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0 likes | 925 Views
第六章. 芳酸及其酯类药物的分析. 鉴别试验. 基本要求. 杂质检查. 分类与 典型药物. 理化特征. 练习与思考. 含量测定. 基 本 要 求. 一、掌握苯甲酸类、水杨酸类药物的鉴别和含量测定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二、熟悉其他芳酸类药物鉴别和含量测定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什么是芳酸?. 苯环. 羧基. 其他取代基. 分类:苯甲酸类 水杨酸类 其他芳酸及其酯类. 第一节 典型药物分类与理化性质. 一、苯甲酸类. (一)典型药物结构. 酸性 (弱碱性). 紫外吸收. 苯甲酸及其钠盐.
E N D
第六章 芳酸及其酯类药物的分析 鉴别试验 基本要求 杂质检查 分类与 典型药物 理化特征 练习与思考 含量测定
基 本 要 求 一、掌握苯甲酸类、水杨酸类药物的鉴别和含量测定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二、熟悉其他芳酸类药物鉴别和含量测定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什么是芳酸? 苯环 羧基 其他取代基 分类:苯甲酸类 水杨酸类 其他芳酸及其酯类
第一节 典型药物分类与理化性质 一、苯甲酸类 (一)典型药物结构 酸性 (弱碱性) 紫外吸收 苯甲酸及其钠盐
酸性 紫外吸收 S元素 丙磺舒
(二)主要理化性质 1. 溶解性:固体,有一定熔点。 除钠盐溶于水,其余不溶。 2. UV和IR光谱特性: 3.分解反应特性:苯甲酸钠分解为苯甲酸 丙磺舒分解为SO2 4. 酸性:游离的羧基
二、水杨酸类 (一)典型药物结构 水杨酸(salycylic acid,SA) 结构 羧基 酚-OH 性质 酸性 FeCl3反应 应用 含量测定 鉴别
阿司匹林(Aspirin,ASA) 结构: 羧基 酯键 水解 性质: 酸性 鉴别、检查 应用: 含量测定 (酸碱中和)
对氨基水杨酸钠 (sodium aminosalicylate,PAS-Na) 结构: 芳伯氨基 酚-OH 性质:重氮化-偶合 FeCl3反应 鉴别 应用: 含量测定
(二)主要理化性质 1.酸性:具-COOH。酸性受苯环、-COOH和其 它取代基的相互影响。 ①取代基为吸e基,如-X,-NO2,-OH时, 酸性↑; 为供e基,如-CH3,-NH2时,酸性↓ ②取代基位置:邻位-OH取代酸性强,能与邻 位-COOH形成分子内氢键 水杨酸 阿司匹林 苯甲酸 > > HCl 芳酸 H2CO3苯酚 > > >
2. 溶解性:均为固体,有一定熔点。除钠盐溶于水,其余不溶。 3. UV和IR光谱特性:分子结构中具有苯环,有UV和IR特征吸收。 4. 芳伯氨基和酚羟基特性: 5. 水解特性:ASA、双水杨酯及其制剂应检查水杨酸,对氨基水杨酸钠和贝诺酯检查间氨基酚和对氨基酚。
三、其他芳酸类 (一)典型药物结构 布洛芬(ibuprofen)
(二)主要理化性质 1.溶解性:氯贝丁酯为液体;布洛芬为固体, 有一定熔点;水中不溶,有机溶剂中易溶 2.UV和IR特征吸收光谱:苯环 3.水解:氯贝丁酯具酯键 4.酸性:布洛芬
第二节 鉴别试验 Ar-OH + FeCl3 pH4~6 紫堇色配位化合物 一、与铁盐反应 1.含有酚羟基药物可与FeCl3反应;能与FeCl3反应 不一定含酚羟基.
中性或弱酸性 紫堇色 ⑴SA FeCl3 △ FeCl3 ⑵Aspirin SA 紫堇色 水解 FeCl3 紫红色 ⑶ PAS-Na
2.苯甲酸(中性或碱性水溶液) FeCl3 赭色↓ NaOH pH5.0-6.0 FeCl3 3.丙磺舒 钠盐 米黄色↓ 4.氯贝丁酯 碱水解 盐酸羟胺 羟肟酸盐 FeCl3 弱酸条件 羟肟酸铁 紫色
二、重氮化-偶合反应 含有芳伯胺基或潜在芳伯胺基的药物均可反应。 β-萘酚 橙黄~猩红↓ 1. 直接反应对氨基水杨酸钠 2. 水解后反应贝诺酯具有潜在芳伯氨基
三、水解反应 mp:156~161℃ SA -Na SA↓ H+ △ 1.Aspirin+Na2CO3 CH3COONa CH3COOH 碱水解 酸化 SA↓ 溶于醋酸铵试液 2.双水杨酯 mp:158℃
四、分解产物反应 1. 苯甲酸盐加热分解生成苯甲酸升华物 2. 丙磺舒与NaOH熔融分解成Na2SO3, 经硝酸氧化成Na2SO4 3. 丙磺舒高温加热分解,生成SO2气体,有臭味 (SO42-的反应)
五、紫外吸收光谱法 1. 测定λmax ;λmin 例:布洛芬用0.4%NaOH溶液制备0.25mg/ml; λmax =265nm, 273nm; λmin=245nm, 271nm。 2. 在λmax 处测定一定浓度供试液的吸收度A 例:羟苯乙酯,5μg/ml λmax =295nm; A=0.48
3. 在λmax 处测定供试液的百分吸收系数。 例:贝诺酯在λmax=240nm; = 730~760 4. 在规定的波长测定吸收度比值 例:二氟尼柳20μg/ml; A251/A315 = 4.2~4.6
六、红外吸收光谱法 C=O 3700~2900cm-1 1660cm-1 775cm-1 1610,1570 1480,1440 N-H、 O-H Ar-H C=C 水杨酸的红外吸收图谱
对氨基水杨酸钠的红外吸收图谱 C=C C-O 1580cm-1 1500cm-1 1188cm-1 1640cm-1 1300cm-1 3700~2900cm-1 N-H C-N N-H、 O-H
第三节 特殊杂质检查 一、 Aspirin中特殊杂质的检查 1.溶液的澄清度:主要检查Na2CO3中不溶物 杂质:有苯酚、醋酸苯酯、水杨酸苯酯等 酸性:芳酸 > 碳酸> 酚 Aspirin可溶于Na2CO3 ,而杂质不溶 由一定量的Aspirin在碳酸钠试液中应溶解澄清来加以控制
游离水杨酸检查: • SA:具酚-OH, 可与Fe3+呈色 • Aspirin:无酚-OH,不与Fe3+呈色 • 比色法适用:原料药、片剂、肠溶片 • HPLC适用:胶囊、泡腾片、栓剂 • 3. 易炭化物检查:检查Aspirin中能被硫酸炭化显色的低分子有机杂质。采用与标准比色液比色的方法检查。 比色法
二、对氨基水杨酸钠中特殊杂质的检查 主要检查成品药物中可能残留的间氨基酚。间氨基 酚易氧化呈色,而且有毒性,因此要严格控制。 双相滴定法:利用间氨基酚溶于乙醚,呈碱 性,样品用乙醚提取, HCl 滴 定,V<0.3ml HPLC (USP):内标法,以磺胺作内标 方法
三、氯贝丁酯中特殊杂质的检查 • 主要检查成品药物中残留的对氯酚原料和挥发性杂质 GC 1. 对氯酚检查 HPLC:以4-乙氧基酚作内标 • 挥发性杂质的检查方法 :GC • 色谱条件同对氯酚的检查
第四节 含量测定 一、酸碱滴定法(以Aspirin为例) 原理:药物具-COOH;可用碱直接滴定 (一)直接滴定法 ChP(2005版) 1 : 1
条件:在中性乙醇中 • 以酚酞作指示剂 • 所含SA超过限量时,不宜直接滴定 3. 应用:多国药典用于阿司匹林、双水杨酯、苯甲酸、丙磺舒、布洛芬测定;USP和BP还用于甲芬那酸的测定。
1.原理: (二)水解后剩余滴定法 USP(29版) 定、过量 剩余 2.方法: 0.5mol/LNaOH 酚酞 供试品 1.5g 煮沸 0.25mol/LH2SO4 (V) 放冷 10’ 50.0ml 空白··············································································(V0)
3.讨论:空白试验的目的 SA超过限量时也不适用 4.计算:T的计算 含量%的计算
剩余 I 份NaOH 供试品 V Vo-V相当于Asipirin消耗NaOH的ml数 VO I 份NaOH 空白
(三)两步滴定法 用于:阿司匹林片/肠溶片的含量测定 1.原理:片剂中加稳定剂:酒石酸/枸橼酸 Aspirin SA+HAc 酸性 水解 有干扰,所以采用两步滴定法 Aspirin + NaOH 钠盐 + H2O 水解产物SA + NaOH SA-Na + H2O 第一步 中和 中性盐 酸性稳定剂+ NaOH 第二步水 解与测定
2.方法 第一步: 中和 供试品片粉适量 中性乙醇20ml 酚酞 NaOH(0.1mol/L) 滴定至粉红色 第二步:水解与测定 中和后的 供试液 0.1mol/LNaOH40ml 水浴15’ 0.05mol/L H2SO4(V) 空白···············································································(V0)
3.讨论 适用于阿司匹林片、肠溶片 SA超过限量时也适用 4.计算
(四) 氯贝丁酯含量测定 第一步:中和酸性杂质 第二步:水解与测定
二、亚硝酸钠滴定法 原理:对氨基水杨酸钠具芳伯氨基,在HCl中与 NaNO2发生重氮化反应 Ar-NH2 + NaNO2 + 2HCl Ar-N2Cl + NaCl + 2H2O 此法在下章重点讨论
三、双相滴定法 如苯甲酸钠的含量测定: 1.原理 不溶于水,终点pH突跃不明显,不易观察。易溶于有机溶剂 易溶于水 碱性 在水相和有机相中滴定
溶剂:水——乙醚 指示剂:甲基橙 滴定液:0.5mol/L HCl 2.方法 水相 乙醚相 滴定前: 苯甲酸钠+甲基橙 黄色 苯甲酸 滴定中:苯甲酸钠+甲基橙+NaCl 黄色 苯甲酸 终点:甲基橙+稍过量HCl+NaCl 橙红色
分取乙醚层,5ml 水洗涤,洗液并入水层,加乙醚20ml,继续用HCl滴定至水层显持续的橙红色 原因:将溶于乙醚中的少量苯甲酸钠提取至水中
四、紫外分光光度法 (一)直接紫外分光光度法 贝诺酯的测定: 原料药:对照品比较法 片 剂:吸收系数法
(二)离子交换-紫外分光光度法 氯贝丁酯的测定 方法:可采用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吸附酸性杂 质后,在甲醇溶液中,226nm波长处,采 用对照品比较法测定含量。 酸性杂质对-氯酚等也有吸收,干扰测定。 原理:氯贝丁酯为酯结构,不能电离 对-氯酚、对-氯苯氧异丁酸等可酸性解离
(三)柱分配色谱-紫外分光光度法 USP(29)采用此法同时测定Aspirin胶囊中 Aspirin 和SA • SA的限量测定 ①色谱柱的制备 硅藻土,FeCl3-尿素 硅藻土-磷酸 玻璃棉
硅藻土,FeCl3-尿素 供试液:CHCl3 洗脱液1:CHCl3 硅藻土-磷酸 洗脱液2:冰HAc-乙醚 玻璃棉 洗脱液3: CHCl3 1:Aspirin先洗脱 2:SA后洗脱 SA的限量测定
讨论: ①SA与FeCl3-尿素生成紫色水杨酸铁配位化合物,保留于硅藻土色谱柱上 用CHCl3洗脱时,高浓度尿素使配位化合物移动较慢,∴Asipirin先洗脱出 ②以冰醋酸的乙醚溶液洗脱时,紫色配位化合物解离,SA游离出来,继而被CHCl3洗脱 ③ max=306nm , A供<A标
2.Aspirin的含量测定 供试品液:CHCl3-HCl 洗脱液1: CHCl3 硅藻土-NaHCO3 洗脱液2:冰HAc-CHCl3 10ml 洗脱液3:冰HAc-CHCl3 85ml 玻璃棉 ①中/碱性杂质先洗脱 ②Aspirin后洗脱 ③max=280nm,Aspirin(mg)=C(Au/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