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0

第七章 刑 法

第七章 刑 法. 教学重点: 犯罪 刑法的效力; 犯罪构成; 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 犯罪的预备、未遂和中止; 共同犯罪 刑罚 种类:主刑;附加刑。 量刑:累犯;自首;数罪并罚;缓刑; 减刑;假释;时效。 . 第一节 刑法概述. 刑法:规定 犯罪 和 刑罚 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广义、狭义) 基本原则: 罪刑法定原则; 适用刑法平等原则; 罪刑相适应原则。. 第一节 刑法概述. 刑法的效力范围: 空间效力: (属地原则;属人原则;保护原则;普遍原则) 地域效力:

orli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七章 刑 法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七章 刑 法 教学重点: • 犯罪 • 刑法的效力; • 犯罪构成; • 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 • 犯罪的预备、未遂和中止; • 共同犯罪 • 刑罚 • 种类:主刑;附加刑。 • 量刑:累犯;自首;数罪并罚;缓刑; 减刑;假释;时效。 

  2. 第一节 刑法概述 • 刑法: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广义、狭义) • 基本原则: • 罪刑法定原则; • 适用刑法平等原则; • 罪刑相适应原则。

  3. 第一节 刑法概述 • 刑法的效力范围: • 空间效力: (属地原则;属人原则;保护原则;普遍原则) • 地域效力: (领土:领陆、领水、领空、船舶、飞机, 没有汽车、火车。) • 对人的效力:中国人、外国人 • 时间效力:从旧兼从轻原则

  4. 第二节 犯 罪一、犯罪构成 ⑴犯罪客体: • 定义:指刑法所保护而为犯罪行为所侵犯的社会关系。(生存权、公共安全等) • 一般客体;同类客体;直接客体 • 特点: • 决定犯罪的性质; • 是构成犯罪的必要条件; • 任何犯罪都会使犯罪客体受到危害 • 是犯罪分类的基础。

  5. 第二节 犯 罪一、犯罪构成 ⑵犯罪客观方面: • 定义:犯罪活动的客观外在表现。 • 要件: • 犯罪行为——必备 • 危害结果、时间、地点——选择 • 说明: • 犯罪行为和危害结果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 • 举动犯、危险犯

  6. 第二节 犯 罪一、犯罪构成 ⑶犯罪主体: • 定义:指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实施危害社会行为的自然人。 • 说明: • 认识因素、意志因素 • 年龄(14岁,16岁,18岁) • 精神病人, • 醉酒的人, • 又聋又哑的人、盲人

  7. 第二节 犯 罪一、犯罪构成 ⑷犯罪的主观方面: • 定义:指犯罪主体对自己所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及其结果所抱的心理态度。 • 说明: • 分类:故意、过失、目的、动机 • 故意<明知>(直接<希望>、间接<放任>) • 过失<应当知道>(疏忽大意、过于自信); • 疏忽大意的过失和意外事件的区别 (不能预见的原因)

  8. 第二节 犯罪 二、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 • 正当防卫的条件:合法利益受到侵害;正在进行;针对不法侵害者本人实施;不能超过必要限度。 (聚众斗殴、防卫挑衅、防卫过当) • 紧急避险的条件:迫不得已;牺牲小的,保护大的合法利益;有特殊职责的人不能实施。 (动物、精神病人)

  9. 第二节 犯罪 三、故意犯罪过程中的犯罪形态 • 既遂(行为犯、危险犯、结果犯) • 预备(准备工具、制造条件) (不同于犯意表示) • 未遂(已经着手,意志外因素没有得逞) • 中止(自动放弃、有效防止危害结果的发生)

  10. 第二节 犯罪 四、共同犯罪 • 定义:两人以上;同一故意。 • 类型:一般共同犯罪、犯罪集团 • 地位:主犯、从犯、胁从犯、教唆犯

  11. 第二节 犯罪 判断下列行为是否是共同犯罪: • 某甲诱使邻居10岁男孩和一个痴呆者一起去盗窃他人财物。 • 医生某甲疏忽大意开错药方,司药某乙没注意核查,误照错药方发药,致婴儿服药后死亡。 • 某晚,甲去某火车站偷堆放的农药,刚到现场,乙也来盗窃农药,甲、乙各自盗出农药两袋。 • 甲欲杀乙,故意将装上子弹的枪支交给丙,并欺骗说是空枪,交丙向乙开枪恐吓乙,结果乙中弹身亡。

  12. 第三节 刑罚 一、刑罚的种类 主刑(5种: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 附加刑(3种: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

  13. 第三节 刑罚 二、刑罚的具体运用 • 量刑的基本原则: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 累犯:应当从重处罚。(一般条件:5年,故意。特殊。) • 自首:条件,量刑(可以从轻或减轻,免除的情况) • 数罪并罚:(先减后并,先并后减) • 缓刑:条件 • 减刑:(实际执行期限不能少于) • 假释(不能适用的情况) • 时效:5年,10年,15年,20年。

  14. 练习: • 吴某因犯强奸罪被判处有期徒刑6年。刑满释放后第2年,因驾车超速行驶撞死一行人,对吴某应以累犯定罪,从重处罚。( ) • 甲因犯贪污罪被判有期徒刑14年,服刑4年后,又发现甲在判刑前还犯有盗窃罪,应判有期徒刑8年,甲还应执行的刑期是( ) A.22年B.20年C.18年D.16年

  15. 刑法案例分析 1.李某,王某,张某,均系我国公民,被美国雇佣,服务于美国某一轮船上。 1996年10月5日,当该轮船停靠在巴西某港口 时,李、王二人在船上酗酒闹事,杀死了我国公 民张某,抢劫了船上其他人的钱财,然后逃往巴 西某市,后被巴西警察逮捕。 问:对李、王的行为是否适用我国刑法?为什么?

  16. 刑法案例分析 2.甲,男,14岁,中学生;乙,男,15岁,中学生。两人经预谋,于某日下午6时许窜至一胡同内伺机作案。不一会儿,某商店女送款员丙、丁走来,前往银行存款。乙见此时胡同内行人稀少,指使甲上去抢钱口袋。甲快步赶上丙丁,从丙手中将钱口袋夺下逃走。由于丙和丁高声呼救,并紧紧追赶,甲将钱口袋扔掉,被群众拣到送交公安派出所。经清点,钱口袋内有现款260元。甲乙相继被群众扭送到公安派出所。问:(1)甲乙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为什么?(2)应否追究甲乙两人的刑事责任,为什么?

  17. 刑法案例分析 3.甲,男,18岁,工人;乙,男,19岁,工人;丙,男,16岁,学生;丁,男,18岁,工人。1994年4月9日晚,四人在公路上遇见两名行人。甲乙和丙将二行人拦住,甲和乙手持匕首、三角刮刀威胁二行人拿钱,遭拒绝后,甲乙和丙对二行人拳打脚踢,抢走手表一块,香烟两盒,丁站在一旁没动手,尔后,一起逃走。问:甲、乙、丙、丁四人是否构成共同犯罪?为什么?如果构成,各自在犯罪中处于什么地位?

  18. 刑法案例分析 4.正值盛夏时节,村民华某去到河边割猪草,华某发现河面上漂浮一层黑色液体,华某认为这可能是油,所以便决定点燃一下试试,但华某又想如果真的是河上游油库泄漏的石油,点燃会酿成火灾。因此,华某便从河中捞出一点儿黑色液体,走到距离河岸十米远的地方去点。结果明火引起空气爆炸,引燃了河中的油,并将上游的油库全部烧毁。问:华某是否构成犯罪,为什么?

  19. 刑法案例分析 5.甲与乙因一桩小事发生口角,甲从地上拾起把铁锹朝乙的头部砍了两下。此时,甲见乙的头部出血了,便非常后悔,甲扔下铁锹拦住一辆轿车将乙送往医院。在去医院的途中,该轿车因超速行驶发生事故,司机与乙均当场死亡,甲被撞伤。问:甲的行为是犯罪未遂、犯罪既遂,还是犯罪中止,并说明理由。

  20. 刑法案例分析 6.李某曾因流氓罪被判有期徒刑二年,1989年5月刑满释放。1992年4月某日,李某与王某共谋盗窃。当晚12时许到达现场后,翻墙进屋,分头到两个房间行窃。李某见房主女儿(1978年12月生)独自熟睡,遂起淫念将其强奸,然后偷走一台录像机(价值人民币4000元)逃跑。王某窃得价值500余元的皮夹克一件。第二日,王某向公安机关投案,并协助公安机关将李某抓获。问:李某、王某二犯各应如何定罪处罚?并说明理由。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