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0 likes | 1.12k Views
大 学 军 事 教 程. 第一章 中国国防. 兵者,国之大事 ( 也 ) ,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故经之以五 ( 事 ) ,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道者,令上与民同意也。故可与之死,可与之生而不诡也。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地者,高下、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 —— 孙子.
E N D
兵者,国之大事(也),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道者,令上与民同意也。故可与之死,可与之生而不诡也。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地者,高下、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兵者,国之大事(也),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道者,令上与民同意也。故可与之死,可与之生而不诡也。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地者,高下、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 ——孙子
【译文】战争是国家的大事,军民死生之所系,国家存亡之关键,对它是不可不严肃对待并认真研究的。因此,要把握五条经络,对敌我状况进行估量和比较,来探索战争胜负的情势。这五条经络:一是治民之道,二是天时,三是地利,四是将帅,五是法制。治民之道,在于使民众和君主同心一志,可以和他们同生共死而无离异之心。天时,指适应昼夜阴晴、严冬酷暑四时节令气候。地利,指利用路途远近,险要平坦,广阔窄狭,生地死地。将帅,一看才智谋略,二看军令划一、赏罚明信,三看仁爱部属,四看勇猛决断,五看威严整肃。法制,指军队的编制部署调度、设官分职用人、军需筹措供应。凡属这五个方面的情况,将帅都不能不知晓。熟悉掌握这些情况的就能打胜仗,不了解这些情况的则不能取胜。【译文】战争是国家的大事,军民死生之所系,国家存亡之关键,对它是不可不严肃对待并认真研究的。因此,要把握五条经络,对敌我状况进行估量和比较,来探索战争胜负的情势。这五条经络:一是治民之道,二是天时,三是地利,四是将帅,五是法制。治民之道,在于使民众和君主同心一志,可以和他们同生共死而无离异之心。天时,指适应昼夜阴晴、严冬酷暑四时节令气候。地利,指利用路途远近,险要平坦,广阔窄狭,生地死地。将帅,一看才智谋略,二看军令划一、赏罚明信,三看仁爱部属,四看勇猛决断,五看威严整肃。法制,指军队的编制部署调度、设官分职用人、军需筹措供应。凡属这五个方面的情况,将帅都不能不知晓。熟悉掌握这些情况的就能打胜仗,不了解这些情况的则不能取胜。
我们希望和平 但不惧怕战争
1 2 3 4 5 国防概述 国防法规 国防建设 国防动员 我国国防现代化建设的新成就
一、 国防概述 国防是指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一、国防的含义与基本类型 国防是一个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安全保障,维护国家安全利益是现代国防的根本职能,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防止外来侵略、颠覆是现代国防的主要任务。自古以来,有国就有防,国无防不立。 国防事关国家的兴衰、荣辱和存亡,国防的巩固和强大被视为一个国家的根本大计。
国防的基本类型 1.扩张型。扩张型是指某些经济发达的大国对外奉行霸权和强权主义,为维护本国在世界许多地区的利益,打着防卫的幌子,将其他国家和地区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对其进行侵略、颠覆或渗透。 2.自卫型。自卫型是指以防止外敌侵略为目的,在国防建设上主要依靠本国的力量,广泛争取国际上的同情和支持,维护本国安全,维护周边地区和世界和平与稳定。 3.联盟型。联盟型是指为弥补自身力量的不足,以结盟的形式联合他国进行防卫。联盟型国防可分为一元体系联盟和多元体系联盟。前者以某一大国为盟主,其余国家处于从属地位;后者的联盟国则是伙伴关系,通过共同协商确定防卫大计。 4.中立型。中立型主要是指中小发达国家为了保障本国的安全,严守和平中立的国防政策,制定总体防御战略和寓兵于民的防御体系,其中一些国家采取完全不设防的方式。
目前世界公认的中立型国家: 奥地利 芬兰 爱尔兰 列支敦士登 瑞士 瑞典 梵蒂冈 新加坡等 瑞士风光和武装
中立国的义务一般分为以下三类: 第一,中立国不得对交战国提供与进行战争有关的直接或间接援助; 第二,中立国必须防止交战国为进行战争而利用其领土,这类义务称防止义务; 第三,中立国在本国国民做出对某一交战国进行有利的行为而遭受损害时,必须在一定范围内予以默许(受损害的内容虽然是多种多样的,但不论哪一种,中立国均不能行使外交保护权。
二、国防的基本要素 国防的主体:国防的主体是国防活动的实行者,通常为国家。这就是说,国防是国家的事业,是国家的固有职能。任何国家,从诞生之日起,就要固国强边,防备和抵御各种外来侵略,以保障国家安全,维系国家生存。因此,国防必然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随着国家的发展而发展,最终也只能随着国家的消亡而消亡。 国防的对象:国防的对象是指国防所要防备、抵抗和制止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的界定,国防的对象,一是“外敌侵略”;二是“武装颠覆”。
1997年3月14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共有十二章、七十条,标志着我国的国防建设在依法治国的纲领之下,进人一个依法固防、依法治军的崭新阶段。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分裂国家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于2005年3月14日通过。 1997年3月14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共有十二章、七十条,标志着我国的国防建设在依法治国的纲领之下,进人一个依法固防、依法治军的崭新阶段。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分裂国家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于2005年3月14日通过。
国防的目的 1.捍卫国家的主权 国家和主权不可分割,主权是国家存在的根本标志。如果丧失国家的主权,那么国家的独立、领土完整、传统的生活方式、基本的政治制度、社会准则和国家荣誉、尊严等都无从谈起。捍卫国家主权始终是一个国家国防的根本目的和任务。
2.维护国家的统一 国家的统一是指国家由一个中央政府对领土内一切居民和事物行使完整的管辖权,不允许另立政府或分割国家的管辖权。保卫国家的统一历来是国防的重要任务。 当外国敌对势力插手我国的民族事务、破坏我国的民族团结、危及国家的统一和完整时,国防力量必须予以坚决打击,发挥其维护国家统一和稳定的职能作用。
3.保卫国家的领土完整 领土是指位于国家主权支配下的地球表面的特定部分以及其底土和上空。领土是国家存在和发展的自然物质前提,是构成国家的基本要素之一。国家主权与国家领土具有密切关系,领土既是国家行使其主权的空间,也是国家主权行使的对象,没有领土,主权就失去了存在的空间和行使的对象。 国家的领土被侵占,主权必然要遭到侵犯。国防捍卫国家主权的独立,必然要保卫国家领土完整。
我国是陆地大国,又是海洋大国 陆地面积+海洋面积 总面积达1260万平方公里
国际法承认国家在其领土上行使排他的管辖权。领土同时也是国家行使主权的对象,是国际法的客体。明领土包括一个国家的陆地、河流、湖泊、内海、领海以及它们的底床、底土和上空(领空),是主权国管辖的国家全部疆域。 位于国家主权下的地球表面的特定部分,以及其底土和上空。领土是国家行使主权的空间。 1958年9月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关于领海的声明》宣称,中国领土除大陆外还包括沿海岛屿和同大陆及其沿海岛屿隔有公海的台湾及其周围各岛、澎湖列岛、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以及其他属于中国的岛屿。中国领海宽度为12海里,并采用直线基线,在基线以内的水域,包括渤海湾、琼州海峡在内都是中国的内海。在基线以内的岛屿,包括东引岛、高登岛、马祖列岛、白犬列岛、乌岴岛、大小金门岛、大担岛、二担岛、东椗岛在内,都是中国的内海岛屿。
4.维护国家的安全 国家要正常地生存和发展,必须有一个安全的内外环境。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和平、稳定的状态,不仅难以建设和发展,而且生存也会受到威胁。维护国家的安全也是国防的主要目的之一。 一旦国家遭到外来侵略和颠覆,安全受到威胁,国防就必须履行自己的职能,抵御和挫败外来的侵略和颠覆,确保国家的和平、稳定状态;当国内敌对分子勾结外国敌对势力进行武装暴乱,危及国家安全时,国防力量就要采取措施,平息暴乱,保卫国家安全。
国防的手段 国防的手段是指为达到国防目的而采取的方法和措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的规定,我国国防的手段包括军事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军事手段:国防的主要手段是军事手段,对付武装入侵和武装暴乱最根本和最有效的手段就是采取军事手段。 政治手段:作为国防手段之一,指的是“与军事有关的”政治活动,构成国防手段的政治活动主要是政治制度、政治思想工作和政治宣传等。
经济手段:经济是国防的基础。社会经济制度决定国防活动的性质,社会经济状况决定国防建设的水平。主要有国防经济活动、经济动员、经济战、经济制裁等 外交手段:国防外交活动主要是指国家与国家之间为了国防目的而开展的外交活动。由于这种外交主要涉及军事领域,所以称之为军事外交。国防外交主要涉及国家与国家之间、军事集团与军事集团之间的军事政治关系、军队关系、军事战略关系、军事科技关系和军事经济关系等。 与军事有关的科技、教育等也是国防的重要手段。
国防的基本特征 是综合国力的 对抗与较量 是国家经济和 社会发展的保障 是多种形式的 斗争和角逐 具有多层次的 目标体系 国防建设与发展 离不开教育 与国家经济建设的 关系更加紧密
古代 兵制 武装力量体制 中央军、地方军和边防军 夏商西周还没有专门军事机构,国王亲自主持军政;春秋末期出现将相制;战国时期,将军独立统兵作战已很普遍;秦统一后设立专门军事机构,最高的军事官员称太尉;隋朝设立了三省六部制,设立了主管军事兵部;宋朝中央设立了枢密院。 军事领导体制上 奴隶社会兵民合一的民军制度;秦汉时期的征兵制;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世兵制;隋唐时期的府兵制;宋朝的募兵制;明朝的卫所兵役制 兵役制度 中国国防史 古代国防史(前21世纪夏王朝——1840年鸦片战争)
近代国防史(1840年鸦片战争——1949年) 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到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100多年间,由于统治阶级的腐败,国力日趋衰落,国防每况愈下,在外国列强弱肉强食的政策下,中华民族屡遭外敌的侵略、欺辱,先后有近20个国家的侵略者践踏过我国的国土,抢掠过我国的财物,屠杀过我们的同胞,有17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被割占。国不成其为国,国防无从防起;家不成其为家,国破家亡,凄惨哀鸣。
1840年英国以鸦片为借口,凭借船坚炮利的优势,打破了清王朝紧锁的国门,发动了侵华战争,这就是第一次鸦片战争。 第一次鸦片战争
1856年至1860年,英国不满足它已获得的利益,联合法国,分别以“亚罗艇事件”和“马神甫事件”为借口,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无人无兵无船,奈何,奈何?” 道光皇帝 第二次鸦片战争
二、中国国防的历史回顾 19世纪80年代初,法国殖民主义者在完全占领越南后,开始觊觎我国西南地区,1884年至1885年中法交战。 中国军民:我们将用法国人的头颅重建我们的门户! 法军叫嚣: 广西的门户 已不再存在了 中 法 之 战
二、中国国防的历史回顾 1894年至1895年,日本以清朝出兵朝鲜为由发动了侵略中国的甲午战争,战争持续了八个月,最后以中国的惨败而告终。 中日甲午战争
二、中国国防的历史回顾 1900年8月15日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后,特许军队公开抢劫3日,从皇宫园林到王府宫邸,从神坛寺庙到商店民宅,几乎无一幸免,上自典章文物、下至国宝奇珍被抢掠一空。 “八国联军”在紫禁城中举行阅兵式 八国联军入侵中国
二、中国国防的历史回顾 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1年辛亥革命这70多年间,清政府与外国列强签订了大大小小数百个不平等条约,割让领土近160万平方千米,共赔款2 700万元,白银7亿多两(不含利息)。如把利息计算进去,仅《辛丑条约》中规定的“庚子赔款”本息就达9.8亿多两。当时,在1.8万多千米的海岸线上,大清帝国竟找不到自己享有主权的港口。国家有海无防,有边不固,绝大部分中国领土成了帝国主义的势力范围。
二、中国国防的历史回顾 有压迫就有反抗,有侵略就有斗争。为了争取民族强盛和反对外来侵略,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赴汤蹈火,奋斗不息。 龚自珍 丁汝昌
二、中国国防的历史回顾 民国时期的国防 1911年的辛亥革命,终于推翻了几千年的封建统治,但由于革命的不彻底,仍没有使中国摆脱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状况,帝国主义依然在华夏大地上横行无忌。
二、中国国防的历史回顾 1914年,英国在印度召开所谓“中英藏会议”,英印与西藏地方当局私下划定了 “麦克马洪线”,将西藏9万平方公里土地划归印方。
二、中国国防的历史回顾 1945年雅尔塔协定和中苏条约,使面积达157平方公里的蒙古人民共和国脱离中国而独立。
二、中国国防的历史回顾 1905年日俄战争结束后,日军将大连和旅顺称为“关东州租借地”,又占据着从长春至旅顺的铁路作为插入东北腹心的“国中之国”。
二、中国国防的历史回顾 1914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日本借口对德宣战,出兵我国山东,强占胶济铁路和青岛(原是德国侵占)。
二、中国国防的历史回顾 1918年段祺瑞又签约,将我国东北置于日本的控制之下,并由日本掌握中国军队的训练权和警察权等。
二、中国国防的历史回顾 1931年9月18日,发生了日本关东军袭击沈阳的“九一八事变”,随之日军占领东北三省。
二、中国国防的历史回顾 1937年7月7日,日本在华北的驻屯军挑起了卢沟桥事变,向北平的中国守军进攻,对中国实施全面侵略。
二、中国国防的历史回顾 1937年夏至1938年秋,日军投入中国战场共24个师团,打破国民党军200多个师的节节抵抗,占领近2亿人口的中国东部最富庶地区。
二、中国国防的历史回顾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虽然开始只有5万多人,却以“敌进我进”的方式,在华北、华东地区建立了大片敌后游击根据地。
二、中国国防的历史回顾 八年的抗日战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在敌后战场共歼灭日军52.7万多人,歼灭伪军118.6万余人,解放国土近100万多平方千米、人口1亿2千5百多万人。
二、中国国防的历史回顾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经过四年的解放战争,打败了国民党军队,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现代国防史(1949年—— ) 进入20世纪90 年代以来,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党中央领导集体确立了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提出了把未来军事斗争准备的基点放在打赢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上。 政治合格 军事过硬 作风优良 纪律严明 保障有力 总要求 质量效能型 数量规格型 两个转变 人力密集型 科技密集型
三、中国国防历史的启示 几点启示 (一)经济发展是国防强大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