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 likes | 308 Views
教师怎么听课. 厦门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李智. 教师听课. 1. 听课的概念 2. 听课的种类 3. 听课的意义 4. 教师听课怎么听. 1. 听课的概念. 听课是一种对课堂进行仔细观察的活动,它对于了解和认识课堂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课堂上许许多多司空见惯的问题经由听课者自觉的观察,就可洞见到很多值得探索、深思的地方。听课是提高教师素质,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方式。 传统听课评课与课堂观察的异同 教师听课与学生听课的异同. 2. 听课的类型. 检查型听课 评比型听课 观摩型听课 研究型听课
E N D
教师怎么听课 厦门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李智
教师听课 • 1.听课的概念 • 2.听课的种类 • 3.听课的意义 • 4.教师听课怎么听
1.听课的概念 • 听课是一种对课堂进行仔细观察的活动,它对于了解和认识课堂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课堂上许许多多司空见惯的问题经由听课者自觉的观察,就可洞见到很多值得探索、深思的地方。听课是提高教师素质,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方式。 • 传统听课评课与课堂观察的异同 • 教师听课与学生听课的异同
2.听课的类型 • 检查型听课 • 评比型听课 • 观摩型听课 • 研究型听课 听课是一种学习,一种吸纳。积极前往听课是对上课者的尊重,也是自身需求和上进心的一种表现。
3.听课的意义 • 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 有利于了解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及水平。 • 有利于总结和推广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方法,促进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学习提高和成长。 • 有利于学校良好教学风气的形成,促进教学改革深人有效地进行。 • 有利于教育管理者掌握和了解教师贯彻落实教育教学法规、政策和要求等现状。
(听课时) 4.教师听课怎么听 • 教师听课与学生听课目的不同 • 教师听课的主要环节(三部曲) • 课前准备(听课前) • 一听 • 二看 • 三思 • 四记 • 课后反思(听课后)
课前准备——准备什么? 听课前的准备——带着思考进课堂 • 熟悉教材 • 学习课标 • 了解学生 • 自己备课 • 倾听开课教师说教学设想
一听——听什么、怎么听? • 听教师的表达 • 听学生的发言 • 听师生的交流
一听——听什么、怎么听? ①教师是否体现新课程的新理念、方法和要求; ②教学是否重点突出,突破难点,详略得当; ③教师语言是否流畅,表达是否清楚,是否亲切和蔼; ④是否有知识性错误; ⑤教学活动是否有创新的地方; ⑥教师的思维是否多向、宽泛,学生的回答是否准确,教师的纠正是否用语准确。
二看——看什么、怎么看? • 看教态(是否自然), • 看板书(是否清楚), • 看教学的手段(是否多样), • 看驾驭课堂的能力(是强是弱), • 看组织教学的方法(是否得当), • 看课堂偶发事件的处理(是否科学), • 看师生感情(是否融洽), • 看课堂气氛(是否活跃), • 看时间安排(是否合理), • 看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是否积极) • ……
二看——看什么、怎么看? ①看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情况。如是否鼓励学生回答问题,教态是否亲切自然, 板书是否规范合理,教具(包括多媒体等)运用是否熟练,指导学生学习是否得法,处理课堂偶发问题是否灵活巧妙; ②是否善于抓住学生的不同特点组织教学,创设优良的教学情境; ③看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如课堂气氛是否活跃,学生是否参与教学过程,参与面和参与的时间、参与的有效性怎样,全体学生的积极性是否得到调动; ④学生正确的学习习惯是否养成, 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否得到培养和提高。
三思——想什么、怎么想? 边听、边看、边思考,思考这样一些问题: • 教师对教材为何这样处理? • 换成自己该如何处理? • 教师是怎样把复杂问题化为简单问题的? • 这个教学环节有无更好的启发引导思路? • 假如学生向我这样质疑怎么办? • 为什么授课者的学生学习兴趣这么浓? • 自己应怎样对“闪光点”进行活学活用? • 他的教学有什么值得自己学习的?重难点是怎样突破的? • ……
三思——想什么、怎么想? ①教师为什么要这样处理教材,换个角度行不行、好不好; ②对教师的成功、不足或错误,要思考原因,并预测对学生所产生的相关性影响; ③进行换位思考,如果是自己来上这节课,应怎样上; ④把自己放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我是否掌握和理解了这节课所学的内容,老师的教法是否吸引我,是否激发我探究问题、获取知识的欲望; ⑤新课程的理念、方法、要求如何体现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并内化为教师自觉的教学行为。如“三维目标”怎样自然、和谐融入教学环节之中,怎样达成具体的教学目标; ⑥这节课是否反映了教师实际水平,如果没有听课者,教师是否也会这样上等。
四记——记什么、怎么记? • 边听、边看、边想、边记录 • 教师听课笔记与学生听课笔记一样吗? • 采用怎样的结构记录更方便?
四记——记什么、怎么记? • 边听、边看、边想、边记录 • 教师听课笔记与学生听课笔记一样吗? • 采用怎样的结构更好? • 原则上听课记录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学实录(含板书),二是教学评点。 • 记听到、看到、想到中最重要的、值得商榷的、值得学习的教学手段和策略。
做听课记录要注意以下几点: • 1.听记要分清主次。听课应该以听为主,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听、看和想上。 • 2.记录要有重点。要详略得当,对内容要选择,文字要精炼。一般要记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师的重点提问、学生的典型发言、师生的互动情况、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中的失误等。 根据听课的类型,有些记录应该全面一些,有些记录则要突出某一个方面。一般来说,记录要简明扼要。讲课中符合教学规律、有创新、有特色的好的做法或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等可以详细地记录,对一些问题的思考或见解也可详细记录,以免遗忘。 • 3.一段时间后,对听课记录要进行整理,并进行理性的思考分析,归纳出一些共性的东西,推广成功的经验和做法,提出改进意见和要求等。
课后反思——评课、议课共发展 • 回顾:回顾、梳理教学全过程 • 倾听:倾听开课教师课后反思 • 交流:与开课者、听课者交流、碰撞 • 评议:肯定优点,提出建议 • 对照:对照自己,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思路 • 提高: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