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k likes | 1.19k Views
谈谈教师的心理健康. 主要内容. 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 当前教师心理健康状况 教师职业倦怠的特征与表现 应对策略. 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1 .教师的心理健康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人格健全发展 2 .教师的心理健康影响课堂教学效果 学生从教师身上学到的不仅是知识,更是世界观、人格和品德。 教师的愉快、爱心、激情、豁达、忍耐、理智、幸福等情感,能感染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学生易于接受教师的教导。 亲其师,信其道,教师良好的心态是保证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重要条件。 3 。教师心理健康也是个人幸福的源泉.
E N D
主要内容 • 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 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 • 当前教师心理健康状况 • 教师职业倦怠的特征与表现 • 应对策略
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 1.教师的心理健康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人格健全发展 • 2.教师的心理健康影响课堂教学效果 • 学生从教师身上学到的不仅是知识,更是世界观、人格和品德。 • 教师的愉快、爱心、激情、豁达、忍耐、理智、幸福等情感,能感染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学生易于接受教师的教导。亲其师,信其道,教师良好的心态是保证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重要条件。 • 3。教师心理健康也是个人幸福的源泉
一个人心理不健康祸及的是他自己及其家人,而一个教师心理不健康祸及的可能是一大批或许多批学生。一个人心理不健康祸及的是他自己及其家人,而一个教师心理不健康祸及的可能是一大批或许多批学生。 美国全国联合会在《各级学校的健康问题报告》里专门指出: 由于情绪不稳定的教师对于儿童的决定性影响,就不应该让他们留在学校里。一个有不能自制的脾气,严重的忧郁,极度的偏见,凶恶不能容人,讽刺刻毒或习惯性谩骂的教师,其对于儿童心理健康的威胁,犹如肺结核或其他危险传染病对儿童身体健康的威胁一样严重。
批评中长大的孩子,学会了责难 • 敌意中长大的孩子,学会了争斗 • 虐待中长大的孩子,学会伤害别人 • 支配中长大的孩子,学会了依赖 • 干涉中长大的孩子,被动和胆怯 • 娇宠中长大的孩子,学会了任性 • 否决中长大的孩子,他反对社会 • 忽视中长大的孩子,他情绪孤僻 • 专制中长大的孩子,他喜欢反抗 心理健康的教师才能培养出身心健全的学生
教师对学生的真诚态度取决于其良好的个人品质和健康的心理教师对学生的真诚态度取决于其良好的个人品质和健康的心理 • 民主中长大的孩子,领导能力强 • 鼓励中长大的孩子,学会了自信 • 公平中长大的孩子,抱有正义感 • 宽容中长大的孩子,学会了耐心 • 赞赏中长大的孩子,学会喜欢自己 • 爱之中长大的孩子,会爱人如己
何谓心理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的七条标准—— • ⑴智力正常; • ⑵善于协调与控制情绪,心境良好; • ⑶有较强的意志品质; • ⑷人际关系和谐; • ⑸能能动地适应和改善现实环境; • ⑹保持人格完整和健康; • ⑺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20世纪90年代,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人的身心健康的八大标准:20世纪90年代,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人的身心健康的八大标准: “五快” 食很快、便得快、睡得快、说得快、走得快。 • 食得快,说明胃口很好,对食物不挑剔,证明内脏功能正常; • 便得快,说明排泄轻松自如,明胃肠功能良好; • 睡得快,说明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协调,且内脏无病理信息干扰; • 说得快,表明头脑清楚,思维敏捷,心肺功能正常; • 走得快,证明精力充沛、旺盛、无衰老
心理健康的标准 “三良”: • 良好的个性:性格温和,意志坚强,感情丰富,胸怀坦荡,心境达观; • 良好的处世能力:沉浮自如,观察问题客观,有自控能力,能应付复杂环境,对事物的变迁保持良好的情绪,有知足感; • 良好的人际关系:待人宽厚,珍惜友情,不吹毛求疵,不过分计较,能助人为乐,与人为善。
心理健康的人什么样?心理健康的人是—— • 一个有自知之明的人 • 一个善于自控的人 • 一个随和的人 • 一个随遇而安的人 • 一个做事有目标的人 • 一个遇事看得开的人 • 一个情绪平和的人 • 一个爱说爱笑的人 • 一个互助合作的人 • 一个懂得爱和被爱的人
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 心理健康内涵的核心是自尊,所谓自尊,是指个体对自己(或自我)的一种积极的、肯定的评价、体验和态度。 1).正确的角色认知。即能恰当地认识自己,并能愉快地接受教师的角色。 2).具有健康的教育心理环境,即在教育中教师的情绪稳定,心情愉快,反应适度,情绪自控,积极进取。 3).教育的独创性。不人云亦云,能创造性地工作。
4.抗焦虑程度高。能忍受困难与挫折的考验。 5.良好的教育人际关系。能正确处理学生、家长、同事与领导的关系。 6.能适应与改造教育环境。善于接受新事物、新理念,不断适应改革与发展的教育环境。
当前教师心理健康状况 • 总体情况良好,但……
当前教师心理健康状况 • “这学期,我不知怎么了,干事没头绪,遇事急躁,没有教好学生,心里很难受,感觉自己是在误学生,想起这些不如死了算了,因为我始终记得一句话,误人子弟,杀人父兄……” 这是陕西省一位年仅25岁的女教师因患严重心理障碍,撇下还不到一岁的儿子服毒自杀前留下的遗书。
当前教师心理健康状况 • 一位青年教师,业务基础好,教学成绩不错,但因为若干年前派送出国深造时落选,自认为是学校领导歧视压制的结果,转而迁怒到学生身上,常在课堂上无端辱骂学生,甚至驱赶学生,与家长、学生闹到严重对立的地步。① • 2004年3月19日,河北省曲周县候村镇东高固一小学教师“为了让孩子好好学习”,强迫她所教班级42名学生伸出手来,在每个学生的掌心用削铅笔刀划伤出血②。 ①洪珏:《实施素质教育,维护教师心理健康》,载《基础教育研究》1999年第1期。 ② 海峡都市报,2004年3月22日。
当前教师心理健康状况 • 北京、上海、辽宁、广州等地对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结果显示:50%左右的教师在不同的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女教师的压力大于男教师,毕业班的教师和班主任的压力大于非毕业班和非班主任教师。调查显示,40岁是教师心理问题的一个坎,年龄低于40岁的教师,比年龄高于40岁的教师心理健康水平低,感受到职业压力大,对教育工作的热情低,更希望跳槽换工作。
——杭州市教科所去年上半年对市区30所学校的近2000名教师进行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表明,有13%的教师存在心理问题,76%的教师感到职业压力很大。其中毕业班的教师和班主任压力大于非毕业班和非班主任教师。——北京市对500余名中小学教师的调查更显示,近60%的教师觉得在工作中烦恼多于欢乐,70%的教师有时忍不住要生气发火。教师中较普遍地存在着烦躁、忧郁等不良情绪。——杭州市教科所去年上半年对市区30所学校的近2000名教师进行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表明,有13%的教师存在心理问题,76%的教师感到职业压力很大。其中毕业班的教师和班主任压力大于非毕业班和非班主任教师。——北京市对500余名中小学教师的调查更显示,近60%的教师觉得在工作中烦恼多于欢乐,70%的教师有时忍不住要生气发火。教师中较普遍地存在着烦躁、忧郁等不良情绪。
“2005年中国教师职业压力和 心理健康调查”。 总共有8699名教师填写了调查问卷。 教师生存状况堪忧,减压势在必行 超过80%的被调查教师反映压力较大 近30%的被调查教师存在严重的工作倦怠, 近90%存在一定的工作倦怠 近40%的被调查教师心理健康状况不佳20%的被调查教师生理健康状况不佳 超过60%的被调查教师对工作不满意,部分甚至有跳槽的意向
教师工作压力 • 以上统计结果表明,有34.60%的被调查教师反映压力非常大,有47.60%的被调查教师反映压力比较大,两者加起来占到了被调查教师的82.2%,说明绝大部分教师都感觉压力比较大,教师的压力已经成为我国教育改革必须关注的问题之一。
教师心理健康状况 • 有38.50%的被调查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佳,只有28.80%的被调查教师心理健康状况比较好。国内现在正在提倡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学生的心理健康。而从调查结果来看,有近40%的被调查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佳, 心理健康状况不佳的教师如何去培养心理健康的学生?我们又如何能保证这批教师的教学质量与效果?
生理状况 • 调查结果表明,有49.20%的被调查教师的生理状况比较好,这是一件值得欣慰的事情。但是,我们也要看到,还有20.70%的被调查教师的生理状况不是很理想,我们有必要进一步加大力度,采取措施来确保教师的生理健康,包括,定期体检,组织教师参加体育活动等。
教师对工作的满意程度 • 参加调查的教师对工作的满意度比较低,有64.40%的被调查教师的工作满意度比较低,而只有15.40%的被调查教师的满意度比较高。根据国内外最新的研究成果,当个体的满意度比较低时,他们更有可能会跳槽,他们的工作效率与效果也会大幅度下降。因此,从提高教学质量与效果的角度出发,教育部门与学校很有必要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来提升教师的满意度。
老师的心声 教师职业倦怠的特征与表现 “我一向不服输,过去工作再苦再累我都能忍受,可近来不知何故我开始变得脆弱、多虑,常常是事情还没开始做,便事先设想出多种后果,老是担心教不好课程,担心教学质量上不去,担心最后考不过人家……总之,考不完的试,做不完的活,操不完的心,压得我透不过气来,整日惶恐不安、心绪不宁,几乎无法正常工作和生活!”
“有时候我感觉我很想放弃这份工作,年复一年教着同样的课,学生一届不如一届,评先进评职称也没什么希望,每天面对考不完的试,改不完的作业,吵闹的课堂,领导提出的各种要求,我觉得很烦,很想逃离这些东西。每天都会感到特别疲惫,学生说我不爱笑,每天面对那么多烦心事,我怎么笑得出来。妻子也埋怨我老冲着孩子发火,可我真的是控制不住。”
何谓职业倦怠? 教师面对长时期高水平的压力体验下而产生的在情感、态度和行为上的衰竭状态。其典型症状是工作满意度降低、工作热情丧失以及情感的疏离和冷漠。
职业倦怠的特征 • 情绪衰竭——压力反应 教师的情绪情感处于极度疲劳状态,工作热情完全丧失 • 非人性化——人际关系 教师以消极、否定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学生、同事和家人 • 低成就感——自我评价 认为自己的工作没有意义和价值,对学校和社会不满
为了克服职业倦怠,不妨试一试: ——把每一个教案当做一首散文诗来写,把每一次晨间谈话当做一次讲演来做,把每一节课当做一台精彩的节目来演…… ——假如没当过班主任,主动要求当一次!你得准备吃苦受累,但在师生友好交往过程中,能体验到纯洁高尚的人间情感。 ——假如没上过公开课,争取机会上一堂观摩课试试!准备过程中也许会紧张忙碌,但这个过程却能让你经历到一种探索的喜悦。 ——假如没做过教育科研,申报一个课题试试!研究是复杂辛苦的,需要奉献精神和创造激情,但是当你在科研领域大声发出自己的声音时,这种成功的喜悦是任何世俗的名利地位和物质享受都无法比拟的。它会让你真正感受到你是有价值的、优秀的、独一无二的,这种自我实现需要的满足就像一剂心理健康的甘露,丝丝地滋润你的心田。
教师的劳动是一种充满生命涌动的、高度创造性的劳动,如果我们能用积极的态度看学校,看学生,看生活,并且积极行动起来寻找快乐,我们就会对周围的世界常保持新鲜感,就会使单调重复的工作和生活变得 丰富多彩,就会把平淡无奇的日子过得有滋有味。每一节课都会像毕业实习课那样新鲜有趣,每一个学生都会像小天使那样天真可爱。
降低压力,防止倦怠,维护心理健康!应对策略一、消极应对(舒缓压力)倾诉从事放松运动, 如远足、瑜伽、搏击等适当的休息可以让你更有充沛的活力去面对压力. 合理进行时间管理,健康与均衡的身心生活用心聆听音乐
二、积极应对(预防性) (一)重建自我价值系统,用多元价值系统的建立以调整心态教师的社会角色分析: • 蜡烛、春蚕 • 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 辛勤的园丁 • 传道、授业、解惑
蜡烛、春蚕 肯定: • 奉献与给予(牺牲)/ “圣人” 不足: • 生重于师,忽视教师的持续学习与成长 • 忽视教师的内在尊严与劳动的快乐 • 昨天提倡“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 今天强调“在燃烧的同时发展自己”,倡导资源的平衡与回报(德 —得)。
工程师 肯定: • 工程师-崇高的事业,较高的地位 • 灵魂-职业的育人特性,关注心灵的发展 不足 • 暗示一种固定、统一的标准,忽视了学生的差异性 • 整齐划一,批量生产,易形成新的机械化运动
园丁 肯定: • 田园式的宽松环境 • 重视学生的生长性和过程性 • 注意了学生发展的个性差异 • 强调教师作用的发挥 不足 • 人为的强制性(修剪) • 人为的淘汰制(间苗 / 毁人不倦)
传道、授业、解惑 • 道、业: 传授 鼓励探索 • 疑惑: 解答 生疑、启疑
新的教师观…… • (1)教师并非是知识的权威 • (2)教师是发展中的人。 • (3)教师是促进者。 • (4)教师是学习者。 • (5)教师是学友。 • (6)教师不再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 (7)教师是“信息平台”。 • (8)教师是“生生不息的奔河”。 • (9) 教师是应战者。 • (10)教师是“人生的引路人”。
教师专业角色的建立 • 学习促进者 • 教育研究者 • 课程开发者 • 终生学习者
以平常的心态对待教育 1、不要过分信奉“只有教不好的老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教育涉及家庭、社会、学校和学生自身等因素。教师只要用科学、合理的教育教学方法尽最大可能去教育学生,就可问心无愧了。
2、与其改变学生,不如改变自己。教育不是改变,而是帮助学生实现其天赋和潜能。 • 教师不仅无法按自己的意志改变学生,更无法去改变国家的教育体制和政策,无力改变家庭教育、无力改变社会现实,甚至无力影响校长的决策,教师能改变的只能是自己。 • 教师要改变自己的教育思想、观念和方法,使自己成为有影响力的名教师。
3、用多元的标准评价学生。美国心理学家认为人的智力可分为言语、数理、音乐、空间、运动、人际交往、反省等智力,每个学生的天赋和潜能是这些智力的组合,一定突出表现在某一个方面。 • 多一条标准评价学生,就多一批优秀生。 • “差生不一定差”,“优生也不一定优”。
4、不要过分看重学生的分数和听话。把学生教得分数高了和听话了,只是从一个狭隘的层面反映你的教育教学水平。现代教育观念强调培养学生态度、情感、能力、心理素质等品质,这些品质对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作用。
5、无为而为。作为教育工作者,教师对自己应为什么、不应为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什么等问题有较清晰的认识。 • 教师的无为是为了学生有更大的有为,从而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目的。 • 以出世的精神做人,以入世的精神做事;既淡泊名利,又积极进取;知足知不足,有为有不为;只有这样,才能保持心理健康,才能拥有快乐而美好的人生!
(二)掌握改变思维定势的ABC理论 • 美国心理学家艾利斯(Ellis)提出“情绪ABC”理论,他认为一个人情绪的好坏主要是由自己的认知和想法所决定的。如果能改变一个人非理性的思想、观念和评价,就能改变他的情绪和行为 。A是事件,B是信念,C是情绪与行为的结果,影响我们的情绪反应和行为表现并非事件本身,而是我们对此事件的解释。因此,当我们即时遇到同一事件,但是由于我们所持的信念不同、评价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情绪反应。
运用ABC理论举例: A:班里有些学生学习不认真,老是拖欠作业,午间或放学留在办公室里做作业,可是老师一走开又不做了,又开始玩了。所以成绩老是不理想,拖后腿。 C:苦恼、生气、不平、焦虑、暗自神伤,失眠、吃不下饭,对学生常恐吓,偶有体罚。 B: 每个学生都必须学好功课,不好好学又屡教不改的学生真是朽木不可雕。 这么不听话,把老师的话当耳边风,这是对教师的挑衅和蔑视。 自己班里的后进生特别多,也特别差,这太公平了,我怎么这么倒霉! 自己辛辛苦苦工作,学生不配合,考试成绩拖后腿,家长和领导还以为我无能,影响自己的声誉又影响自己的考核成绩。 自己为教育这些后进生付出了这么多心血,成效却不大,我太没用了,真是一文不值。
D: 学生确实应该认真学习按时完成作业,但是十个指头有长短,孩子是有个别差异的,我们不可能要求每一个学生都学得一样好,(克服绝对化倾向) 每个班都有不肯做作业的学生,有成绩落后的学生,并不是我班独有的现象公平是相对的,在现实生活中很难做到绝对公平,自己班的后进生比较多,但这不是领导故意赞成的,要是把这些学生调到别的班里,对其它同事来说岂不也一样?(克服要求绝对公平的思想) 学生不做作业可能是不懂,也可能是贪玩,不是故意跟自己过不去。要是因为没听懂,自己的教育也许存在问题,自己也有责任;要是因为贪玩,那么爱玩是孩子的天性,要是他们也能象大人那样有自制力,就不成其为孩子了。况且学生也是挺苦挺累的,他们承受的课业负担比我们那时重多了,他们玩耍和童趣又实在太少,也是值得同情的。(设身处地,换位思考)
其实学习不认真的学生也有许多优点,比如爱好体育,劳动积极,乐于助人,讲义气等。不能否定他们的一切,不能用有色眼镜看他们。(克服以偏概全)其实学习不认真的学生也有许多优点,比如爱好体育,劳动积极,乐于助人,讲义气等。不能否定他们的一切,不能用有色眼镜看他们。(克服以偏概全) 自己在后进学生的转化上做了大量工作,虽效果不显著,但也不是一无所获,有几个不是有了明显进步了吗?(自我效能感) 即使这项工作不能令人满意,自己也不是一文不值,有的方面做得挺好,曾受到领导的表扬,因此自己还是有价值的。(克服“糟糕透顶) 即使转化后进生无效,已尽到自己努力了,对得起学生和家长了,心安理得无怨无悔了。可考虑适当降低对这几个学生的作业要求。(克服完美主义倾向)
E:心理恢复平衡,能宽容地看待后进生的违纪行为和成绩不良,焦虑、苦恼、愤怒、不平等不良情绪有所缓解,心情舒畅多了,师生关系也好多了。E:心理恢复平衡,能宽容地看待后进生的违纪行为和成绩不良,焦虑、苦恼、愤怒、不平等不良情绪有所缓解,心情舒畅多了,师生关系也好多了。 关键是树立合理认知,用睿智的目光看世界 要对症下药地运用合理情绪疗法进行心理自助,不仅要掌握ABCDE模式的运用技术,更重要的要学会用理性的、睿智的、全面的观点看待世界的万事万物,即要有合理的认知。 教师的不合理认知不仅影响自己的心理健康,而且必然导致教育行为上的偏差,进而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要避免错误认知对情绪的困扰,必须在头脑里牢固地树立尽可能多的认知观念,在需要的时候随时使用这些有力武器,与不合理信念作斗争。
“做自己的主人” 当你无力改变客观世界的时候,你可以尝试调节自己的认知,快乐也一天,痛苦也一天,何不快乐地过每一天?
静心哲学如是说:天底下只有三件事 一件是「自己的事」,.诸如: 上不上班、吃什么东西、开不开心、结不结婚、要不要帮助人……自己能安排的皆属之。 一件是「别人的事」,.诸如: 小张好吃懒做、小陈婚姻不幸福、老陈对我很不满意、我帮助别人,别人却不感激。别人主导的事皆属之。 一件是「老天爷的事」,诸如: 会不会刮风、地震、战争、开悟、成道……人能力范围以外的事情,都属于老天爷的管辖范围。
人的烦恼就是来自于: • 忘了自己的事, • 爱管别人的事, • 担心老天爷的事…… • 要轻松自在很简单: • 打理好「自己的事」, • 不去管「别人的事」, • 不操心「老天爷的事」。 • 下次心情不好时,赶快问自己,那件事到底是「谁」的事!
你不能预知明天,但可以把握今天 你不能样样胜利,但可以事事尽力 你不能左右天气,但可以改变心情 你不能控制他人,但可以掌握自己 你不能选择容貌,但可以展现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