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0 likes | 469 Views
真人图书借阅活动推介. 毕洪秋 2013 年 6 月 5 日 哈尔滨. 我们恰逢公共图书馆事业大发展的历史机遇, 我们身处大数据改变生活的时代, 我需要拥有 —— 积极应对变化的心态,终身学习的能力。 让我们共同学习、探讨一个新的服务方式 “真人图书馆”. 记住这个北欧最盛大的 摇滚音乐节 —— 罗斯基勒音乐节 2000 年 7 月,音乐节的导演雷夫 · 斯科邀请“停止暴力”组织在音乐节上组织一些有益的活动,以鼓励对话、增加交流、促进和谐关系。于是,罗尼 “真人图书”的创意在丹麦的哥本哈根的摇滚音乐节上诞生了 。. 发 起.
E N D
真人图书借阅活动推介 毕洪秋 2013年6月5日 哈尔滨
我们恰逢公共图书馆事业大发展的历史机遇, • 我们身处大数据改变生活的时代, • 我需要拥有——积极应对变化的心态,终身学习的能力。 让我们共同学习、探讨一个新的服务方式 “真人图书馆”
记住这个北欧最盛大的摇滚音乐节——罗斯基勒音乐节记住这个北欧最盛大的摇滚音乐节——罗斯基勒音乐节 2000年7月,音乐节的导演雷夫·斯科邀请“停止暴力”组织在音乐节上组织一些有益的活动,以鼓励对话、增加交流、促进和谐关系。于是,罗尼 “真人图书”的创意在丹麦的哥本哈根的摇滚音乐节上诞生了。
发 起 • 让我们认识一个叫罗尼·伯格的年轻人 1993年,在一次夜生活中,丹麦青年罗尼的一个朋友被刺伤。这件事促使他们5个年轻人创建了一个“停止暴力”非政府组织,宗旨是通过同辈人的教育规劝青年人相互理解,消除对抗,反对暴力。该组织举办讲座和音乐会,呼吁人们停止冲突,先后吸引了4万多青年人加入。
首 秀 • 75本真人图书(Living Book) 一本辅助阅读的真人字典; 每个人都是一本可以学习的书,读者可以把一个人当作图书借阅,进行30分钟的闲谈; 供借阅的真人图书完全出于自愿,不需要报酬。 布置现场时罗尼他们非常忐忑。然而在音乐节活动开始后的第2个小时,第一本真人图书就被借走。此后,接连4天,借阅者络绎不绝,“畅销书”排行榜不断被刷新。 效果良好,得到了社会的正面评价。
传 播 • 真人图书首先在欧洲得以传播,主要集中在丹麦、挪威、匈牙利、英国、芬兰等国家,举办场所主要是在社区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 • 之后迅速向大洋洲、北美洲、南美洲、亚洲传播,主要集中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等发达国家,主要在公共图书馆、庆典、会议、展览会、博物馆、学校等场所举办。 • 2000—2008年至少有28个国家举办过Living Library活动。另据悉尼科技大学的调查统计,截至2010年,全球共有30多个国家举办过真人图书活动。
真人图书来到中国 • 在中国,第一个吃螃蟹者是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3月18日,“薪火相传Living Library”活动举行,亮相的四本真人图书都是在校学生,分享的内容涉及出国留学、科研竞赛、面试就业等方面。此后,该校又连续发起24期活动,但目前,活动网页已停止更新,最后一次借阅时间是今年4月27日。
2012年4月,重庆图书馆开展了一场“真人图书馆”活动,开创了中国公共图书馆参与该领域的先例。 中国的公立图书馆的真人图书馆实践 2012年9月15日,11本“真人图书”在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被竞相“传阅”,这些草根名人当中,有创办“图书银行”、被称为“国学奶爸”的南师大毕业生杜亚明,还有拥有数学、应用数学、计算机硕士三学位,数学、历史博士双学位的南京大学高数老师吴朝阳,赴非洲从事义工服务的大学生袁珊珊等,每个人都有独特的人生经历。
2012年11月4日,作为读书节的重要项目,深圳首家“真人图书馆” 在罗湖区图书馆正式“开馆”,6本真人图书供读者借阅。
民间团体不断涌现——荒岛图书馆 • 4月20日,“乐创益”社区携手全国十余家“荒岛图书馆”,发起了“真人图书2013”活动。在广州T .I.T创意园里,50本“真人图书”任人“借阅”。其实是通过面对面的对话方式,让读者“阅读”来自修琴师、街头艺人、流浪猫保姆、变性人、船员等等这些“图书”的真实故事。而主办方乐创益社区还打算将这些“真人书”的故事记录下来出版,使它们变成真正意义上的书。 • 跟一本书聊聊天 • 听袖珍女孩讲讲她的正能量人生,与功夫师傅切磋习武之道,和登山者侃侃爬雪山的乐与苦,倾听城管这一职业背后不为人知的尴尬和无奈……4月20日,在世界阅读日前夕,50名来自各行各业的“图书”真人相聚广州T IT创业园,以十人以内的小组沙龙的形式,跟“读者”讲述他们的人生故事。“读者”在“阅读”的时候也可以随意打断,发表自己的“批注”,甚至可以和“书”争论起来。 • 大学生谢昭林带着自己的问题“阅读”了失明社会企业家庄陈有的故事,并得到了一个很受用的回答。 • 真人图书 “考拉”是华南师范大学历史系的老师,他分享的是自己做麻风病村口述史的经历。当天,他的“读者”中有做家庭口述史的学生、也有来自佛山口述史小组的成员,他们都是专程奔着“考拉”这本书而来的。在“考拉”陈述后,他们甚至为访谈伦理的问题辩论起来。 • 活动负责人梁嘉歆:“我希望通过多元的发声,让这个社会不同的声音可以在一个场所里面跟大家进行面对面、平等的交流和分享。这个活动和普通的分享会不同,魅力在于它不只是分享故事,在交流过程中,读者也会将自己的故事带进来,就变成了有两本或是多本书在交流、互相分享的感觉。像‘消除偏见’这种大家听起来好像觉得很消极、很苦大仇深的东西,用一种社会创新的形式来讲就会变得好玩、容易被接受。还有如自慰这种平时羞于启齿的话题,现在我们有这样一个平台,大家也会变open(开放),愿意讲出自己的感受。”
未来发展成社会企业 • 在媒体上看到相关报道后,梁嘉歆觉得这种模式太适合自己供职的“乐创益社区”了。“乐创益社区”是一家专业营造社区公益公共空间的社会企业,通过社区居民、志愿者以及公益机构发起各种满足居民需求的公益服务。 • 2010年,荒岛图书馆——— 乐创益社区旗下的公益品牌,在广州发起了第一场“真人图书馆”活动,报名者爆棚。随后“真人图书馆”这种模式开始陆续以荒岛图书馆的名义发起,遍地开花,到目前为止做了十几期活动。很多其他机构受到启发后也开始在高校、社区发起类似的活动,如雨后春笋遍布各个城市。今年的活动是乐创益社区举办过最大规模的,足迹遍布全国21个城市,二十几个荒岛图书馆,每个城市的“书”都各具特色,广州的这一场是国内最大型的。 • 但目前为止,他们基本还是纯粹的公益活动,没有可持续的赞助。但梁嘉歆表示,乐创益社区有一套社会企业的设想。 • “乐创益社区”在一些商业住宅的社区里面开办社区公益图书馆,虽然社区有配套设施,但没有一个文化和提供交流的公共空间,人际关系疏离。“我们想通过真人图书活动创造这样一个空间,通过在社区里、社区和社区之间做这个活动,一开始我们请外面的人来做图书,慢慢地我们发掘社区的资源,让社区里的街坊邻里自己来讲,也给他们创造交流的机会。” • 目前,“乐创益社区”一共有四间实体图书馆,分布在广州、北京和武汉,图书馆的空间对居民开放,通过在图书馆里面的活动,部分地帮助社区共建、居民自治。而社区公益图书馆会跟房地产公司合作,让他们提供启动资金,免费场地,图书通过捐赠获得,日常管理靠志愿者团队来完成,而乐创益社区的全职团队起到的是监督指导和活动开发的作用。 • “我们另一种营利模式是同商业机构、基金会乃至政府合作,针对性开发不同的社会创新活动。企业付费用我们的品牌,可以弥补日常运营成本。但公益性不会改变,服务受众,不收费。真人图书馆也有和其他的基金会合作,比如和西部阳光基金会。”这是梁嘉歆关于社会企业的想法。 • 做了三年的真人图书馆,“乐创益社区”掌握一批遍布全国的真人图书的人脉, 准备把它变成一个“真正的图书馆”。“读者可以过来办‘借书证’,借走一本‘书’去‘阅读’。” • 目前,他们还做了十几本真人图书的口述记录,未来有个“真人 图书出版计划”,将“人肉图书”又重新变成传统的纸质图书保存下来。 (图片来自乐创益社区) 采写:南都记者 邢晓雯 实习生 陈树佳
真人图书及其存在的意义 “读会行走的书,阅有故事的人” 真人图书是21世纪出现的新生事物,对大多数而言都很陌生。 罗尼:“如果让那些怀有偏见的人们在某一个空间相遇、交谈,或许,他们会发现,彼此身上的共同点其实要比不同点多得多。” 可见,这种方法有助于分享人生感悟,消除偏见,解决冲突,在现阶段的中国值得尝试。
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吴汉华认为,在中国的现实环境中,真人图书馆大有用武之地。 “从政府公信力的角度看,针对国内的一些群体性事件、城管与小贩的对立矛盾等,如果政府官员能够作为真人图书出借,某种程度上,这将增强政府公信力,有利于社会稳定。此外,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目前也存在偏见,而真人图书馆有助于消除这些矛盾,尤其是对社会弱势群体的歧视。” “公益组织主要面向社会需要帮助的群体开展服务,如果能让这个组织的志愿者及服务群体成为真人书,真人图书馆能够消除社会对于这个机构以及特殊群体的偏见。 而就民间企业来说,企业内部开展真人图书馆活动,有利于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促进员工之间的协作,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 荒岛图书馆,北京、上海、山东等地的民间组织。
真人图书的类型 在美国、欧洲,消除偏见是真人图书活动重要的目的之一,从他们推出的真人书目中便可窥见。2008年10月,真人图书馆首次登陆美国,当时出借的14本真人图书大部分都是裸体主义者、素食主义者、无家可归的妇女等边缘、少数人群。 在日本,2009年12月13日日本东京明治大学主办的Living Library活动,涉及的主题包括盲人、聋哑人、同性恋者、素食者等;借阅时限为30分钟;其日本全球研究学院每学期期末都要举办一次活动,作为本学期的课程总结。
真人图书馆的概念进入中国,比起如何消除偏见,喜欢新鲜事物的年轻人似乎对“每个人都是一本书”的理念更感兴趣。 • 图书馆:罗图、重庆图书馆、龙图 • 民间:修琴师、街头艺人、流浪猫保姆、变性人、船员等等
研究概况 • 2000年诞生时叫做Living Library,2010年改名为Human Library; • 中文的译名有真人图书馆、活体图书馆、活人图书馆; • 对这个专题的研究起步晚、时间跨度小,但成果颇丰,从单纯引进国外研究成果、中外比较研究,到本土化理论与实践不断取得进展,成为理论与实践的关注热点。2000—2011年,我国刊发该主题论文88篇,其中图书情报学期刊刊发了82篇。
真人图书借阅活动走进龙图 • 2013年1月23日,在媒体推介会上由高文华馆长在新春致辞中首次提出,引起媒体广泛关注。 “2013年,我们将推出形式新颖、丰富多彩的读者活动。 真人图书馆——借阅新概念。可以让读者借一个活生生的人与你交流,通过交谈与读者分享这本真人书的经验和内涵,这个人能比一本书给你提供更多的知识和人生经验。真人图书馆的使命,不仅是让读者获取一些新奇的见识,还能消除不同群体之间的歧视,增强社会的和谐感与幸福感,也是我们阅读纸质图书所无法获得的最直接的人生体验。”
2013年4月23日,真人图书借阅活动在龙图首秀,4本真人图书为读者提供借阅服务。受到读者、馆员、媒体的好评。2013年4月23日,真人图书借阅活动在龙图首秀,4本真人图书为读者提供借阅服务。受到读者、馆员、媒体的好评。
真人图书借阅正在走向常规化 • 征集——采访真人图书,建立真人图书馆藏 1、真人图书志愿者招募公告:什么是真人图书、真人图书具备的条件、如何成为真人图书; 2、真人图书申请:填写须知、申请表、授权许可; • 组织借阅服务 3、活动预告; 4、借阅读者登记; 5、真人图书借阅规则:馆内借阅,预约、每次借阅读者10—30人、每次阅读时间40分钟,读者反馈意见; 6、读者借阅反馈:反馈意见表设计了7个选项; • 媒体宣传:报刊专栏、电视广播专题、网站特色资源发布
预定目标 100本真人图书馆藏 每年50场真人图书借阅活动 • 目前难点 征集图书:馆员,源于馆员的挖掘与推荐,读者,信息服务部与特藏部的数据挖掘。
思 考 • 平等面对、真诚交流的开放心态——真人图书、读者、馆员所必须具备的,真人图书自愿、无报酬,读者尊重真人图书、真诚交流,馆员鼓励读者提问或发表自己的看法; • 常规化、品牌化运作——打造图书馆服务的新领域,充分发挥公共图书馆第三空间的优势,让图书馆永葆活力; • 多媒体联动是保障——形成报纸、广播、网站等的互动; • 与讲座、学术报告不同——读者阅读真人图书,书也在阅读读者,在为读者服务的同时获得来自读者的信息,矫正自己的偏见等等;
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吴汉华博士认为: “夭折的原因很多,而最核心的因素可能是国内的真人图书活动并非读者所需,对他们难有吸引力。上海交大的‘真人图书馆’,实质上是一种学生报告,一名学生作为真人书,一大群学生围着他追问学习问题,这种方式脱离了真人图书馆的原教旨主义——消除偏见。” 在北京、上海等城市,有些真人图书活动的本质不过是无聊的宣讲会、功利的成功学讲座,甚至是单身青年相亲会。
现场主持很重要——挖掘独特的资源。 案例1:龙图423真人图书刘向东的借阅现场 案例2:中央文化干部管理学院的一堂真人图书案例教学——刘瑞彪老师
结 束 语 龙图人 正在打造龙图真人图书馆 龙图真人图书馆等待你的创意,需要你的激情,热盼你的参与。
准备时间仓促敬请大家谅解 0451-85990505 bihongqiu2007@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