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0 likes | 486 Views
第十八章 爬行纲 (Reptile) 第一节 爬行纲的主要特征 一、进一步适应陆地生活的特征 1、羊膜卵 2、羊膜卵的形成 3、羊膜卵出现的意义 羊膜卵的出现,完全解除了脊椎动物在个体发育中对水的依赖,这才确立了脊椎动物完全陆生的可能性. 二、原始特征 和鸟兽相比较: 保留两个体动脉弓,为不完善的双循环,属变温动物。. 第二节 爬行动物的身体结构概述. 一、外形 ( 一 ) 基本体形 1 、蜥蜴型: 各部区分明显,四肢发达,尾较长。 2 、蛇型: 体延长成棍棒型,各部区分不显,四 肢退化。
E N D
第十八章 爬行纲(Reptile) 第一节 爬行纲的主要特征 一、进一步适应陆地生活的特征 1、羊膜卵 2、羊膜卵的形成 3、羊膜卵出现的意义 羊膜卵的出现,完全解除了脊椎动物在个体发育中对水的依赖,这才确立了脊椎动物完全陆生的可能性
二、原始特征 和鸟兽相比较:保留两个体动脉弓,为不完善的双循环,属变温动物。
第二节 爬行动物的身体结构概述 一、外形 (一)基本体形 1、蜥蜴型:各部区分明显,四肢发达,尾较长。 2、蛇型:体延长成棍棒型,各部区分不显,四 肢退化。 3、龟鳖型:背腹扁平,颈部较长,四肢较短。 (二)外形部位的划分
二、皮肤系统 (一)皮肤的基本结构 (二)皮肤的结构特点 1、角质化程度高,具角质鳞或角质板。 2、皮肤较干燥,缺乏皮肤腺。 3、皮肤色素细胞发达。
三、骨骼系统 (一)中轴骨骼 1、头骨 较高而隆起,属于高颅型; 具单一的枕髁; 有次生腭形成; 具有颞窝。
2、脊柱 脊柱分化为颈椎、胸椎、腰椎、荐椎和尾椎5个区域 。 椎体大多为后凹型或前凹型,低等种类为双凹型。 颈椎数目增多 具两块荐椎 由胸椎、肋骨及胸骨借关节、韧带连接而成胸廓
四、肌肉系统 1、首次出现肋间肌。 分外肋间肌和内肋间肌,调节肋骨升降并改变胸廓的形状,参与呼吸运动。 2、皮肤肌发达(特别是蛇类)。 3、咬肌进一步分化(颞肌、咬肌本身、二腹 肌及翼肌等)。
五、消化系统 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大小肠、泄殖腔) 1、口腔 有唾液腺(无消化作用);舌发达,主要帮组吞咽;具有牙齿,依着生位置不同分为端生齿、侧生齿,槽生齿。 2、肠 首次出现盲肠。
六、呼吸系统 和两栖类比较,分化出了明显的气管和支气 管终身用肺呼吸,无鳃呼吸和皮肤呼吸,此外, 一些种类还发展了羊膜动物所共有的呼吸方式— 胸腹式呼吸。
七、循环系统 (一)心脏 结构和特点: 包括二心房一心室和退化的静脉窦,动脉圆锥已退化不见。爬行类除心房具完全的分隔外,心室也出现了不完全的室间隔。
(一)动脉 动脉圆锥已完全消失,动脉干发生纵裂,形成3条独立的血管:肺动脉、左体动脉弓和右体动脉弓。 (二)静脉 爬行类的静脉系统基本上和两栖类相似,包括一对前腔静脉、一条后腔静脉、一条肝门静脉和一对肾门静脉。肾门静脉去有趣趋于退化。
八、神经系统 特点:脑的弯曲较两栖类显著 ;出现新皮层 ;开始具有12对脑神经。
九、感觉器官 (一)视觉器官
(二)听觉器官 首次出现外耳道。 蛇类中耳退化,但仍有耳柱骨。蛇的声波传播:地振波 下颌骨 方骨 耳柱骨 内耳。 (三)嗅觉器官 首次出现鼻甲骨,鼻甲骨上分布嗅神经和嗅觉细胞。 犁鼻器——
十、排泄系统 为后肾,尿的主要成分为尿酸。 十一、生殖系统 体内受精卵生为主。
第三节 爬形纲的分类 分类系统:采用Nomer的分类系统。 分类依据:高分类阶元主用颞窝、四肢的发达程度及体形等,低分类阶元主用鳞片等。
第四节 爬行类的经济意义 一、爬行类的经济意义 二、毒蛇及防治原 (一)毒蛇与无毒蛇的区别 (二)毒蛇的预防及蛇伤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