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0 likes | 644 Views
学习 研究 合作. 做自觉有为的 学习型 研究型教师. 高 中历史课堂教学设计 与教学 方法 的 优化. 南通市教育科学研究中心 陈康衡. 创新 高 中历史课堂教学设计. 一、什么是课堂教学设计. 课堂教学 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交互作用的共同发展过程,是学校教学活动的主要形式,也是实现教育目的、提高学生素质的最基本途径。实现课堂教学目标,必须科学设计课堂教学。课堂教学设计决定着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是关乎教学质量和教学有效性的关键,也是教师专业化发展中必须掌握的一种基本技术。.
E N D
做自觉有为的 学习型 研究型教师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设计 与教学方法的优化 南通市教育科学研究中心 陈康衡
一、什么是课堂教学设计 课堂教学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交互作用的共同发展过程,是学校教学活动的主要形式,也是实现教育目的、提高学生素质的最基本途径。实现课堂教学目标,必须科学设计课堂教学。课堂教学设计决定着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是关乎教学质量和教学有效性的关键,也是教师专业化发展中必须掌握的一种基本技术。
1.规划性。课堂教学设计实际上是对整个教学过程的各项工作做一个规划。如目标编制,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教学方法与手段的筹划等等。有了整体规划,教学工作就会有条不紊的运行。1.规划性。课堂教学设计实际上是对整个教学过程的各项工作做一个规划。如目标编制,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教学方法与手段的筹划等等。有了整体规划,教学工作就会有条不紊的运行。
2.超前性。既然教学做总体设计时,教师通过思考、钻研教材内容、学习环境、教师的行为可能引起的效果,以及学生作出的反应。借助于想象在头脑中拟定操作蓝图,以其提前完成教学准备工作的目的。2.超前性。既然教学做总体设计时,教师通过思考、钻研教材内容、学习环境、教师的行为可能引起的效果,以及学生作出的反应。借助于想象在头脑中拟定操作蓝图,以其提前完成教学准备工作的目的。
3.创造性。所谓创造性就是教学设计者要根据教材和学生实际去设计新课独有个性的教学方案,使课堂教学常教常新。3.创造性。所谓创造性就是教学设计者要根据教材和学生实际去设计新课独有个性的教学方案,使课堂教学常教常新。
二、新课改提倡教学设计 课改前,教学设计的概念还未受到教育工作者的足够认识。我国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深受苏联的凯洛夫教育学影响,其课堂教学论就是以教材和教师为核心,按照固定的标准教案实施教学。所以,长期以来把课堂教学备课笔记称为教案。
新课改则明确提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要求实现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的变革。因此,历史课堂教学提倡从以往的“教教材”转变为“用教材教”,提倡用教学设计取代传统的教案。
扬州大学朱煜教授认为: 历史课的教案与新课程改革理念在四个方面不一致: 强调精心设计教案,教学文本就像是一幅已完工的图画,留给学生的只能是欣赏。 教学文本事先无法完全预设,而是在动态中生成的。 视线主要集中在教师身上,考虑得较多的是教师如何施展其授业技巧。 备课与教案的关注点主要瞄准学生的活动。 上课时应该根据课堂情境不断进行调整,教学文本的完成不是在课前,而是在课后。 写出教案后,上课就是贯彻教案。 备课的成果就是物化的、书面的东西(教案)。 既可以是书面的文本,也可以是头脑中的思路等。
三、教学设计的最终目的:产生有效的教学 有效的教学设计应该是反映国家的教育方针,具备新的教学观念。 有效的教学设计应该是体现教师教学方法的转变,着眼学生的发展。 有效的教学设计应该是走进学生心灵,以学生为本。
教师由传统教学观念向现代教学观念转变的关键,便是对于教学设计的重新认识和现代教学设计技术的掌握。教师由传统教学观念向现代教学观念转变的关键,便是对于教学设计的重新认识和现代教学设计技术的掌握。
四、新理念引领、新方式呈现教学设计 1.依据课标确定课堂教学目标,融“三维”目标为一体 确定课堂教学目标要依据学科课程标准,教师备课时心中时刻要有课标意识,自觉严格执行课标,不断钻研、理解课标,在教学中细化课标。 要在认真学习、领会课标三个维度的基础上,制定出“三维”目标在每一课的具体运用。 “三维”目标不能截然分开,只有把“三维”目标融合为一体,才能将“三维”目标真正落实到每一堂历史课的教学中。
2.整合挖掘课程资源,设计出创新教学内容 对新课程的教学设计来说,应该首先充分利用好历史教科书这一最重要、最基本的课程资源。它是教学设计的最主要依据,是课程资源的核心和基础。 要大力提倡历史教师积极主动地从“教”教材向“创造性地用教材教”转变。 不再把教材当作唯一的课程资源,不再把教学参考书“奉若神明”,不再让教材“牵着走”,实现教学的创新。要依据课标、依托教材,大胆合理地对教材进行整合。在整合教材的同时,充分挖掘对学生全面发展、终身发展有价值的历史课程资源,设计出创新的教学内容。
3.转变教学方式,双向设计课堂教学活动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要求在此次课改要逐步实现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成功与否,可以说就是要看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否有所转变。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核心,注重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学会学习。”
提倡双向设计教学过程,既有教师的活动,同时有学生的活动,师生互动、师生互补。还要注重活动目标的设计和目标达成的检验。还应该提倡对教学设计的同行评价和教师教后的自我总结反思,这样有助于推动校本教研的开展,让历史教师在课改中自身素质得到更好的发展,与新课程同成长,共进步。提倡双向设计教学过程,既有教师的活动,同时有学生的活动,师生互动、师生互补。还要注重活动目标的设计和目标达成的检验。还应该提倡对教学设计的同行评价和教师教后的自我总结反思,这样有助于推动校本教研的开展,让历史教师在课改中自身素质得到更好的发展,与新课程同成长,共进步。
课标和教科书的编写在不断完善,为教学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但追求课堂教学的最优化是没有止境的。无论是老教师还是年青教师,不能肤浅地认识课标,不能仅就教材教教材;而是要认真地学习、理解课标,讲求教学设计的科学、合理。发挥主观能动性,充分利用、挖掘课程资源。不断地学习、吸收最新的学科前沿的研究成果,不断地创新课堂教学方法和模式,不要刻意追求时髦,求新更要求真、求实。这样,才能深化新课程教学研究,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水平也能在学习、研究中不断得到提升。课标和教科书的编写在不断完善,为教学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但追求课堂教学的最优化是没有止境的。无论是老教师还是年青教师,不能肤浅地认识课标,不能仅就教材教教材;而是要认真地学习、理解课标,讲求教学设计的科学、合理。发挥主观能动性,充分利用、挖掘课程资源。不断地学习、吸收最新的学科前沿的研究成果,不断地创新课堂教学方法和模式,不要刻意追求时髦,求新更要求真、求实。这样,才能深化新课程教学研究,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水平也能在学习、研究中不断得到提升。 五、教学设计要讲求科学、合理
历史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探索出的教学策略: 提炼鲜明的教学主题 构思精巧的教学主线 营造适切的历史情境 设计深度的探究活动 运用有效的教学技术手段 特别推介:扬大附中东部分校校本研究课题“关于历史学科教学设计实践问题的研究”《历史教学》2013年3月上半月刊 鲁东海老师文章:从教案到教学设计:中学历史备课的趣向探析——以1992-2012《历史教学》为中心
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 一、什么是教学方法 我们常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那么,什么是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离不开方法。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选择并运用好合适的教学方法。要依据课程标准的精神,了解和掌握历史教学的基本方法,了解在课改中所创新的教学方法,并运用于教学实践,实现教学的优化组合。课堂教学离不开方法。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选择并运用好合适的教学方法。要依据课程标准的精神,了解和掌握历史教学的基本方法,了解在课改中所创新的教学方法,并运用于教学实践,实现教学的优化组合。
教学论专家认为,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的而共同活动的方法。教学论专家认为,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的而共同活动的方法。 教学方法,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教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
教学方法是为实现教学任务,师生共同活动的方式、手段、方法的总称。教学方法是为实现教学任务,师生共同活动的方式、手段、方法的总称。 把教学方法只看做是教师的施教活动的方法是片面的。教学方法应是施教、受教双方活动的方法。
二、常用的历史教学方法 1.讲授式教学法 其操作是:诱导学习动机——感知、理解知识——巩固知识——运用知识——检查反馈 当讲则讲,不要谈讲色变。要给讲授法赋予新意。如启发式的讲授法、合作式的讲授法、图解式的讲授法、发展式的讲授法、研究式的讲授法等。不是不讲,而是少讲、精讲、讲到位。
2.自学式教学法 基本操作程序为:教师说明学习目的任务——学生自学、讨论、做练习,教师小结、释疑,或组织学生小结、交流或师生共同小结。 自学能力终身受用,是一个人综合能力的基础。 阅读能力是一个人自学能力的基础。要培养学生会看书、会阅读,做到自读、自记、自问、自悟、自解、自测、自结、自修。
3.探究教学法 探究教学法。即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进行独立探究活动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对有关问题探索发现,就能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使他们的思维处于积极状态,主动获取知识,从而促进智力的发展。 其基本程序是: 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阅读、质疑、讨论、归纳、交流、验证——小结或练习。
4.比较教学法 在中外历史比较中组织教学,要求:识记知识、领会教材内涵是前提;专题整理中外知识,培养技能拓宽认识是手段;综合运用,培养技能是目标。 历史比较有宏观、微观、横向、纵向、逆向五种分析法。 比较包含了概括、归纳、综合、鉴别等较为复杂的思维能力。一要确定比较对象,是人物或事件;二要确定比较标准;三要按标准归纳史实,并加以比较。
5.问题教学法 围绕某些问题,引导学生开动脑筋,运用课程资源,开展互动学习,最终解决问题。又称问题教学法。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发展智力。 其基本操作程序是:出示问题——学生自学课本——尝试练习——学生讨论——教师讲解。
6.图示教学法 图示法是备受历史教师关注的教学方法,对我国的历史教学产生了很大影响。其关键是设计具有科学性、逻辑性、直观性和趣味性的图表。 历史图示法就是用简短的信号、纲目、要点,按历史发展的规律组成板书,进行教学。它以直观、明确、概括的形式把复杂的历史现象表现出来,以反映历史发展的线索,使学生把握历史知识的整体及内在联系。
7.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是指历史教学中营造历史情境,再现历史场景,注重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在和谐的气氛中激发学生的兴趣,产生积极的学习动机,最终获得学习成功。 创造情境的方法有:教师语言情境、模拟角色情境、图片图表情境、文献资料情境、影视动漫情境等。
8.目标教学法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在教学过程中起着定向的决定作用。它是激励学生参与、调控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的依据。 在中学历史的课堂教学中,有必要将教学目标向学生公开,使师生双方都明了要达到的目标。 总的要求是:一要完整;二要明确、简洁;三要具体;四要恰当;五要检测。
三、教学方法的选择 1. 符合高中历史课程性质: 思想性 基础性 人文性 综合性
2. 与使用教学手段相结合 教学手段主要包括两大类:一种是以语言(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为载体的;另一种是运用教学工具(包括普通教具和多媒体)为载体的。 以语言为载体的教学手段,是最基本、最经济、最不需要物质条件的教学手段。没有以语言为载体的教学手段,教学活动便无法展开。
(1)用好语言为载体的教学手段 说:清晰、洪亮、准确、简明、形象、生动; 读:正确、流利、情感; 听:尊重、倾听、深思、善辩、慎取; 写:正确、规范、清楚、匀称、美观。
(1)用好工具为载体的教学手段 常规直观教具主要有:实物、图片、图表、历史地图等; 多媒体教具主要有:计算机、互联网、网络教室、投影、幻灯、录音、录像、视听、视频等。
教学过程的最优化实际上是一种方法为主,多法配合,灵活运用,充分发挥教学方法的整体综合效应。教学过程的最优化实际上是一种方法为主,多法配合,灵活运用,充分发挥教学方法的整体综合效应。 教学方法只有经过选择与优化,才是有效的方法。 在实际工作中至关重要的是如何依据不同情况,从众多的教学方法之中进行较合理、较优化的选择。
做自觉有为的学习型、研究型教师 2004年12月30日《中国教育报》刊载卜之的文章,文章指出,我国中小学教师专业素养阅读大面积空白。 “教师读书是关系国家教育成败的大事。大面积的教师不读书、尤其不读教育科学著作,意味着教育的运转肯定出了偏差。” “教师是真正的课程,是学生成长的标杆,教师不读书,不思考,教书育人就易出偏差。”
推荐书目 《中华文明史》袁行霈等主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 《世界文明史》马克垚主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 《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罗荣渠 商务印书馆 《换个角度看历史------现代化与世界近现代史学科体系研究》钱乘旦、王宇博主编,四川人民出版社 《全球通史》(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 吴象婴、梁赤民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高校世界历史配套教材》古代史卷、近代史卷和现代史卷,高等教育出版社 《编余杂俎》任世江著,天津古籍出版社 《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专题解析》任世江著,光明日报出版社
良好心态,成就事业 静心读书 有心积累 潜心研究 耐心等待
沧桑易使乾坤老, 风月难消千古愁。 多情唯有是春草, 年年新绿满芳洲。 ——(清)张维屏
联系方式 手 机: 13912295810 E--mail: ntjysckh@126.com Q Q : 70517521 谢谢大家!