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 likes | 799 Views
養雞生蛋或殺雞取卵: 論期交稅之降稅效果. 連賢明 政大財政. 報告大綱. 簡介 背景介紹 資料來源 實證方法 實證結果 結論. 動機和目的. 研究動機:近年來政府實施一連串降稅政策,引發許多討論,但彼此對降稅效果無共識,討論沒有交集。 本文目的: 以 2006 年期交稅調降 為例 ,分析降 期交稅 對台灣股票指數期貨(簡稱台指期)交易量和稅收影響。. 研究設計:. 傳統估算:比較降稅前後交易量的變化 Q 台指期 (降稅後) - Q 台指期 (降稅前) 降稅時機可能是內生決定,造成估計上的偏誤 本研究採差異中的差異法估計降稅效果
E N D
養雞生蛋或殺雞取卵:論期交稅之降稅效果 連賢明政大財政
報告大綱 簡介 背景介紹 資料來源 實證方法 實證結果 結論
動機和目的 • 研究動機:近年來政府實施一連串降稅政策,引發許多討論,但彼此對降稅效果無共識,討論沒有交集。 • 本文目的:以2006年期交稅調降為例,分析降期交稅對台灣股票指數期貨(簡稱台指期)交易量和稅收影響。
研究設計: • 傳統估算:比較降稅前後交易量的變化 • Q台指期(降稅後)- Q台指期(降稅前) • 降稅時機可能是內生決定,造成估計上的偏誤 • 本研究採差異中的差異法估計降稅效果 • DID估算:以台指期為實驗組,摩台期為控制組 • [Q台指期(降稅後)- Q台指期(降稅前)]- [Q摩台期(降稅後)- Q摩台期(降稅前)] • 透過控制組的變化,排除外生環境影響
估計結果 • 傳統方式高估降稅效果。 • 傳統估算:一年內交易量增加 26.7% • DID估算:一年內交易量增加 11.4% • 降稅政策長期效果並沒有短期效果大。 • 傳統估算:兩年內交易量增加 30.2% • DID估算:兩年內交易量增加 4.9%
背景介紹 • 近年來,政府實施一連串降稅政策: • 1998年實施兩稅合一。 • 2005年土增稅稅率調降為20%、30%及40%。 • 2006及2008年兩度調降期交稅60%之幅度。 • 2009年遺贈稅最高50%稅率降為單一稅率10% • 2010年營所稅率由20%降至17%。 • 租稅負擔率於2009年降為亞洲最低:台灣/12.2%、新加坡/13.7%、香港/13.0%
政府減稅原因 • 國際競爭力的考量 • 和鄰國相較台灣在這些項目上租稅偏高 • 降稅可提高競爭力,造成增加稅收 • 即便短期無法彌補稅損,但長期因交易量擴增而提高稅收,達到「養雞生蛋」目的
財政部長支持減稅 • 2008/09 部長李述德:「…稅收會好嗎?不如降稅刺激投資率,這就是「薄利多銷」,與其殺雞取卵、不如養雞生蛋!」 • 2010/04 部長李述德:「 …調降後的稅率將和新加坡一樣,可以增加國際競爭力,…;至於稅收影響,可透過財務操作彌平,且降稅後可刺激經濟發展,政府稅收自然會增加。 」
院長、總統支持減稅 • 2010/04院長吳敦義說:「…營所稅調降將可降低中小企業及傳統產業的負擔…雖然短期會造成稅損,但長期來說卻可帶動經濟發展、擴大稅基…」 • 2010/04總統馬英九說:「…稅率調降有助於引進島外直接投資、提升企業在台灣設置亞太營運中心的意願。更可為台灣產業競爭力帶來加乘效果…」
學界看法分歧:支持減稅 高租稅使使得許多廠商選擇將交易地下化,造成稽徵成本提高 高租稅使使得許多廠商或將交易轉至境外,造成稅基流失。 假使能適當調降稅率,或能如拉弗曲線(Laffer Curve)所預期的,降稅造成交易量遽增反而增加稅收
學界看法分歧:支持減稅 • 降稅的確增加了稅收 • 「…以過去政府實施促產條例時,租稅優惠對總體經濟效益所造成的衝擊之經驗為例,政府因為降稅所引發的投資效益之增加,讓政府的租稅淨收益不減反增,其稅賦收入的增額達205億元…說明減稅未必使政府稅收收益減少,亦即政府可以通過減稅增加供給,又不必擔心政府收入減少的問題…」(謝明瑞,「營所稅下降會導致財政惡化嗎?」,聯合報2010年4月17日」
學界看法分歧:反對減稅 • 降稅增加稅收僅是學術假說並無實務佐證。 • 「…雷根時代的若干經濟學者指出,當時稅率過高,已經越過了倒U型的頂點,故降稅反而能擴大稅基、增加稅收。但前述推論的關鍵假設是:「現行稅率已經過高,且超越倒U頂點」。經濟學文獻顯示,這是一個全無佐證的「放屁」言論…」(朱敬一,「降稅救經濟是放屁」, 2010年2月8日聯合報
學界看法分歧:反對減稅 • 個人和廠商的經濟決策有其綜合性因素,並非單純僅就租稅考量。 • 「… 政府施政方面如果都只看香港、新加坡的狀況,就片面急著模仿,完全不考慮新、港等地的產業布局與我國截然不同,不思考匯率與物價的後果、不體察金融海嘯與美國查稅的外在形勢、不理解資金回流無助於GDP提升,這就是書沒讀通、事沒釐清者最常犯的 …」取於朱敬一,「降稅救經濟是放屁」, 2010年2月8日聯合報
學界看法分歧:反對減稅 • 陳聽安說,媒體報導吳敦義請某位財經學者用模型計算,減稅有1.25倍的正效果,稅損如果1,000億,在2至3年後會回收1,250億,該位學者是「財務」的觀念,而非「財政」的觀念。吳敦義和李述德錯把財務當財政,財務是私經濟的概念,而非公共經濟。
估算降稅效果的困難 • 正反雙方對降稅效果沒有共識。 • 傳統作法以降稅前後交易量變化來推估降稅效果 • 降稅時間點通常是內生決定的。一般來說,景氣低迷時較容易通過降稅。 • 估算可能因外在環境改變(如景氣波動)而產生偏誤 • 由於無法精確量化降稅效果,爭論難以釐清。
研究目的 • 本文以2006年期交稅調降為例,分析降期交稅對台灣股票指數期貨(簡稱台指期)交易量和稅收影響。
台指期簡介 期交所推出的第一個期貨商品(1998.7.21) ,至今已有11年的歷史。 以台灣股價指數為對象的期貨商品。 成交量是僅次於台股選擇權的第二大交易商品。
台灣指數期貨簡介 買賣台指指數期貨,就是買賣台指期點數。以在公開市場買賣台指期,單位以口計算。 目前交易台指期前,需先繳交原始保證金。若指數下降而使保證金降低至75%,則需補保證金。
台指期契約 • 台指期貨契約分不同到期月 • 近月契約為交易量最大契約
台指期計價方式 • 以新台幣計價,每跳動1點指數為新台幣200元。 • 以2007年7月12日為例,台指期7月契約指數為7,533點,則每口價值約NT150.1萬元。 (7533*200=1,500,600) • 假設賣出一口台指期7月契約,成交價7,500點,當日結算價7,533點,損益為 (7,500-7,733)點=-6,600元 • 交易獲利需扣除手續費和期交稅後,才是淨利。
選擇台指期的理由 • 台灣對期貨商品課徵交易稅。在面對國際競爭下,期交所三次調降期交稅。 • 現有研究大多認為這幾次的降稅措施相當程度增加台指期的交易量,對稅收衝擊不大 • 台指期有一個相當類似商品(摩台期)在新加坡期交所交易,可作為控制組
選擇台指期的理由(I) • 台灣對期貨商品課徵交易稅。在面對國際競爭下,期交所三次調降期交稅。
期交所降稅稅帖 • 可降低期貨交易人交易成本。 • 增加國、內外法人利用台灣期貨市場進行避險。 • 吸引原新加坡交易摩台期的投資人轉投資台指期。 • 有利台灣發展成為亞太金融中心。
選擇台指期的理由(II) • 現有研究大多認為這幾次的降稅措施相當程度增加台指期的交易量,對稅收衝擊不大
現有研究可能偏誤 不論是Chou and Wang (2006)、何國華等(2008)或曾巨威(2009) 均採用降稅前後來評估降稅結果 但降稅時機可能是內生的。一般來說通常景氣不好比較會降稅,而隨著景氣復甦,交易量通時會變的比較熱絡,稅收自然會增加,不見得是降稅所刺激的交易量。
選擇台指期的理由(III) • 台指期有一個相當類似商品(摩台期)在新加坡期交所交易,可作為控制組
摩台期和台指期 摩台期於1997年開始;台指期於1998年開始 台指期由台灣期交所以台股指數為對象的期貨,摩台期由新加坡期交所以摩台指數為對象期貨。 台股指數包括以台灣七百多家上市公司加權製作指數,摩台指數則以選取其中百餘家市值較大公司加權製作指數。 目前摩台指數取樣117檔股票,重複出現在摩指和台指公司,其公司台股指數權值佔76.35%。 期貨到期採現貨市場價格結清,因此兩期貨商品價格相當一致。
摩台期和台指期差異:計價幣值 • 台指期 • 以新台幣計價,每跳動1點指數為新台幣200元。 • 以2005年1月3日為例,當時台股指數為6,174點,每口價值為新台幣123.5萬元。 (6174*200=1,234,800) • 摩台期 • 以美金計價,每跳動0.1點價值10元美金。 • 以2005年1月3日為例,當時摩台指為258.6點,每口價值為25,860美元(258.6*10*10=25,860)
資料來源 • 選取第二次降稅前後兩年(2004/01~2007/12)之近月期貨日資料 • 台指期資料來自台灣期交所,摩台期資料來自Bloomberg Database • 選取變數: • 交易量、未平倉量 • 價格波動:以每日最高價和最低價計算 • 日報酬率:以前日和當日結算價計算 • 無風險利率: 三個月定存利率(台灣採央行公布銀行利率,新加坡則從 IFS Database )
結構性改變 由於降稅有清楚的時間點,我們可以使用第二次稅改前後一年資料,以Chow 檢定是否發生結構性變動。 台指期的 F 檢定值為184.34,顯示降稅後確有交易量增加現象 但有趣的是,摩台指F檢定值也為31.61,也超出1%的顯著水準
模型設計 • Xit包括: • NAT: 0為新加坡,1為台灣 • TIM: 0為2005,1 為2006 • OI:未平倉量 • RF:無風險利率(三個月定存) • PV:價格波動 • RET:日報酬率
模型設計 • 由於財務型的時間序列資料常具有序列相關(serial correlation),且各群資料間可能有群聚性異質變異狀況。因此,本研究將估計式採GLS(generalized least square)方式,並允許標準差存在資料分群現象(clustering effect),以取得穩健估計結果。
單根檢定(2005-2006年) • 由於資料為時間序列,估計前需作單根檢定 • 除利率外,其餘變數均為定態 • 利率取一階差分後,也轉成定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