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 likes | 824 Views
第八章 供油系统. 《 汽车发动机技术及检修 》. 郭 刚. 供油系统>>. 学习内容. 1.供油系统的作用、组成与 分类 2.汽油与可燃 混合气 3. 供油系统零部件的构造与 检修 4 .燃油喷射系统的控制与 检修. 供油系统>>. 本章总结. 1.供油系统的作用、组成与分类 2.汽油与可燃混合气 3. 供油系统零部件的构造与检修 4 .燃油喷射系统的控制与检修. 供油系统 >>. 本章作业. 收集整理一篇新技术介绍文章: “ 某某发动机控制技术介绍 ” 要求: 2005年后新推出的机型,有个人评价观点;
E N D
第八章 供油系统 《汽车发动机技术及检修》 郭 刚
供油系统>> 学习内容 1.供油系统的作用、组成与分类 2.汽油与可燃混合气 3. 供油系统零部件的构造与检修 4.燃油喷射系统的控制与检修
供油系统>> 本章总结 1.供油系统的作用、组成与分类 2.汽油与可燃混合气 3. 供油系统零部件的构造与检修 4.燃油喷射系统的控制与检修
供油系统>> 本章作业 收集整理一篇新技术介绍文章: “某某发动机控制技术介绍 ” 要求:2005年后新推出的机型,有个人评价观点; 图文并茂,结构清晰,语言通顺; 可以手写、可以打印,排版整洁美观。
供油系统>> 第1节 供油系统的作用、组成与分类 第1节 供油系统的作用、组成与分类 作用:根据发动机工况及进气量,提供最佳浓度的混合气
供油系统>> 第1节 供油系统的作用、组成与分类 电子控制燃油喷射 EFI
供油系统>> 第1节 供油系统的作用、组成与分类 电子燃油喷射类型 • 按空气流量测量方式分: L-EFI、D-EFI • 按喷油器位置数量分: • 单点、多点、缸内直喷 • 按喷油时刻分: • 同时、分组、顺序
供油系统>> 第1节 供油系统的作用、组成与分类 小 结 压力调节器 汽油滤清器 油箱 燃油分配管
供油系统>> 第1节 供油系统的作用、组成与分类 L-EFI 与 D-EFI L-EFI空气流量控制型 D-EFI歧管压力控制型
供油系统>> 第1节 供油系统的作用、组成与分类 单点燃油喷射系 SPI 继 续
供油系统>> 第1节 供油系统的作用、组成与分类 多点燃油喷射系 MPI 继 续
供油系统>> 第1节 供油系统的作用、组成与分类 缸内直接喷射 CDI/FSI
供油系统>> 第1节 供油系统的作用、组成与分类 EFI喷油时刻类型
供油系统>> 第2节 汽油与可燃混合气 第2节 汽油与可燃混合气 汽油:由石油提炼出的密度小、易挥发的液体燃料。 其中,碳85%、氢15%。 分类:直溜汽油、裂化汽油(热裂化、催化裂化) 催化裂化法常用,产量高、质量好。
供油系统>> 第2节 汽油与可燃混合气 汽油的主要性能指标 1.蒸发性:汽油加热后从液体变为气体的性能。蒸发性越好,混合气质量越好,发动机性能提高。但是,蒸发性越好越容易形成“气阻”。 什么是气阻? 供油系温度过高时,汽油蒸发产生大量蒸汽泡泡,妨碍汽油正常流动,使得供油不足,发动机转速突然下降。这种故障称为“气阻”。
供油系统>> 第2节 汽油与可燃混合气 汽油的主要性能指标 2.抗爆性: 汽油在气缸中燃烧时,避免产生爆燃的能力。 爆燃危害:发动机过热、排气冒烟、油耗增大、功率下降等。 表示方法:辛烷值,辛烷值越高抗爆性越好。 爆燃:由于气体压力和温度过高,在燃烧室内离点燃中心较远处的可燃混合气自燃,造成不正常燃烧,称之为“爆燃”
供油系统>> 第2节 汽油与可燃混合气 可燃混合气 什么是可燃混合气? 可燃混合气就是可以燃烧的汽油和空气的混合气。 空气和燃油怎么样混合最理想? 甲:当然是油烧光了氧气也正好用没了最好! 乙:不一定吧!那得看什么工况。
供油系统>> 第2节 汽油与可燃混合气 发动机的基本工况 起 动 — 发动机从静止到自行运转的过程,希望一次成功。 怠 速 — 节气门关闭,发动机在最低稳定转速,无功率输出, 一般600-900r/m左右; 中负荷—节气门半开,一般行驶状态,要求经济性好; 大负荷—节气门近全开,高速或上坡行驶,要求功率大; 加 速 — 节气门开度突然加大,加速行驶,要求大扭矩;
供油系统>> 第2节 汽油与可燃混合气 空燃比和过量空气系数 空燃比:空气和燃油质量的比值,表示混合气浓度。 理论空燃比—14.7:1 稍稀—15:1-16:1 稍浓—12:1-13.5:1 过量空气系数:另一种混合气浓度表示方法,实际空气量与 理论空气量的比值,常用“λ”表示。 理论空燃比— λ=1 变稀— λ>1 变浓— λ<1
供油系统>> 第2节 汽油与可燃混合气 混合气浓度与发动机性能
供油系统>> 第2节 汽油与可燃混合气 混合气浓度与发动机性能 说明:转速不变、 节气门全开 1- 燃油消耗率 2- 功率
供油系统>> 第2节 汽油与可燃混合气 小 结 汽油的蒸发性 与“气阻” 汽油的抗爆性 与“辛烷值” 空燃比 与 过量空气系数 标准混合气功率混合气 与经济混合气
供油系统>> 第3节 供油系统零部件的构造与检修 第3节 供油系统零部件的构造与检修 组成: 1、油箱 2、燃油泵 3、燃油滤清器 4、压力调节阀 5、喷油嘴 6、燃油箱盖
供油系统>> 第3节 供油系统零部件的构造与检修 1. 燃油泵 Fuel Pump
供油系统>> 第3节 供油系统零部件的构造与检修 燃油泵类型及内部阀 • 燃油泵类型: 内装式-油箱内 (涡轮式) 直列式-油管上 (转子式) • 安全阀: 可以避免燃油管路出现阻塞时压力过高而造成油管破裂或然油泵损坏; • 单向阀: 为了发动机熄火后密封油路,使燃油管路中保持一定的压力,以便发动机下次起动(特别是热起动)更加容易。
供油系统>> 第3节 供油系统零部件的构造与检修 泵内燃油压力调节器 作用: 将燃油调整到设定压力,因此总是有稳定压力的燃油供给。 1、压力调节器 2、燃油泵总成
供油系统>> 第3节 供油系统零部件的构造与检修 集成式燃油滤清器 Fuel Filter 作用: 清除燃油中的污物,纸质滤芯,燃油滤清器总成必须定期更换。 1、燃油滤清器 2、燃油泵总成
供油系统>> 第3节 供油系统零部件的构造与检修 2. 喷油器 Injector 1、喷油器 2、孔环 3、喷嘴 4、O型环 5、阀 6、线圈 7、柱塞
供油系统>> 第3节 供油系统零部件的构造与检修 喷油器位置 1、喷油器 2、进气歧管
供油系统>> 第3节 供油系统零部件的构造与检修 缸内喷射与进气管喷射 A 缸内喷射 B 进气管喷射
供油系统>> 第3节 供油系统零部件的构造与检修 喷油器的驱动方式 • 电流驱动—只适用于低电阻的喷油器(2~3); • 电压驱动—既适用于低电阻喷油器,又适用于高 电阻( 12~17)的喷油器。
供油系统>> 第3节 供油系统零部件的构造与检修 3. 燃油脉动缓冲器
4. 燃油压力调节器 供油系统>> 第3节 供油系统零部件的构造与检修
供油系统>> 第3节 供油系统零部件的构造与检修 5、燃油泵控制
供油系统>> 第3节 供油系统零部件的构造与检修 燃油泵的诊断
供油系统>> 第3节 供油系统零部件的构造与检修 燃油泵的速度控制-继电器型
供油系统>> 第3节 供油系统零部件的构造与检修 燃油泵的速度控制-燃油泵ECU型
供油系统>> 第3节 供油系统零部件的构造与检修 燃油泵的关闭控制-气囊打开
供油系统>> 第3节 供油系统零部件的构造与检修 燃油泵的关闭控制-车辆碰撞或翻车
供油系统>> 第3节 供油系统零部件的构造与检修 小 结
供油系统>> 第4节 燃油喷射系统的控制与检修 第4节 燃油喷射系统的控制与检修 • 燃油喷射系统的控制包括 • 喷油正时控制 —— 控制喷油时刻与曲轴的相对位置 • 喷油时间控制 —— 控制喷油量及混合气浓度
供油系统>> 第4节 燃油喷射系统的控制与检修 喷油正时控制 • 喷油正时: • 指喷油器相对于什么曲轴转角位置开始喷油。 • 顺序喷射 • 分组喷射 • 同时喷射
供油系统>> 第4节 燃油喷射系统的控制与检修 喷油时间控制 • 问题讨论: 喷油器每次要喷多少燃油 ? • 如何才能准确喷出这些油量? 喷油时间(ms) =基本喷油时间+校正喷油时间 • 基本喷油时间- 由每缸进气量决定(空气流量、转速) • 校正喷油时间- 由各种传感器信号决定
供油系统>> 第4节 燃油喷射系统的控制与检修 校正喷油时间的控制 主要的校正方式 • 起动加浓 • 预热加浓 • 空燃比反馈校正 • 加速加浓 • 燃油切断 • 功率加浓 • 进气温度校正 • 电压校正
供油系统>> 第4节 燃油喷射系统的控制与检修 小 结 喷油时间(ms) =基本喷油时间+校正喷油时间 • 基本喷油时间- 由每缸进气量决定(空气流量、转速) • 校正喷油时间- 由各种传感器信号决定 注意: 不同车型的控制模式并不相同,但基本控制功能差别不大
供油系统>> 第4节 燃油喷射系统的控制与检修 顺序喷射 继 续
供油系统>> 第4节 燃油喷射系统的控制与检修 顺序喷射控制电路
供油系统>> 第4节 燃油喷射系统的控制与检修 分组喷射 继 续
供油系统>> 第4节 燃油喷射系统的控制与检修 分组喷射控制电路
供油系统>> 第4节 燃油喷射系统的控制与检修 同时喷射 继 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