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5

电信网结构及演进

电信网结构及演进. 皮开阳 2009.8.5. 内容大纲. 前言 Keygoe 及其所在的电信大环境 电信网概念、分类 固定基础网 历史、现状 固网 NGN 和智能化 固网演进 未来网络(中电信 /BT 英国电信) 移动网介绍 历史、现状 3G 网络 /LTE 网络演进(中移动) 结束语 Keygoe 的定位. 前言. Keygoe 所在的电信大环境 如果将整个电信网络比做一处亚热带大丛林,那 Keygoe 就是丛林中的一点绿(若华为中兴为大树,我们就是树边的常青藤(不一定恰当,呵呵)),了解丛林的生存背景和法则对我们至关重要。

orinda
Download Presentation

电信网结构及演进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电信网结构及演进 皮开阳 2009.8.5

  2. 内容大纲 • 前言 • Keygoe及其所在的电信大环境 • 电信网概念、分类 • 固定基础网 • 历史、现状 • 固网NGN和智能化 • 固网演进 • 未来网络(中电信/BT英国电信) • 移动网介绍 • 历史、现状 • 3G网络/LTE • 网络演进(中移动) • 结束语 • Keygoe的定位

  3. 前言 • Keygoe所在的电信大环境 • 如果将整个电信网络比做一处亚热带大丛林,那Keygoe就是丛林中的一点绿(若华为中兴为大树,我们就是树边的常青藤(不一定恰当,呵呵)),了解丛林的生存背景和法则对我们至关重要。 • 2004~2006是国内固网NGN改造和智能化改造的高峰期,改造后的网络是什么样的,Keygoe(作为增值业务和呼叫中心平台)如何接入这些改造后的网络? • 2009是国内各大运营商正在3G建网热,Keygoe也正试点3G视频业务,那我们了解真正的3G网络吗? • 这里,我们将试图从宏观网络结构方面来描述和接触我们所在的电信大环境。

  4. 电信网概念 • 电信网定义:将语言、声音、文字、图像、数据、视频等信号转换为电/光信号并在任何两地/多方通信终端之间按照预先约定的规则/协议进行传输和交换的网络。 • 组成要素:终端设备,传输系统,交换节点,网络技术 • 电信网传统分类(按性质): • 业务网:PSTN,PLMN,N/B-ISDN,智能网IN,接入网AN,IP互联网(internet&intranet),数字数据网DDN,同步数字传输网SDH • 支撑网:七号信令网No.7CCS,电信管理网TMN;

  5. 固定基础网结构 • 固网历史、现状 • 固网NGN改造 • 固网智能化改造 • 未来固网演进(设备商ZTE/HW) • 未来网络(中电信/英国电信) • 软交换系统-三方参考(HW/UT/ZTE)

  6. 固网历史 • 公用电话网PSTN • 人工网-》模拟自动网-》数字程控交换网 • 1892年,最早的自动电话交换机(步进制交换机 ); • 1965,美国贝尔公司,第一个数字程控交换机; • 1982.12,我国第一个程控交换机在福州开通(福州富士通) • NGN网的发展 • H.323 VOIP网 • VOIP SIP及软交换兴起(Call Server/call Agent/softSwitch(移动MSC-server) • 3GPP-R5/6 IMS系统(FMC系统)

  7. 我国电话网结构 1)早期(1997前)我国的长途网分成5级,即大区中心C1、省中心C2、地级中心C3、县中心C4、端局C5。 2)现在为3级,C1和C2合并,称为DC1,C3和C4合并,称为DC2,C5称为端局;DC1对应HSTP,DC2对应LSTP,DC3对应SP

  8. 我国电话网分层结构

  9. 我国7号信令网结构 1.三级结构:HSTP、LSTP、SP; 2.HSTP、LSTP为网状网; 3.HSTP为A、B平面,成对互联; 4.LSTP与A、B平面两个HSTP相连;SP与两个LSTP相连;

  10. 我国七号信令网(实际应用)

  11. 我国智能网结构(固网)

  12. SDH数字传输网

  13. 固网智能化改造

  14. 固网智能化-改造思路(ZTE) • 引入NGN软交换核心控制设备SS(SoftSwitch),对原有本地网汇接局进行替换,提供全网呼叫的控制和业务的触发 ,所有PSTN端局的呼叫出局到软交换汇接局 ; • 借鉴移动网思想,引入移动网络架构中的SHLR(智能用户数据库)设备,统一存储固网用户属性 • 引入统一业务信息平台集中为全网用户提供业务和对业务进行统一的管理: • 端局用户基本业务、补充业务(包括Centrex群业务)都由端局实现;  • 已有卡类业务仍在已有传统智能网(SCP)提供;  • 用户新业务,如一号通彩铃、预付费等业务通过SHLR作为“引擎”,由SS触发到统一业务信息平台。 • 智能化改造后,在整网结构上将和现有移动网基本一致,在技术上引入NGN技术更加地向移动3G靠拢

  15. 案例1:广州电信网络智能化方案总体模型(ZTE)

  16. 固网彩铃呼叫流程示意图 1 业务触发通过软交换汇接局兼SSP实现; 2 由SHLR返回彩铃中心接入码; 3 通过软交换汇接局双呼彩铃中心和被叫,避免了话路迂回。 4 彩铃平台与原小灵通彩铃平台共用。

  17. 案例2 :安徽蚌埠电信固网3G总体组网图(ZTE) 1 大区中心蚌埠设1对SS、1对TG、1对SHLR; 2阜阳、亳州、淮北、宿州四市采用SG与TG合设方式(各2套)替换原有的本地网端汇局,分别归属于两个软交换核心设备SS ; 3不同的TG又归属于不同的软交换设备,不同的软交换设备间采用异地容灾 ; 4 SS与SHLR采用MAP协议 ;

  18. 固网全网智能化(HW) 1 三个中心: 业务交换中心 用户数据中心 智能业务中心 2 应用: 江苏电信 河北电信 广东电信 浙江电信 SSP SSP

  19. 固网NGN改造

  20. NGN案例1 :河南电信NGN商用网组网示意图(ZTE 2003) 1 覆盖全省18个地市的大规模Class4软交换网络 ; 2 10个大容量中继网关M100+8个小容量中继网关I704 3 长途分流、宽窄带综合接入 、IP话吧和软终端, 4 一号通+彩铃

  21. NGN案例2:肇庆电信NGN商用网络拓扑图(ZTE 2005) 1 综合设备接入 2 网络互通能力3 强大的业务能力 4 综合网管,长途本地合一;

  22. 案例3:浙江电信NGN商用网总体网络结构(ZTE 2005) 1 杭州集中建设NGN控制平台与业务平台; 2 IAD、IP智能电话、IP视频电话、软PHONE等设备实现接入 ; 3 业务为王: 1)广域Centrex业务,IP公话超市,点对点视频业务 ; 2)一号通+彩铃,WEB 800业务(网上企业黄页),WEB CALL业务 ;

  23. 未来固网演进-设备商角度

  24. 网络架构演进(HW)

  25. IMS实现移动固定融合FMC(HW)

  26. NGN业务模型(HW)

  27. 未来网络演进(中国电信)

  28. 电信网网络结构(水平视图) 核心网 NNI UNI UNI NNI 接入网 CPN CPN 接入网 城域网 城域网 CPN: 用户驻地网 MAN: 城域网或城域接入网 UNI: 用户网络接口 NNI(SNI): 网络节点接口 公用电信网:两个UNI之间部分 接入网:分为馈线段,配线段和引入线 核心网:分为省际干线(即一级干线), 省内干线(即二级干线)和 局间中继网(即城域网)

  29. 电信网网络结构(垂直视图) 应用层 支 撑 网 .... 远程教育 会议电视 文件传送 多媒体 业务网 电话网 非IP数据网 其他业务网 IP网 . Internet SDH 业务承载网 传送网 通道层 物理层

  30. 目前网络现状 • 按“技术=业务” 方式建立的许多烟筒式业务平台 • 每种业务都有自己的网络平台和业务平台: PSTN,PMTN,DDN,FR, ATM,Internet,PHS,etc. • 长远目标:一个融合的多业务网络提供所有业务

  31. 融合的业务承载网 • 双网运行的理念 • 一个统一的基于IP/MPLS的核心网将成为多业务融合网络,可以支撑所有有线和无线,移动和固定,话音,数据和多媒体业务 • 十几个不同的业务网将融合进单个统一的IP/MPLS业务承载网络平台 • 提供电信级质量的网络(FRR+IP快速收敛)

  32. 融合的核心控制层 • IMS将成为统一的固网和移动融合平台 • 用SIP信令作呼叫控制,业务控制能力强,业务层和控制层分离,便于生成统一业务逻辑 • 核心网与接入无关 • 开放性更好,标准化更高,融合的体系架构 • 各种有线无线业务具有统一的核心网,统一的会话控制,统一的业务和应用平台,统一的集中用户数据库、后台计费系统和业务认证架构以及自动的全网漫游能力

  33. 融合的接入网 • 融合的公共接入平台:多业务,模块化结构,公共的用户板、网络接口和网管接口等 • 三类主要的融合平台: - 综合接入设备(B-DLC): 宽窄带板混插,TDM+分组架构,适合PSTN向软交换和宽带逐步演进,即窄带为主场景(PSTN,SS,xDSL) - DSLAM:分组网架构,具有更强的宽带支持能力,更适合快速向宽带转型的场合,即宽带为主场景(xDSL,PSTN,SS,xPON,Wimax……) - OLT:分组架构,宽带/分组支持能力,TDM为辅,PSTN外挂(xPON,SS,TDM……)

  34. 各种无线接入技术的融合 • 2G/2.5G/3G核心网的融合(R4)和终端的融合(多频多模终端) • CDMA和WCDMA的融合 统一的基站软硬件平台,全IP阶段共用IMS, HSDPA和EV/DV趋向采用相同的技术规范 • WCDMA和TD-SCDMA的融合 统一的核心网和无线MAC层以上协议 • 移动接入和固定无线接入的融合 GSM/GPRS/WCDMA/WLAN集成,统一认证和计费 • OFDM和MIMO成为统一的下一代无线核心技术

  35. 21C网络-BT英国电信

  36. BT网络演变 现状: 由16个离散的相关网 络平台组成的,每个平台支持一种业务; 目标: 改造成一个结构简单但功能强大的业务网络

  37. 21st Century Network structure vision Data Centre Logical Nodes ~80,000 PCPs in the Access Network ~100,000 Remote Concs, DLAMS & Data Muxes ~1000 + Voice Switches and Data Cross Connects ~170 Core Switches (DMSU / NGS) Today International Networks Internet Peering End Customer ~100 Metro Routers ~30,000 Multi- Service Access Devices ~10 Core Routers Begin Fibre to the PCP Logical Nodes DataCentre Future Aggregation Service Edge Core

  38. 21C systems, intelligence and network Systems Capability Framework Service Execution Framework End-user devices Othernets BRAS NTE Customer Network Internet Packet Switch Backhaul Access Customer Gateway Access Aggregation ServiceProviders Enterprise / Home CPE Customer Environment Node Multi-Service Access Node Metro Node Core Node ContentProviders

  39. 21C service execution framework 3rd party applications BT Value Added Applications Functional Description Service Dependent Applications Enterprise Communications Communication Services Service Provider Communication Applications Authentication User profile application environment “capability” exposure Exposure Content Service Independent Network location Session control Presence Messaging Interfaces With the Network Network Resources Connectivity resources Media Resources

  40. Looks identical each way Mobility at the centre of 21C Common Intelligence for fixed and mobile Internet Services IP NETWORK VOIP BT Cellular Operator PSTN Service Provider Layer Service Provider Layer Telephony IMS Fixed Access IMS Packet Switch Core Net Radio Network Packet Switch Core Net WLAN Common IP Network (IPv6 Enabled)

  41. NGN软交换-三方设备参考

  42. 华为U-SYS NGN SoftX3000软交换系统

  43. UT mSwitch多业务多接入软交换系统

  44. ZTE NGN网络体系架构

  45. ZTE 软交换-长途/汇接功能组网

  46. ZTE 软交换-端局功能组网

  47. ZTE 软交换-数据网VOIP接入组网

  48. ZTE 软交换-IP-Centrex&IP话吧接入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