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 likes | 272 Views
健康教育巡讲课件. 中暑. 机理、判断、自救. 广西壮族自治区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 天气越来越热,中暑越来越多。 中暑非常危险,千万麻痹不得。. 中暑 (heat illness) 是指由高温条件直接作用于人体,而导致的健康伤害事件。. 一 . 概论. 随着全球气温的不断升高,中暑的发生越来越多,范围越来越广,危害越来越严重。当前夏季已经来临,中暑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严重问题。. 今后气温还将不可避免地升高, 如果我们对中暑缺乏足够的认识 和准备,将付出惨重的代价!. 据媒体报道, 2010 年 7 月 5 日,北京城区
E N D
健康教育巡讲课件 中暑 机理、判断、自救 广西壮族自治区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
天气越来越热,中暑越来越多。 中暑非常危险,千万麻痹不得。
中暑(heat illness)是指由高温条件直接作用于人体,而导致的健康伤害事件。 一.概论 随着全球气温的不断升高,中暑的发生越来越多,范围越来越广,危害越来越严重。当前夏季已经来临,中暑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严重问题。
今后气温还将不可避免地升高, 如果我们对中暑缺乏足够的认识 和准备,将付出惨重的代价! 据媒体报道,2010年7月5日,北京城区 气温一度高达40.6度,地表温度高达63度。
2007年,我国将高温中暑病例纳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范围2007年,我国将高温中暑病例纳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范围 • Ⅰ级:特别重大高温中暑事件24小时内,1个县(市)区域内报告中暑患者300人以上(含300人),或有10例以上(含10例)死亡病例发生; • Ⅱ级:重大高温中暑事件24小时内,1个县(市)区域内报告中暑患者150人至299人,或有4至9例死亡病例发生; • Ⅲ级:较大高温中暑事件24小时内,1个县(市)区域内报告中暑患者100人至149人,或有1至3例死亡病例发生。 • Ⅳ级:一般高温中暑事件 指符合下列情形的:24小时内,1个县(市)区域内报告中暑患者30人至99人。 ——高温中暑事件卫生应急预案——
1 2 3 4 可能发生中暑→四级预警(蓝色预警) 较易发生中暑→三级预警(黄色预警) 容易发生中暑→二级预警(橙色预警) 极易发生中暑→一级预警(红色预警) 高温中暑气象划分 高温中暑气象划分 各级气象行政主管机构和卫生行政部门应开展高温中暑事件的预测分析,确定预警发布的级别。
二、中暑是怎样发生的? • 为什么会发生中暑? • 2. 为什么同样的气温,有时容易中暑,而有时不容易中暑?有的地方容易中暑,有的地方不容易中暑? • 3. 为什么同样的温度环境,有的人容易发生中暑,而有的人则不易发生? • 人的体温恒定.环境温度变化 • 环境温度冷了,人体产热增加——提供热量 • 环境温度热了,环境散热增加——减少热量 体温调节机制 散热机制:对流、辐射、传导、蒸发。
中暑是怎样发生的? 当人的体温调节机制无法完成散热任务时,患者的体温就会急剧升高,而高温带来的细胞毒作用将导致一系列的损害,于是发生了中暑。
容易导致中暑的外因条件 在高温(>32℃)或高湿度(>60%),以及通风不良的环境下长时间作业, 尤其是从事强体力劳动,是导致中暑的外因条件。 什么情况下容易中暑?
可能导致机体损伤的 温度/湿度 气温31 ℃ ,相对湿度大于85% 气温38 ℃, 相对湿度大于50% 气温40 ℃, 相对湿度大于30%
可能导致机体损伤的 温度/湿度 • 体温在37 ℃时,每升高1 ~2℃,人体内的酶活性将下降20左右。高体温还可以导致神经递质周围的磷脂液化,使机体出现各种机能的紊乱及脏器的损伤。
容易导致中暑的内因条件 ——对高温环境的适应能力不足—— • 婴儿. 高龄. 一些女性(更年期. 排卵期末. 产妇). 肥胖.睡眠不足. 饮水不够. 发热. 心脑血管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 汗腺功能障碍等,以及服用某些药物和化学品的人。 如硬皮病.先天性汗腺缺乏症.广泛皮肤烧伤后瘢痕形成等 如苯丙胺. 阿托品. 利尿剂. 抗组胺药. 神经松弛剂. β-受体阻断剂. 抗抑郁药. 酒精.可卡因. 致幻剂. 麻醉剂及其它物质等 什么人容易中暑?
三、中暑的判断 • ⑴先兆中暑 • 患者在高温环境工作或生活一定时间后,出现口渴、乏力、多汗、头晕、眼花、耳鸣、头痛、恶心、胸闷、心悸、注意力不集中,体温正常或略高。 • ⑵轻症中暑 • 先兆中暑的症状加重,出现面色潮红或苍白、烦躁不安或表情淡漠、恶心呕吐、全身疲乏、心悸、大汗淋漓、皮肤湿冷、脉搏细速、血压偏低、动作不协调等,体温升高至38·5℃左右。
中暑的判断 ⑶重症中暑 ①热痉挛:大量出汗后水盐大量丢失,导致肌肉痉挛伴疼痛,尤以腓肠肌为特征,常呈对称性和阵发性。 ②热衰竭:脱水、电解质紊乱、周围循环容量不足而发生虚脱。其中病情轻而短暂者称为热昏厥,发生短暂意识丧失。如病情得不到控制,可发展成为热射病。 ③热射病:患者的调节机制失效,体温骤升,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和循环功能障碍。出现高热、无汗、神志障碍,体温高达40~42℃以上。日射病:烈日长时间直接照射头部,导致的中枢神经功能障碍。表现为头痛、头晕、恶心、呕吐,严重者昏迷等。 热射病是中暑最严重的类型,其死亡率高达50%以上。
患者危险性判断 • 当中暑患者的核心体温(肛温)达41 ℃时,死亡率达10%;当该温度达42 ℃时,死亡率则升至70%。 • 临床判断中暑患者危险性的指标: • 体温大于39.2 ℃. 心率大于127次/min时为热危险。
小结:中暑的判断 热天突然发病, 要想到是否中暑。 高温.高湿.空气不流通 外因 婴儿.老年人.女性.患者等 内因 身体不适.体温升高 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