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9

重點一、銳角、廣義角的三角函數

重點一、銳角、廣義角的三角函數. 1. 銳角三角函數: 若  為銳角,則:. (1)《 sin  》 :當銳角  的度數  ,. A . sin 之值  ,且 0 < sin < 1 。. A. (2)《 cos 》 :當銳角  的度數  ,. tan . 1. cos 之值  ,且 0 < cos < 1 。. sin . (3)《 tan 》 :當銳角  的度數  ,. . B. cos . C. C . tan 之值  ,且 tan > 0 。.

osmond
Download Presentation

重點一、銳角、廣義角的三角函數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重點一、銳角、廣義角的三角函數 1. 銳角三角函數:若 為銳角,則: (1)《sin》:當銳角 的度數 , A sin之值 ,且 0 < sin< 1。 A (2)《cos》:當銳角 的度數 , tan 1 cos之值 ,且 0 < cos< 1。 sin (3)《tan》:當銳角 的度數 ,  B cos C C tan之值 ,且 tan> 0。 (4) 當 0 <  < 45, sin< cos< 1。 cos= sin< 1 = tan。 (5) 當 = 45, cos< sin< 1 < tan。 (6) 當 45 <  < 90, 本段結束

  2. 2. 廣義角三角函數:  cos() = cos。 x坐標不變 (1) 與 ()的關係: 上下對稱 (2) 與 (180)的關係: y坐標不變  sin(180) = sin。 左右對稱 (3) 與 (180+ )的關係: tan(180+ ) = tan。 同一直線上 y 180  ( cos(180) , sin(180) ) (cos , sin) x O 1 ( cos(180+) , sin(180+) ) (cos() , sin())  180+ To be continued  tan &斜率

  3.  cos() = cos。 (1) 與 ()的關係: 上下對稱 (2) 與 (180)的關係: sin(180) = sin。 左右對稱 (3) 與 (180+ )的關係: tan(180+ ) = tan。 同一直線上 (4) 當給定,則 P(cos, sin), y 此時直線OP的斜率 P(cos , sin) P 1  = tan。 x O A(1, 0) 本段結束

  4. 3. 直角坐標與極坐標: y P(x, y) r (1) 極坐標為 [ r ,  ] 的點,  其直角坐標為 (x , y) = (r cos , r sin)。 x O (2) 直角坐標為 (x , y )的點,其極坐標為 [ r ,  ], 本段結束

  5. 4. 範例: 且 BAC =120,求 tanBAM 之值。 < 96學測 > 解: y C 5 60 x A (3,0) 3 B #

  6. 5. 範例:一摩天輪的中心軸高 22 公尺,直徑 40 公尺,逆時針 轉一圈要 15 分鐘。若摩天輪開始時,小明恰坐在離地面 最近的位置上, x 分鐘後,小明離地的高度可表為 y = asin(bx90) + c,且 a > 0,b > 0,分求 a、b、c 之值。 解:設 x分鐘後摩天輪逆時針轉到P點, y P (20cos , 20sin) 20 x O 24x 且 P(20cos , 20sin) 22 地面 H #

  7. 重點二、正弦定理與餘弦定理 證明 1. 面積公式: 2. 正弦定理: 證明 其中 R 為 ABC 外接圓半徑。 (2)a:b:c= sinA : sinB : sinC。 3. 餘弦定理: 證明 (2) A = 90(直角三角形 ) 時,cosA= 0 本段結束

  8. 4. 海龍公式:設 ABC 的三邊長為 a,b 和 c, 證明 #

  9. 5. 平行四邊形定理: a D C 平行四邊形的二對角線長的平方和 b b 等於四邊平方和。 A B 證明 a A 6 4 x 解: D C B 8 x 4 6 (2x)2 + 82 = 2(42 + 62) # E

  10. 6. 範例:以 O 表坐標平面的原點。給定一點 A(4, 3), 而點 B(x, 0) 在正 x 軸上變動。 求△OAB中兩邊長比值 <95數甲> A(4, 3) 解:由正弦定理得 5  O B(x, 0) x #

  11. 7. 範例:設 △ABC 為一等腰直角三角形,BAC = 90﹒ 若 P、Q 為斜邊 則 tanPAQ =______。(化成最簡分數) < 93學測 > 解: B = 5 45º P 3 Q 45º A C 3 又因 PAQ 為銳角, # 另解:

  12. 8. 範例:在邊長為 13 的正三角形 ABC 上各邊分別取一點 P、Q、R,使得 APQR 形成一平行四邊形, 如下圖所示。若平行四邊形 則線段 PR 的長度為。 < 101學測 > 解: A 60 x 13x P R x 60 x 13x 60 60 60 60 B C x Q =49, #

  13. 9. 範例: 使得 APQ之面積 為 ABC 面積之一半, < 98學測 > 解: C 9 Q y  A B x P 10 ∵ 算幾不等式 #

  14. 重點三、差角公式 1. 和角公式: 證明 證明 證明 2. 二倍角公式: (2)cos 2 有三種型式: 本段結束

  15. 證明 3. 三倍角公式: (1) cos3 = 4cos3  3cos ( 台語口訣:元 3 = 4 元 3  3 元) (2) sin3 = 3sin  4sin3 (即與 cos3前後對調) 4. 半角公式: 證明 (2) 半角平方表示法: 本段結束

  16. 5. 範例:△ABC 為邊長為 5 的正三角形,P 點在三角形內部, 若線段長度 求cosABP=? (四捨五入到小數點後第二位, <98數甲> 解:令 PBC =, A P 5 5 4 3  B C 5 #

  17. 6. 範例:已知 △ ABC 中, 且 A 2C, < 99學測 > A 解: 2 x 2 由正弦定理得  B C 3 #

  18. 7. 範例:若 0 <  < 45,試問以下哪些選項恆成立 ? (1) sinθ < cosθ (2) tanθ < sinθ (3) cosθ < tanθ < 94學測 > 解:(1) 由圖知: A (2) 由圖知: A  1 tan sin   B cos C C  1 小於 1 的數 故選(1)(5)。 #

  19. 8. 範例:如下圖所示,一個大的正八角星的頂點為周圍八個全等 的小正八角星中心,相鄰的兩個小八角星有一個共同的頂點。 觀察圖中虛線部分,設小八角星頂點 C 到其中心 A 的距離為 a, 六八角星頂點 A 到其中心 O 的距離為 b。 試問 a:b 的比值為________。 <91數乙> 解: #

  20. 重點四、三角測量 1.仰角與俯角: 物體與地心的連線稱做鉛垂線, 和鉛垂線垂直的線稱為水平線, 觀測高處或低處目標時, 視線與水平線所形成的夾角,分別稱作仰角和俯角。 視線 仰角 眼睛 水平線 俯角 視線 本段結束

  21. 2.方位:地理上常用方位來描述物體所在的位置或方向,2.方位:地理上常用方位來描述物體所在的位置或方向, 除了東南西北四個主要方位之外,若要更精確則需配合角度, 例如:A點位於 O點的北 30東 北 (或東 60北), A B點位於 O點的北 70西 30 B 70 (或西 20北), 60 20 西 東 O 50 45 C點位於 O點的南 40西 45 40 (或西 50 南), C D D點位於 O點的東 45南 南 (或東南方)。 本段結束

  22. 3. 範例:某人隔河測一山高,在 A 點觀測山時, 山的方位為東偏北 60,山頂的仰角為 45, 某人自 A 點向東行 600 公尺到達 B 點, 山的方位變成在西偏北 60,則山有多高 ? < 91學測 > 解:如圖, P PAH為等腰直角, 45 600 ABH為正, H 60 600 600 = 600 (公尺)。 45 60 60 A B # 600

  23. 4. 範例:在與水平面成 10 的東西向山坡上,鉛直 (即與水平面垂直) 立起一根旗竿。當陽光從正西方以俯角 60 平行投射在山坡上時, 旗竿的影子長為 11 公尺,如右圖所示 (其中箭頭表示陽光投射的方向, 而粗黑線段表示旗竿的影子)。 <97數甲> 請問旗竿的長度最接近以下哪一選項? (1) 19.1 (2) 19.8 (3) 20.7 (4) 21.1 (5) 21.7 公尺。 C 解: 60 = 10.3367, 30 H = 20.6734。 B 60 20 10 故選 (3)。 A # 西 東 10

  24. 5. 範例:某人在 O 點測量到遠處有一物作等速直線運動。 開始時該物位置在 P 點,一分鐘後,其位置在 Q 點, 且∠POQ=90。再過一分鐘後,該物位置在 R 點, 且∠QOR=30。請以最簡分數表示 tan2(∠OPQ)=_____。 <91數甲> y 解:因作等速直線運動, R 過 R 作垂線交 x 軸於 H, k Q 2t k 30 P  60 x t t O H #

  25. 6. 範例:如右圖所示,有一船位於甲港口的東方 27 公里北方 8 公里 A 處,直朝位於港口的東方 2 公里北方 3 公里 B 處的航標駛去, 到達航標後即修正航向以便直線駛入港口。 試問船在航標處的航向修正應該向左轉多少度 ? 解: < 89學測 > A(27,8) 5 B(2,3) 25 F 所求為左轉 45。 3 3 # 25 13 2 C E D O(0,0) 另解:

  26. 7. 範例:自地面上 A、B、C 三點,分別測得空中一氣球的仰角 求此氣球的高度。 皆為 60。 P 解:設汽球高 h, h 60 A 60 C 30 50 O 60 B #

  27. 8. 範例:在 A、B 兩支旗竿底端連線段中的某一點測得 A 旗竿頂端 在底端連線段中的 的仰角為 29、B 旗竿頂端的仰角為15 。 另一點測得 A 旗竿頂端的仰角為26 、B 旗竿頂端的仰角為 19 。 則 A 旗竿高度和 B 旗竿高度的比值約為多少? (四捨五入到小數點後第一位)﹒ <98數甲修訂> 解: A 61 26 h1 B h2 29 19 O1 O2 C D 15 # 第 八 單 元 結 束

  28. 三角形面積公式: A A A b b b B H C C B B a a a H C C 為直角 C 為鈍角 C 為銳角 說明:由上圖知:ABC 的高都等於 bsinC 回 題 目 #

  29. 其中 R 為 ABC 外接圓半徑。 正弦定理: 說明: 回 題 目 A A A C A a B O O C B 2R O a=2R A 2R C B a A是銳角 A是鈍角 A是直角 注意: a:b:c= 2RsinA:2RsinB:2RsinC=sinA: sinB: sinC。 #

  30. 餘弦定理: y y y C(bcosA , bsinA) C(bcosA , bsinA) C(bcosA , bsinA) a a b a b b x x x c c c A A A B(c,0) B(c,0) B(c,0) A為銳角 A為直角 A為鈍角 回 題 目 #

  31. 海龍公式:設 ABC 的三邊長為 a,b 和 c, 證明: ABC 的面積 回 題 目 #

  32. 平行四邊形定理: 平行四邊形的二對角線長的平方和等於四邊平方和。 證明: a D C b b A B a = 2a2 + 2b2 。 # 回 題 目

  33. 餘弦的差角公式: 證明: y B   x 1 O A 又由餘弦定理知: # 回 題 目

  34. 正弦的和角公式: 證明: 正弦的差角公式: 證明: # 回 題 目

  35. 正切的和角公式: 證明: 同除 cossin  正切的差角公式: 證明: 回 題 目 #

  36. 餘弦三倍角:cos3 = 4cos3  3cos (台語口訣:元 3 = 4元3  3元) 證明:cos3 = cos(2 + ) =cos2cos sin2sin = (2cos21)cos(2sincos)sin = 2cos3  cos  2(1cos2)cos = 4cos3  3cos。 正弦三倍角:sin3 = 3sin  4sin3 (即與 cos3 前後對調) 證明:sin3 = sin(2 + ) 回 題 目 =sin2cos + cos2sin = (2sincos)cos + (12sin2 )sin = 3sin 4sin3。 = 2sin(1sin2) + sin  2sin3 #

  37. 正弦半角公式: 證明: 餘弦半角公式: 證明: 回 題 目 #

  38. 結 束 離 開 23 # 總複習 第九章 結束 本段結束 Let’s do an exercise ! To be continued  注 意 To be continued  範 例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