 借:应收票据 • 贷:主营业务收入 • 应交税费 • 2、以应收票据抵偿应收账款 • 借:应收票据 • 贷:应收账款 • 3、带息应收票据计提利息 • 借:应收票据 • 贷:财务费用
4、将持有的票据背书转让,以取得所需物资 • 借:材料采购等 • 应交税费 • 银行存款 • 贷:应收票据
5、票据到期收回本息 • (1)若为不带息商业汇票,到期收回时: • 借:银行存款 • 贷:应收票据 (票据面值) • (2)若为带息商业汇票,到期收回时: • 借:银行存款 (到期值) • 贷:应收票据 (中期或期末计息后的票据账面余额) • 财务费用 (未计提利息部分)
例题:2008年5月15日某企业收到用于抵偿应收账款的一张60天到期、票面利率为10%,票据面值为600 000元的带息应收票据,做出收到票据、票据中期计息、到期收回票款的会计分录。
到期日:7.14 • (1)收到票据时 借:应收票据 600 000 贷:应收账款 600 000 • (2)6月30日票据计息, • 增加票据账面价值 600 000*10%*47/360=7833 借:应收票据 7 833 贷:财务费用 7 833 • (3)到期收回 到期值:600 000+600 000*10%*60/360=610 000 借:银行存款 610 000 贷:应收票据 607 833 财务费用 2 167
三、应收票据贴现 • 贴现指的是企业将未到期的票据转让给银行,由银行按票据的到期值扣除贴现日至到期日的利息后,将余额交给企业的行为。 (一)贴现额等的计算 • 贴现息=票据到期值×贴现率×银行持有票据时间(贴现期) 到期值=面值×(1+票面利率×时间) 贴现额=票据到期值-贴现息 &注意贴现期的理解: • 贴现天数的计算实行“算头不算尾”原则 • 即贴现日起至票据到期前一日止,承兑人在异地的,另加3天划款日期
例题:某公司2007年10月20日收到带息应收票据一张,期限为6个月。面值10万元,票面利率为6%,贴现率为8%。12月31计息后,于1月26日贴现。问该票据的贴现额为多少?
(4月20日到期) 票据到期值=100 000×(1+6%/12×6)=103 000元; 票据贴现期=6+28+31+19=84(天) 票据贴现息=103 000×8%/360×84=1923元 贴现额=103000-1923=101 077元
(二)贴现的账务处理: • 1、企业持未到期的应收票据向银行贴现(不带息票据) • 借:银行存款 (扣除贴现息后的贴现额) • 财务费用 (贴现息) • 贷:应收票据 (票据面额)
票据面值+中期和期末计息增加到票据上的利息票据面值+中期和期末计息增加到票据上的利息 • 2、企业持未到期的应收票据向银行贴现(带息票据) 借:银行存款(实际收到的金额) 贷:应收票据(账面余额) 财务费用 实际收到的金额与票据账面余额的差额,可在借方可在贷方
(带追索权的商业承兑汇票) 3、贴现的商业承兑汇票到期,承兑人的账户不足支付或承兑人拒绝付款时,银行转向申请贴现的企业收取票款,如果申请贴现的企业银行存款账户余额不足,则不足部分视为向银行的一项短期借款处理: • 借:应收账款 • 贷:银行存款 • 短期借款 (不足部分)
例: 东方公司于11月26日收到欣欣公司当日生效的商业承兑汇票抵作应收账款72,000元,该票据面值为72,000元,年利率9%,60天期,12月20日东方公司将该票据向银行贴现,年贴现率6%,1月25日该票据到期,欣欣公司无力支付款项,东方公司将款项支付给银行,试作11月26日、12月20日及票据到期遭到拒付分录。 • (到期值73080,贴现息438.48,贴现额72,641.52)。
(1)、11月26日,收到票据时 • 借:应收票据72 000 • 贷:应收账款72 000 • (2)12月20日,票据贴现时 • 票据到期值=72 000×(1+9%÷360×60)=73080 • 贴现息=73 080×6% ÷360×36=438.48 • 贴现额=73080-438.48=72 641.52 • 借:银行存款72 641.52 • 贷:应收票据72 000 • 财务费用641.52 • (3)、1月25日,票据到期,遭到拒付 • 借:应收账款——欣欣公司73 080 • 贷:银行存款73 080
作业:2008年4月30日企业以4月15日签发60天到期、票面利率为10%,票据面值为600000元的带息应收票据向银行贴现,贴现率为16%,作业:2008年4月30日企业以4月15日签发60天到期、票面利率为10%,票据面值为600000元的带息应收票据向银行贴现,贴现率为16%, • 要求:计算贴现天数、贴现息,实际贴现额,并作出贴现时的会计分录。
第三节、预付账款和其他应收款 • 一、预付账款 • (一)概念;企业按照有关合同的规定,预选支付给供货商的款项 • (二)账户的性质分析:资产类 • (三)预付账款的核算 • 1、企业因购货而预付的款项 • 借:预付账款 • 贷;银行存款 • 2、收到所购物资时,根据发票账单等列明的金额 • 借:材料采购、原材料、库存商品等 •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 贷:预付账款 • 银行存款 (预付款项不足时)
3、退回多付的款项 • 借:银行存款 • 贷:预付账款 • 4、将预计不能收到的所购货物的预付账款转入其他应收款 • 借:其他应收款——预付账款转入 • 贷:预付账款 • 预付账款不多的企业,可以不单独设置“预付账款”账户,将预付的货款计入“应付账款”账户的借方
二、其他应收款 • 1、概念:企业因非购销活动而产生的短期债权,是除了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预付账款以外各种应收、暂付给其他单位和个人的款项。
2、核算范围 • (1)应收的各种赔款。如因职工失职造成一定损失而应向该职工收取的赔款,或因企业财产等遭受意外损失而应向有关保险公司收取的赔款等 • (2)应收的各种罚款。 • (3)存出保证金,如租入包装物暂付的押金 • (4)备用金,如暂付给企业有关部门和个人周转使用的款项等; • (5)应向职工收取的各种垫付的款项,如为职工垫付的水电费、应由职工负担的医药费、房租费等。
3、日常核算 • 发生其他各种应收款项 • 借:其他应收款 • 贷:有关科目 • 收回各种应收款项 • 借:有关科目 • 贷:其他应收款
第四节、应收款项的期末计价 • 一、坏账的确认 • 坏账又称“呆账”,是指无法收回的应收款项,由于坏账而造成的损失称为坏账损失。 • 坏账的确认条件: • 1.债务人破产或死亡,以其破产财产和遗产清偿后仍无法收回的应收帐款。 • 2.因债务逾期未履行偿债义务超过二年仍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
二、坏账损失的会计处理 • (一)直接核销法 • 1、发生坏账时, • 借:资产减值损失 • 贷:应收账款 • 2、已经发生的坏账又重新收回时, • 借:应收账款 • 贷:资产减值损失
(二).备抵法 • 期末时,合理估计可能发生的坏账损失,计提准备: • 借:资产减值损失 • 贷:坏账准备 • 当发生坏账时: • 借:坏账准备 • 贷:应收账款 • 三、两种方法优缺点: • 直接核销法,没有客观反映企业实际可能收回的应收账款权利和预先估计损失,而备抵法弥补了其缺点。
四、坏账准备计提金额的确认 • 期末估计坏账损失的方法包括: • (一).赊销百分比法(损益表法) • 本期计提额=本期赊销收入发生额×百分比(根据以往经验确认百分比) • (二).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 • 1、综合百分比法 • 2、账龄分析法
1、综合百分比法 坏账准备余额由应收账款余额决定 本期计提坏账准备金额 =期末应收账款余额×综合百分比(A)-计提前“坏账准备”贷方余额(B) (1).若A>B,则应补提,A<B则应冲减坏账准备作相反分录。 (2).若计提前“坏账准备”为借方余额,用“-”表示。 (3).在计算过程中,可充分利用“T”字形账户。
2、账龄分析法 • 各账龄段设不同的坏账损失率: • 本期计提坏账准备金额=期末各账龄段应收账款余额×各自对应的百分比-计提前”坏账准备余额
五、坏账收回 • 指从前已确认为坏账的应收账款的收回。 • 备抵法下,做两笔分录: • (1).对已确认坏账的更正,作确认坏账时相反分录: • 借:应收账款 • 贷:坏账准备 • (2).应收账款收回: • 借:银行存款 • 贷:应收账款
例: 某企业第一年末应收账款余额为1,000,000元,提取坏账准备的比例为3‰,第二年发生坏账损失6,000元,其中甲单位1000元,乙单位5000元, 年末应收账款余额为1,200,000元,第三年已冲销的上年乙单位应收账款5,000元又收回,期末应收账款余额1,300,000元,试作各年度有关分录。
第一年: 计提额=1 000 000×3‰=3 000 借:资产减值损失3 000 贷:坏账准备3 000
第二年:发生坏账时 • 借:坏账准备6 000 • 贷:应收账款──甲企业1 000 • ──乙企业5 000 • 年末计提坏账, 计提额=1200,000×3‰-(3,000-6,000) =6,600 • 借:资产减值损失 6 600 • 贷:坏账准备6 600
第三年收回坏账 • A.对已确认坏账的更正,作确认坏账时相反分录: • 借:应收账款──乙企业5 000 • 贷:坏账准备5 000 B.应收账款收回 • 借:银行存款5 000 • 贷:应收账款5 000 • 年末计提坏账, 计提额=1 300 000×3‰-(3 600+5 000)=4 700 • 借:坏账准备4 700 • 贷:资产减值损失4 700
对企业的应收款项计提坏账准备 • 六、企业计提坏账准备时应注意的问题 • 1、坏账准备的计提范围 • 注意(1)应收票据因本身不得计提坏账准备,当应收票据的可收回性存在不确定因素时,应当转入应收账款后计提坏账准备; • (2)企业的预付账款如有确凿证据表明其不符合预付账款性质,或者因供货单位破产、撤销等原因已无望再收到所购货物的,应将原记入预付账款的金额转入其他应收款,并按规定计提坏账准备。 • 2、坏账准备的计提比例 • 3、坏账准备的计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